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猫的起源实际上要追溯到地球上出现哺乳动物的时代,也即追溯到4000万年以前。当时的原猫体长,腿短。原猫的进化过程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在2万年以前已经灭亡的剑齿虎。第二类又分二三个亚属,其一为现在的家猫的始祖(另两种为豹和猎豹)。由此可见,猫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
关于存在家猫的最初的证据来自古埃及,要追溯到3500年之前,确切的年份是公元前1668年。埃及人驯养猫是为了捕鼠,古埃及人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制伏尼罗河,从而发展了农业。猫就在这时出场了,来守护粮食。
古埃及人确实喜爱猫。他们在寺庙里和自己家里向猫膜拜,保护猫不受侵害。打死猫,哪怕是不经意打死猫,都要受到处分。这种对猫真诚崇拜的程度,有古埃及时制作的铜、青铜、彩陶、黄金和木制的众多的猫形象的艺术品可资佐证。这些艺术品上的猫鼻子上常常串着一个金环,猫还戴着精致的项链。
灵敏的感觉猫
跟我们人一样,有五种感官,但是每种感官的重要性不同于我们人类。对于猫来说,最有用的,能向它提供外界最充分的材料的是触觉。猫似乎对于所看到、听到、闻到的东西并不相信,一直要到触摸到了才算完。
猫眼的瞳孔放大和缩小就像照相机快门一样迅速,保证猫在快速运动时,能根据光的强弱、被视物的远近等迅速调整瞳孔,对好焦距明视物体,猫是色盲,在猫眼里整个世界都呈现深浅不同的灰色。猫的视野很广,达到287度,而人只有200度,猫的两眼朝一个方向看时,能达到130度,而人为125度,狗只有83度。对于猫来说,最突出的是,夜间看得很清楚。仔细观察猫眼有一层特别的“眼皮”横向来回地闭合,这个“第三眼睑”对眼睛具有特殊保护作用。猫可听到声频在30~45千赫兹之间的声音;它能区别出15~20米远、距离1米左右的两个相似声音。耳朵像两个雷达天线,头不动时可做180度的摆动,从而使猫对声源作精确定位:可在50米距离内辨出自己主人的脚步声,以及呼唤其名字的声音等。猫也有先天性耳聋,蓝眼睛白猫较高。而猫利用其四肢爪子下肉垫里相当丰富的触觉感受器,侦察地下鼠洞里老鼠的活动情况。猫嗅觉可与狗媲美,能嗅出稀释成800万分之一的麝香气味。猫靠灵敏的嗅觉以觅食、捕鼠、辨别自己产的小猫。发情季节公母猫在很远的距离能嗅到对方身上特殊气味,彼此追求联络。猫味觉也很发达:能感知苦、酸和盐的味道,对甜味不敏感。猫可以利用胡须在空气所产生的压力变化来识别和感知物体,在某些情况下可起到眼睛的作用,以测定在遇到狭窄缝隙或孔洞时,身体能否通过。如果剪掉猫的胡须,就如同到生疏地方,甚至会弄不清方向和远近。
古怪的性格
猫聪明伶俐,感情丰富。目前虽没有对其智商进行测定,但不难看出猫有很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很善于理解人意,且能“举一反三”:如它能自己打开水龙头喝水,喝完再给关上。
猫的时间观念较强,能预测主人何时喂食;甚至能感知主人可能要出远门或去度假,而和主人倍加亲密;还能预测如地震及风雷将至等某些自然现象。之所以还未见到驯兽表演中有猫登台,主要是因为猫性格倔犟,它愿去的地方硬要去,不喜做的事强迫也不行;和猫相处必须有点“民主精神”,态度还得温和些。若将猫惹恼,它还会离家出走。平常可以看出:猫高兴时,耳朵扬起,胡须放松,瞳孔没有变化,尾尖抽动;发怒时,双耳直立向后摆,耳尖向里弯,瞳孔缩小成一条缝,胡须向前竖起;要争斗时,瞳孔放大,两耳平伸,胡须侧竖,尾巴拍打地面,前肢伏地准备跃起;要求主人爱抚时,两眼微闭,尾巴温和地晃动。
