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社交礼仪全书
10348400000042

第42章 交际礼仪(6)

由于人们交往性质的不同,个体空间的限定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体空间的范围划得越小。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可以把个体空间划为四种距离。

1.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距。处于0~15厘米之间,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常发生在爱侣、亲友之间。但是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可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处于15—45厘米,这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促膝倾谈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另外,势力圈以眼前为最大,也就是一个人对前方始终保持强烈的势力圈意识,而对自身的两侧和背后关心次之。据这一原理,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和影剧院都采取长排向前的座位,尽量避免对面的座位,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平均的前方势力圈。

2.个人距离

这种距离较少直接身体接触。处于45—75厘米之间,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可以亲切地握手、交谈,或者向他人挑衅也在这个距离中进行。处于75~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

3.社交距离

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处于120~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切复杂的事物几乎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如机关里的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处于210~360厘米之间,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首长接见外宾或内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等,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部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4.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人际沟通大大减小,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处于360~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如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小型演讲会的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所以在讲课和演讲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都是为了“拉近距离”,以加强人际传播的效果。处于750厘米以上距离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在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时与观众保持的距离。

25.初次见面如何缩短距离

初次见面,交际双方都希望尽快消除生疏感,缩短相互间的感情距离,建立融洽的关系,同时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交谈才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呢?

1.通过亲戚、老乡关系拉近距离

由于亲戚、老乡这类较为亲密的关系会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交际双方易于建立信任感。特别是突然得知面前的陌生人与自己有某种关系,更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故而,若得知与对方有这类关系,寒暄之后,不妨直接讲出,这样很容易拉近两人的距离,使人一见如故。现在许多大学里面,都存在一些老乡会、联谊会等组织。这些老乡会、联谊会就是通过老乡关系把同一地方的学生召集在一块,组织起来,同时也通过老乡会来相互帮助、联络感情、加强交流。从人的心理上来讲,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排他性”,对自己的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往往不自觉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热情;跟自己无关的则有一定的排斥性。因而在交谈中这类关系的点出就使对方意识到两人其实很“近”。这样,无论对方处于你的何种方位,都能较好地形成坦诚相谈的气氛,打通初次见面由于生疏造成心理上的“设防”。毛泽东同志就常用这种“拉关系”的技巧。建国后接见民主人士时,凡是与他有点亲戚关系的,以及通过师生、故友的关系有些瓜葛的,往往是刚一见着面,没出两三句话,他就爽直地和盘托出其间丝丝缕缕的关系,在“我们是一家子”的爽朗笑声中,气氛亲热了许多,使被接见者倍感亲切。

2.以感谢方式加强感情

某同学和一个高年级学生见面时的头一句话就是:“开学时就是你帮我安置床铺的。”“是吗?”那个同学惊喜地说。接着两人的话题就打开了,气氛顿时也热乎了许多。那个高年级同学的确帮过许多人,不过开学初人多事杂,他也记不得了。而这个同学则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这些,给对方很大的惊喜,也使两人的关系拉近了一层。一般说来,每个人都对自己无意识中给别人很大的帮助感到高兴,见面时若能不失时机地点出,无疑能引起对方的极大兴趣。因此,初次见到曾帮过自己的人时,不妨当面讲出,一方面向对方表示了谢意,也无形中加深了两人的感情。

3.从对方的外貌谈起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相貌或多或少感兴趣,恰当地从外貌谈起就是一种很错的交际方式。有个善于交际的朋友在认识一个不喜言谈的新朋友时,很巧妙地把话题引向这个新朋友的相貌上。“你太像我的一个表兄了,刚才差点把你当作他,你们俩都高个头,白净脸,有一种沉稳之气……穿的衣服也太像了,深蓝色的西服……我真有点分不出你们俩了。”“真的?”这个新朋友眼里闪着惊喜的光芒。当然,他们的话匣子都打开了。这个朋友的谈话很有灵活性,他把对方和自己的表兄并提,无形中就缩短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接着在叙说两人相貌时,又巧妙地给对方很大的赞扬,因而使这个不喜言谈的新朋友也动了心,愿意与其倾心交谈。

