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远离迷茫与困惑
10345400000007

第7章 突破人生的困惑(2)

其实,不仅一位好母亲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每个人都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只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够真正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

在生活中,我们决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的喜好、逻辑强加于他人身上,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风景,各有各的感受,冷暖自知。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多为他人着想的人,总是能赢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其实,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有一次,戴尔·卡耐基在报上刊登了聘请一位秘书的广告。大约有三百封求职信涌来,内容几乎是一样的:“我看到周日早报上的广告,我希望应征这个职位,我今年二十几岁……”只有一位女士特别聪明,她并没有谈到她所想争取的,她谈的是卡耐基需要什么条件。她的信函是这样的:“敬启者:您所刊登的广告可能已引来两三百封回函,而我相信您一定很忙碌,没有时间一一阅读,因此,您只需拨个电话……我很乐意过来帮忙整理信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我有15年的秘书经验……”

卡耐基一收到这封信,真是欣喜若狂。他立即打电话请她前来。卡耐基说,像她那样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找工作。

真诚地从他人的角度看事情,就是一个人遇事要先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和处境思考问题,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体察和认知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这里所讲的“他人”,可以包括任何与你相处、打交道的人,如你的父母、领导、同事、朋友、顾客等。

有个超级富豪,年轻的时候却是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这个青年随着淘金大军来到了西部一个偏僻小镇,得到了镇长的热情接待。

这时候正是春雨绵绵的时候,镇长门前的小路一片泥泞。路过的人们为图方便,都从镇长门前的花圃里穿过,花圃里的花草被踩得乱七八糟。青年非常生气,正要上前去劝阻人们别走花圃。这时候只见镇长挑了一担煤渣过来,马上就把泥泞不堪的路铺好。

于是人们都自觉地从更干净方便的大路上行走,没人再从花圈绕行了。

这时候,镇长拍了拍青年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看到了吧,年轻人,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啊!”

青年顿然醒悟,他铭记着镇长的话,凡事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终于成为一代石油大王。这个流浪汉,就是伟大的洛克菲勒。

所以,当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为什么不试着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呢?

战胜内心的恐惧

其实,很多时候恐惧都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每个人内心都有恐惧感,我们害怕生病,害怕失业,害怕交际,害怕生活没有保障,害怕死亡,惧怕孤单,惧怕失败,惧怕冷漠……人生处处充满压力和危机,激烈的竞争,无数防不胜防的陷阱,让人茫然失措,畏酋畏尾,不知何去何从。为了避免麻烦,人们所采取的方式通常就是逃避。这种消极的态度对你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随着恐惧的程度加深,范围扩大,人也变得越来越懦弱。在人生的发展阶段,若要幸福快乐,战胜内心的恐惧是起码的前提条件。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记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当年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昕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就是人生的秘诀。勇气和胆量,使我们不论在追求异性,建立婚姻家庭,取得学业上的进步,面对经济的困境,寻求事业的突破,或在建立我们的财富之时,都不会被无明的恐惧造成障碍。成功的人物,都一定会战胜恐惧,对自己的信念一往无前,排除万难,最终成功。

相由心生。其实,很多时候恐惧都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半夜里,佳佳要上厕所,一个人爬起来下床去,走到卧室门口,开门看了看,又折回来,门厅里太黑,她害怕了。

妈妈说:“宝贝,别害怕,鼓起勇气。”

“勇气是什么?”佳佳跑到妈妈的床前问。

“就是勇敢的气。”妈妈回答。

“妈妈,你有勇气吗?”佳佳好奇地问。

“我当然有!”妈妈笑了。

佳佳就伸出她的小手来:“妈妈,那你把你的勇敢的气给我吹点吧。”

妈妈对着她的冰冷小手儿吹了两口,佳佳紧张兮兮地忙攥紧拳头,生怕“勇敢的气”跑掉了。然后,她就攥紧拳头,大踏步地走出了卧室,上厕所去了。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勇敢的气”,只有无所畏惧的强大的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不是别的,是自己内心凭空生出的恐惧。我们战胜的也不是别的,正是自己。只要你真正面对恐惧,那么你就能战胜它。

一句歌词说得好:“我收藏恐惧爱上恐惧那就再没有恐惧。”日常生活中克服恐惧的最好方法是:开诚布公地交谈。通过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来找原因,就可以消除恐惧和烦恼。只要你能勇敢地、自信地面对恐惧,就一定会战胜它。

怎样才能克服恐惧心理呢?恐惧心理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和训练来克服。具体方法如下:

(一)把能引起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由轻到重依次列成一张表(越具体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二)进行放松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好。

(三)如果你觉得紧张和害怕,就停止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放松。等到完全放松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四)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一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紧张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在)当你想像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害怕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紧张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调整,直到不再恐惧为止。

恐惧让我们知道,让人们的炙魂得以放松是多么重要。要真正戒除内心的恐惧,惟有增强自己的自信,寻求内心的安宁,才是最好的释放自己的方法!

