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假太监
10247100000004

第4章 假话连篇隐实情

那个青年笑嘻嘻地看着曹清,“怎么了?”

“我知道了,你肯定是皇上身边的人。要不然,你穿的衣服怎么跟我的不一样呢?吓死我了,皇上不会过来吧?”曹清拍了拍胸脯。

“噢,是的。我是皇上身边的人。皇上身边的人,衣服自然要特别一点。呵呵。”朱由检见曹清如此一说,也觉得有趣。心里寻思这曹清应该是第一次到宫里来,不懂宫里的规矩。不过这样倒是更为有趣,所以他也不说破。

曹清自然知道这人就是明末皇帝朱由检,但是如果此时挑明了朱由检的身份,接下来的剧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编了。弄不好,来个欺君之罪,直接咔嚓了。所以朱由检的身份是绝对不能够拆穿的。

“你是什么时候进的宫?”曹清故意问道。

“进来很多年了,外面是什么样子,都已经记不起来了。”朱由检说道。

“外面没什么好看的。到处又脏又臭。只是好吃的倒是不少。就说这点心,大街上的样式、口味肯定要比宫里的多。而且一些老店里的手艺也是非常出色的。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变化非常多。”曹清也是度量朱由检肯定很少出宫,对外面的情况知之不多,所以随便瞎编。

朱由检果然没听出来,“你倒是与朕,哦跟我说说,外面究竟是什么情况?”

曹清哪知道啊?但是没关系,历史剧看了不知道有多少了,明朝的电视也看过不少,糊弄一个基本很少出门的朱由检还是很轻松的。

两个人越说越投机,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了数个时辰,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

“不行了,我得走了。不然曹公公找不到我就麻烦了。”曹清说道。

“那你明日还会来么?我给你留点好吃的点心在这里。”朱由检说道。

“那可说不定。曹公公让我来,我就来,他不让我来,我也来不了。”曹清说道。

朱由检听了很是扫兴,“这样啊?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曹清。你呢?”

“我叫,叫朱信。”

曹清走出御书房的时候,曹化淳果然已经在四处焦急地寻找。要是一般的小太监走失了,曹化淳也不会在乎。但是他是将这曹清当成自己的亲儿子的。而且是他二哥的儿子。

“你这孩子,让你在这里等我,你怎么不听话,到处乱走?”曹化淳狠狠地刮了曹清一眼。

“父亲,我在这里等了许久,后来实在肚子太饿了,就到旁边的房子里找了点吃的。在那里碰到了一个穿黄色衣服的太监,跟他聊得起劲。忘记了时间,以后我不会这么鲁莽了。”曹清说道。

“穿黄色衣服的小太监?他多大年纪?穿的黄色衣服又是什么样子?”曹化淳问道。

“跟我年纪差不了多少,衣服上还绣着金边,可好看了。他说他是皇上身边的太监。刚才我在御书房里碰到了他。御书房好多书,吃的也有很多。味道真好。比过年的年糕都要好吃。”曹清说道。

“他问你什么了没有?”曹化淳问道。

曹清也没有说谎,直接将两个人说的一些内容告诉了曹清,只是没有说出他已经知道了那位就是朱由检皇帝的实情。

“他还说了,要是我明天过去,就去那里找他。”曹清说道。

曹化淳看了曹清一眼,曹清却似乎懵懵懂懂的,曹化淳没能够从曹清的表现中发现什么。

曹清量曹化淳也看不明白他是穿越的,所以根本不在乎露出点什么小破绽来。曹清刚才那一句话,根本的意思,就是暗示曹化淳他曹清想去皇宫会会那朱由检皇帝。曹清是真的想去,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跟这个时代最有权势的人拉好关系,意味着将来的日子会更加滋润。否则的话,等将来鞑子一来,除非曹清真的想当太监,不然的话,小命难保。

历史上的曹化淳当时因为回了老家,闯王进京的时候逃过一劫,不够却被诬陷为“开门迎贼,贼入城,挺身侍从,今清入都,又复侍从,此卖国乱臣,虽万斩不足服万民心”。要知道曹化淳为很多被魏忠贤构陷的文官平反,竟然最后还落得如此下场。可见曹化淳在满清的日子也是每日提着脑袋。

明朝的士族清流都是很奇怪的一类人群。国家快要灭亡了,他们还掐得死去活来,在历史上也起到了加速明朝灭亡的作用。当然,满族鞑子一来,他们换了主子,依然过高人一等的日子。

朱由检一开始是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士族清流的身上的,所以对阉党打压不遗余力,最后将阉党全部铲除。结果却发现,自己的真正敌人并不是阉党,而是他一直寄托全部希望的士族清流。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这些文人已经尾大不掉。国家已经彻底糜烂。

现在曹清来了,他要为自己将来在明朝的幸福日子做充分的准备。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如果能够通过与朱由检的交往,影响到朱由检,那么朱由检的历史失误,也许可以挽回。

另外,曹清应该算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枪械专家了。如果曹清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那么历史也许真的可以改写。即便是在明末,明朝的科技发展绝对远高于野蛮的关外鞑子。但是明朝的科技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明朝发明了很多那个时代非常先进的武器,但是明朝军方的制式装备系统却非常的复杂,华而不实。如果能够统一制式装备,后勤压力就会大幅度减小,这些先进科技,在军队中的作用也会更大。

“你在想什么?”曹化淳问道。

“皇宫里的点心真好吃。”曹清答非所问,自然是曹清故意为之。

“明天我依然带你去皇宫,但是要记住一点,多看多想少说。”曹化淳说道。

“知道了。”曹清说道。

“我带你去皇宫你不高兴么?”曹化淳问道。

“高兴。”曹清说道。

曹化淳又抬头看了曹清一眼,没看出曹清的高兴在哪里。

“父亲,皇帝的敌人是谁?”曹清问道。

“为什么问这个?”曹化淳问道。

“那个公公问我,我说不出来。”曹清说道。

“你觉得是谁?”曹化淳说道。

“众人都说是九千岁大人。但是我觉得不是。”曹清说道。

“为什么?”曹化淳问道。

“九千岁在跋扈,终归只是一个太监。他的利益维系在皇上身上。比如家里养了一只恶犬,这犬再恶,终究只是犬。但是这恶犬却能够守好家。要是恶犬没有了,就等于开门揖盗。”曹清说道。

“这些话是谁告诉你的?”曹化淳厉声说道。

“没有谁。我只是这么想。”曹清说道。

“这种话只能在家里说。不能说出去。”曹化淳说道。

“知道了。”曹清知道自己的胡言乱语已经引起了曹化淳的警惕。这就足够了,以后,曹化淳去给那些文官平反的时候,也要多思量一番了。

其实那些文官真的是被魏忠贤冤枉的么?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真相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就好像当下的官员一般,杀一千,杀一万,你会觉得冤枉了他们?明末那个时候的很多官员是该杀的!最后却平了反,结果怎么样,历史摆在那里,朱由检成了亡国之君。朱由检觉得很冤屈,但是,真的冤屈么?一点也不冤,他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