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穷人怎么办
10348300000029

第29章 打破贫穷的魔咒(6)

章良将来的日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无从知晓,然而就是生活在这么一个贫穷的家庭中,他却没有一点儿脆弱的表现,相反,他永远都那么坚强地挺着。他要克服一切困难上学,在他眼里,或许贫穷根本不是大事,因为坚强终究会战胜贫穷的。

10年寒窗苦读,最终金榜题名,这是所有高考生的夙愿。当拿到入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学生们的喜悦心情可想而知,但同样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带给赵晓东的除了喜,更多的却是忧。

赵晓东家有5口人,父母都身患重疾,妹妹考上了高中弟弟也正读初中。为了省钱,患有脑血栓的父亲一直以廉价药物来维持病情。体弱的母亲每天拖着病痛的身体在工地上干一些杂活来维持全家的生计。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自小聪明懂事的赵晓东,每天天未亮就起来帮因风湿病而不能劳累的妈妈做饭。深夜,当别人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她仍在灯下苦读。

“环境愈难就愈要坚强”,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就是这样用坚强的信念得来一张张奖状。她的几个高考志愿报的全是医学院,她还说过,等自己学业有成的那天,帮助和父母一样没钱买药吃的病人减轻病痛。上天眷顾勤奋努力的人,在高考中赵晓东以551分的高分被天津中医药大学录取了,面对4000多元的学费,本该高兴的一家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了她上学的事,母亲经常背着她偷偷地哭泣。赵晓东说,她知道,如果上不了大学,可能她永远不能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会彻底告别贫穷。

这些贫穷家庭的孩子们,他们对学业的执着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了坚强的重要。于是他们也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贫穷家的孩子早当家,难道不是吗?看看那些贫穷但异常坚强的人们吧!

进步的开端

贫穷是一种痼疾,但是在贫穷面前,有的人摆脱了,有的人却屈服了。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但智力的、知识的或经验的差别并不是主要因素,大胆地去想、勇敢地去干、勤奋地去努力,这才是穷人创业成功的基本原因。因为起步是进步的开端。

一切的进步都是需要时间的!但是,现在你连起步都不想,怎么会有进步呢?同样的起步相当于行动,而进步就相当于成功。因此,要想进步首先要学会行动,不行动永远不会有结果。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梦想,而是他们没有把梦想变成现实,没有去行动,自然也就不会有进步,也就不会成功了。

很多穷人都想过要创业,但是,他们害怕失败,总想等到“条件成熟”。其实,条件并不是等成熟的,而是不断地去创造才逐渐成熟的,在干的过程中完善,让不成熟的东西逐渐成熟。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买田盖房,再娶一个小老婆……听得入神的老婆勃然大怒,操起鸡蛋往地下一摔,穷人的美梦顿时稀烂。

世界上最大的延误不是生死之间的尺度,而是当机遇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起步抓住,开始行动。而这就是所有穷人所犯的“通病”。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情不能等,其中一条就是“贫穷”。

照理说,穷人一无所有,应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但事实上,穷人手里只有一个鸡蛋,这一个鸡蛋就是他的全部希望,他没法分别放在几个篮子里,只能小心翼翼地攥着,生怕落到地上,他必须为这一个鸡蛋负责。

穷人往往是胆小谨慎的,很不容易等到一点机遇,想去投资什么,但是却又不敢。这就像一个怪圈,越穷越怕,越怕越穷,直到连最后那个鸡蛋都打烂了,他才敢迈出一步,尝试新的生活。而这时,机遇已经悄悄地从他身边消失了,已经被别人抓住了。他自己的功能也在长久的等待中萎缩,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谈何容易。既然一个鸡蛋是靠不住的,还靠着它干什么呢?出路在于行动,晚动不如早动。

