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右逢源好人缘
10348500000009

第9章 有好人缘应先有好人圈(8)

你有两个苹果,我也有两个苹果,如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两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两个苹果,我有两个梨,彼此交换一个后,双方都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组合。同样地,倘若你有一个非常好的人脉网,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人脉网,我们互相交换,那么,你有两个人脉网,我也有两个人脉网。因此,扩展人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和交换人脉资源。

有这样一对好朋友:马克是汽车推销员,约翰是保险推销员。有一次,马克向一位文化名人成功推销了一辆汽车。一个礼拜后,这位文化名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先生您好,我是马克的朋友,感谢您一个礼拜前从马克那里买了一辆汽车。我今天打电话是想通知您,请您明天抽时间开车回车行进行检查。”约翰知道,大凡名人都很忙,一般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邀请。所以,约翰想借这位名人回车行的机会请他吃饭。

第二天,这位名人如约而至。检查车况后,约翰对他说:“先生,我很感谢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时间,我想请您一起坐一坐,我们可以顺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维护您的爱车。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朋友的请求吧?”那位文化名人盛情难却,接受了邀请。

席间,约翰说:“像您这么成功的人士,一定会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质,一定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计划。您帮助了我朋友,您一定也会帮助我的。我这里有一份保险计划书,请您留意看一下。”这位文化名人面对约翰的盛情,实难拒绝,于是接过保单。

几天后,约翰不断地打电话和亲自拜访,终于签下了一张保单。同样,马克也以同样的方式向约翰的保险客户推销汽车。这就是朋友之间一起分享人脉资源的成功例子。

想一想,目前你的人脉网有多大,你想扩展你的人脉资源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限制你的人脉网到底能多大,唯有你自己可以决定。它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这要看你的努力程度了。甚至于你的人脉网可以是这个星球上的总人口。

学会与你的朋友共享人脉资源,当你们互相交换人脉网时,你们可以各自拥有更加丰富、完善的人脉资源。

要实现人生的梦想,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你需要与其他人携手合作,把大家的才华、技能、所学的知识、所受的训练与所有的专长都集中起来,大家朝同一方向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完成的。但是,一定要记住:与大家共享荣誉。因为项目做得漂亮,外界的掌声、关注肯定少不了,权力和利益也随之而来。凡是出过力的人,你都要让他们觉得“与有荣焉”。他们的成功,有你参与,你的成功,让他们分享,人人都能尝到成功的甘美。

在团队中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伙伴的成功,就是大家的成功。你身为团队中的一员,应尽好自己的本分,与大家同心协力。个人与团队都有所获得,创造一种“双赢”的局面,你团队的成就,也就是你的成就,抛开自我,彼此高度信赖,一致为整体的目标奉献心力,使你所在的工作小组或团队出类拔萃,大家共享成功的幸福和荣耀。

位于台湾省苗栗广源科技园区的友旺科技公司,成立的历史并不久,规模也不大,知名度更不高。但是,在仅有的200名员工中,却有20多位亿万富翁。

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公司短时间内能造就这么多的富豪呢?原因就在于总经理欧阳自坤具有“利润分享”的观念,采用“切蛋糕哲学”实现了“利润分享”的“公平性”,公司内人人都可共享成功的幸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业绩成倍增长。

以新台币500万创立友旺公司的欧阳自坤表示,他在大学毕业之后,曾在好几家公司任职,但是他发现这几家公司的老板,在财富增加之后,却很少将利润与员工分享。许多优秀的员工在失望之余,都纷纷离职。留不住员工的公司,后来都倒闭了。欧阳自坤认为这是老板“自肥”、“独肥”,导致“财聚人散”的恶果。于是,他就兴起创业的念头,同时决心要将“利润分享”的观念付诸实现。而公司取名“众旺”(友旺的前身),意即希望众人皆旺,“友旺”则是所有的朋友都旺。

欧阳自坤说:“所谓‘切蛋糕哲学’,就是对利润的分享,员工如有意见或不满意时,就由那个人负责切。不过切蛋糕的人,要最后才拿蛋糕。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不公平的情形产生。”

