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右逢源好人缘
10348500000028

第28章 赢得好人缘的方式及原则(5)

新闻记者常常把读者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假设为主角的故事称之为“大众兴趣题材”,其实,使我们感兴趣的真正对象还是我们自己。比如,报纸上某个骇人听闻的标题“蒙面大盗抢劫人妻”为什么能一下子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呢?因为在这时候,我们好像已经把自己置身于这位蒙面大盗的恐吓之下了。

再打个比方,在报纸上,法国总统杜美格还不如巴比·鲁思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是为什么呢?杜美格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更熟悉巴比的一切。对我们来说,他比杜美格离我们更近,因而更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总之,人们常常会非常注意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事情:那些自种种事情……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人们往往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情,尽管这种热情有时自己都无法察觉。

在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实验室里,托马斯·爱迪生观察他手下的年轻职员究竟对哪一种工作最感兴趣的方法十分巧妙。与其他老板不同,他并不十分注意职员们的自我表白,他调查的角度别出心裁。他在公司里专门设立了一种事务组织,可以使那些年轻职员时常有显示出每个人独特兴趣的机会。

在这个组织里通常有四个年轻职员,他们唯一的任务便是巡察各家商店,然后每天写一个报告,说明他的建议及批评。不要小看这些报告,他的儿子查尔斯·爱迪生说:“许多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从这些报告里产生出来的。但是,比这些想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些报告中看出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据此,我们就可以给他们安排最适宜的工作。”

“比如有一个化学工程师,他告诉我们他的专长是化学。然而,他的报告书并没有多少这方面的东西——他更多的注意力却放在如何出货,如何陈设商品上。于是,我们不难看出,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市场销售管理。我们既然知道了他的真正兴趣是什么,我们就能针对他的这一兴趣派他去做这方面的工作。”

确实,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被表象迷惑,难以察觉自己真正对什么最感兴趣,但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被吸引到与我们的兴趣最切合的事情上去的——这才是最客观的反映。

做别人最感兴趣的事

著名的英国外交家弗里德里克·汉密尔顿爵士在外交界的最初工作是要求他想方设法与里斯本的意大利主教帕普利·农西奥建立起一定的交情。于是,他事先打听好了关于主教的一些事情,发现有件事情是一般人很少去注意的。

原来,这位意大利主教是一名美食家,喜欢精美的菜番与上好的烹调。为了投其所好,汉密尔顿就特意收集了许多与意大利烹饪有关的知识。这样,在与主教谈话的时候,他表现出的完全就是一个在这方面有着浓厚兴趣和渊博知识的人:“从此以后,”他这样回忆道:“我就成为农西奥主教最欢迎的客人了。”

他们在一起时常常会谈论起烹饪,一直谈到这位主教的“眼睛里闪着光,嘴唇边流着涎”为止。“我的上司——英国大使告诉我,农西奥说,在他所认识的年轻人中间,我是最有学识的一个。因为,我的谈话使他感到高兴,对我的拜访,他总是很欢迎。自然,有了这个前提,我碰到的许多麻烦都迎刃而解了。”

具体运用这一策略时,许多人都能想出各种各样独特的方法来。著名新闻记者弗里德·凯利谈到过他所认识的一个非常有成就的推销员,那个人收集了许多小卡片,上面详细地记载着客户们的许多不同嗜好。迪尔·斯科特也谈到过一位经理,他总是喜欢细心地在记事本上记录下职员们的生日,以便能在这一天给他们增加薪水。

无论是对普通人还是对那些最重要的人物,这种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休·富勒顿告诉我们,罗斯福喜欢棒球,他去拜见罗斯福时,他们总会谈到棒球这一话题。此时的罗斯福总是显得格外高兴,常常饶有兴趣地问他:“你的棒球水平现在怎么样了?安松还在打棒球吗?”以访问世界名人著称的新闻记者马科森也总结出一条经验:“采访名人时,当你提起在你们上一次谈话时他曾说过的话时,他们都会显得非常高兴。”

其实,运用这个方法并不困难,然而正因为如此,它也很容易被我们所忽略。我们不是常常只记得与自己有关的事,而把别人的事抛掷脑后吗?所以,那些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愿意尽心尽力去关心别人:他们对那些与别人有密切关系的事情总是非常关注,这往往为自己赢得了很好的人缘,也成了自己解决种种问题的重要策略。

