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悟百年哈佛
10347100000025

第25章 感悟四:用思考改变世界(6)

但是,同样也有如下3点不利因素影响我们思维的深度。

(1)过去的经历可以影响我们思维的深度

过去的经历比任何其他冈索都更可能限制我们的远见、我们常常以过去的成败来看将来的机会。如果你的过去特别艰难、困苦、不成功,你大概得加倍努力,才可以看到将来的前途。

从大自然中可以找到一个极好的例子,说明过去是怎样影响一个人的。这个例子就在跳蚤马戏团里。你从前在狂欢节或马戏团里可能看过,这些极小的昆虫能跳得很高,但不会超出一个预定的限度。每只跳蚤似乎都默认一个看不见的最高限度。你知道这些跳蚤为什么会限制自己跳的高度吗?

开始受训练时,跳蚤被放在一个有一定高度的玻璃罩下。开头,这些跳骚试图跳出去,但撞在玻璃罩上。这样跳了几下之后,它们就不再尝试跳出去了。后来,即使拿走玻璃罩,它们也不会跳出去,因为过去的经验使跳蚤懂得,它们是跳不出去的。这些跳蚤成了自我限制的牺牲品。

人也能变成这样。如果你认定自己不能成功,你就局限了自己的远见。要开动脑筋,要敢于有伟大的理想,试一试你的最大能力。不要关闭你自己的潜能。

(2)当前的压力会阻碍我们的思维深度

有父子俩赶着驴子去集市买食品。起初,父亲骑驴,儿子走路。路人看见他们经过,就说:“真狠心哪,一个强壮的汉子坐在驴背上,那可怜的小家伙却要步行。”

于是父亲下来,儿子上去。可是人们又说:“真不孝顺呀!父亲走路,儿子骑驴。”

于是父子两人一齐骑上去。这时路人说:“真残忍呀!两个人骑在那可怜的驴背上。”

于是两人都下来走路。路人又说:“真愚蠢呀!这两个人步行,那只壮实的驴子却没有东西驮。”

他们最后到达集市时整整迟到了一天。人们惊讶地发现,那人同他儿子一起抬着那只驴来到了集市!

像这个赶驴子的人一样,我们也会因为过分担心所受到的压力而看不清方向,忘记了自己的目标。

要知道小事和空洞的批评也能占据我们的头脑,使我们无法有远见。不要让这种情况发生在你身上。

(3)缺乏洞察力会制约我们的思维深度

洞察力对于深度思维是至关重要的。说到底,深度思维就是在人生的巨大画卷中看到、想到当前的情景与未来的前景。

缺乏洞察力是十分不利的。你听说过吗?在十九世纪美国专利局里有人建议关闭专利局,因为他觉得不会再有人能发明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想一想自1900年以来的科技进步,我们会明白,有人竟提出那样一个建议,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如果你的洞察力不行,请试试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研究历史,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然后在分析当前的事物时留意将来。正如哈佛弗兰克·盖恩教授所说:“只有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事物的人,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只有克服以上影响深度思维的不利因素,我们才可能在任何活动中无往而不胜。

打开想像力的闸门

如果你想成功的话,首先必须希望成功,必须打开自己想像力的闸门。

如果你想成功的话,首先必须希望成功,必须打开自己想像力的闸门。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只要能够想像得到,而又能确信自己,它就可以实现。

打开想像力的闸门需要进行想像训练,而在进行想像训练时,应首先训练自己的超前想像力,即通过科学的想像,对未来事件进行正确预见的能力。以经营为例,超前想像的训练法为:

1.在对目前市场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见到市场将要出现的某种变化。要知道,一切事物的静止总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

2.在预见到市场将要出现的变化时,更真切地在大脑中浮现某种场景,并同时看见自己正在干什么。

3.在迈向成功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应依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结合市场状况,构思到自己将要面临的处境,在你的大脑中浮现出好的境况。

预见性想像对事业、生活成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个错误的决策往往与其预见能力不足有关,而一个正确的预见则可以帮助你成功捷足先登。曾一度令整个欧洲疯狂的联邦德国“电脑大王”海因茨·尼克斯多夫,就是以其超前想像力先声夺人而取胜的。

