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执业兽医学习要点指南
10340100000017

第17章 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3)

包括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免疫原性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反应原性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

2景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抗原分子的特性,是影响免疫原性的关键因素。

异源性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体才能具有免疫原性。

分子大小具有一定分子大小才有免疫原性。分子质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如细菌、病毒、外毒素、异种动物血清。

化学组成与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如含芳香族氨基酸蛋白质比非芳香族氨基酸蛋白质免疫原性强。

物理状态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原强。

对抗原加工和递呈的易感性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需通过非消化道途径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2)宿主生物系统。

(3)免疫剂量与免疫途径。

3抗原决定簇

又称为抗原表位,指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分子抗原决定簇的数量称为抗原价。

蛋白质抗原的每个决定簇由5~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多糖抗原由5~6个单糖残基组成;核酸抗原的决定簇由5~8个核苷酸残基组成。

4抗原的分类

(1)根据抗原的性质

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多糖、类脂、药物分子等。

(2)根据抗原来源

异种抗原来自与免疫动物不同种属的抗原物质,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同种抗原与免疫动物同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如血型抗原、同种移植物抗原。

自身抗原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成分。如晶状体蛋白、精子蛋白、甲状腺蛋白。

异嗜性抗原指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3)根据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细胞的协助。大多数抗原。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细胞的协助。

5重要的抗原

(1)微生物抗原细菌、真菌、病毒、外毒素等。

(2)非微生物抗原主要有ABO血型抗原、动物血清、酶、激素。

二、抗体

1抗体的基本结构

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四条肽链)构成的“Y”字形的分子。氨基端(N端)为可变区,其余的为恒定区。

(1)重链(H链)两条重链之间由二硫键互相连接。

(2)轻链(L链)两条轻链的羧基端(C端)靠二硫键分别与两条重链连接。

(3)抗体的功能区

免疫球蛋白的每一个功能区都是由110个氨基酸组成。

抗体分子结合抗原的部位由重链的可变区与轻链的可变区构成。

2各类抗体的特点

IgG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免疫产生的主要抗体。持续时间长。可发挥抗菌、中和病毒和毒素等免疫学活性。

lgM动物机体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持续时间短。

IgA分泌型IgA对粘膜免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经滴鼻、点眼、饮水及喷雾途径免疫,均可产生分泌型IgA而建立相应的粘膜免疫力。

IgE可介导I型过敏反应。在抗寄生虫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免疫系统

1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初级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也是形成抗体的重要部位,主要是IgG,其次IgA。也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腔上囊B细胞诱导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2)外周免疫器官(次级免疫器官)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①过滤和清除异物;②免疫应答的场所。

脾脏①血液滤过;②滞留淋巴细胞;③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④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即特夫素。

哈德氏腺禽类眼窝内腺体之一,口腔、上呼吸道的抗体来源之一,不受母源抗体干扰。

其他淋巴组织骨髓、扁桃体和淋巴小结。

2免疫细胞

(1)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和B细胞

T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或囊依赖性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2)K细胞和NK细胞

K细胞(杀伤细胞)主要特点是细胞表面具有IgG的Fc受体。主要存在于腹腔渗出液、血液和脾脏中。在抗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和移植物排斥反应、清除自身的衰老细胞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不依赖抗体不需要抗原刺激就能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和脾脏中。主要生物学功能为非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杀伤病原微生物、排斥骨髓移植细胞。

(3)辅佐细胞

对抗原进行捕捉、加工、处理和递呈的一类免疫细胞称为辅佐细胞,简称A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的免疫功能①吞噬和杀伤作用;②抗原加工和递呈;③合成和分泌各种活性因子。

树突状细胞(D细胞)无吞噬能力,但抗原加工和递呈功能强大。

B细胞具有较强的抗原加工和递呈能力。

3补体系统

补体是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含量相对稳定,与抗原刺激无关。补体激活后的生物学作用包括:细胞溶解、细胞黏附、调理作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病毒中和、免疫复合物的溶解。

第八单元细胞因子

一、概念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非抗体、非补体的具有激素样活性的蛋白质分子。主要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功能、并参与组织修复。

二、种类

1白细胞介素在白细胞间起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

3肿瘤坏死因子参与机体防御反应,重要的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分子。

4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因子。

三、生物学特性

具有激素样活性作用、多效性、冗余性、协同性、拮抗性。

四、生物学作用

①参与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②刺激造血功能;③细胞因子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细胞因子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第九单元免疫应答

一、免疫应答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及淋巴组织,其中淋巴结和脾脏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致敏阶段

(1)抗原的加工和递呈

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等专业抗原递呈细胞,递呈外源性抗原。其中树突状细胞是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

(2)T、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T细胞识别外源性抗原的细胞为Th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的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性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中心是Th细胞的活化和克隆增殖。

3效应阶段共同作用清除抗原物质。

三、细胞免疫

T细胞分化成效应性淋巴细胞并产生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主要表现为抗感染作用,抗肿瘤效应,此外细胞免疫也可引起机体的免疫损伤。

1细胞毒性T细胞在对已发生改变的自身细胞的识别与清除和移植物排斥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2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四、体液免疫

1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初次应答特点是:①具有潜伏期;②先IgM后IgG;③总量低维持短。

