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大人物一样思考
1006800000059

第59章 机遇从何而来 (1)

第十章第二节机遇从何而来 (1)

机遇的发现

1从身边寻找机遇

当你到处寻寻觅觅仍找不到机遇时,不妨回过头来,从自己的性格和经历着手,发掘潜在的机遇,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认识自己是创造机遇的第一步——认识自己,令人更易摸清事业的方向,方向正确,你的努力才不会白费。相反,若不认识自己,好比被人蒙上眼睛,在漆黑中不能辨别方向,到处瞎摸一通,处处碰壁。此外,一个人如果了解自己,就更容易发挥自己的长处,把缺点掩藏起来,或把缺点变成优点,你会发现你的机遇要比不认识自己的人更多。

你的经验也是机遇的一个来源。想想你有过什么愉快或不愉快的经验,并思考愉快的经验能否再次享受?怎样令其他人也享受到这种快感?至于不愉快的经验,怎样才能令自己不致重蹈覆辙?怎样帮助别人经历类似痛苦乃可达到目标?你让别人分享你的经验,等于做了别人的顾问,而顾问的酬劳是机遇的出现,只要你善于把握,不难从中发现事业的方向,找到你想做和能做的。

道理很简单,你要追求快乐,避开痛苦,别人不也是如此希望吗?因此,你的快乐,可能也是许多人的快乐,你的创伤,可能也是许多人的创伤。你的需求,可能也是许多人的需求。

多看、多听、多想,到处都是机遇。不必走多远,就在你身边,已藏着许多机遇,等待你去发掘。

你有没有发觉,你的亲友中间,单身人士不少?你有没有调查过,“单身贵族”日渐增加?有没有想过,能为“单身贵族”提供什么服务?留意一下你的单身贵族的亲友,怎样度过周末和假期。是否有不少人生活圈子狭窄,生活单调,精神苦闷?不妨去问问他们,是否需要扩大生活圈子,是否渴望多结交异性朋友,再留心观察,也许发现,他们大都寄情于工作,欠缺主动去认识朋友,特别是懒于主动去结交异性朋友。

单身贵族需要一个环境,让他们彼此认识,发展友谊,也让彼此发生兴趣的单身男女发展恋情,然后结婚,摆脱单身的寂寞。单身贵族的生活方式,制造了这样的需求,原来这种需求就在你、我身边,谁发现它,并以实际行动满足需求,便能藉此获利。

香港有个“单身贵族俱乐部”,便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创办人偶然发现朋友多是单身人士,周末自己度过,男士们更呆坐家里,生活无聊,精神孤寂,便成立了“单身贵族俱乐部”,两年下来,会员已超过500人。

只要细心观察,肯花时间去思考,调查研究,不难发现,身边潜伏着许多机遇。

2组合思路寻找机遇

奥地利一位专家说:“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已知要素的组合。”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也说过:“新的发明几乎都是通过对老发明的组合或改进产生的。”

组合是无穷无尽的,它可以给人们提供创造性更广阔的想像天地。为了将我们的想像组成更多的组合方向,可以提出以下一系列思路:

(1)把A与B组合起来。骑自行车的人遇到下雨天出门很不方便,打伞骑车又违反交通规则,穿雨衣或雨披又显麻烦累赘。德国商人想出一个组合的点子,在原自行车一切都不变的基础上,在后架上装了一个简单的用弹性材料造成的可折叠式透明塑料车篷。遇到天下雨时,将车篷向身前一拉,就可以将人从头到身全都遮挡住而不影响骑行,不用时将车篷往后一推折叠在后架上,很受骑车人的欢迎。

组合是无穷尽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豪斯菲尔德,仅仅将已有X光机与电子计算机组合,就发明了CT扫描仪。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老产品进行组合的新产品到处可见,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多用铅笔、多用绘图仪器、多用尺、多功能手杖、可当小椅子的行李车、收录两用机、全自动洗衣机,到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组合机床、数控加工中心等,都体现着组合创新的精髓。通过组合方式构思的新产品,虽然离不开老产品的模式,但是不落俗套。

(2)把某件物品分割后略加改观组合起来。把一块厚木分割成正方体、长方体、板条等几何体,就成了一盒积木,用这些小木头块可以组成许许多多积木建筑。一种日用品能不能分割成一些因素,然后再像搭积木一样拼凑成新的形象呢?