美国大外交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被世人公认为最得人心的人物。你也许不知道,他是在经历了一次碰壁后才学会了这个策略的。年轻的时候,他曾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印刷厂做过工人,排版室里的老工人对每位新来者,都要照例征收一些不合法的“费用”。富兰克林也没有幸免,但他决心打破这个不公平的陈规陋习,于是,他拒绝了老工人的这一无理要求。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一直被孤立的他的确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工人打成一片,才能赢得他们的好感。此后不久,他果然赢得了大多数工人的支持。

在平时,对那些企图加入我们集团的陌生人,如果他不怎么注意我们的习惯,我们不也常常对他们投以冷淡和疑虑的眼光吗?这其实就是因为他对我们一贯所尊崇的事情表现出了轻视的缘故。

富兰克林在懂得这个道理后,对他以后的人生可谓是受益无穷。有一段时间,他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刚开始,他和别人交流时使用的是本国母语,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于是,他立即着手解决入乡随俗的问题。没过几年,他的法语就流利、地道得几乎和法国本地人一样了。这使他在法国获得了极好的人缘,在他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个美国人在法国像他那样广受欢迎。

想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富有才干和策略的人,你必须要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对别人所喜欢和所意事情的尊重。

对别人的兴趣表示尊重

罗斯福被人们称为“交际天才”,原因就在于他能对那些与别人密切相关的事情,以及别人特别感兴趣的事情表示出真诚的尊重。著名的新闻记者马科森曾经这么说他,“在一个人晋见他之前,他早已打听好了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情况……人都是多多少少有一点虚荣心的,所以当他针对来访者的虚荣心恰到好处地奉承一两句,立刻就能使他们感觉到总统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关注,而且把这些事情都牢牢地记在了心上。”就这样,罗斯福凭借这一最简单的方法,满足了很多人的自尊心,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支持。

一位能干的推销员曾经把大家的个人空间称之为“私人游乐场”,这是很有见地的。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之所以能取得超越于常人的成就,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与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能顺利地进入对方的“私人游乐场”。

加里刚刚就任美国钢铁公司总经理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他的新同事并不怎么欢迎他,他也几乎得不到别人的支持,这使得他的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他认识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消除与下属们交往中的障碍,想办法和他们交上朋友,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合作,使自己的尴尬境况得以改善。

这位著名的工业领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从那以后,在给下属写的有关业务的信件中,加里常常会夹杂一点私人的表达。他总在每一封信中写上一、两行收信人最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提到他在某一方面的特殊造诣,或是问候他的家人和朋友,或是捎带提一提他们上次会晤时的愉快情形——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他们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就这样,没过多久,加里几乎赢得了所有同事的拥护和爱戴。

这种让别人感到你对他非常关心的方法,看起来是那么的简单,但结果却往往非常令人吃惊。

一手创建了佩恩莱亨钢铁公司的查尔斯·施瓦布,同时还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锦标赛冠军骑师,他也认为作为一名成功的领袖,展现对别人的兴趣是人际交往中的利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领导紧急装备军舰公司时,施瓦布就曾运用过这种策略指挥了他的一个下属。当时,担任霍格岛造船所所长的是一位海军司令,施瓦布事先打听到这位司令平时最喜欢泽西牛,就对他说,如果他能把当年预定的建造31艘军舰的计划增加到50艘,他就送他一头“全美最好的泽西牛”。这位海军司令听了非常高兴,他奋发图强,夜以继日地工作,结果真的就创造出了造船史上最高的纪录。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士为知己者死”,只有以平等的姿态去对待人,他才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尤其是那些身份比你低的朋友,你若高看他一眼,那么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你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一定是他。

差不多所有的华人老板,都认为企业的一件大事,就是老板如何关心员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员工。

在日本神户的一家华人开的夜总会里有一个员工,在来这里工作之怎么努力工作,这几家公司的老板都认为他不听话。他们总是不说明理由,就随便开除员工。他工作的最后一家公司,老板以遗失东西为由,把他和所有有嫌疑的人都炒了鱿鱼。

此后,他才来到这位华侨开的夜总会谋生。

就是这名员工,有一天,在他上班的时候,看见办公室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大蛋糕。但他并没在意,一会儿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突然有人通知他说:“你太太马上就要到公司来,是董事长请来的,听说是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这位员工心中猛然一惊,忐忑不安起来:又出了什么事?

