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个富人
10348600000049

第49章 富人的为人处世谋略(7)

皮尔·卡丹同许多国家的政府要人、政界名流、实业界大腕和艺术泰斗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他的对外联系都凭着个人来开展,从不需要法国政府代为斡旋。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他经营的目标似乎并不在于赚钱多少,所以从他的经营中看不到斤斤计较的艰难谈判。这种大度的经营作风为他打开世界市场扫清了道路。

与上层人物打交道,使他获得了许多别人得不到的商业机会,这也是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的真谛所在。举例说,他曾十分巧妙地利用当时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访问法国的难得机会,邀请总书记夫人参观他的收藏品展览会,并赠送她一件漂亮的黑色外套。于是,卡丹就成了戈尔巴乔夫在法国举行官方宴会的三位私人宾客之一。这一次机会,使卡丹得到了与戈尔巴乔夫见面和交谈的时间,从而为他日后打入苏联市场铺平了道路。不久,他就与苏联达成了一项协议:在苏联创办一家服装工厂,开设一家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展览厅。他说:“我的梦想是让二亿八千万苏联人穿上我设计的衣服,但我又不想使苏联消费者大吃一惊,我不想用巴黎的奢华来打动他们。我的目标只是把高质量与简朴融为一体。”

皮尔·卡丹实现了他的梦想。巴黎、米兰、纽约、东京这世界四大服装中心,卡丹都有着重大影响,就是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如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地,也少不了“皮尔·卡丹”,可以说,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很少没有皮尔·卡丹的商店。

皮尔·卡丹在服装之外的行业上还很有一些惊人之举。

1970年,卡丹投入巨资,将一座花园楼房改为艺术中心,他把它称之为“卡丹的空间艺术殿堂”,人们则把它叫作“卡丹艺术中心”。这座位于巴黎市中区的协和广场和总统府之间的纯白色别墅里,上下三层,分别设有剧场、画廊、电影院、会议厅、表演厅和餐厅等设施,可以演出戏剧,举办画展,可以供文艺界朋友聚会。皮尔·卡丹不无自豪地说:“这是个智慧之地,是我多年梦想的结晶。”

1981年,皮尔·卡丹又有了新创举,他买下靠近巴黎协和广场的皇家路上的著名高级餐厅“马克西姆”餐厅。“马克西姆”本是巴黎餐饮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卡丹把这块金字招牌的专利权买下来,不是仅仅把它当作法国烹调的一个界标而珍藏起来,而是利用它招财进宝,要把它变为一件能产生高额利润的工具。他的生财之道是,首先把巴黎的“马克西姆”餐厅从只对少数人开放的俱乐部式餐厅,改为大众化的、人人都乐意光顾的快餐店。

他认为“马克西姆”过去只为少数人开放的作风不改,能够生存下去的机会就很少,但如果改变作风,业务就会很有前途。实践证明他的决策是明智与成功的。在法国经济衰退,失业人数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巴黎的“马克西姆”快餐店生意大好,而其他墨守成规的俱乐部式餐厅则门可罗雀。两相对比,就更显出卡丹经营头脑之灵活。

对“马克西姆”这个金字招牌,皮尔·卡丹并不满足于快餐店。不久他就在巴黎的皇家大道上开设了一家“马克西姆”鲜花店,该店的鲜花价高物美,一支白兰花就售40美元。以后,他又在巴黎开设了“马克西姆”鲜果店,与这个名字相联的还有珠宝、首饰、眼镜架、床单、皮草制品、假发、文具等,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就这样,皮尔·卡丹将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如今,他在98个国家、地区拥有公司,雇员达18万人,200种商品获得4000个许可证,他的近万家售货点遍布世界各地,仅巴黎一处就达300余家,有千余家工厂直接或间接地为他生产。他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家。他拥有6座陈列馆。他在戛纳拥有一个私人码头。更重要的是,以“皮尔·卡丹”名字命名的牌子几乎已经成了国际通用护照,如:皮尔·卡丹服装、皮尔·卡丹家具、皮尔·卡丹香水、皮尔·卡丹飞机、皮尔·卡丹汽车、皮尔·卡丹洗澡间、皮尔·卡丹手表、皮尔·卡丹打火机、皮尔·卡丹地毯、皮尔·卡丹灯具、皮尔·卡丹眼镜……可以说,皮尔·卡丹的事业堪称“皮尔·卡丹帝国”。