海因茨原在一家电脑公司里当实习员,搞一些业余研究,却一直不被采纳,于是外出兜售。得到了莱茵——威斯特发伦发电厂的赏识,预支了他3万马克,让他在该厂的地下室研究两台供结账用的电脑。不久,他获得了成功,创造出了一种简便、成本低廉的820型小型电脑。由于当时的电脑都是庞然大物,只有大企业才用得起,因此,这种小型电脑一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他为什么要搞这种微型电脑呢?他自己的回答是:“看到了电脑的普及化倾向,也因此看到了市场上的空隙,意识到微型电脑进入家庭的巨大潜力。”在其预见性富于想像力的大脑中,他甚至“看到”每个工作台上都有一台电脑。可以说,正是这种预见性和想像力使他获得了成功,并成为巨富。

想像力的预见作用在创造成功人生之路上的发挥,还有一套尚不被人们重视的运作法,即要求人们要做到:

第一,重视所能获得的一切信息,并进行正确的综合分析和判断,预见其商业价值;

第二,及时证实这条信息的可靠性,估量其对成功目标的影响程度;

第三,当你确实注意到了这一征兆,就应立即着手拟定应对方案,并开始实施。

也就是说,应善于通过人量信息,及时、科学、准确地把握机遇到来的各种征兆,并加以利用,以获得人生的成功。

然而,仅仅发挥想像力的预见作用还不够,还要在预见中凭借逻辑性想像力才能洞察成功的机遇。

所谓逻辑性想像力,即借助逻辑上的变换,从已知推出未知,从现在推出将来。着名的诗句“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就是典型的逻辑想像。

逻辑想像的运用,在现代人生中不乏许多极富启示性的实例。这为大多数普通人创造成功人生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汉斯是个德国农民,他因爱动脑筋,常常花费比别人更少的力气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地人都说他是个聪明人。到了土豆收获季节,德国农民就进入了最繁忙的工作时期。他们不仅要把土豆从地里收回来,而且还要把它运送到附近的城里去卖。为了卖个好价钱,大家都要先把土豆按个头分成大、中、小三类,这样做,劳动量实在太大了,每人都只有起早摸黑地干,希望能快点把土豆运到城里赶早上市。汉斯一家与众不同,他们根本不做分捡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把土豆装进麻袋里运走。汉斯一家“偷懒”的结果是,他家的土豆总是最早上市,因此每次他赚的钱自然比别家的多。

原来,汉斯每次向城里送土豆时,没有开车走一般人都经过的平坦公路,而是载着装土豆的麻袋跑十条颠簸不平的山路。二英里路程下来,因车子的不断颠簸,小的土豆就落到麻袋的最底部,而大的自然留在了上面。卖时仍然是大小能够分开。由于节省了时间,汉斯的土豆上市最早,自然价钱就能卖得更理想了。

农民汉斯这种巧妙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逻辑想像的方法,看起来并不惊天动地,但却能开启我们的大脑。如果你具有这样的逻辑想像能力,就可以在自己人生的成功过程中做得更好了。

时刻绷紧批判力这根弦

如果对任何问题我们不去深究为什么,对业已形成陈规陋习的程序及操作方式一味地盲目信崇重复,人生前行的步伐会越将迟缓,甚至走进死胡同。

批判力就是寻找某些不完善、需要改变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进行想像构思。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的发展往往会给原来本已完善的东西留出进一步完善的余地。在这个空档上,借用批判的想像,对选准项目、确定自身的市场优势、开拓更大的市场,都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市场上摔得碎的瓷器的出现,便是借用“批判性想像力”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失手摔碎家什(当然包括瓷制品),更有不少人借助摔盘砸碗来发泄心中的怨气。法国一个瓷器制造商通过批判性想像,别出心裁生产了一批供人们摔砸的瓷壶、瓷杯、瓷碗。这种器皿式样新颖、价格低廉,并在广告上宣称:“不必烦恼,无须压抑怒气!夫妻吵架,乱砸器皿是心情缓解的最有效方法……,为了家庭和睦幸福,使劲摔吧!劝君莫吝惜!”这种借助批判想像产生的奇怪产品,加上独特的广告语,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从而使得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批判力在思维过程与实际运作中很有效用,它可以从综合、移植、变形、重组、怀疑等方面进行。

