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1004600000180

第180章 1权威只是经常对而不是永远对

第九十章 权威意见是参考,不是镣铐

所谓“权威”是指在某种范围之内有威信、有地位或者具有使人信服力量的人。我们需要尊敬权威的力量,因为他们的意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的。但权威也只是经常对,一味顶礼膜拜,就会成为你的负担,你的双眼就会被盲从遮蔽。所以不要丢失自己的看法和信心,在与权威冲突时要有自己的声音,坚持自己的意见。

第九十章1权威只是经常对而不是永远对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演讲打动了年轻的惠特曼:“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身材高大的当代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的惠特曼激动不已,热血在他的胸中沸腾,他浑身升腾起一股力量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他要倾听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去创作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远在康科德的爱默生激动不已。他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草叶集》受到爱默生这样很有声誉的作家的褒扬,使得一些本来把它评价得一无是处的报刊马上换了口气,温和了起来。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非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他的《草叶集》并未因爱默生的赞扬而畅销。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气。1855年底,他印了第二版,在这版中他又加进了二十首新诗。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竭力劝阻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性”的诗歌,否则第三版将不会畅销。惠特曼对爱默生说:“那么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么?”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著的惠特曼仍是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减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

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泰戈尔曾经说过:“除非心灵从偏见的奴役下解脱出来,心灵就不能从正确的观点来看生活,真正了解人性。”而一个人最致命的偏见莫过于认为权威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正确的。

这种偏见往往会葬送一个人的一生。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所以,年轻人在遭遇困难时,不要拿权威的失败为借口而放弃自己的探索。切不可看了巨著《红楼梦》,就停止了文坛上的耕耘;或看了马拉多纳踢球,便放弃绿茵场上的梦想;或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便扼杀自己的音乐天分。如果总是活在权威的阴影下,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那么世界上就不会出现曹雪芹、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样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