结交名人炒作自己

一个人想在某些圈子里成名并不难,但是,如果想在很多圈子里声名远播可就棘手了。因此,不少富人都借助机会炒作自己,因为他们知道——名气也可以带来财富;而和名人结交,也会使自己成为名人。

马尔科姆·福布斯就是这样一个利用和名人的关系达到既宣传自己、又获得商业利益的典型人物。

马尔科姆·福布斯在和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认识之前,虽然已经是杂志出版界里响当当的人物,而他那些乘热气球、骑摩托车及收藏法比杰金蛋、玩具士兵、总统文件等等怪异作风,又为他添了不少名气,再加上他那若有若无的同性恋问题,更使得原来清晰的名字被媒介冠以越来越多光怪陆离的名衔。但马尔科姆似乎除了自己的讣告外,一应喜欢不讳,因为它们都能增添马尔科姆·福布斯的影响力。

不过,纵然如此,他的知名度如果和超级巨星比较起来,还有一段距离。的确,再怎么有名的杂志大亨,圈外人知道的也还是不多。这就像棒球英雄一样,对不看棒球的人来说,再大的棒球英雄在他面前也只是无名小卒。

到底怎样才能提高知名度呢?晚年的马尔科姆的办法是:借用伊丽莎白·泰勒的名声。伊丽莎白·泰勒曾两次荣获奥斯卡提名奖,因担任《埃及艳后》主角而被世人尊称为“埃及艳后”,而她本人也被称为“好莱坞的常青树”。

马尔科姆与伊丽莎自·泰勒凑在一起是缘于一次商业合作。

泰勒为了推销新上市的“热情”香水,想找一个名声响亮而品位高雅的百万富翁帮忙。因为这种香水的使用对象是品位高而又性感的淑女,而让她的香水吸引过去的则必须是品位高而又性感的百万富翁,而马尔科姆似乎很符合这个标准,马尔科姆本人对此似乎也乐此不疲。

这对马尔科姆来讲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扩大知名度的绝佳机会。

“做这个国际巨星的护花使者,就如同往银行里存钱一样。”

马尔科姆为业已可见的大出风头的时机而内心雀跃不已。虽然在场的镁光灯全都把目标对准泰勒,但只要和泰勒站在一起,还愁自己不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吗?

从此,马尔科姆便和泰勒搅在一起,马尔科姆也从此粘住伊丽莎白·泰勒不放。

“我做什么都是享受人生,扩展事业。”马尔科姆表示他与泰勒出双人对可以达到目的。

虽然马尔科姆经常表示他和泰勒无意结婚,但同时也经常做出一些小动作,让外界保持对他们的浪漫的幻想。

还有一次,《新闻周刊》的记者采访马尔科姆,提到有传言他向泰勒求婚。马尔科姆笑着回答说那只是空穴来风,不过他并没有否认他们之间的罗曼史。

但不管怎么说,马尔科姆借助这种与名人的友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确越来越高。很多从不涉足商界的人因为伊丽莎白·泰勒而知道了马尔科姆·福布斯。马尔科姆的名声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马尔科姆为伊丽莎白·泰勒和她所致力的艾滋病防治运动投入了不少时间和金钱,在他70岁寿诞时,他要连本带利地回收了。

在这场耗资二三百万美元的超豪华晚宴上,泰勒以女主人的身份出现,从而成为宴会上最闪亮的明星。不过她充其量只是个配角而已。马尔科姆一直都在利用她的名气促销自己,不管她本人有没有感觉到。她只是马尔科姆事先设计好的盛大表演的一个活道具,而这也正是马尔科姆的前妻罗柏塔最不情愿扮演的角色。