(2)再次应答特点是:①潜伏期显著缩短;②含量高维持长;③大部分IgG。

(3)回忆应答。

2抗体的免疫学功能

(1)中和作用。

(2)免疫溶解作用在补体的参与下,可导致菌体或虫体溶解。

(3)免疫调理作用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则容易受到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4)局部黏膜免疫作用。

(5)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发挥细胞毒作用,将靶细胞杀伤。K、NK、巨噬细胞等。

(6)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只有支原体和钩端螺旋体表现生长抑制。

(7)引起免疫损伤主要是介导I型(1gG)、Ⅱ型和Ⅲ型(IgG和IgM)变态反应,以及一些自身免疫疾病。

第十单元变态反应

一、概念

是指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作出过于强烈或不适当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

二、分类

1过敏反应型(Ⅰ型)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引起的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以出现急性炎症为特点的反应。

参与过敏反应的成分:①过敏原,包括异源血清、疫苗、花粉、药物、食物、霉菌孢子、动物毛发、皮屑等;②IgE;③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细胞毒型(Ⅱ型)变态反应

Ⅱ型变态反应的抗体与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细胞溶解,或者被吞噬细胞吞噬,导致这些细胞或器官损伤。

临床常见:①输血反应;②新生畜溶血性贫血;③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等。

3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变态反应

临床常见:①血清病;②自身免疫复合物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③Arthus反应。

4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是指所有在12h或更长的时间产生的变态反应。属于细胞免疫反应。

临床常见:①接触性变态反应;②结核菌素变态反应;③肉芽肿变态反应;④Jonesmote反应。

第十一单元抗感染免疫

一、先天性非特异性免疫

1概念只能识别自身和非自身,对异物无特异性区别作用。

2组成①解剖屏障(皮肤和黏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②可溶性分子与膜结合受体;③炎症反应

3参与的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二、获得性特异性免疫

1概念免疫系统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免疫记忆的特点。

2组成①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是通过抗体实现;②细胞免疫的抗感染作用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和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

三、抗细菌感染免疫

抗细胞外细菌感染免疫体液免疫为主。

抗细胞内细菌感染免疫细胞免疫为主。多为慢性细菌感染,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李氏杆菌等。

四、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细胞因子和NK细胞抗病毒,其中干扰素是主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2特异性免疫预防再传染,主要是体液免疫;疾病的恢复主要是细胞免疫。

五、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参与抗蠕虫感染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E。

细胞内寄生的龚地弓形虫和小泰勒焦虫的免疫应答主要为细胞介导免疫。

第十二单元免疫防治

一、主动免疫

1天然主动免疫自然感染病愈。

2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疫苗制品,包括疫苗、类毒素。

二、被动免疫

1天然被动免疫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获得母源抗体。

2人工被动免疫人工注射免疫血清或高免蛋黄。

三、疫苗与免疫预防

1疫苗种类

(1)活疫苗

弱毒疫苗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疫苗,接种剂量小,不需要佐剂,不影响肉类品质。毒力有返强的潜在危险。

异源疫苗用具有共同保护抗原的不同种病毒制备的疫苗。

(2)灭活疫苗

注射接种剂量大,免疫原性较差,但不中和母源抗体,不会散毒和返强。

(3)提纯的大分子疫苗

类毒素疫苗外毒素经甲醛脱毒。

亚单位疫苗提取细菌或病毒结构中的蛋白质制成的疫苗。

(4)基因缺失疫苗

将强毒株毒力相关的基因切除构建的活疫苗。

2免疫途径

滴鼻、点眼、刺种、注射、饮水和气雾等。灭活疫苗、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都不能经消化道接种。

第十三单元免疫学技术

一、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1特异性和交叉性

血清学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两种抗原含有部分相同的抗原成分,能引起交叉反应。

2结合的可逆性

非共价键结合。

3最适比例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其比例适当时才可出现可见反应。抗原或抗体过多而出现抑制可见反应的现象,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时,出现前带现象,如凝集反应;抗原过量时,出现后带现象,如沉淀反应。

4反应的阶段性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阶段(反应快)及反应可见阶段。

二、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1电解质血清学反应一般用生理盐水作稀释液,标记抗体技术用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作稀释液。但用禽类血清时,需用8%~1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

2温度通常37℃。

3酸碱度血清学反应常用pH 6~8。

三、动物疫病诊断

用免疫血清学方法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诊断,其中酶标抗体技术已成为动物多种传染病的常规诊断方法。

四、凝集反应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抗原颗粒相互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

参与凝集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一般用于检测抗体。

五、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白色沉淀。参与沉淀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

环状沉淀试验抗原的定性检测。

琼脂扩散试验鸡马立克氏病诊断用双向单扩散。

免疫电泳增强对复合抗原组成的分辨能力。

六、免疫标记技术

指用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等作为标记分子,对抗体或抗原标记后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1荧光标记抗体技术

将荧光素对抗体进行标记,与相应抗原结合时,就形成带有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此复合物发出的荧光。

2免疫酶标记技术

常用的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氧化酶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最广,间接法用于测定未知抗体,双抗体夹心法用于测定抗原。

3放射免疫技术

灵敏度可达到纳克(ng)至皮克(pg)级水平,目前最敏感的分析技术。

七、中和试验

凡能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感染力的抗体,称为中和抗体。表现出量的特性。

毒价的滴定,采用半数致死量表示毒价单位。

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敏感度高,甚至超过放射免疫技术;精密、准确;试剂稳定,无毒害;测定耗时短;测定项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