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个富人
10348600000022

第22章 富人的观念与素质(3)

求异的个性,来源于人的不断增长的需要,是人不知足本性的反映。创业者具有极强的求异追求,是其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源泉。创业者在创业之初,一切都处于全新状态,会花费大量心力试图创建一种公司经营的模式。这对于公司能够稳健地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求稳的同时,创业者千万不要忘了求异。世上万物都在变化,尤其在商界,事物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要经营的是人们的品味,要创造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不同的选择方案。但是人们的个性是喜新厌旧的,人们不会因为一个产品质量好就长期使用,人们会因为新产品的出现而放弃旧产品。创业者在创业伊始要紧紧把握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在消除人们疑虑的同时大力宣传产品的时代感,使之能迅速满足人们求新的感觉。在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创业者千万不要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大力求异,推出新的产品。在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面,应当允许更多的人提出大胆新奇的想法,鼓励员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不要把公司办成一个千人一面、死气沉沉的集体,而是要让公司成为一个百花竞放、各展风姿的大花园。

坚韧性

创业的道路上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无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创业者都要充分发挥坚忍不拔的品性。爱迪生发明电灯丝的时候,尝试了将近1000次,但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许多人都劝爱迪生放弃,因为失败了那么多次,肯定这件事是无法成功的。爱迪生却不这样看问题,他说:“每一次失败都向我证明了这样去做是不对的,但总会有一次能发现正确的方法。”

创业者在面对失败时要培养坚忍不拔的品性。

创业者不仅要培养自己面对失败坚忍不拔的品质,而且要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宽容的机制,允许公司员工犯错误,鼓励员工勇敢地去创新。比如美国的一家计算机外部设备公司的宗旨中有一条:我们要求公司里的人一天至少犯十次错误,如果谁做不到这一点,就说明谁的工作不够努力。只有宽容员工的错误,员工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就不会去试图掩盖错误,而是积极地寻找对策去解决问题。当然,公司不能一味地宽容员工低层次的犯错误,因为每一次错误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怎样既允许员工犯错误又充分减少公司的损失是创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彰显财富天赋

有人说,淘金首先要有梦想,那么发财也要有胆量。正是在这一驱动力之下,美国每年总会诞生一批富翁,有的快速致富,成为真正的暴发户;有的轻松致富,只要认购股票特权即可;有的是不知不觉地致富,在舒适的房间里轻轻点击键盘,钞票就会滚滚而来。

随着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财富的分配格局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过去靠传统产业致富的人们,已远远落后于靠网络产业吃饭的人。最近几年,与因特网有关的人快速致富不在少数。这说明高科技产业已完全占据了经济的制高点,因此也道出了亿万富翁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秘密,年轻人既是时代的新生力量,同时又是获得财富的幸运儿。可以说,在下世纪,真正领导财富潮流的是这些坐在电脑前的年轻人。

12岁就赚取利息的洛克菲勒

1839年,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州一个偏僻小镇。他的父亲威廉人称“大个子比尔”,是一个到处跑动的马贩子和闯荡江湖的巫医,于是他的父亲的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际经验”、金钱意识和商业意识对小约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威廉曾吹嘘自己的商业成就说:“一有机会我就欺骗我的儿子们,我希望他们成为精明的人。我和儿子们做买卖,而且每次只要能诈骗和打败他们就绝不留情面。”最使约翰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父亲常常和他玩一种游戏,当小约翰从高椅子上纵身跳入父亲的怀抱中时,父亲常常突然抽开双手,让他扑到地上。父亲通过这件事想教育他,不要相信任何人,每个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都可能成为敌人。

正是在犹太人的这种重商思想和生意经的影响下,小约翰7岁时就去村边的森林的火鸡窝里“偷”小火鸡,然后将小火鸡细心照料,等火鸡长大后卖给邻近村庄的农民。等12岁时,约翰为家里干每一件事,都要按0.37元/小时计费,还把自己平时积攒的50元钱贷给附近的农民,收取利息。

11岁开始炒股的投资天才

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奥玛哈。他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一直居住在奥玛哈,是当地的证券经纪人和共和党议员。