要行动,首先要知道人活在世上,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尤其是一个贫穷的人,当他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时,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已经起步了,他已经行动了,那么,即使他再穷,他也能进步。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我要在一年内赚100万元。”这是一种误导,这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有好的想法,他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证明他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它。很多人仅关注赚钱这方面,而没有考虑最终的结果,而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只是整天嘴里说,却从来都没有付出过实际行动。

有个落魄不得志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有一次他到教堂时,跪在圣坛前,虔诚地祈祷:“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一次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重复他的祈祷:“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企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意奉献终身,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在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应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人最不缺少的就是梦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曾经想怎样怎样,想达到某种目标,想实现怎样怎样的理想。但是,当时间的轮子隆隆碾过、回首往事时,有多少人能问心无愧地面对当初的梦想呢?是的,可能你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当初的那个梦想太幼稚了,等等。只要你愿意,你总是能找出足够多的理由来。但是,你确实真正地行动过吗?就像故事中的那位祈祷者,你真正去买过彩票吗?

古希腊格言讲得好:“要种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同样,要成功,最好的时间是3年前,其次是现在。在没有别的可能了,剩下的只能是失败。

对于许多千万富翁而言,他们的梦想起初只是一种模糊的渴望,他们也朝着这种模糊的迹象开始行动,慢慢地,梦想凝聚成推动他们上进的力量,更充实地成为具体的目标。要知道,成功指的是结果而不是意图,是行动而不是幻想。

当代最伟大的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说过一句话:“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可是,世界上至少有一多半以上的人都是被动的,如果一个人能采取主动,他就能掌握整个局面的发展方向。所有的战略都不断告诉大家:“要不断地进攻。”因为只有进攻,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躲在家里不出门的话,你就看不到外面是什么样的。

一位寿险业的销售冠军,在被问到如何销售保险的时候,他说在大学的时候,全校几乎所有的美女都跟他约会过,问的人很纳闷:“这跟保险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说:“很有关系,因为这些所谓的校园美女,大部分的男士都不敢追求她们,她们都是被动的,都怕被拒绝。”

但是他知道,这些美女都是很寂寞的,他不断地主动出击,因此每次都奏效。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他从事保险业的时候,他想,有些成功的人士,大家一定都不敢去拜访,或者认为他们已经买过保单了。然而,他不断地主动出击,不断地拜访他们,在说服了某些董事长购买保单之后,又不断地拜访董事长介绍给他的相关朋友,这些董事长的朋友也都是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又不断地介绍朋友给他,因此他成为保险业的佼佼者。

没错,只有行动才能够填平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沟壑。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并迅速行动起来才能进步,进而才能成功。千万不要等研究透了再行动,那将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1973年,一个英国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美国小伙子向英国青年商量: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当时,英国青年非常诧异,他认为自己来这儿是求学的,对Bit系统,老师还没教完,要开发财务软件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委婉地拒绝了邀请。

10年后,英国青年成了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美国小伙子却进入了美国《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

1992年,英国青年继续攻读,拿到了博士后学位,而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了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

1995年,英国青年认为自己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美国小伙子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亨利·梭罗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能很有自信地站在梦想的前端,并且努力实现所渴望的生涯,那么,你的成功将会是一般人难以预测的。”

小的想法和小小的行动只会导致贫穷和缺乏成就感。想大的,做大的,你将会拥有金钱和生命的意义。有钱人专注于机会,穷人专注于障碍。因此,如果你是穷人,你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就准备妥当,然后行动,然后再沿途修正。不要等所有的都准备好了,再行动。

“成功贵在坚持”。行动之后,就是坚持。一个人重要的不仅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要决定不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么,一旦决定要做,就一定把它做透。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抓过机遇,有过行动,但未坚持到底。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人往往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的,而落在别人手里的或者是未曾抓住过的才是最好的,凡是有机遇路过,都想一把抓住,创造一个奇迹。其实,真正的机遇是很少的,人一生中可能就只有一两次。千辛万苦开了头,却不能坚持下去,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选择,等到发现已经快走到人生尽头,才发现自己已成了那掰玉米的猴子。

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即使条件成熟了,也懒得干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行动才有结果。世间万物每分每秒都在变化,一味地等,可能旧的条件还没达到,新的要求又冒出来,好摊子也拖烂,烂摊子拖得更烂。灵感是一笔财富,但要把这笔财富装进自己的口袋,惟一的办法就是去做,去行动。做起来再说,边做边寻找机会,边做边创造条件,边做边修正,边做边完善。总之,事情是做出来的,只说不做,一切免谈!