1987年,马尔科姆为庆祝70岁大寿在摩洛哥皇宫举办了又一场晚宴,这次宴会总共有800多名工商巨子和政客显贵参加,包括记者在内的来客,所有的交通费用都由《福布斯》承担。出席宴会的名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喻户晓的明星级人物,如巴巴拉·华特丝、亨利·基辛格、李·艾柯卡以及来自石油世家的哥登·盖堤、大都会传播企业的克鲁吉、英国出版王国的麦克斯韦尔,英国企业界霸主詹姆斯·高史密斯等;另一种贵宾则是《福布斯》出版企业的衣食父母,包括美国信托公司的丹尼尔、20世纪福斯特公司的巴端·泰勒、国际纸业的乔吉斯、西屋公司的马如斯、丰田公司的东乡原、福特公司的哈洛·波林、通用公司的罗杰·史密斯等。

这些世界上响当当的大人物,可以说是马尔科姆最宝贵的收藏品。他们的展出,不断为马尔科姆带来名望和利润。

好莱坞巨星泰勒小姐以女主人的身份出现,更为这次达官贵人云集的宴会增添了风采。

有很多宾客还是冲着谈生意而来的。就连摩洛哥国王也清楚这是一个扩展贸易的最好机会,他特地免费送给所有宾客一个精制的皮公文包,里面塞满各种文件,详细说明了在摩洛哥投资的种种好处。摩洛哥的官员们也全线出击,游说于各大企业主管之间。

“他们所说的条件不错,我还真的想在这里试一试。”一个旅馆业主管如是说。

《福布斯》的一个大客户托马斯表示,他在宴会上谈成了两桩与《福布斯》没有关系的大生意,“这两个老板都是有可能与我们建立长期生意关系的大主顾。”

日本旅馆业大王伊藤久说:“我在那儿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希望以后他们都能和我有生意往来。”

这也是马尔科姆的初衷,他要讨好的,就是这些广告大主顾。为此,《福布斯》杂志的公关部职员在整个宴会中显得格外的忙碌——巩固老客户,拉拢新客户。

据估计,摩洛哥之宴,马尔科姆耗资200—300万美元,但宴会后向马尔科姆缴出的最后成绩单是:2万多篇新闻报道。《新闻周刊》对此可谓是一语道破:福布斯行销利器——大宴宾客,名利双收。

马尔科姆大肆铺张,却能够免遭批评,原因之一是宴会与其说是为了社交,倒不如说是为了做生意——那可是新闻界与广告界的联合大会。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客人”其实都等于在出公差。

毕竟,能和《福布斯》——纯资本主义的领航拉上关系,对大家的形象都有帮助。

要知道,《福布斯》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名声,销售的重点就是形象。

身为女演员,泰勒小姐自然是非常适合担任宴会女主人这个工作。以致于马尔科姆70岁寿诞过后,《明星杂志》、《国家询问报》、《今日美国》等大型报刊都登上了马尔科姆与泰勒拥吻的照片,并大肆宣扬他们结婚的可能性。

甚至在1990年2月20日,马尔科姆在睡梦中安静死去后,3月13号的《明星杂志》再版发出的标题用斗大的字写着:莉莎·泰勒取消婚礼——为旧情人马尔科姆·福布斯之死伤心欲绝。《国家询问报》更标出:莉莎决定下嫁马尔科姆,可怜马尔科姆无福消受美人。

如果马尔科姆没有死,一定会捧腹大笑,大骂这群笨蛋,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他。当然如果他的一言一行都被人洞悉,他也不会成功了。

免费利用媒体的美容界“魔女”