从“利润分享”的观念开始,到“切蛋糕哲学”的实践,欧阳自坤领导的友旺公司,资本额已达到4.5亿元,营业收入更是成倍增长,取得了从1996年开始已连续4年创造出每股税前赢利都维持在4.5元的佳绩。

由于“利润分享”,目前“友旺”的股份约有5成是由员工持有。因为“公平性”,所以员工对工作会全身心投入。欧阳自坤说:“只要员工开心,工作就会专心,公司的发展自然跟着来。”

如果你作为领导能把一部分利益分给下面的员工共享,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员工的士气,虽然花费很多,但正面的效果难以估计。一方面,员工的身心可以获得舒解,另一方面也是沟通感情、相互交流的好机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创造一个宽松和睦的人际环境,使员工在这个环境中获得方向感、信任感、温暖感、舒适感、实惠感与成就感。比如,主动为自己的职工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消遣设施,合理安排劳动强度,使员工们在8小时之内和8小时之外都感到舒畅适宜。领导者在获得各种荣誉之后,如果能以各种形式让下属分享荣誉及荣誉带来的喜悦,会使下属得到实现自身价值和受到领导器重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也在无形之中冲淡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对受表彰者的嫉妒心理。

作为普通人,也同样需要和别人共享幸福,只有这样你与别人的关系才能更和谐,你才能融入到所在的集体中去。俗话说:“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如果你平时就能把你自己的幸福分一部分给你所交往的人共同分享,别人当然会觉得你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心胸宽广、值得信赖,这样一来你不仅能够成为你所在集体中的一员,而且你将赢得别人的支持和赞赏。

有人说:如果你习惯了独享荣耀,那么总有一天你会独吞苦果!一个人享受成果,是一种“吃独食”的心态,这样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从而为下一次合作带来障碍。特别是当你在工作中小有成就时,在你高兴之余,千万别忘了与大家分享。如果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大家集体努力的功劳,更加不能独占功劳,否则会有人认为你好大喜功,抢占他人的功劳。所以,幸福共享、荣誉共分,不仅能使自己保持开心快乐,而且别人也会觉得你有人格魅力。你和蔼亲切,给人温暖,人们就愿意接近你。当然,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完全具备这样一种品质,只要你愿意花费工夫,经受磨砺,就会创造同样的奇迹。你能把自己的幸福分一部分给别人,给人寄予同情和安慰,尽其所能,帮人摆脱困境,这些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成就。但更重要的是,这将给你带来可观的收益,使你的人脉越来越广阔,你的人格魅力永恒持久,不易消逝,让人难以拒绝。你将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消除所有的偏见,获得人际交往中的巨大成功。

多找生活交集

人与人相处,必须找出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即生活的交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愈多,彼此就愈能接纳和欣赏对方。你也许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些人,你与他们接触交谈没多久,就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你莫名其妙地对他产生了一种好感。那是因为这些人与你在生活中有共同的交集,在言谈、举止、情绪、观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相一致的地方。与他们进行交往,会感到他们理解自己,心灵能够产生共鸣。

很多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爱好或者嗜好,在与别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合作的双方,多少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也就是说具有相同爱好或嗜好的人容易成为朋友。

善于寻找沟通对象与自己的共同点,是沟通高手的技巧之一,是沟通过程中的明智之举。

港深银行和创其银行都希望能与起南集团合作,两家银行也都提出了各自的方案,评判方案以及最后确定采用哪家银行的方案、与哪家银行合作,当然由起南集团的董事长石起南先生决定。

石起南先生发现,实际上,两家银行的方案都很好,难分伯仲。最后他决定采用港深的方案,与港深合作,这是因为港深方案的负责人和石先生有共同的爱好——都喜欢打高尔夫。共同的爱好使他们之间有一种亲近的感觉,在不损害利益的情况下,当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要对他人的工作习惯、业余爱好等都有所了解。如果你所交往的人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你就不应在他喜欢的球队比赛失败后,去请示一个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任何人都喜欢和一个了解他并能预知他的愿望与心情的人建立友好关系,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

生活找交集,也需要谨慎行事。俗话说:“鱼找鱼,虾找虾。”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喜欢交什么样的人。别人对你的印象,通常是通过对你所交往的朋友的了解而产生的。如果别人看到你的朋友个个都很正派,有本事,自然不敢小瞧你。相反,如果你交往的圈子中大多是些没法恭维的人,恐怕别人对你的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寻找好的交集。

