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1004600000182

第182章 1不会倾听说话无法圆满

第九十一章 只需静听,就能打开生活的玄机

人们经常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有舌绽莲花,才能赢得他人的喜爱,才能在社交场合吸引他人目光,结交更多的朋友。其实有时候滔滔不绝反而惹人讨厌,静静聆听或许就能打开生活的玄机。

第九十一章1不会倾听说话无法圆满

倾听也是说的一部分,而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夸夸其谈的人不一定就是会说话的人,惜字如金也不一定就拙于言辞,关键是要会听,必要时候,闭起嘴巴,只须竖起耳朵,反倒能把话“说”圆满。

一个成功商业性会谈的秘密是什么呢?根据那位和蔼的学者查尔斯?伊里亚特的说法,“成功的商业性交谈,并没有什么神秘……专心地注视着对你说话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再也没有比这么做更具恭维效果了。”

艾略特是个熟练的倾听艺术大师。美国数一数二的小说家亨利?詹姆士回忆说:艾略特的倾听并不是沉默的,而是以活动的形式。他直挺挺地坐着,手放在膝上,除了拇指或急或缓的绕来绕去,没有其他的动作。他面对着对方,似乎是用眼睛和耳朵一起听他说话。他专心地听着,并一边听一边用心地想你所说的话。最后,这个对他说话的人会觉得,他已说了他要讲的话。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商人会租借昂贵的地方,商店装潢得漂漂亮亮的,花了大量的广告费,但却雇用一些不懂得听别人说话的店员——那些店员常常打断客人的话,跟人家争执,让人难堪,这样只会把客人赶出去。

我们注意到,常发牢骚的人,也是最不容易讨好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听者面前都常常会软化而屈服下来。一个懂分寸的听者,在被人家鸡蛋里挑骨头骂得狗血淋头的时候,都会保持沉默。举例说明:纽约电话公司在几年前发现,该公司碰上了一个对接线员口吐恶言的最凶恶的用户。他怒火中烧,威胁要把电话连根拔起,拒绝缴付某些费用,说那些费用是无中生有的。他写信给报社,到公共服务委员会做了无数次的申诉,也告了电话公司好几状。

最后,电话公司最干练的“调解员”之一,被派去会见那位惹事生非的用户。这位“调解员”静静地听着,让那位暴怒的用户痛快地把他的不满全部吐出来。“调解员”耐心地听着,不断地说“是的”,同情他的不满。

这位用户从来没见过一个电话公司的“调解员”跟他这样谈话,于是他变得友善起来。在第一次会面的时候,“调解员”甚至没有提出自己去找他的原因,第二次和第三次也没有。但是第四次的时候,这件事就完全解决了,他把所有的账单付了,而且撤销了申诉。

有一句西方谚语表达了人们应更多地注重倾听:“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了一张嘴巴,其用意是要我们少说多听。”倾听既是我们取得关于他人第一手信息、正确认识他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向他人表示尊重的最好方式。

谈到关于如何进行倾听,首先要明晰“倾听”与单纯的听不同,后者仅仅是一种对声音的感知,而倾听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它意味着倾听者要参与到对方的表达之中,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态度表明理解对方的意愿,另一方面还应就这种理解表示与对方的共鸣。

理解不仅是理解他的话的字面含义,而且还要通过对方的话语读懂他的内心世界,因此:

(1)必须对自己敏感,能相应地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那时是怎么体现自己的特殊感情的。这样,才能理解对方表达的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意义。

(2)必须对对方提供的各种信息保持充分的兴趣与敏感性,但要把自己的反应同对方的反应分开,不急于给对方的话下判断或做推论,要保持一种洞察力,从中理解对方表露的真实自我。

做到了以上两点,就向对方表明了自己是一个真诚专注的倾听者。当然,在整个倾听过程中,还需要掌握一些行为技巧,这些技巧包括语言与非语言的神态:

(1)保持一种开放、专注的神态。开放的神态表明接受对方。即使对方的话语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你即使做不到听得津津有味,也要保持专注。

(2)在神态上还要避免保持过大距离或昂头俯视,靠近对方、身体前倾是鼓舞人的良好方式,表明你在洗耳恭听。

(3)注意提问,说明自己哪些地方没听清或没理解,要求对方最好能重复或深入解释一下,这也表明你正在认真地倾听。

(4)让谈话按照对方的意愿展开。作为有名的对话大师,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一个助产士,是帮助别人形成自己正确看法的人。通过倾听我们可以帮助对方形成并完善他的想法,因此,不应去打断对方的表达或人为地转移话题。即使想表达自己的某种看法,也应当是借用对方的话做一些引申,如“就像你刚才说的……”、“正如你所指出的那样”等。这一方面表明你重视并记住了他的话;另一方面,也使对方感到你是在做一种补充说明,说明你不仅在听,而且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