就在这时,公司广播,通知所有员工到办公室去。

董事长步人办公室兴高采烈地宣布:“生日宴会现在开始。”

而公司里只有他一个人是今天过生日。于是他机械地坐在被指定的中央位置上,而妻子被安排在他的旁边椅子上坐下。

桌子上面放着他上班时看到的蛋糕,上面用巧克力写着他的名字。他的眼睛湿润了,自己连生日都记不得,董事长却在百忙之中亲自来主持宴会,他有点受宠若惊。

接着董事长又宣布公司特许他休息一天,带太太出去玩一玩。

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的中国一句老话。很多华侨企业家正是利用这一点,让职工从心里觉得老板和自己是知己,从而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

女强人吴舜文,虽然不能陪员工们一起喝酒、唱歌、尽情地放松自己,然而她用其他方法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一次,公司开游园会,那天吴舜文的精神体力都感觉不佳,然而,当公司许多人都邀请她参加时,她仍强打起精神,穿上运动服,戴上运动帽,神采奕奕地来到了会场。

她光顾了每一个摊位,与各位家属打成一片,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小孩,与公司职工们亲切交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员工们也以同样的热情来回报她的公司。

在积累人缘资源的过程中,平等待人是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只有平等相待,才能走入对方的心灵。

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

赞美更能打动人心

委婉的称颂方式常常是万元一失的。想一想,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某在背地里说我们的好话,我们能不喜形于色吗?而同样是这种赞语,要是我们自己亲耳听到的话,说不定还会引起反感,或者怀疑说话者居心不良。就因为是间接听到的,这些话便变得非常悦耳——因为大家通常认为,背地里的话无疑是发自内心的。

“这种策略是一种没有什么破坏性的技巧。”查斯特·菲尔德勋爵说,“在别人背后称颂某人,那些听到这些话的人一定会把你的话转述给对方的,虽然他多半是因为自己想献殷勤,而并不是为了替你服务,甚至有时他们还会自己加上一定程度的发挥。在各种恭维的策略中,这无疑是最能取悦他人的,因此也是最有效的一种。”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深谙此道。当他想要制伏一个与自己作对的下属时,他就会有计划地当着别人的面赞扬那位下属,因为他知道那些人一定会把他所说的话,转述到那个敌视自己的下属耳朵里去。

另外,还有一种间接颂扬别人的好方法。克利夫兰的律师,前任军事部长贝克斯,在芝加哥法庭上就应用过这一策略。当向一位在国外出生的法官陈述案情时,他假装偶然地说了一句赞美非土生土长的美国公民的话。正是依靠这一招,贝克斯很顺利地就赢得了这位法官的好感。

这个计策并不复杂。比方说,如果约翰·史密斯对自己讲故事的本领自命不凡,如果我们当着他的面称赞另外一个人是如何善于讲故事,他听了也会觉得非常开心。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说:“这里面的诀窍不外乎是让你想恭维的人心中沾沾自喜,因为,你所夸的别人身上的优点,也正是他所具备的。你夸奖别人的这种优点,实际上就是夸奖他的优点。”

如果并不要求得到对方的当场回应,我们也可以直接赞美别人,这样就能得到与间接颂扬相似的结果。

威尔逊在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避免了他和布赖安之间的关系破裂。当时,有人突然公布了威尔逊多年以前写的一封信,在信里,他发誓要把布赖安打得一败涂地。对于这一事件,威尔逊并没有直接澄清事实,而是换一种方式重新赢得了这位议员的好感。不久之后,在华盛顿的一次宴会上,在布赖安也在场的情况下,威尔逊在宴会演说中对布赖安的品格及其之所以声名远扬的原由赞誉备至。这样没过几天,布赖安就亲自来挽着威尔逊的手,告诉他不必再担心以前写过的那封信了。

最靠得住并且能立竿见影的,恐怕是自己处于绝对主动的赞扬——这种赞扬可以左右对方的成败,并且在我们未发言之前,他们自己觉得在这方面毫无把握。如果被自己的丈夫赞美自己持家有方,没有几个女人会感到厌倦的。而又有几个男人在得到他们上司的赞赏时不会如获至宝呢?领袖的赞赏之于下属,好比食物之于饥民。在生活中的许多场合,它具有最高的价值。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伟大的领袖在赞赏下属时从不吝啬。颂扬和赞美,是领袖们用来统治和团结下属们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