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1004600000127

第127章 1批评讲究艺术,做到“良药不苦口”

第六十四章 恰到好处的批评是“甜”的

批评是能使人更加成熟和完美的良方,是使人成功的阶梯。从批评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而若视别人对你批评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一听就如坐针毡、暴跳如雷,则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进步的了。

第六十四章1批评讲究艺术,做到“良药不苦口”

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却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了。几乎人人都爱听赞美之词,不愿意听评批之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不懂批评的方法,不善于把握批评的艺术。

批评讲究艺术,既能达到批评的目的,又不至于伤害每个人都拥有的自尊心,批评若能做到“良药不苦口”,才算是真正做到家了,以下几条原则是批评艺术的集中表现。

(1)批评要态度鲜明,忌含糊

在决定批评内容前,先要知道自己的批评是针对哪一种行为表现的。确定了这一点,才不至于把话说得含含糊糊,也会使对方觉得你是在推缷责任地批评他。

批评切忌表达含糊不清。有的人因担心被人视为刻薄尖酸,用一些很委婉的语言来表达批评,如将“喜欢斗殴”说成“为赢得论点及吸引注意面诉诸体力手段”;将“说谎”说成“难于区分幻想与实际”;将“作弊”说成“有待进一步学习公平竞争的规则”。这样说,虽让人听得不那么刺耳,但失去了批评的语气,显得像是在调侃,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使用旁敲侧击法,效果会更好

不直接批评对方,而用打比方、举例子的办法提醒对方,促使对方解除疑虑或恐惧,提高认识改正缺点。

有时,无声的行为更甚于有声的批评。例如有一个大老板开办了许多大商店。他每天都要到商店去看看。一天他发现一个顾客在柜台前等着买东西。谁都没注意到他。售货员站在柜台的另一边正在聊天。这时,这个大老板没说一句话,只是自己站到柜台后面,给顾客拿了要买的东西。他的这种行动便是对售货员的无声批评。

(3)批评的重点不在错误

一般的批评,只是把重点放在对方的“错误”上,却并不指明对方应如何去纠正,因此收不到积极的效果。积极的批评,应在批评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利对方改正。被批评者也会更加认识到你批评得很有道理,心悦诚服。

(4)设身处地替对方想一想

设身处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让被批评者站在批评者的角度,让他想一想:“如果你是我,你想想,我出了这样的错,你批评不批评?”让他换个位置来认识自己的过错。二是让批评者站在被批评者的角度,假如我是他,我对自己的过失是否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甚至会主动检讨而不希望被人严厉呵斥?

双方均为对方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作出批评与接受批评方面就容易协调起来了。批评者也就能视对方过错认识程度的深浅而把握批评程度的分寸。

(5)批评要注意场合

某些批评本来是公正有理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效果不错。但如果选的时间、地点不对,效果却截然相反。比如某人常常在同事面前被老板批评,他一定会感到羞辱窘迫,甚至是不满、愤怒。事后他最先想到的是同事们会有什么看法和想法,而不会注意到老板批评的内容。这样不但批评没有效果,反而会让他产生其他想法。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批评取得更大的效果,就应该注意说话的时间、地点,该一对一批评的就不能有第三者在场。当着不相干的第三者或众人之面直接批评某人,不仅使被批评者沮丧或气恼,还可能会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尴尬,担心“下次会不会轮到我”,从而与你在心理上产生疏远感,等于是批评一个,得罪一群人。

(6)批评口气要尽量委婉

被质问会给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会把对方逼到敌对、自卫的死角。

被训斥会让人觉得低人一等,被藐视,感觉人格上受到污辱,会使对方感到很压抑、反感。

而口气温和、委婉,会使对方心理上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得体的语调、表情或其他的身体语言,可以避免彼此意见沟通时的敌意。

以上几种批评的方法若运用得合理恰当,能给批评方和被批评方都带来相对平和的心态和较好的结果,反之不但会伤了和气,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分歧。批评的目的是为了问题的解决,因而批评方式的采用是为了批评目的而服务的。只有批评方式恰当而合理,别人才会欣然接受,这样的说话方式别人才最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