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处事全书
10349000000025

第25章 做个积极快乐的人(7)

前些年,中国很多企业稍微有点规模了,就容易骄傲自满,就盲目地搞“多元化”,搞“连锁经营”,搞“跨越式发展”,稍微取得点成绩脑袋就发昏,就做出快速扩张的决策,而且缺乏科学的战略计划,又不注意基础管理,所以失败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三株在号称“争做中国纳税第一人”的豪言壮语中死去;巨人在号称“建一座亚洲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宏伟蓝图中倒下;秦池更是在号称“开进中央台一辆奥迪,开出一辆奔驰”的戏言中消亡……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就是把自身实力估计得太高了,这就是将无知当做了勇敢。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能力差点不可耻,别林斯基就说过:“拿不到元帅杖,就拿铁铲吧。”当不了元帅的士兵照样可以成为好士兵。可耻的是将自己看得太高,做人做事目空一切。有的人发表一点作品、得了一次荣誉、上了几次电视,就沾沾自喜,盛气凌人,摆架子,耍威风,真的忘记了他自己是谁了。

一位哲学家说得好,人飞不过鸟,游不过鱼,跑不赢豹,打不过熊……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一位学生问老师自己何时可以取得学位。老师说:当你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时,可以得到学士学位;当你认为自己有所不知时,能够获得硕士学位;当你感到自己一无所知时,你会被授予博士学位。

这不是笑话,而是阐释了一个道理:人只有准确地认识了自己,才能正确认识世界。

对自己估计得过高,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做事情更容易成功,而且还会让自己很坦然、很踏实,当然也就很快乐。

将压力变成自强的动力

压力并不可怕,有时候反而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只要我们能够冷静、理智地面对压力,将压力变成自强的动力,去拼搏、去奋斗,就会冲出困境的干扰,就一定会成功。

美国康乃尔大学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滚沸的油锅,青蛙会奋力跳出油锅,安然逃生。如果把这只青蛙放到盛满水的锅中,再慢慢将水加热,青蛙开始会优哉游哉,待到感觉到水温不对的时候,想从锅里面跳出来,结果却是再也没有了那一跃的力量,只能葬身锅底。

在西班牙,渔民为了延长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活命期,就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这样一来,沙丁鱼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就会加速游动以求保命,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存活率提高了很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上那两种动物给我们的提示就是,压力并不可怕,有时候反而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只要我们能够冷静、理智地面对压力,将压力变成自强的动力,去拼搏、去奋斗,就会冲出困境的干扰,就一定会成功。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处在压力下的奋斗,最能启发人内在的潜能、激发人的斗志气。篮球明星乔丹就是这样,对手越是强大,就越能超水平发挥自己的水平,战胜对手的概率也就越大。优秀的拳击手也是一样,他们经常会为找不到对手而感觉苦恼,因为那样会让自己的水平急速下降。

巨大压力往往是能引爆人们潜能的导火索,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现象,挑着重担的人比空手步行的人要走得快,其中的奥妙,便是压力的作用。

如果林肯是生长在一个庄园里,进过大学,他也许永远不会成为历史上的伟人。家境贫穷、做事失败、命运艰难这些压力,造就了许许多多的伟人。如果拿破仑在年轻时就一帆风顺,那么他绝不会取得日后辉煌的成就。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一项很有意思的实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测试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一般南瓜最大的承受力大约500磅的压力,而试验的结果是,这个南瓜居然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

对于南瓜来说,那些铁圈就是它的压力,如果没有铁圈,它怎么能够将抵抗能力增强10倍呢?