家具也可以先分割再组合,目前已有一种积木式家具。消费者可以根据房间大小和自己的审美观,用家具要素自己组装成各种时髦家具,还可以经常更换样式,常换常新,搬家拆下来运走,非常方便。

(3)组合的可能性与必需性。因为我们要选择适当的物品组合,不能乱组合。世界上的事物千千万万,要把它们加以组合是可能的,但是并不一定都有必要,国外有家公司曾大力推销一种收音、照相两用机,即将收音机和照相机装在一个外壳上合二为一,但实际拍照时,收音机毫无用处,而听收音机时,照相机又成了累赘,并且这种合二为一又没有节约任何原材料,像这样的组合不可取。

组合是有选择性的,也有规律性,组合要能提高功能和效益,并能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4)为了使产品更畅销,再加点别的。日本有家专做玩具狗的小厂,生产不太好。他发现无论哪家做的玩具狗都无舌头,于是就在狗嘴里钻孔,用红塑料作舌头,仍按原价出售,很受人们喜爱。另外一个日本人以每只70日元批发价购得后,把两只玩具狗配对放在小塑料篮里,让狗的前肢搭在篮缘,伸着红舌,又成了极可爱的摆设。他以每只小狗170日元的价格卖出,购者甚多。

(5)通过与包装的组合。将几种相互关联的商品放置在同一包装箱内,称为系列包装。这种包装策略便于消费者一起购买,又促进了商品销售。有些商品如果单独包装出售,买的人不多,如果把相关联的商品包扎在一起,就会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

除了上述五个思路以外,还有布局结构、材料组合等思路,等等,所以,我们可以说,对于机遇来说,几把钥匙可以同时开一批锁。

3机遇是算不出的

机遇有时候也很无情,“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是机遇的口头禅。

1980年至1994年,是我国计算机市场机遇的最佳时期。

中国计算机业界的成功人士,成功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一时期进入计算机行业,抓住了这次大机遇,积累了资金,奠定了发展基础。比如四通集团的段永基、联想集团的柳传志以及王码公司的王永民和WPS的求伯君等都是如此。

到1994年,我国计算机业界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组装机“利薄如纸”,小公司再也无法通过贸易立足,竞争提升到开发与服务的层次,计算机市场的最佳机遇时期就逐渐成为过去的回忆。

1980年,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从美国硅谷考察回来提出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中国“硅谷”。同年10月,他创办中国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

1983年1月,有关领导肯定了陈春先的经营模式和方向,并作了重要批示。随后又有一些科技公司成立。由此,中国电脑市场机遇产生了。

1984年5月16日,中国科学院7名科技人员向四季青乡借款2万元,办起了四通公司。四通公司在买卖电脑中发现,国外生产的打印机大多没有中文打印功能。于是,他们巧妙地设计制造出可以进行汉字技术处理的软件和硬件,把它们附加在500元进口的一种打印机上,改造成四通兄弟牌M2024打印机,解决了进口母机不能打印中文的问题,其效能接近东芝的3070机,但销售价只有东芝机的一半。随后,他们不断改进打印机,并开发生产出自己的拳头产品MS—2400中英文打印机,形成自己的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其销售额约占“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销售额的1/3左右,占全国打印机市场的80%的份额。

198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1名科技人员也下海经商,成立计算机公司,这就是后来的联想集团。联想集团白手起家,在组装测试一批电脑过后就获得70万元的资本金。联想集团随即开始开发国内一流计算机专家倪光南的联想式汉卡,解决了汉字的输入问题,在电脑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以此为契机生产出自己的电脑品牌机获取巨大成功。

1988年9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无疑是给科技工作者注射了一支兴奋剂。电脑市场的再度升温,应运出现了王永民和求伯君这两个巨星级人物。求伯君与香港金山电脑合作,开发出“WPS”软件系统,并在珠海创下自己的基业。

