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成就命运
10348900000042

第42章 养与善与人交流(8)

林肯果然去见史丹顿,他知道自己签发了错误的命令,于是收回了成命。只要是诚意的批评,是以知识为根据而有建设性的批评,林肯都非常欢迎。

假如有人骂你是“一个笨蛋”,你应该怎么办呢?

卡耐基认为,你和我也应该欢迎这一类的批评,因为我们甚至不能希望我们做的事有四分之三正确的机会,至少,这是罗斯福说他希望有的——而他那时候正入主白宫。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思想家之一,也承认他的结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都是错的。

“我们敌人的意见,”罗契方卡说,“要比我们自己的意见更接近于实情。”

当你习惯于这么想的时候,你就离真正的完美很近了。可惜,人无完人,我们对于这一点总是很难做到。

卡耐基承认,很多次他都知道这句话是对的。可是每当有人开始批评他的时候,只要他稍不注意,就会马上很本能地开始为自己辩护——甚至可能还根本不知道批评者会说些什么。卡耐基说,每次他这样做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懊恼。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批评,而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也不管这些批评或这些赞美是不是公正。我们不是一种讲逻辑的生物,而是一种感情动物,我们的逻辑就像一条小小的独木舟,在又深又黑、风浪又大的情感海洋里飘荡。

因此,接受批评,这是一种最难培养的习惯。

如果有人批评我们,这时不要先替自己辩护。我们要谦虚,要明理,要去见批评我们的人,要说“如果批评我的人知道我所有的错误的话,他对我的批评一定会比现在更加严厉”,我们要依靠自己赢得别人的喝彩。

事实上,没有人喜欢挨批评。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明白,批评是提高业绩,了解实情并避免灾难性决定的关键所在,但这是件痛苦的事。提出批评需要勇气,而接受批评则需要更大的勇气。能在事后感谢批评者的人,就是非常伟大的了。

那么面对批评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虚心地接受,小心地选择,衷心地采纳。

李特尔是18世纪德国地理学开创人之一,他慷慨地提拔年轻的批评者——弗勒贝尔的故事是感人至深的。李特尔非但不嫉恨和打击这位鲁莽的批评者,反而把他的批评文章推荐给一个著名的学术刊物,而且他本人还在公开发表的评论里,对这位青年学者的“敏锐头脑”和“真挚思想”大加赞扬。后来弗勒贝尔来到柏林,李特尔还热情接待,为他安排当时他极为需要的工作。一位受人尊敬的学术权威,如此对待一位毫不客气地批评他的后生,是否会使那些害怕甚至敌视批评的人觉得汗颜呢?

西方谚语说:“恭维是盖着鲜花的深渊,批评是防止你跌倒的拐杖。”听惯了谀辞的人常常狂妄自大,只有虚心接受批评的人,才能改正缺点,提升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虚心接受批评的习惯。

如果你是个追求卓越的人,做人做事都讲求完美,那么,接受批评的习惯不可缺。虚心接受即使是很严酷的批评,把批评当做益友而不当做“恶意批评”的仇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雅量。

偶尔吃亏心要宽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吃亏是福”已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中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旷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宁静。

“吃亏”大多是指物质上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盛大网络现任总裁唐骏在卡拉OK盛行的时候,研发了一个专门用于卡拉OK设备上的打分机,演唱者唱完一首歌后,打分机会自动打出分数,这一设备增加了卖点。三星公司以8万美元的价格买断唐骏该项专利后,其卡拉OK设备在整个市场所占的份额一下子从百分之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多。三星的竞争对手日本先锋公司向三星购买专利使用权,花了150万美元。三星依靠该项专利成为大赢家,很多朋友都觉得唐骏特别亏。

这位IT行业的风云人物,在谈到早年的吃亏经历时,却没有一丝遗憾,相反,对当年的吃亏心怀感激。唐骏说,应该感谢三星公司,如果没有三星来买这项专利,就没有我创业之初的8万美元启动资金,也许后来的事业不会像现在这么顺利。同时,唐骏也认为,这件事也教会他如何将专利变成商品,使他从一个学者型的人变成一个事业型的人。