时值经济大萧条困扰全球,当然也波及了巴菲特的家乡。由于生不逢时,在他刚满周岁时,他的父亲,身为银行证券销售商的霍华德·巴菲特就失业了。全家迁移到了别处,父亲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快又陷入困境,巴菲特一家的生活变得有些艰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四年。这样的家境却使巴菲特从小就对钱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巴菲特后来回忆道,童年的那段艰难岁月使他当时就萌发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长大后一定要拥有大量财富。“总有一天,我的名字和照片会出现在传媒上。”

巴菲特在童年时代就对数字十分着迷,心算能力很强。他经常和伙伴们记录着街口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车牌号码,晚上展开《奥玛哈世界先驱报》,计算着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每当周日去教堂做礼拜,巴菲特被梳洗一番,坐在长老会教堂的长椅上时,他总是以计算宗教作曲家的生死年限来打发时间。他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金钱,他在“数着他想象中的财富”的过程中成长。

5岁时,沃伦·巴菲特开始在家门口摆上口香糖向过往行人出售。不久,他与朋友拉塞尔在闹市兜售柠檬汁。6岁时,在与家人去郊外度假时,他用25美分买了6听可乐,然后在湖边以5美分一听的价格卖给游人。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有时,巴菲特还从父亲的杂货店里买来苏打水,挨家挨户的销售。他想一点一点地挣到很多很多的钱。

巴菲特8岁时,便开始阅读他父亲的有关股票市场的书籍。1940年,10岁的巴菲特随父亲去了纽约。在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他被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的景象迷住了。他对父亲股票交易里的股票、债券单据怀有浓厚的兴趣,每天义务地为父亲供职的哈里斯·厄普汉姆公司做股价牌的记录。

11岁时,巴菲特就在他父亲担任经纪人的公司开户。之后,这个少年第一次进行股票投资,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了一种公用事业股票——市政服务公司优先股。不久,这只股票的价格上升到了40美元,巴菲特将股票抛出。除去1美元的佣金,沃伦·巴菲特第一次在股市上获得了5美元的纯利润。首次投资虽然赚得不多,但却给他带来了无比的喜悦。

父亲霍华德·巴菲特的朋友卡尔·福尔克家是巴菲特常去玩的地方。一天,他在福尔克家吃午餐,他一边喝着福尔克太太做的鸡面汤,一边宣布:他将在30岁以前成为一个百万富翁。福尔克太太问他为什么想赚那么多的钱?12岁的沃伦·巴菲特回答说:

“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正是基于这样的爱好和信念,才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儿时的巴菲特就像一个书虫,并且有着照相般的记忆力。只不过他读的不是童话故事,而是教人如何发财的“秘籍”,如《赚到一千美元的一千招》、《从十美元成为大富翁的故事》。一年又一年,巴菲特挣钱的点子也层出不穷。从组织一帮小孩为报社送报,到与朋友合伙经营出租弹子球机生意等等。他一点一点地积攒着自己的财富,坚定地沿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向前走。

软件业诞生一个少年天才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父亲是律师,是他早期打官司的重要帮手。母亲是教师,后来在盖茨与IBM历史性的合作中起过关键作用。

盖茨从小欢快活泼,是一个高能量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接着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人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这个摇摆儿童从小酷爱读书,他与其他儿童不同的是,他不爱看连环画、卡通画、童话故事和小人书。他很小的时候,常把自己关进书房,阅读父亲的藏书。他经常一动不动地阅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据盖茨的父母后来说,还没有看见过像盖茨这样的孩子对《百科全书》有那么着迷过。

也许盖茨的父母并没有想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比尔·盖茨出生于名门望族之家,他完全可以按照传统的途径成名成家:哈佛——见习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然后在父亲的提携下,从政或迈向联邦法官作为升迁台级。然而,在盖茨看来,走与别人相似的路,走由社会给定的路,走得再好也索然无味。

在西雅图,有一所专收男生的私立预科学校——湖滨中学,它以学风浓厚、教学严谨而闻名,是一所收费很高的贵族学校,每学期学费高达5000美元。

谁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由于比尔·盖茨的天才在这所摇篮里发芽、成长,使湖滨中学成为美国最有名的中学之一,人们给它戴上“天才的学校”、“微软的摇篮”的花环。据说在这所学校毕业的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社会的精英和栋梁。

