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1004600000170

第170章 1宽容,一种疼痛的过程

第八十五章 面对伤害,原谅但不遗忘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也免不了受到一些人的伤害。如何处理这些伤害,也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需要面临的问题。对待伤害,理性的做法是:原谅但不遗忘。原谅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也为了不给自己的心灵增加负累。不遗忘则是为了下一次不再受到相同的伤害。

第八十五章1宽容,一种疼痛的过程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这句话说得诚恳而有深度,宽容是痛苦的,它意味着放弃心中的愤懑不平,将往日的种种侮辱和痛苦生生咽进肚里。这位哲人能体会到宽容者内心的矛盾和波动,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十分诚恳;同时,他又指出了宽容的必然性,因为宽容最终会换来甜蜜,而不宽容则只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即使是从追逐快乐甜蜜远离痛苦这一“趋利避害”的简单本性出发,我们也应该在伤害面前选择原谅。确实,宽容是我们面对伤害应有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伺机报复?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直觉本能。但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一般人总认为,做了错事得到报应才算公平。但英国诗人济慈说:“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每个人都有弱点与缺陷,都可能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肇事者,要竭力避免伤害他人,但作为当事人,要以博大的胸怀宽容对方,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并让彼此回到和谐的状态中来。

芝加哥人茅谭在林肯竞选总统期间频频发出尖刻批评。林肯当选之后,为芝加哥人茅谭在大

饭店举行了一个欢迎会。林肯看见茅谭正站在角落里,虽然茅谭曾大声辱骂过林肯,林肯却仍然很有风度地说:“你不该站在那儿,你应该过来和我站在一块。”

参加欢迎会的每个人都亲眼目睹了林肯赋予茅谭的荣耀,也正因为此,茅谭成为林肯最忠诚、最热心的支持者。

所以,原谅正是消除矛盾的有效方法,冤冤相报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痕,它只会将伤害者和被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甘地说得好,如果我们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解决,那么整个世界将会失去色彩。对志趣相同的群体来说,只有彼此互相谅解,才能共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