猫有很强的好奇心,它时时警觉地注意着周围发生的一切。你若往家里带一件新东西,家里的人或许不注意,但是猫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件新东西。如果它不马上去看看,你放心好了,它以后总会走过去看看的。有的猫好像想掩饰自己的好奇心,整天装做什么都看不见的样子,而到了晚上,家里人都睡了,它就过去碰碰、摸摸、闻闻。
猫记得好坏。有一只猫被客人无端地从窗口扔出去,它四脚落地后,不肯回家,直到客人走了才回去。以后,凡有客人来,它都躲开。而当把它扔出窗外的客人来时,它就躲在椅子底下,不断地叫着,露出凶相。
猫生性孤独,有很强的妒忌心。它除发情外,很少三五成群一起栖息,更不喜欢其他猫进入自己领地;若多有一只,也必须食盆、便盆一只一个,猫不允许吃食时有其他猫靠近。
猫不但嫉妒同类,有时你对孩子过多亲昵,猫也会愤愤不平;如你抱起两只猫中的一只,另一只会立刻发出“呜呜”的威胁声,怀中猫也不甘示弱,倘将两只猫放在一块儿,会立即引起一场争斗或者有只猫不辞而别,永不返归。
母爱无限
20多年前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一则报道证明,猫是多么慈爱的母亲,同时又是多么顽强的动物。底特律有一只没有主人的猫,要下仔了,它找不到可靠的地方,跑到往遥远的一些国家装运汽车发动机的车间。它爬进一只装满了发动机和草垫的大箱子里,在那里安顿了下来。第二天,箱子封盖后就由轮船运往埃及。40天后,船抵达亚历山大港,从那里又经火车和卡车运到开罗。2天后,才打开箱子。从里面爬出一只很瘦的母猫和4只相对来说干净和健康的小猫。其他某种动物处于这样的境地,为了活下去有可能吃掉小仔。而这只猫靠发动机里滴下来的油。活了下来,喂养幼仔达6周之久。真该向它脱帽致敬!
猫与战争
关于“猫兵”的故事,我们知道得很少。但猫确实有过一段为战争服务的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曾有一只猫获得了英国政府颁发的“迪金”勋章。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只家猫无意间给德军指示了目标,葬送了英法联军的一个旅指挥部。故事是这样的:1914年9月在英、法联军对德作战的西线战场——巴黎北部马恩河附近发生了一次大会战,英、法联军浴血奋战,德军被迫撤退。尔后双方开始构筑隐蔽的防御工事和地下指挥部,双方人员深居简出,同时加强了侦察工作。11月下旬,德军侦察兵在英、法驻军阵地上发现有一只漂亮的小猫,这只小猫几乎每天上午八九点钟都躺在一座坟地上晒太阳。德军据此断定,这是一只家猫,而坟地周围没有农舍,猫主人的安身之处可能在地下;而战争期间带猫上战场的绝对不是普通的下级军官,所以坟地下面肯定是一个高级地下指挥部。
之后,德军集中了6个炮兵营向这块坟地轰击,把整个坟场炸成了平地。事后查明这是英、法联军一个旅的指挥部。炮火轰击后,隐蔽在地下指挥部的人员全部阵亡。
这个故事里的猫虽然与战争沾上了边儿,但同我们所说的“动物部队”、“动物参战”不相干。
假如缺了猫
有的人喜欢猫,有的人不喜欢猫。喜欢猫的人说猫聪明、忠诚、有自尊心;不喜欢猫的人说猫自私、懒散、调皮。褒也罢,贬也罢,大家对猫逮老鼠的功绩恐怕都是肯定的。这里有个现实的例子说明缺了猫会造成怎样的恶果。