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儿亏算什么?吃亏若是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的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有个老板,没文化也没背景,但生意却出奇地好。他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时,他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如此一来,凡与他合作过的人,都愿与他再合作,且会介绍一些朋友给他。他们都成了他的老顾客,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许多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有位哲人曾写过这样一段令人怦然叫绝的文字,的确是对“吃亏是福”的最好的诠释——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绝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的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好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

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唐代的两位智者寒山与拾得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日,寒山谓拾得:“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不要理他。且过几年,你再看他。”

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超脱圆滑者的玩笑,不过,它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好处。

让自己拥有吃亏是福的心态,意味着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这就要养成一种小得小失不计较的习惯。

时时提醒自己要从容

从容自在是一种处世哲学,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很受用的处世哲学。

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卡尔森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事情发生在恐怖分子袭击了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十天以后。那天他与一个朋友共进午餐,朋友眼里含着泪对他说:“你是否注意到,在那被劫持的飞机上,没有一个人会给自己的股票经纪人打电话。”在这个以经济发展为社会主流的时代,股票经纪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那个朋友的话却一点儿都不奇怪。细细一琢磨,我们就能体会到他想要说什么。是的,在危机重重的时刻,没有人会计较自己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没有人会为高额的税收,与同事的纠纷而愤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件事值得关注,那就是爱。对妻儿的爱,对父母的爱,对朋友的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拥有一颗博爱的心,许多萦绕我们的烦恼便会渐渐消散。离婚宣告了两个人爱情的破产,但是即使经历了离婚,也仍需要以爱心去面对生活,甚至是面对那个给你带来痛苦的人。

理查德·卡尔森有个朋友在离婚后变成了一个刻薄冷酷的人。她认为她的前夫处处刁难她,千方百计要让她的生活变得痛苦。在她心里,只有愤怒和报复这两个念头。但是她心中的怨恨越多,她就越是痛苦。后来,她终于学会了压制心中愤怒与报复的火焰。她认识到,她取得的任何成功都与怨恨无关,而是蔑视它们的结果。我们的生活中会遭遇种种的不幸与挫折,但是只要心中有爱存在,就能保持一颗从容心,就会体味从容的余味,享受快乐的人生。

“何为人生大事?能以一年为期的事。无论是未知,还是哀伤,我们都得做好准备。生活有改变,有失败,忙碌的我们仍能在放弃与善爱的一瞬间看见光明……善待自己,保持乐观与同情,聆听心中的信念,即使退休了,仍然可以通过冥想获得好心情,让你作出正确的决定。宽恕别人和自己,呵护身心的健康,你一定会得到幸福!”细腻的情感,温馨的人性,睿智的生活,都如同一缕缕清香从书中飘散了出来;又如品一杯香茗,使人心明眼亮,气定神闲。

从容自在是最好的活法,不抱怨,不叹息,不堕落,胜不骄,败不馁,只管奋力前行,只管走属于自己的路。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这种“成事在天”便是一种从容自在。只要自己努力了,问心无愧便知足了,不奢望太多,也不失望。

从容自在不是随波逐流,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后踏实地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有人曾经问游泳教练:“在大江大河中遇到旋涡怎么办?”教练答道:“不要害怕。只要沉住气,顺着旋涡的自转方向奋力游出便可转危为安。”从容自在也是如此,它不是“逆流而动”,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按正确的方向去奋斗。

从容自在不是宿命论,而是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从容自在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生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偶遇风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从容自在,学会适应,才能战胜困难。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从容自在,学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让这种好心态成为一种好习惯,是我们做人最适宜的自然之道。

因此,从容不仅是一种心态上的坚持,也是一种行动上的习惯。

在生活中培养这种好心态,让这种好心态落实到具体的事务中,时时提醒自己要从容,这样,面对人生纷繁复杂的烦恼与不幸,我们才能超然并且超越它。

从容自在一种处世哲学,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很受用的处世哲学,时时提醒自己要从容,你会越来越拥有不凡的气度。

经常进行自我对话

有人问古希腊大学问家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

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开阔而清静的心灵空间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相信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心灵避风港,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累了、烦了的时候,不妨走进自己营造的心灵的小屋,安静下来,把琐碎的事情、生活的烦忧暂时抛到九霄云外,静静地,静静地,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

