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唐朝当道士
10146000000048

第48章 :相王之邀

ps:求收藏,求推荐,大家手里的推荐票,尽量地砸过来吧。

道佛论战虽然结束了,但是大殿之上的勋贵百官,却没有离去的意思,皇帝已经走了,他们反倒是自由了很多,纷纷走上前来,对惠范和李璐表示恭喜。

名为恭喜,实则结交的成分更多一些,惠范和李璐,刚刚钦赐了法号,又加封了朝散大夫,虽然是个文散官,但总算是也步入了官员的行列。

大唐的官场向来有点排外,勋贵百官虽然对道门和佛门的这些高人礼遇有加,但真正说起结交来,勋贵百官却要搬起了架子来,任你威望再高,终归也是一介白丁,没人会真心重视起你来。

而现在却不一样了,皇帝亲封的朝散大夫,从五品的官职,虽然手中没有什么权力,但身份和地位却不一样,勋贵百官们对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惠范禅师,大殿中的这些勋贵百官们大多数倒是老相识,对于他的底细多少也了解一些,原本知道他背后有太平公主。但是今日一看,这个胡僧的背景可真不一般,不仅有太平公主的势力,而且似乎韦后也处处护着他。

看清楚了这层关系,那些心思活泛的大臣们对惠范可就热情了很多,能入得了韦后的法眼,今后肯定大有用处,乘着这样的机会,不好好结交一番更待何时。

与之相反,同样被加封朝散大夫的李璐,争相结交的人却少了很多。西华法师弟子的名头虽然响亮,道门新秀的身份固然也显赫,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个明立法师,其实在朝堂之上并没有什么背景,就连今天的这个朝散大夫,也是借了惠范的光,韦皇后为了赏赐惠范,而顺带给他的荣耀。

也就是他能言善辩,在今天的道佛大战中占得了上风,这才能搭了顺风车得到封赏。但也就是因为他今天表现的太出色了,处处压制了惠范,也不明就里地就得罪了韦后,虽是得到了封赏,但无疑于给自己埋下了大大的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就会将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所以勋贵百官对于李璐的恭喜,也多是出于礼节性,即使到了李璐身边,淡淡地祝贺两句就赶紧脱身,而大多数人,甚至连李璐这边都根本不过来。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勋贵们都是如此,相王李旦就是个例外。

就在中宗皇帝刚刚走了之后不久,勋贵班首的相王,就在史崇玄等人的陪伴下,亲自走到李璐跟前表示祝贺。

彼时太平公主已经随着中宗走了,而且走之前对李璐和惠范,谁也没有假以辞色。整个弘文殿中的勋贵百官,这时候自然是以相王李旦为首,别人都在争相地结交惠范,李旦却亲自过来恭喜李璐,这份面子,已经给的够大的了。

对于相王的到来,李璐也是微微有点出乎意料,不过该有的礼数一点也不能少,不等相王过来,李璐就立马迎了出去。

不仅仅是感激相王对自己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李璐知道他虽然现在只是相王,但是几个月之后,他就是大唐王朝的睿宗皇帝,而且还是李隆基的弟弟,所以该有的礼数,必须是少不了的。

“明立见过相王。”李璐一揖到底。

“明立法师不必多礼。”相王笑着,轻轻托下双手,示意李璐起身。然后转头看看身边的史崇玄,笑着说道:

“早就听史道长说起明立法师乃是高人弟子,道法精深,才思敏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刚才的论战,明立法师观点之新颖,确实令本王耳目一新。”

“殿下过奖了,后学晚辈,说了些一家之言,在殿下面前献丑了。”能得到相王的认可,李璐内心非常高兴,但还是谦虚地说道。

“哈哈,年轻人不骄不躁,知道谦虚还是不错的。”相王一笑之后说道,“今日你得封朝散大夫,也算是一件大喜事,本王就借着这个东风,请明立法师过府一叙,为本王讲讲经义,不知明立法师可否赏光?”

相王的地位是何等尊崇,这时候居然亲自屈尊邀请李璐,虽然说得是要李璐给他讲讲经义,但明显的有为李璐祝贺的意思,这个面子,确实给的大。

大殿之上的勋贵百官,虽然表面上各自在干着各自的事情,但是从相王朝着李璐那边走去的时候,耳朵都早就竖得高高的,在听着这边的动静。

这时听得相王居然主动开口,要请明立法师去过府一叙,一个个更是惊得舌桥不下,心里都在嘀咕起来了,不知道这明立法师到底有什么样的后台,就连相王也如此给面子。

要知道相王在这朝堂之上的地位崇高,不仅是中宗皇帝的御弟,而且还曾短暂地当过皇帝,所以在中宗一朝也非常有话语权。

虽然如此,但是相王向来行事低调,与朝中诸臣更无结交,这次能主动邀请李璐,确实算的上是异数。

“承蒙王爷抬爱,明立受宠若惊。”听得相王开口相邀的李璐,自然也知道这个面子给的大,赶紧谢过了相王,满口答应了下来登府拜访。

弘文殿上道佛论战的事情已了,中宗已经离开,也不必顾及别的事情,李璐向道门诸人辞别之后,就和史崇玄一起,随着相王离开了弘文殿。

而作为今天道佛论战另一主角的佛门惠范,虽然身边围满了恭喜的人群,但是从头至尾,相王都没有往这边看一眼。和对李璐的盛情相邀两相一比,虽然惠范这边恭贺的人数量较多,但是质量上,却比不是李璐,这让惠范和尚多少有些扫兴,内心深处,也隐隐地对相王生出了一丝恨意。

虽然李璐已经离开,但参加今日道佛论战的道门诸人,这时却一个个兴致很高。今日弘文殿的道佛辩论,虽然最后不分胜负,但是道门诸人,却十分清楚李璐其实已经占尽了上风,不管是从气势还是场面上,都稳稳地压了佛门的惠范一头。

而且最后李璐还得封朝散大夫,也算是给道门挣足了面子。道门虽然自唐朝建立之初,就被尊为国教,但自武后以来,道门一直被佛门压着,那曾有过当初的辉煌。今天一战,虽说算不上将佛门打得落花流水,但也让惠范手忙脚乱,尴尬异常,最后还是靠了韦皇后的解围才避免了出更大的丑,这让道门诸人,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会。

唯一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群臣百官都过于势利,见韦后器重惠范,便争相地去献殷勤,一个个说着违心的肉麻话,反倒像是今天的道佛论战,是他佛门惠范占了上风似得。

而这时亲眼所见相王居然亲邀李璐,道门诸人的郁闷之情一扫而过,更是感到趾高气扬了。饶是你佛门惠范的身边,围了再多的绯服官儿,但所有的人加到一起,都抵不上一个相王的力度大。

心满意足的道门诸人,这时候结伴往殿外走去,这座巍峨雄壮的弘文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了,结束了道佛论战的观礼,他们现在要赶紧回到各自观里,将道门的这一场畅汗淋漓的胜利,早一点地传到观里人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