近年来,马来西亚一偏僻地区疟蚊猖獗,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消灭疟蚊,人们使用了大量高效杀虫药进行毒杀。在疟蚊被杀死的同时,蟑螂和其他一些昆虫亦一起同归于尽。以蟑螂等昆虫为食物的壁虎由于断炊,数量也大大减少。而当地的猫大多以壁虎为主食,因而猫的数量亦急剧减少。结果老鼠却大为增加。鼠虱肆无忌惮,开始传播鼠疫。
正当人们愁眉不展之际,世界卫生组织伸出了援助之手,决定派飞机尽快到这一灾情严重的地区空投大批活猫,以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不久,一幕活猫乘降落伞着陆的壮景,使这一偏僻地区的群众大开眼界。
海豚——海上作战的多面手
海豚在4500万年前便与其他哺乳动物脱离开来,却也显示出高度的智力,是有名的智能动物。
海豚的脑部非常发达,不但大而且重。海豚大脑半球上的脑沟纵横交错,形成复杂的皱褶,而且大脑皮质每单位体积的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数目非常多,神经的分布也相当复杂。
例如,大西洋瓶鼻海豚的脑部重量约为1500克,这个值和成年男性的脑重1400克相近;而大西洋瓶鼻海豚的体重约250公斤,故脑重和体重的比值约为0.6%,这个值虽然远低于人类的1.93%,但却超过大猩猩或日本猕猴等灵长类的比值。
至于海豚大脑半球上由脑沟所形成的皱褶,根据研究显示,大西洋瓶鼻海豚的皱褶甚至比人类的还多,而且更为复杂。它们的大脑皮质表面积为3745平方厘米,人类大脑皮质的表面积则为2500平方厘米,前者约为后者的1.5倍。海豚脑部神经细胞的数目,比人类或黑猩猩的还要多。因此,无论是从脑重和体重的比,或是从大脑皮质的皱褶数目来看,大西洋瓶鼻海豚脑部的记忆容量,或是信息处理能力,均应和灵长类不相上下。
海豚有许多奇特的本领。海豚头部的瓣膜和气囊系统,能发射超声波,具有回声定位功能,而且非常准确。所以,它在光线黑暗,地质情况复杂的海洋世界里,能够十分灵活、准确地跟踪和捕捉各种目标而不会碰撞伤害自己。
它分辨目标的本领很高,在3公里以外,它能分辨出在水中游动的是它喜欢吃的石首鱼还是厌恶的鲻鱼。蒙住它的眼睛,能在迷宫中避开障碍物,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也能准确无误地区分两个直径分别为5.2厘米、6.1厘米的镍钢球。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在一张网上做出了两个门,轮流开关,关着的门用透明的塑料板挡起来,看上去好像开着的一样,让海豚进入网中,它从来不会走错门。如果在水中放两条鱼,一条用玻璃板隔开来,结果,每次海豚都抓到了水中的鱼,而绝不会碰在玻璃板上。它学习本领快,猴子需要几百次才能学会的本领,海豚只需要20次就可以掌握了。实验研究表明,海豚与人的交流主要通过姿势语言,它们能很好领悟训练者姿势的语义。
海豚能形成对物体的一般概念。例如,对圆形、八角形或方形的铁圈。海豚在学习态度上比许多小孩强。当它们答对题时,便兴奋地叫着游向训练者,当答错时,便明显露出垂头丧气之态。海豚也会耍小花招,例如,当它追错了一个目标,便转头冲向另一个目标,或者游到两个选择目标之间,做模棱两可之态来观察训练者的表情。
美国科学家曾精心训练过一头名叫达菲的海豚,它能够频繁地往来于海面和海底“实验站”之间,及时把报刊和书信送到水下工作人员手中,充当了一名出色的邮递员。
人类的朋友