要扩大你与别人的交集,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见闻,要努力去发掘对方关心的事物。罗斯福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拜访过罗斯福的人,没有一个不对他广博的见闻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一位拜访过他的人曾说过:“不论来访的是如何勇敢的骑兵队员、还是政治家、外交官,罗斯福都能谈起适合对方身份的话题,彼此的交谈都十分愉快。”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罗斯福知道有人来访时,就在前一天晚上查阅有关当事人的资料,所以不论来访者是大人物还是小市民,会谈时双方都能拥有共同的话题。

有这样的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转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了解别人的重要性。只有我们善于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心理和动机,在处理和他们的关系时才会得心应手,当我们对他们有所求时,才会更好地驾驭他们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有一位赛车冠军说,他在比赛时,总会先去了解对手的特点。为了要超越他,他会在后面等一会,看对手如何动作。他有时候会故意骑得快点或者慢点,有时候会给对手施加一点压力,看对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通过这样的观察,他就能基本上了解对方的特点了,然后再采取一定的方法超过对手。

这位冠军的成功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完全看穿了对手的心,从兵法上讲,就是已争取到了百战不殆的绝对优势。人是很复杂的,了解一个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可以通过人的喜好了解到人的素质、修养和品德。其实一个人,无论他的地位如何,都不是绝对自信的,也需要别人的理解与体谅的,不论他是你的上司还是你的下属。娇恩在美发店已经干了3年了,是技术最全面、干活儿最漂亮的一个美容师。然而这两年来,她一直在给店主以及美发店惹麻烦,她脾气暴躁,动不动就与其他同事大吵大闹,甚至动手,并且时时无故得罪顾客。店主对此常常怒不可遏,又无计可施,毕竟再找一个娇恩这样的好美发师不容易,况且说实话她还有更多的才华没有施展出来。万般无奈,店主去请教了一位从事成人教育的老朋友。

朋友听了她的诉苦之后,要求店主用纸条写下所有她知道的娇恩的情况:她的生活背景、她的需求、她的担忧和烦恼、她在工作及家庭中的失意和挫折、她面临的情境是否也会使我们大多数人不悦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店主对娇恩有了进一步了解:她家里生活困难、家庭矛盾比较多、自己的身体不好、她的朋友很少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店主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接着她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平时多关心她,给她创造与别人接触的机会等等。通过这样的努力,她们之间的关系好多了,娇恩也更加努力工作了。在工作中,同事给你带来怎样的麻烦,或者是你觉得在某一个单位内工作一直不顺心,这十有八九是因为你不了解你相处的同事们,不懂得如何去驾驭并获益于他们。如果以为要成功只需要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就可以的话,那你就太过天真了。事实上,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推进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处理与同事之间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当自己主动去了解他人,并根据了解的结果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好办多了。我们只有先去了解对方,然后才能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知己之外,还要知彼,才有机会言胜。能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看事物及设计进行的方式,这人的目光必定会更深入、更远大,也更容易找到合作的伙伴。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知彼”呢?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看脸色,有助于了解他人情绪,面部表情不同,人的情绪也不同。学会察言观色,是不可忽视的为人处世之道。知情绪便能善相处;善相处,便能心相通;心相通,便能达到一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察言观色,及时地进退,及时地把自己的言行组合或分解,及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么,人际交往一定会更加和谐。

让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尽量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就能了解别人的真实需要。这或许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但你只要真正做到了这些,你就会发现,自己收获的也会很多,很多。

互动零距离

“距离”就像一堵墙一样,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冷漠,而人际关系的不良、误解、敌意、冲突,也常常是距离造成的。所以在我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懂得以消除“距离”来营造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山姆·沃尔顿是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他就很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消除与供应商和顾客的“距离”,以赢得竞争优势。

沃尔玛公司最为大家熟知的经营策略,就是永远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低的价格。所谓“物美价廉,物超所值”,沃尔玛公司是真正的实践者。因为它能落实“顾客至上,消费者为主”的营销理念,所以成立至今虽已将近半个世纪,业务仍然蒸蒸日上,其家族拥有的财富始终高居美国富豪排行榜的前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