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假太监
10247100000034

第34章 抄家是门好差事

“曹清,你有事情干了。崔呈秀犯了死罪。皇上要抄他的家。这事情皇上不放心让魏忠贤的人去干。你去最合适。”朱由检见到曹清的时候说道。

抄家的事情那绝对都是肥差,这满朝文武其实既是官,又是大土豪。像海瑞那样的清官是不多见的。朱由检让曹清去抄家,目的自然不是给曹清发财的机会。而是让曹清替他搜罗金银。

“你去转告皇上,让他放心,这事情我肯定办得妥妥的。”曹清说道。

“你这个人说话总是很有意思。什么话到了你嘴里,总是让人有些想发笑的感觉。”朱由检说道。

“是么?你也不错啊。你说话也是很有趣的。有个时候看起来你就是皇上一样。”曹清说道。

“这话可别乱说。可大可小,弄不好脑袋搬家。”朱由检装作很吃惊的样子。

“果然,官员越大,演技越好。这当皇帝的活脱脱就是一影帝。”曹清心里腹诽道。

“这魏忠贤真是可恶。竟然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大明江山之上。明知陕西大旱,竟然胆敢隐瞒,不仅不赈灾,反而加税。老百姓痛恨的确实官府朝廷。这是挖我大明根基啊!”朱由检狠狠地在书案上砸了一下。

“趁着这一次机会,断了魏忠贤一臂,也非常不错。不过陕西的事情必须平息下来,镇压叛乱要紧,赈灾之事也不可缓。否则叛乱要是蔓延开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而且必须要想出抗灾的办法来,这样一来,事情才不会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曹清说道。

“现在连年干旱,国库空虚,想要赈灾,皇上也无能为力。皇上也难啊!”朱由检说道。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田亩兼并严重,赋税却无法加到这些土豪劣绅头上去,有田的免除赋税,无田的却要纳税纳捐,这样下去,老百姓非要全部逼反不可。现在流民开始多起来,这可是不安定因素,一旦有心人从中挑拨,必然成为祸乱。”曹清说道。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朱由检问道。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虽然各地旱情严重,但是南方多水,如果在南方多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将北方灾民迁往南方。那么流民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安置。可以采取屯田的方式。另外北方也可以建设水利设施、挖井取水,也可以缓解灾情。一靠朝廷赈灾,二靠百姓自救,三靠社会捐助,灾情便可以缓解。”曹清说道。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国库空虚就算朝廷想赈灾,也拿不出足够的银两、粮食来。老百姓自救也缺乏条件,他们原本失去土地。而乡绅们费尽心机想从百姓身上搜刮,这个时候让他们拿出钱粮出来赈灾,无异于与虎谋皮。”曹清补充说道。

“依你这么说。这事情根本没办法解决。”朱由检说道。

“有。皇家有大量皇庄,既不能为皇上存粮,也不能为皇上积金。不如交给有能耐的人去打理。这样每年还能节省开支,甚至有一定盈余。”曹清说道。

“交给你,你怎么办?”朱由检问道。

“自然是组织皇庄内农民恢复生产,兴办产业。”曹清说道。

“那我便与皇上去说说,将天下的皇庄交给你打理,你可敢接手?”朱由检问道。

“当然,不过新厂护卫营还得扩编,否则我根本无暇顾及这么大的产业。”曹清说道。

“需要多少人才够?”朱由检问道。

“要想将这些皇庄经营起来,需要的人员何止十万计?就算是护卫人员没处至少要上千人。整个大明的皇庄至少需要数万护卫,方可确保安全。”曹清说道。

“为何需要如此多人手。各地都有兵所,何必再另设护卫?”朱由检问道。

“如果各处兵所管用,还会有陕西之祸么?另外北边的鞑子一直对大明虎视眈眈。弄不好,就会南下劫掠。如果没有自保的力量,到时候不是为他人做嫁衣?”曹清说道。

“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事情我会禀报皇上。抄家的事情交给你去办了。明日会有人给你送来抄家的条陈,这事情你独立去完成,不要让别人插手了。”朱由检说道。

曹清心里盘算,这崔呈秀也算是副国级高官了,油水肯定很足。这一次去抄家,应该可以大赚一笔。应该可以完成自己在大明的原始积累了。这才一千多士兵,两三千匠户,几万两白银就已经不见了踪影。一点点钱还真是不够花啊。

第二日,几个东厂太监来到了兵仗局,将一干条陈全部交给了曹清。来的人对曹清挺客气。曹清现在圣眷正浓,虽然这皇帝权势有限,但名义上依然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人。曹清是皇帝的心腹,怎么也要比一般的太监地位尊贵得多。

抄家的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干的。以崔呈秀的地位,家里没个几十上百号门人,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以崔呈秀的地位,真要是没有一点自我保护的力量,肯定也活不到今天。崔家的恶奴都是吃崔呈秀的饭,现在崔呈秀落难了,他们也得不着好。不管忠护主也好,趁机逃走也好,以后都很难有好日子过。崔呈秀培养了几十年,几个忠心护主的奴才还是有的。曹清可不想跑过去抄家,结果被几个狗急跳墙的奴才给砍了脑袋。穿越可没他不死之身。

一千多手下,曹清带了五百,另外还加上田世贤极其手下锦衣卫十几号人。曹清的护卫军清一色的火枪,锦衣卫则是带着让人生畏的弓弩。

到了崔府,便有看守的锦衣卫上来问话:“什么人?这里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一律不得打扰!”

“去,给他看条陈,看我们是不是闲杂人等!”曹清这个时候自然要拿出点架子来。这就是封建社会的优越性,当了官,高人一等,拿点架子,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摆的谱越大,越受尊敬。你要是放到几百年后,你一公务员,你在街上摆谱,保准你位置朝夕不保。

“这里由我们接手了,你们看着外面,不要放走一个。”田世贤把条陈亮给那看守大门的百户看了一眼,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

“田兄,那是哪位大人的座驾?”那百户低声问道。

“这位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兵仗局的曹清曹大人。这事情日后咱们兄弟再详说。今日公务在身,还是曹大人的正事要紧。”田世贤说道。

那百户叫赵介,赵介很是懊恼:“他娘的,这几天的活都白干了。”

田世贤亮出了条陈,里面的活没他们的份。这抄家都是能够趁机捞油水的活,随便往口袋里塞一点小物件,就够一年半载的军饷了。现在这样一来,守在外面,看着别人吃肉,自己练汤水都喝不上一口,赵介自然懊恼。

“别抱怨,这主子你最好也巴结着点,别以为攀上了许显纯就高枕无忧了。那崔大人以前不是也风光过么?现在怎么样?还不是下了大狱,性命朝夕不保。还要抄家,妻女沦为娼妓。”田世贤说道。

“嗯?”赵介眼睛看着田世贤,有些不明白这家伙什么时候长了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