综合

综合,也称杂交,已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向。着名的松下电视的开发,就是在综合了各国400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将普通电话改良为无线电话,从技术上看,是两种发明——电话与收音机的合二为一,虽不是突破性的技术发展,却可以更适应市场。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综合”的魅力,即人们可以将老观念或计划、技术综合成一种较新颖的“化合物”,而这一“化合物”便是成功的最初形象。

移植

假如有别的东西与你所要制造的东西相像,或能用来改进你的东西,不妨借用。

变形

变形,即使形状、格式发生变化。如收录机的卧式与立式,电冰箱搁板、拉手位置变化等,都会给人不同一般的感觉,因而各自拥有相应的消费群。

重组

重组是将从未结合过的物体的属性、特性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如将坦克与船组合在一起,设计出水陆两栖坦克;将钢琴与风琴的特点组合在一起,设计出手风琴等。

怀疑

怀疑是批判力的主要内核,具有怀疑心态的人,往往能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喜悦。

一个具有批判力的人,在思考中,不会轻易迷信专家权威的定论,而是带着审视、怀疑的目光在问题中寻找符合科学事实的答案。人生本来就是如此。你若环身四顾仔细观察,必可发现有许多事必须去改进,但因为你已经习惯了那些既有的事物与形式,所以往往熟视无睹。这是因为以前总认为它对而未加以怀疑,再度分析才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破绽需要改进,或许改进之后便有番新气象也说不定呢!

一个能在怀疑中深入思考的人,不会因为生活的不幸与环境的恶劣而感到郁闷和痛苦,因为他已了解“怀疑为改善之母”的真正含义了。如果对任何问题我们不去深究为什么,对业已形成陈规陋习的程序及操作方式一味地盲目信崇重复,人生前行的步伐会越将迟缓,甚至走讲死胡同。

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力量

成功的可贵之处在于创造性的思维。一个成大事的人只有通过有所创造,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真正幸福。

如果说具有批判力的思维可以激发人们创造性思维的话,那么,创造性思维则决定了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少突破。凡是保守、陈旧的思考习惯只能重复过去,而不能改造过去。成大事者的习惯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量!

我们必须明确那些不能突破自身局限的人,之所以在许多场合毫无起色,是因为固守常规性思维,从而决定了自己不可能成大事。常规性思维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固有思路方法进行的思维活动。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创新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突破,而不是过去的再现重复。它没有成大事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它是在没有前人思维痕迹的路线上去努力控制。

因此,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不能保证每次都成大事,有时可能毫无成效,有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就是它的风险。但是,无论它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因为即使是它的不成功结果,也向人们提供了以后少走弯路的教训。常规性思维虽然看来“稳妥”,但是它的根本缺陷是不能为人们提供新的启示。

对于试图成大事的人米说,必须明白:人们为了取得对尚未认识的事物的认识,总要探索前人没有运用过的思维方法,寻求没有先例的办法和措施去分析认识事物,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从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运朋创新性思维,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观念,形成的一种又一种新的理论,做出的一次又一次新的发明和创造,都将不断地增加一个人成为成大事者的能力。

创新思维不断满足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探索尚未被认识的世界,从而打开新的活动局面。没有创新性思维,就没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那么一个人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就不可能在创新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必然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哈佛教授认为,成功的可贵之处在于创造性的思维。一个成大事的人只有通过有所创造,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真正幸福。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成功,更可以使人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幸福,并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去继续从事创造性活动,为自己的成大事之路奠定基础,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提到创新,有些人总是觉得神秘,似乎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办到。其实,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创新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进发出创造的火花。成大事者在事业上新的追求、新的理想、新的目标会不断产生,在为新的事业创造奋斗中,实现了这些新的追求、理想、目标,就会产生新的幸福。

对于一个成大事的人来说,创新和幸福是什么关系?英国着名哲学家罗素把创新看做“快乐的生活”,“一种根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新是生活的最大乐趣,幸福寓于创新之中。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新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创新与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创新是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

为什么说创新是成大事者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知道,幸福是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得到的精神满足。而人们需要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提高的,旧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要,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取决于创新,即他的幸福和成大事与否在于创新。

世界上因创新成大事的人简直就是不胜枚举。

法国美容品制造师伊夫·洛列是靠经营花卉发家的,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感触颇深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