1989年7月王永民在北京成立“北京王码电脑公司”,专门开发自己早期的科研成果“五笔字型”。王永民顺应需求,开发出“王码480桌面办公系统”,赢得了联合国、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市政府和工会的普遍采用,在国内可以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码”。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包括《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科技日报》以及各省市在内的全国500多家报社、1000来家出版社、印刷厂、都采用了“五笔字型”技术向电脑输入汉字。求伯君和王永民在电脑领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1993年7月,国务院批准召开首次全国民营科技型企业工作会议。四通集团、北大方正等公司趁机提出“二次创业”的战略口号,电脑行业因此发展成熟,先驱者们再次抓住机遇,定下了完善的电脑市场格局。

从1995年开始,我国电脑市场的机遇进入了衰退消失期,其实任何行业的机遇都一样,一旦行业成熟起来,按照客观规律正规化运行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行业机遇的衰退消失期已经到来。这个时期一个明显的标志是:电脑行业已经成熟,市场格局按照合理的规律运行着,技术创新成为电脑行业发展的关键。这时想进入电脑行业闯荡一番,如果没有新的技术突破,那么除了负担之外,不会有什么成绩。在这之前,你没有抓住机遇,你就不能指望会重新出现什么奇迹。机遇的最大特征就是:过了这个村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公司在1994年后有开有关,没有抓住机遇的电脑公司很想搭乘末班车。然而事实是残酷的,此时,仅靠一些资金进行商贸,是无法再挤进电脑这个行业中去了,充其量它们只能进行一些微小的资本积累罢了。如果硬闯,其结果就是血本无归。

1980年至1994年中国计算机市场的大机遇给了这些在这个学科上学有所长又懂经营的人一次百年难逢的成功机遇,他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取得了成功。1994年之后,中国计算机市场趋于饱和,进入这个领域的成本已相当地大,经营的风险也变大了。虽然还有一些公司试图挤进这个市场,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也许会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已无碍大局。计算机硬件市场的机遇已经成为历史。而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市场,市场格局还未完全形成,仍旧蕴藏着一定的机遇,但进入这个市场的成本比前几年也大大增加了。

机遇是无法计算的,只有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才能发现自己的机遇。

机遇垂青于有心人

1悟性就是机遇

抓住机遇需要悟性吗?当然需要。

悟性就是机遇,抓住悟性就等于抓住了机遇。悟性就是财富,机遇也是刺激悟性生成的。

当人们由于某种机遇,受到外界事物刺激,或长期思考某一问题,形成大脑皮层中某些特别强的兴奋点后,这些潜沉的信息、意识、联想、悟性等等,就会自动组合跳跃起来,直接跃入自觉的思考,像闪电一样突然照亮人们的思路,于是出现了“顿悟之时”“神来之笔”“豁然开朗”等现象,许多人常常为此突然取得的成果狂欢不已。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生活潦倒的穷画家,名字叫李浦曼。他很穷,只有一些简陋的画具,仅有的一支铅笔也是削得短短的。有一天,他在一心一意绘画时,找不到橡皮,费了很大的气力好不容易找到它,把画面擦好之后,又找不到铅笔了,为此大为生气。之后,他将橡皮用丝线接在铅笔的头部,但只使用一会儿后橡皮又掉落下来。他下定决心要弄好它,这样弄来弄去几天后,终于想了一个好的方法。于是他剪下一块薄铁皮,把橡皮和铅笔包绕起来。果然,不一会儿工夫用起来相当管用。“说不定哪一天这个东西会替我赚进一笔横财。”他对自己说。

他一想到确有必要申请专利,就向亲戚借钱办理申请手续。这项专利日后卖给RABA铅笔公司得到55万美元。当时的55万美元是一笔天文数字,使李浦曼的生活一下子就得到了改善。

机遇在一些人看来是神秘的。其实机遇与人的感悟有着很大的关系,机遇是种客观存在,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它,全取决于人的悟性和灵敏程度。感悟就在于为人们抓住机遇提供悟性、灵敏的思维方式。我们探讨机遇与悟性的关系时,就是要解决二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相互关系。

如何提高机遇的发生概率,是能动地利用感悟激发规律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我们知道,感悟的激发与偶然机遇的捕捉有密切的关系。偶然机遇发生的概率越高,激发的机遇就越多,两者是成正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