4.剖析对方的名字以引起对方的兴趣

名字不仅是一种代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人的象征。初次见面时能说出对方的名字已经不错了,若再对对方的名字进行恰当的剖析,就会更上一层楼。譬如一个叫“建领”的朋友,可以谐音地称道:“高屋建瓴,顺江而下,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谓意味深远呀!”对一位叫“细生”的朋友,可随口吟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者用一种算命者的口吻剖析其姓名,引出大富大贵、前途无量之类的话,这也未尝不可。总之,适当地围绕对方的姓名来称道对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6.致意的礼仪

致意是一种常用的礼节,主要是以动作问候朋友,通常用于相识的人之间在各种场合打招呼。

致意的基本规范是:男士应当首先向女士致意;年轻者应当首先向年长者致意;学生应当首先向教师致意;下级应当首先向上级致意。当年轻的女士遇到比自己年岁大得多的男士的时候,应首先向男士致意。

致意包括起立致意、举手致意、点头致意、微笑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起立致意常用于较正式场合长者、尊者到来或离去时,在场者应起立表示致意,如正在坐着的下级、晚辈看到刚进屋的上级、长辈也应起立表示自己的敬意。举手致意适用于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一般不必出声,只将右臂伸直掌心朝向对方,轻轻摆一下手即可,不要反复摇动。点头致意适于不宜交谈的场合,如会议、会谈的进行中,与相识者在同一地点多次见面或仅有一面之交者,在社交场合相识亦可点头为礼。点头的正确做法是头向下微微一动,不可幅度过大,也不必点头不止。欠身致意适用范围较广,表示对他人恭敬。行礼时全身或身体的上部微微向前一躬即可。朋友、熟人见面若戴着有檐的帽子,则以脱帽致意最为适宜。脱帽致意的方法是微微欠身用距对方稍远的一只手脱下帽子,将其置于大约与肩平行的位置,同时与对方交换目光。若与朋友相遇并迎面而过,可以回身问一声好,并以一只手轻轻地掀一下帽子,不必将帽子脱下来。若戴的是无檐帽,不必脱帽,只需欠身致意。注意,致意时不可以手插兜。

女士无论在何种场合,不论年龄大小,是否戴帽,只需点头致意或微笑致意。只有遇到上级、长辈、老师、特别钦佩的人的时候,以及见到一群朋友的时候,女士才需要率先向他们致意。

致意的各种方法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使用一种以上,如点头与微笑、欠身与脱帽均可同时使用。遇到对方向自己致意,应以同样的方式向对方致意,否则是失礼的。致意要注意文雅,一般不要在致意的同时,向对方高声叫喊以免妨碍他人。

在餐厅等场合,若男女双方不十分熟悉,一般男士不必起身走到跟前去致意,在自己座位上欠身致意即可。女士如果愿意,可以走到男士的桌前去致意,此时男士应起身协助女士就座。

在社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熟人,一般不宜立即起身去向对方致意,而应在对方的应酬告一段落之后,再上前致意。

若路上遇见熟人,要主动打招呼,互相问候,不能视而不见,把头扭向一边,擦肩而过。这是最基本的礼貌要求。但也不宜在马路上聊个不停,影响他人通过。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路上遇到不很熟悉的异性很觉尴尬,不打招呼显得不礼貌,打招呼又不太好意思,或怕对方误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位女士偶然在路上遇见不很熟悉的男士,理应点头招呼,但不要显得太热情,亦不要用冷冰冰的面孔点头;一位男士偶然在路上遇见不太相熟的女士,应首先打招呼,但表情不可过分殷勤。

见到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不要大声惊呼,也不要隔着几条马路或隔着人群就大声呼唤,如果边喊边穿马路,那就可能会有危险了。寒喧之后,如果还想多谈一会儿,应该靠边一些,避开拥挤的行人,不要站在来往人流中攀谈。

两人以上同行遇到熟人时,你应主动介绍一下这些人与你的关系,如“这是我的同事”,但没必要一一介绍,然后应向同伴们介绍一下你的这位熟人,也只要说一下他(她)与你的关系即可,如“这是我的邻居”,被介绍者应相互点头致意。