学会改变自己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一切成就,都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的。一连串的失败,也都是从错误的观念开始。要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就要改变自己。

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于是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不禁哑然。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惟一能够移动山的秘诀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同样的道理,人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不断向美洲移民。为了得到足够的食物,欧洲人在美洲大量种植苹果树。但是在19世纪中期,美国的苹果大面积减产,原因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害虫——苹果蛆蝇。刚开始,人们以为害虫是被从欧洲带过来的。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苹果蛆蝇是由当地一种叫山楂蝇的变化而来。由于苹果树的大量种植,许多本地的山楂树被砍掉了,以山楂为生的山楂蝇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性,开始以苹果为食物。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山楂蝇进化成了一种新害虫。

山楂蝇为了适应环境,竟不惜改变自己的习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令人可敬可叹,那么人又该如何适应环境呢?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下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边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

是的,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给自己加重,这样我们就可以适应变化,不被打败。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像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现在,在我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换环境上面,这实在是徒劳无益的。

学会信任

信任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猜忌只会让人走火入魔。

勇敢和智慧孕育成功,而信任和支持增添动力。信任是人生中最伟大的力量,而被人信任也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巨浪袭来,一个在船尾清洗甲板的黑人小男孩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求生的本能使小男孩在冰冷的海水中拼命地游。到后来,小男孩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

小男孩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几乎就要放弃了。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小男孩鼓足勇气用最后的一点力量又朝前游去……

过了一段时间,船长终于发现那个黑人小孩失踪了,当他断定小男孩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说道:“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小黑奴,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小男孩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原来,正是这种伟大的信任,使小男孩在冰冷的海水中坚持了几个小时,从而挽救了自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这就是快乐的密码。信任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信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也许,几句坦诚的话语,便能打开一扇紧闭的心门,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如果说信任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那么猜疑就是隔在彼此间的毛玻璃。

一个人借了一千块钱给同事,另一个朋友说:“万一他不还呢?”朋友特自信地说:“放心,他人品特好。”但就在另一个朋友列举了很多借钱不还的例子后,那人就变得紧张起来,最后竟然惶恐地认定这一千块钱打了水漂了,郁闷至极。然而转天,同事还了钱,那人自我解嘲地说:“真是没事找事,净瞎想!”

也许,这就是很多人的通病吧——当客观事实与我们悲观的想像冲突的时候,后者马上就占了上风,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莫名的烦恼。

有句俗语说:“猜疑把你、我都变成了傻瓜。”然而,我们还是经常推断别人的反应和行为。我们常以为事物是不变的,人是不变的。有时,我们根本观察不到事情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促使人们采用与过去不同的行为方式。

所以,遇到问题要调查研究再做出判断,绝对不能毫无根据地瞎猜疑。疑神疑鬼地瞎猜疑,往往会产生错觉。

阿布·卡恩说过:“信任就像一根细丝,弄断了它,就很难把两头再接回原状。”所以,不管在生命的哪个阶段,你能拥有的最伟大的幸福,就是信任。猜忌是社会的毒素,无声无息却充满负面的能量,足以销蚀人的勇气和友善,更会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丧失最后的团队精神。信任的建立,需要真诚的日积月累;而信任的崩溃,一次猜忌就够了。

要耐得住寂寞

如果你想出人头地,你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均辉煌就隐藏在寂寞的背后。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宫本学艺时,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师徒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师父,我努力学习的话,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名剑师?”又寿郎问道。

“你的一生。”武藏答道。

“我不能等那么久。”义寿郎解释说,“只要你肯教我,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去达到目的。如果我当你的忠诚仆人,需要多久?”

“哦,那样也许要十年。”武藏缓和地答道。

“家父年事渐高,我不久就得服侍他了。”又寿郎不甘心地继续说道,“如果我更加刻苦地学习,需要多久?”

“嗯,也许三十年。”武藏答道。

“怎么会这样呢?”又寿郎闯道,“你先说十年而现在又说三十年。那么,我决心不惜任何苦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精通此艺!”

“嗯,”武藏说道,“那样的话,你得跟我七十年才行,像你这样急功近利的人多半是欲速不达。”

“好吧,”又寿郎这才明白自己太过心急,“我同意好啦。”

开始训练后,武藏给又寿郎的要求是:不但不许谈论剑术,连剑也不准他碰一下。只要他做饭、洗碗、铺床、打扫庭院和照顾花园,对于剑术只字不提。

三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又寿郎仍是做着这些苦役,每当他想起自己的前途,内心不免有些凄惶、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