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东三公子
10306300000033

第33章 庐江扰

“叔弼,我一连想了几日,觉得就这样冒然进军江夏,实为不妥。”陆逊把孙翊叫到了自己家中,来到了一副巨大的江东地图面前,正容道。

孙翊瞥了陆逊一眼。

陆逊慢慢的道:“江夏黄祖实力很强,江东若想一举夺下江夏,必要倾巢而出,然而……”他叹了口气,皱着眉头道:“淮南袁术被曹、刘击溃之后,残余势力已然投靠到庐江刘勋帐下,若我所料不差,此时刘勋帐下兵员恐超五万!”

孙翊眯着眼睛道:“你的是说……若大举进军江夏,庐江刘勋会背后偷袭?”

陆逊不疾不徐的道:“刘勋接手了袁术残部,兵力大增不假,可要知道,袁术在淮南倒行逆施,连年颗粒无收,导致庐江出现了粮草断缺的情况。恰巧我江东粮草富足,又濒临秋收之际,若出兵江夏,我敢断言,刘勋必袭我后方!”

“此言有理。”

孙翊沉吟半晌,忍不住点头,战场之上本就应该未虑胜、先虑败。

陆逊道:“现今中原已然混战,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西有马腾,东有刘备,南有张绣,北边更有袁绍虎视眈眈,所以就目前天下格局来说,江东安稳,而庐江则是后方的唯一隐患。”

孙翊皱起眉头,忍不住起身,背着手在屋中踱步,喃喃道:“可那刘勋现在兵强马壮,即便攻下,我江东锐气也荡然不在,再难有大破黄祖的机会。”

陆逊道:“叔弼,我近日苦思冥想,心有一计,你看可成否。”

孙翊眼睛一亮:“说来听听。”

陆逊慢悠悠的道:“庐江一地粮草,断然无法供应五万大军,刘勋必然要设法解决,江夏他惹不起,江东他更不敢惹,只能把目标放在豫章郡!”

顿了一下,陆逊继续道:“豫章太守华歆乃一代文士,必不敢拒绝。豫章一地所得粮草,尽皆囤积在海昏、上缭等地,然而海昏、上缭乃是猛将太史慈所领,必不会向刘勋屈服……”

话说到这里,孙翊忽然露出了几分古怪的表情。

这计策……

好像跟史书上记载如出一辙!

史书上所言,刘勋为了挽救粮草危机,派堂弟刘偕向豫章太守华歆借粮。

正值华歆也缺粮,只好派人领着刘偕到海昏、上缭,向太史慈告借三万斛。然而刘偕去了一个多月,才借得两千斛,于是报告刘勋,并让刘勋领兵前来攻袭。

这时的刘勋兵强马壮,孙策欲一举消灭,便趁此机会写信告之,说是可以共同出兵,进军上缭。

刘勋果然中计,出兵攻取上缭,他率军经过彭泽,来到海昏等地,却发现太史慈已是坚壁清野,留下一座空城!

由此可见,这刘勋就是天下第一号大草包!

且不说孙策的书信有几分可信度,那太史慈乃孙策部下,孙策岂能伙同他打自己的人?

接下来的结果则不言而喻,在刘勋出兵后,孙策派孙贲、孙辅率领人马驻在彭泽,拦击刘勋。其本人则与周瑜率兵两万绕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一举攻破,俘虏三万多人。

轻而易举夺得庐江郡,更传下了一段旷古佳话,兄弟连理,纳娶大小乔姐妹。

“不行,大小乔是我的!”

孙翊冷不丁的低吼一声,顿时吓了陆逊一跳,怔怔的道:“叔弼,你怎么了?”

回过神的孙翊老脸一红,大笑掩饰,然后摆摆手道:“伯言此计甚好,我这就去找大哥相商。”

……

……

“什么?攻打上缭?老三,你这是在说笑吗?”

一开始孙权听到什么后方威胁论的时候,还觉得孙翊有点见识,可是后来越听越离谱,竟然说伙同刘勋攻打上缭,你脑子发懵了吗?

难道不知道上缭、海昏等地是柴桑后方的粮草基地?是我前方大军的保障?

孙翊完全没有理会孙权的嘲讽,而是一本正经的望着孙策。

孙策面色深沉,眼角微微一抖,瞥了孙翊一眼,肃容说道:“你的意思是……围攻上缭是假,偷袭皖城是真?”

孙翊马上一拱手,马屁送上:“大哥英明!”

孙权顿时也反应过来,看向孙翊的目光有点变化,不过他到底是一代枭雄,脸色转变的非常快,马上就笑道:“大哥此计甚妙!刘勋拥兵自重,乃我江东隐患,若他分兵进攻上缭,则我军可背后突袭,先下手为强,占领庐江,以绝后患!”

明明是孙翊的想法,硬是被孙权说成了孙策的计策,很显然在马屁功夫方面,老二比老三更胜一筹。

孙翊虽心中不愿,也全无办法。

孙策神色略显激动,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当日在袁术帐下效力,我就看出那刘勋乃一莽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呵呵,我只需书信一封,假叙旧情,劝攻上缭,刘勋匹夫必然上当!”

孙权也兴奋地补充一句:“正该如此!可提前告知太史慈,让其早日转移粮草,来一个坚壁清野。就在那刘勋气的吐血时,派柴桑的周公瑾率兵向东,我大军则西取皖城,如此两路出击,庐江唾手可得!”

孙策一摆手,笑眯眯的道:“刘勋御下无能,袁术残部更是酒囊饭袋。只要那刘勋离开皖城一步,呵呵,我大军所至,各县各城必望风而降。”

孙权马上恭维:“那是,那是!大哥虎威,放眼天下,又熟人可挡?”

孙策嘴角微微一翘。

孙翊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大哥孙策虽然勇猛难挡,但是玩起心眼,一百个他也不是孙权的对手,叹了口气,说道:“等攻陷了庐江郡,可就地收割稻麦,然后再西进江夏。豫章华歆软弱无能,我大军可一举夺之,如此我江东则有庐江、豫章、丹阳、吴郡和会稽吴郡,大业可成。”

孙权乜了孙翊一眼,淡淡的道:“这些道理,为兄与大哥自然知晓。你虽然提出了一个进攻上缭的荒唐想法,不过好在大哥英明,马上顺势设妙计,也算是立功一件了。”

孙翊心中隐隐的泛着恶心。

孙策眼角的余光却是一直在注视着孙翊的表情变化,流露出了一抹不宜被人察觉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