被称为美容界“魔女”的英国人安妮塔,曾位列世界十大富豪之一,她拥有数千家美容连锁店,不过,安妮塔为这个庞大的美容“帝国”制造商机时,从没有花过一分钱的广告费。

安妮塔于1971年贷款4000英镑开了第一家美容小店。她在肯辛顿公园靠近市中心地带的市民区租了一间店铺,并把它漆成绿色。虽然美容小店的这种所谓“独创”的著名风格(众所周知,绿色属于暗色,用它作主色不醒眼),其真实缘由完全出于无目的,但这种直觉的超前意识却是新鲜而又和谐的。因为天然色就是绿色。

美容小店艰难地起步了,在花花绿绿的现代社会里并不惹眼,而且尤为糟糕的是,在安妮塔的预算中,没有广告宣传费。正当安妮塔为此焦虑不安时,安妮塔收到一封律师来函。这位律师受两家殡仪馆的委托控告她,要她要么不开业,要么就改变店外装饰,原因是像“美容小店”这种花哨的店外装饰,势必破坏附近殡仪馆的庄严肃穆的气氛,从而影响业主的生意。

安妮塔又好气又好笑。无奈中她灵机一动,打了一个匿名电话给布利顿的《观察晚报》,声称她知道一个吸引读者扩大销路的独家新闻。黑手党经营的殡仪馆正在恫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可怜女人——罗蒂克·安妮塔,这个女人只不过想在她丈夫准备骑马旅行探险的时候,开一家经营天然化妆品的美容小店维持生计而已。

《观察晚报》果然上当。它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个新闻,不少富有同情心并仗义的读者都来美容小店安慰安妮塔,由于舆论的作用,那位律师也没有来找麻烦。

小店尚未开业,就在布利顿出了名。开业初几天,美容小店顾客盈门,热闹非凡。

然而不久,一切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顾客渐少,生意日淡,最差时一周营业额才130英镑。事实上,小店一经营业,每周必须进账300英镑才能维持下去,为此安妮塔把进账300英镑作为奋斗的目标和成功与否的准绳。

经过深刻的反思,安妮塔终于发现,新奇感只能维持一时,不能维持一世。自己的小店最缺少的是宣传。在她看来,美容小店虽然别具风格,自成一体,但给顾客的刺激还远远不够,需要马上加以改进。

一个凉风习习的早晨,市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去肯辛顿公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披着曲卷散发的古怪女人沿着街道往树叶或草坪上喷洒草莓香水,清馨的香气随着袅袅的晨雾,飘散得很远很远。她就是安妮塔——美容小店的女老板。她要营造一条通往美容小店的馨香之路,让人们认识并爱上美容小店,闻香而来,成为美容小店的常客。

她的这些非常奇特意外的举动,又一次上了布利顿的《观察晚报》的版面。

无独有偶,当初美容小店进军美国时,临开张的前几周,纽约的广告商纷至沓来,热情洋溢要为美容小店作广告。他们相信,美容小店一定会接受他们的热情,因为在美国,离开了广告,商家几乎寸步难行。

安妮塔却态度鲜明:“先生,实在是抱歉,我们的预算费用中,没有广告费用这一项。”

美容小店离经叛道的做法,引起美国商界的纷纷议论,纽约商界的常识:外国零售商要想在商号林立的纽约立足,若无大量广告支持,说得好听是有勇无谋,说得难听无异自杀。

敏感的纽约新闻界没有漏掉这一“奇闻”,他们在客观报道的同时,还加以评论。读者开始关注起这家来自英国的企业,觉得这家美容小店确实很怪。

这实际上已起到了广告宣传作用,安妮塔并没有去刻意策划,但却节省了上百万美元的广告费。

到了后来,美容小店的发展规模及影响足以引起新闻界的瞩目时,安妮塔就更没有做广告的想法。但是当新闻界采访安妮塔或者电视台邀请她去制作节目时,她总是表现活跃。

安妮塔就是依靠这一系列的标新立异的做法使最初的一间美容小店扩张成跨国连锁美容集团的,她的公司于1984年上市之后,很快就使她步入亿万富翁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