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东三公子
10306300000036

第36章 誓师

孙策刚刚召开了最新的一次军事会议,终于做出了一次重大决议。

后日午时,在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举行誓师大会,然后发兵江夏,为父报仇!

当然,所谓的出兵江夏只是一个由头,只有几个最高层才明白,此行出兵,江夏只是最后一战,因为在此之前,江东还有一个目标——庐江郡。

不论目标怎么样吧,孙翊明白,他和徐黛这样两厢厮守的日子就要告一段落。

现在的徐府生活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徐母也有了几个下人轮流照顾,可谓是在外徐盛春风得意,在内徐黛恩爱缠绵,这是一段黄金的时光。

不过该来的终究要来,徐黛没有等待孙翊对自己的聘礼,得到的是孙翊亲口告知自己他将带军远征的消息。

“你走了,那我怎么办?”徐黛粉面含怨,幽幽的目光看着孙翊。

孙翊故作轻松的笑了笑:“当然是在家乖乖的等我回来。”

徐黛低下头,撅着小嘴道:“我不喜欢这种每日苦苦等待的日子。”

孙翊叹了口气,抓住了徐黛的玉手,柔声道:“估计也就是半年时间,你不用急,等我回来了,我就娶你过门,好不好?”

徐黛任由孙翊抓着自己的手,紧紧的咬着嘴唇,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

孙翊笑笑,打趣道:“你不是等不及要过门了吧?你放心好啦,你徐黛是我媳妇,就永远都是我媳妇。”

徐黛俏脸一红,啐了一口:“呸呸呸,谁等不及了呀?”仰头看了一眼孙翊那饱含深情的目光,忽然生出了一抹感动。

从她认识孙翊那天起,她的生活就发生了天反覆地的变化。她不再想往日那样忧愁,不再需要为琐事闷闷不乐,她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当然还有那最令人陶醉的恋爱滋味。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这么幸福,这突如其来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孙翊。

现在,当她听到孙翊就要离开自己,去战场上冒险的时候,她忽然有一种空唠唠的感觉。

徐黛眼角一酸,猛地就扑到了孙翊的怀中,盈盈双臂紧紧的环绕住了孙翊的虎腰,就好像要融进他的身体中一样。

一个月的相处下来,两人也有过了不少亲密的举动,但徐黛这么主动的扑向自己怀中,还是第一次,孙翊轻轻地拍着徐黛的香肩,温声道:“黛儿,怎么了?”

徐黛吸了吸小鼻子,轻轻的呢喃:“三郎,人家跟你一起去,好不好?”

这还是徐黛第一次对孙翊“三郎”这样亲昵的呼唤,那软腻腻的声线,真是让人想拒绝都无法拒绝。

但是孙翊很清楚的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在古代,军营之内严禁女子进入。因为男人主阳,女子主阴,一旦女子进入军营,就会影响到军营内的阳气,会对军队的战斗力有所影响。

这当然只是迷信,但战场之上,凶险万分,孙翊怎么可能允许要徐黛随军出征?

孙翊摇摇头,沉声道:“不行,战场之上太过凶险,你一个女孩子去太过危险了。而且军营之内都是男人,你一个女子,一切都不方便。”

“三郎,人家求求你了,好不好嘛?”

徐黛扭动着她的腰肢撒娇,现在是夏季,双方衣着都比较单薄,那凹凸有致的娇躯在孙翊怀中扭动着,让血气方刚的孙翊险些就走了火。

孙翊赶紧后退了两步,略微弯腰掩饰自己的尴尬,轻咳着道:“黛儿,这件事不容商量!你就乖乖在家等着,估计也就是明年开春,等战争一结束,我就回来八抬大轿娶你过门,好吗?”

徐黛低着头,小手拉拽着衣带子,嘟着嘴道:“人家就是不想跟你分开。”

孙翊见好说好商量完全不可行,直接就低喝了一声:“不行!”

顿时,徐黛的眼泪就溢出了眼角,像是一颗颗珍贵的珠子一般,滚滚而落。

孙翊顿时苦笑,这女人都是水做的啊,怎么说哭就哭了?

女人的眼泪,有时候是情感所致,有时候则是表演的意味更重,很显然,这位徐大小姐就是“表演”的专家。

只不过这招对男人的杀伤力实在太大,孙翊马上心头一软,上前一步,又轻轻的把她给抱在了怀里,连番道歉讨好,好不容易才把她哄高兴了。

不过随军出征一事,孙翊怎么都不肯脱口。

开玩笑,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遇到掉脑袋的风险,孙翊怎么可能愿意让自己的女人去冒这样的风险?

徐黛见孙翊一一坚持,娇哼了一声,却不说话。

孙翊个性很强,徐黛更是倔强,这从她当初死活不肯嫁给那个好吃懒做、打架斗勇的“三将军”就可以看出。

虽然现在孙翊很严肃的拒绝了徐黛的要求,不过徐大小姐显然没有放弃。

你孙翊不同意,就一定代表着我徐黛儿去不成?

车下虎士又不是只有你一个统帅!

少了一个孙叔弼,还有一个徐文向!

徐盛为人憨厚,远不如其妹徐黛那样精明睿智,以往在大事的抉择方面,都是徐黛在背后指点。

多年养成的习惯,使得徐盛对徐黛几乎是有求必应。

现在,徐黛不想要和孙翊分开,她是亲耳窃听过孙翊嫂子在暗地里搞阴谋诡计刺杀的事,她当然不甘心让孙翊一人承担风险。

孙翊拒绝了她的意思,但徐黛并不气馁,她还有后手。

兄长,徐盛!

……

……

建安四年七月末,大汉吴侯孙策在江东吴县誓师,通令江夏进入战时状态,通告全军准备出征,讨伐江夏,以报先主之仇。

誓师大会上,孙策在吴县城外设坛,驻扎在吴郡的一万多精锐整齐列阵,精壮战甲、兵戈锐利,一片杀气腾腾的局面。

坛上,摆有烤猪、熏鸡、烧鹅、点心、水果等多样供祭食物,孙策当下跪下,左下首是孙权,又下首是孙翊,朱治、董袭、蒋钦等人也是各分立左右。

张昭则是立于一旁,手捧早已撰完的讨贼檄文,高声说道:“我江东创业之初,深仁厚泽,凡远人来江东者,罔不待以怀柔。初平年间,先主破虏将军南下荆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不想奸人虚与委蛇。其恃先主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部,索我财物,先主不堪其扰,乃自发兵,时足足八年矣。”

“我江东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却不想先主为奸贼黄祖所害,此乃不共戴天之仇。孤今涕泣以告先庙,抗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

“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吴郡及柴桑等抵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

“无论我江东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减比凶焰,张我军威!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孤即刻严诛,绝无宽贷!尔江东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孤实有厚望焉!”

张昭不愧是江东大儒,一纸檄文道来,便是孙翊都觉得神情激荡,热血翻涌,恨不得立马杀上阵前,跟江夏黄祖决一死战。

孙策则是深吸一口气,双手高举,大声喊道:“余愿父亲在天有灵,保佑孩儿讨逆成功,报仇雪恨!”

然后就是极其庄严的叩拜。

孙翊虽对这夸张的祭拜仪式很不苟同,也有模有样的学着孙策的动作虔诚跪拜,就好像真的有上苍感知似的。

复杂的祭拜仪式结束后,孙策站起来,面色冷毅的面对全军将士,“噌”的一声拔出腰间佩剑,豪气万丈的大吼一声:“全军听令,即刻启程,出征江夏!”

“出征江夏!”

“出征江夏!”

“出征江夏!”

……

万人齐鸣,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