海豚自古以来和人类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有许多动人的佳话。希腊有一个海豚救人的传说:在大约距今3200年前,有一次,希腊着名的抒情诗人和音乐家阿莱昂参加由一位意大利富商所举办的音乐大赛,结果赢得了巨额奖金。他携带这笔财富乘船返回希腊科林斯,不料途中引起船员的眼红,而欲将他杀害。他临死之前要求能再演奏一曲,演奏完毕,他怀抱七弦琴跃身大海。谁知,一只海豚将他救起,并驮着他安全到达陆地。这只海豚是被美妙的乐声引来的。
1871年的夏天,在澳大利亚的海岸地区,大雾迷漫,一艘远洋海轮在暗礁丛生的浅海地区颠簸,分不清航道,面临触礁的危险。这时,一只白色的海豚赶来为这艘船领航,船长指挥轮船跟着海豚,穿过迷雾,绕过暗礁,顺利地到达了安全地区。从那以后,每艘海船经过这里时,这只白海豚都来领航。有一次,这只海豚在领航的时候,被船上的一名旅客开枪打伤了。可是过了几星期以后,这只“心地善良”的海豚又来领航了。为了保障海船的航道安全和保护海豚,新西兰政府专门召开了会议,颁布一条法令:任何人都不得伤害这只白海豚。从这以后,这只白海豚日以继夜地执行“领航任务”,在长达40年的漫长时间内从不间断,直至1912年,这只白海豚为人类鞠躬尽瘁一生后,才在海面上永远消失。
由于海豚具有较高的智力和多种能力,美国等国家早就把它训练成“水下侦察兵”和“特种部队”,多次用它去完成各种水下的作战任务。
水下杀手
1971年越南战争期间,美海军在越南金兰湾曾部署由12名驯兽员和6只海豚组成的“水下侦察兵”分队,作为水下“哨兵和杀手”,用以对付企图接近美国军舰的越南潜水员。海豚被安置在动力浮箱小艇里,昼夜不停地监视“敌人”,每隔30秒钟,就能对通往金兰湾的各航道“扫描一次”,其效率与准确性远远超过声纳,“扫描”距离可达1200英尺。据美国中央情报局透露,这些经过训练的海豚,一旦发现越南潜水员后,立即向驯兽员发出无线电信号。接到指令后,它就会飞快地追上前去,把固定在头部类似注射器的武器插入对方体内,并放出高压二氧化碳。被刺伤的人,皮下肌肉绽裂,气体源源注入,导致结肠、直肠脱位而集结在一起向肛门冲去,胃部则被挤向上方,从口腔喷出。尸体因充满气体而浮出海面。据统计,在15个月内,海豚共截击了对方60名潜水员。
打捞能手
美国海军还用“海豚兵”进行寻找、识别和打捞作业。在1965年至1967年间,美国在试验“阿斯罗克”反潜火箭和“天狮星”巡航导弹时,海豚成功地在60米深处找到了“阿斯罗克”反潜火箭脱落的战斗部和“天狮星”导弹的发射轮架。1967年至1968年,海豚被首次用于寻找和识别同样装有音响信标的教学水雷。直升机将海豚运到搜索海域,并用专门的拖架将其放入海中。3天内,有一只海豚找到了17枚水雷,它们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比一般潜水员缩短了一半。
扫雷尖兵
军舰在海上航行,通常会受到水雷的威胁。一种是漂浮式水雷,它由固定在海床上的缆绳系浮于水中,一碰到船只就发生爆炸。扫雷艇因吃水浅而望雷莫及,只得用其他拖着的小艇把缆绳切断,使水雷漂到水面上,将它安全引爆。另一种是暗藏式的水雷,它精密度很高,被放在海床上。当它探测到舰船经过时发出的声波或磁波便自动起爆。为对付这两种水雷,美国海军在波斯湾使用直升机,让直升机拖着一个像雪橇似的可以找出及引爆水雷的扫雷器。但是,直升机在恶劣的天气中不能出航,并且据规定不能在公海里使用雪橇式扫雷器。在这种情况下,美军用经过训练的海豚来协助扫雷。海豚用眼睛和自身的声纳系统识别水雷,发现水雷时,在海面跳跃,表示该海区有水雷。有的海豚还能把炸药带放到水雷旁边,将水雷引爆。据报道,早在70年代,美国训练的海豚在波斯湾扫雷已显成效。
舰艇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