渴望成为富人的欲望

穷人不敢做老板,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没有做老板的能力,可是他们不知道那些大凡有志之人,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幼,心里一旦有了宏伟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年小的李嘉诚虽然地位卑下,但骨子里却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傲气,他渴望出人头地,做出一番有作为的事业。

因为残酷生计的逼迫,李嘉诚14岁就辍学回家了,然后踏入社会。李嘉诚走上这条路并不是他的本意,李嘉诚渴望读书,并且通过现实逐渐认识到没有知识,要想成就大事业是很困难的。

李嘉诚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却因为没有钱买学习教材而发愁。历经千辛万苦,那个时候李嘉诚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韧性,在港岛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在茶楼内,李嘉诚的职业却是最低的堂倌,他每一个月的工资相当少,除了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要给弟妹们交学费,到最后剩下的钱根本就不够买书的。李嘉诚希望自己的弟妹不要像自己一样因生活所迫过早地辍学打工,并且希望他们可以顺顺利利地完成该完成的所有学业。

后来,李嘉诚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购买旧教材。那个时候有很多中学,将用过的旧课本都当废品卖掉或是当垃圾扔掉。因此,有的书店就专门做旧书生意,而做这种生意,李嘉诚只要花一点点钱,就可以买来旧教材,学完以后再把它卖给旧书店,用得来的钱再买别的旧教材。这样,他既学到了知识,又省下了钱,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李嘉诚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去挤时间,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而充实了自己。另外,李嘉诚也没有忘记父亲在世时要他学好广州话以及英语,以便更好地立足香港社会。李嘉诚在茶楼里时常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默记英语单词。并且,他怕受到茶客的耻笑和老板的训斥,他总是靠在墙角,迅速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长纸片看一眼,就这样他坚持学完了初中的课程。

李嘉诚除了购买旧课本进行自学,掌握一些文化知识,也不忘在生活中时刻汲取有用的东西为己所用。李嘉诚工作的茶楼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三教九流什么都有。听茶客们谈古论今,散布各种各样的消息,李嘉诚从中了解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他在家里以及学校没有听说过的,有不少说法,也与父亲和老师灌输给的那一套理论大相径庭,相差甚远。李嘉诚的思维不再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他发现世界原来是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的。

但是,李嘉诚并没有在这纷纭变幻的世界里迷失自我,他在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同时,又额外增加了两门必修课:

1.时刻揣摩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之后再找各种机会验证。

2.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掏腰包。

每一个经常来茶楼里的顾客,李嘉诚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对他们的消费需要以及消费习惯更是了如指掌。就好比谁喜欢吃咸的,谁喜欢吃甜的,谁喜欢吃鱼,谁喜欢吃虾,谁喜欢喝什么茶,什么时候该给哪位顾客上什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李嘉诚都非常清楚。

李嘉诚的做法,不但让顾客们非常满意,同时也为茶楼赢利不少,老板自然也非常高兴。李嘉诚成了茶楼里加薪最快的堂倌,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收入,他的家庭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茶楼里上班,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这锻炼了李嘉诚的意志与毅力,长时间的跑堂又奠定了李嘉诚日后当推销员的脚力基础。茶楼是一个生意信息场所,从茶客们的口中,李嘉诚既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经验,又自觉养成了观察人心理和见机行事的习惯,这些都为李嘉诚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