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忧愁和委屈多得不胜防备,有时找一个倾听者很难,那我们不妨就把心事说给自己听吧!这里就说说自我对话——一种自我释放的很好的方式。

你不妨让自己说出两种声音来。一个是那个处于苦恼忧愁中而不得解脱的你,在不停地倾诉;而另一个则是那个通情达理又永不厌烦的你,在不断地劝说。比如,你考试失败了,一个“你”说:“太糟糕了,他考了90分,而我才考了85分。”另一个自己说:“她才考了70分,而我考了85分呢!”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的心里也就好受多了,轻松多了。这就是自我对话,在不耽误别人时间,也不影响别人情绪的情况下,我们的心声也得到了倾吐,烦恼忧愁也得到了释放。这难道不是个利己利人的好办法吗?

面对人生许多不同的挫折,我们会感受到不同的不舒服情绪,所以我们需要不同的自我对话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愤怒的时候

▲我因为别人对我的伤害而感到生气。

▲生气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加在我身上的伤害,而不是去怨恨责备别人。

悲伤的时候

▲我觉得失去了生命中的重要东西,因而感到十分无助。

▲我需要别人的一些支持来渡过难关,我能让事情好转。

自责的时候

▲因为自己而造成对别人的伤害,我感到自责。

▲一味地自责于事无补,重要的是要了解对方真实受损的程度,给予对方需要的弥补。

焦虑的时候

▲我觉得身处不确定的威胁中,所以感到紧张不安。

▲焦虑是提醒自己先做好准备,事情也许会有点糟,也许会令人兴奋,但我总是有能力去承受与应对。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自我对话一定要说出声音来,你才会觉得“对方”的真实存在。这一个“你”才会像对别人倾诉那样如释重负、痛快淋漓,那一个“你”才会像劝说别人一样振振有词、铿锵有力。这两个不同的“你”才会产生一种对立统一后的皆大欢喜。尽管这种行为使你看起来像个自言自语的家伙,别管它好了,就让自己保持这种和自己说话的习惯吧!你会清楚这种习惯会给你带来多少好处。

当然,养成“自我对话”的习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去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倾吐心声。因为,毕竟我们在向别人倾吐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释放”,同时还有我们人类特别需要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当你不堪生活和心灵的重负又谁也帮不了你时,当你有满腹的话语又找不到人倾诉时,你可千万不要绝望,因为还有一种“自我释放”、“自我对话”的习惯可以拯救自己,可以让你自己解放自己。

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对自己了解得越多,你的人生就会变得越有效率。你要找的工作应该和你的个性、技能、兴趣、价值观都十分匹配。

一位负责教育学院入学面试的考官问一个考生:“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她说:“我小时候曾立志长大后要做个伟人。念中学时,我觉得做伟人太难了,便将志向改为伟人的妻子。但现在,我知道我能做伟人妻子的机会实在渺茫,所以又改变了主意,决定做伟大的教师。”

有了自知之明后,你就可以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估。

1952年11月8日,正在美国某大学执教的爱因斯坦接到邀请,让他就任以色列共和国的总统。对这个多少人为之垂涎的总统宝座,爱因斯坦却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对自然界了解不多,对人就更一无所知了……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哩行政事务以及如何公正待人,为此,本人是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且不谈高龄的衰老已经在减少我的精力了。”这些由衷之言,体现了爱因斯坦高贵的自知之明。

一些想转行的人常常不愿意作自我评估,因为他们觉得这种评估使人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令人恐惧。但是,当你想要换工作或是转行的时候,自我评估是最必须的,也是能对自己作的最有潜在回报价值的投资。

在自我评估中你必须诚实地考虑你的强项和弱点。随着你对自己的了解日益加深,你将变得更有能力去塑造你的个人品牌,能够更成功地将自己的个人品牌与你人生中“对”的那份工作联系起来。实际上,你对自己了解得已经很多了,但是可能你还没有将这些了解用于自己的人生。正确的人生观点不是让自己去适应一份工作,而是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