1968年,湖滨中学成了当时美国最先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

电脑是在盖茨出生前10年问世的。那时候电脑又大又笨,一套就占了整个房间。早期的电脑是由IBM公司生产的,主要为企业解决会计难题,和为军方破译战时密码。1947年,IBM公司的工程师设计了一台长达120英尺的选择式连续性电子计算机,现在,这台机器放在纽约的IBM公司总部大楼大厅里的特大玻璃框内,供人参观。

20世纪60年代末,正当美国工业领域应用电脑潮流如火如荼发展时,一股不可抵御的潮流卷来,美国掀起了个人电脑革命的狂潮。

盖茨一直着迷于电脑和程序,从12岁那年,在湖滨中学第一次接触电脑那一刻起,电脑就成了他的终身伴侣。他的大脑细胞与电脑里的线路和元件几乎是相通的。电脑运用给他带来的喜悦在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一日不见那闪闪发光的控制盘,一天就感到不舒服。

保罗·艾伦(PaulAlan)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计,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

他喜欢电脑,还因为这可以让他得到超越他人的心理满足。13岁开始编写程序,有此能力的少年,当时确实是凤毛麟角。

凡是能弄到手的关于电脑方面的资料和书籍,他总是贪读不厌。他每天早晨起来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切地奔向读书室,坐在一大堆计算机书籍面前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几乎每天都是如此。难怪人们说“读书就是比尔·盖茨的晨祷”。他通过自学学到了许多东西。他只有靠自学,因为湖滨中学的教职员工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盖茨和其他小伙伴整天整夜把自己关在计算机房里,在里面反复摆弄、操作机器,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真是如痴如醉,欣喜若狂。

盖茨后来回忆说:“仿佛我们的心思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脱了节。除了我们,有谁理解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想弄清楚计算机究竟能做些什么。”

玛丽·盖茨和她丈夫很为自己的孩子担心,在他们看来,计算机似乎对这个孩子具有一种超越自然的控制力。尽管他才读9年级,但他似乎完全被这种机器迷住了心窍,而对其他事情不问不闻。盖茨愈来愈变得像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教授约瑟夫·魏扎鲍姆在其《计算机魔力和人类心智》中所描绘的那类“计算机偏执狂式的人物”:

“他们都是些极有才华的年轻人,衣着不整,头发蓬乱地坐在计算机操作台前,眼神深隐但闪烁着灼人的光芒。他们整天沉浸在一种自大狂们所特有的那种无上权威的梦幻之中。一旦坐在计算机前,就像赌徒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转动的骰子似的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身上。他们高举着手臂,随时准备敲击键盘和按钮。他们拼命工作,直至把自己拖垮,一干就是连续20小时,30小时。他们的食品,如果他们想吃东西的话,充其量就是些咖啡、可口可乐、烤馅饼和三明治。要是有可能,他们就干脆睡在打印室旁边的帆布吊床上。这些人就是计算机狂人和程序编制狂患者。”

盖茨的父母开始注意到他们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非人性的沉迷行为。尽管在这之前,他们从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强迫过他,但他们这回非要这么做不可——他们要求儿子放弃计算机,至少一段时间不再去碰它。

“什么事情都凑在一块,”盖茨解释道,“有人说我们也许应该摆脱控制,又有人觉得我们不应该把精力花在别的事情上,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所以,我父母对我说,‘为什么你就不能把这件事放一放呢?’于是,我照他们的意思做了。”

“这样做对我来说并不很美妙,”盖茨说,“我转移了我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在了其他科目上,比如自然科学、数学等。我疯狂地读书,至少有9个月的时间,我再也没有接触过电脑。”

1970年,盖茨将近一年没有触摸电脑,苦闷之余,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前途。

那时,他还没有形成在信息工业领域开辟一片天地的想法,反而受家庭气氛较多感染。与盖茨父母过从甚密的多半是在西雅图工商界和政界享有名气的人士,他们博学多才,经常相聚在他家中高谈阔论。盖茨也喜欢在这些谈话中吸取知识和人生经验。他对新兴事物的兴趣被压抑,惟有向传统学问靠拢。

盖茨确实担心自己“玩物丧志”,不再打算去碰电脑,要正正经经考虑学业和前途。可是你不出门,人家却找上门来。

1970年12月,一家名叫“信息科学”的公司的老板跨州过府,从俄勒冈州到西雅图,慕名而来,找到了被称为“电脑神童”的盖茨和艾伦,把程序设计的工作交给了他们两人,酬劳是价值1万美元的电脑“机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