如果男女两人一同上街,遇到女士的熟朋友,女士可以不把男伴介绍给对方,男士在她俩寒暄时,要自觉地隔开一定距离等候,待女伴说完话后继续一同走;女士对男伴的等候应表示感谢,且与人交谈的时间不可太长,不应该让同伴等很长时间。如果遇到男士的熟朋友,男士应该把女伴介绍给对方,这时女士应向对方点头致意。如果是两对夫妇或两对情侣路遇,相互致意的顺序应是:女士们首先互相致意,然后男士们分别向对方的妻子或女友致意,最后才是男士们互相致意。

总的来说,路上遇到熟人,谈话时间不可过长。如果有很多话要说,可以找一个交谈场所,或另约时间、地点继续交谈。

27.商业问候的各种礼仪

在亚洲的许多地方,还有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方,直盯别人的眼睛,尤其是直盯比你年长人的眼睛被认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一样,直接和长辈对视表示对长辈缺少尊重。

在日本,传统的日常问候是鞠躬。许多美国人认为鞠躬是一种很失体面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大声地宣布:“我不会向任何人鞠躬!”而在日本,鞠躬则被视为尊重和谦虚的行为。大多数有经验的从事国际商务的人都明白“尊重别人”和“谦虚”的好处,所以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是会毫不犹豫地向别人鞠躬的。

在东南亚,“wai”就表示问候。在印度,同样的这种问候被称作合十礼。合十礼就是以祈祷的方式双手合掌于胸前,同时微微把头低下。对于美国人来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此最合适的回应应该是礼貌地点头,不需要“wai”。

在新西兰,毛利部落中人们相互问候的方式是互相摩擦鼻子;而在中非的部分地区朋友之间互相问候时就互相吐唾沫于对方的脚上。对于初次来访的客人来说,人们往往不使用任何上述类似的问候方式。但如果是第二次见面,或者以后和招待你的主人熟悉了,为了表示尊敬,效仿当地人的问候方式则可能更受当地人的欣赏。

打招呼是熟人相遇的一种简单见面礼节。在餐厅、剧场等公共场所遇到熟人,应当主动向对方示意、打个招呼,这也是一种有礼的表示,显示出友好和善意,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但是在公共场合打招呼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两人近距离相遇,可以微笑地寒暄一下,问候一声“最近好吗”。如果离得很远,双方又都看到彼此时,打招呼不要老远就喊着别人名字,这样其实挺不礼貌的,既影响其他人,也会弄得对方挺尴尬,反而是失礼了。这种情况下,不如就隔着人群以微笑点头向对方示意,相信对方也一样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和礼貌,并同样回报以微笑。

彼此见面时应该打招呼,而离开时打招呼也是同样重要的礼仪。在离开聚会时,应该向组织者打招呼;在离开办公室时,应该向你的老板打招呼;在离开公务活动时,应该向邀请者打招呼;在离开朋友家时,要向主人打招呼;即使在集体聚餐的餐桌上暂时离开打电话或者去洗手间,也应该向旁边的人打招呼。不声不响地离开和见面不理不睬都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暄者,应酬之语是也。问候,也就是人们相逢之际所打的招呼,所问的安好。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应用的情景都比较相似,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

1.寒暄

寒暄的主要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交谈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之多结交之意。所以说,在与他人见面之时,若能选用适当的寒暄语,往往会为双方进一步地交谈,做好良好的铺垫。反之,在本该与对方寒暄几句的时候,却一言不发,则是极其无礼的。

当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跟对方寒暄。若只向其点点头,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之深谈,不愿与之结交。碰上熟人,也应当跟其寒暄一两句。若视若不见,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时候,适用的寒暄语各有特点。

(1)跟初次见面的人寒喧,最标准的说法是“你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或者说“幸会”。

要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我听过您作的报告”等。

(2)跟熟人寒喧,用语则不妨显得亲切一些,具体一些,可以说“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讲“你气色不错”,“您的发型真棒”、“您的小孙女好可爱呀”,“今天的风真大”,“上班去吗”。

寒暄语不一定具有实质性内容,可长可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它却必须具备简洁、友好与尊重的特征。

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例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另一个则道“岂敢,岂敢”搞得像演出古装戏一样,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允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嘲笑对方,如“来了”,“瞧您那德性”,“喂,您又长膘了”等。

2.问候

问候,多见于熟人之间打招呼。西方人常说:“嗨!”中国人则爱问“去哪儿”,“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家人都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