所以,不要为压力烦恼,更不要害怕压力,压力是件好事,能迫使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甚至使自己命运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军事上的“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正是这个道理。

压力与动力,不过只一字之差,所以,将压力变成动力也应该是我们应该做的到的事情。在这方面,动物做的就很好,除了前面的青蛙与沙丁鱼,还有大黄蜂。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其条件必然是体态轻盈、翅膀十分宽大的。而大黄蜂呢,却正好跟这个理论反其道而行。它们的身躯十分笨重、而翅膀却是出奇的短小。物理学家也说,大黄蜂身体与翅膀比例的这种设计,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是绝对没有飞行的可能。

可是,在大自然中,大黄蜂没有一只是不能飞的,它们甚至飞的并不比其他能飞的动物差。这种现象,仿佛是大自然正在和科学家们开一个很大的玩笑。

最后,社会行为学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答。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大黄蜂根本不懂“生物学”与“流体力学”,也不懂什么压力、动力这些东西。它们只知道:一定要飞起来去觅食,否则就必定会活活饿死!这正是大黄蜂之所以能够飞得那么好的奥秘。

将自身所面临的压力,转变成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青蛙做到了,沙丁鱼做到了,大黄蜂也做到了。那么我们呢?当然更应该做到!

为了更好的工作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就如刹车系统与发动机的关系。就是让高负荷运转的身体停下来,歇歇气、加加油、拾掇拾掇,然后继续高负荷运转。

泰戈尔说过:“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与眼睛的关系。”这个比喻太贴切了,眼睛睁久了,就得闭上一会,养养神;工作久了,就应该休息一下,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将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70高龄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他工作起来总是精力充沛,令人惊奇。原来他很会安排自己的休息,每天中午都上床睡l小时,晚上8时吃晚饭之前,又上床睡2个小时,即使乘车,他也抓紧时间闭目养神、打盹儿。正是这种主动休息的良好习惯,使他不觉疲惫,性格豁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就如刹车系统与发动机的关系。就是让高负荷运转的身体停下来,歇歇气、加加油、拾掇拾掇,然后继续高负荷运转。如果只知道高负荷运转,而不知道刹车,不知道休息,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据说好车与普通车的差别不在于发动机,而在于刹车系统,宝马可以上200公里,奇瑞却只能上120公里,为什么?就是刹车系统差距太大,如果上了200公里而不能灵活地刹车,那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再以滑雪来说,滑雪的人都知道,滑雪最大的困难不是不能前进,而是停不下来。如果不学会停止的技巧,那就会摔很多跟斗,或者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或者飞到悬崖下面去,摔个粉身碎骨。

拳头只有收回来,打出去才有力;而人呢?只有休息好了,才会以很高的效率工作。所以有“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的说法。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一会儿去爬山,一会儿去探险,乐在其中,让人羡慕。作为一个董事长他肯定忙,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其实,这种休息方式才是他高效率工作的保证。

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一组身强力壮的青年搬运工人往货轮上装铁锭,小伙子们连续干了4个小时,结果勉强装了12.5吨的货物,这时候大家都累弯了腰,个个精疲力竭。可是,一天后,让这些小伙子每干26分钟就主动歇息4分钟,同样花4小时,却装了47吨的铁锭且不觉得很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每个人生活、学习和从事一切活动的本钱。过去,我们学习的英雄模范人物大多是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甚至带病坚持工作的,以至于不少人英年早逝,让人痛心。现在,人们的观念转变过来了,不少单位就出台了文件,强迫员工休假、休息,不提倡加班,严禁带病工作。

在国外一些大公司,甚至在办公区内专门设有“打盹区”,目的就是让感觉累了的员工休息片刻,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体力。这些尊重生命、关注健康、重视休息的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的确让人感动。

人也是动物,也需要休养生息。如果一个人长期紧张工作,处于高度的压力之下,不仅身体得不到休息,就连精神也得不到放松,心态也得不到缓和,为人处世就难免出差错。所以,有人说“一天到晚的工作并不是永恒的美德”。

现在,许多人一天到晚的工作,是为赚更多的钱。可钱这东西毕竟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因为钱而赔了自己的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即使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为了钱,比如科学家、军人等等,也得学会休息,那样才能使自己将事业做得更好。

打好手中的牌

弱者顺从命运,强者改变命运。在人生的漫漫路途上,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手中的牌,不管好坏,都要相信:最终的胜利,不在于牌,而在于自己!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年轻时,一次和家人打扑克时,手风不顺,抓的都是很糟糕的牌。于是他诅咒起这可恨的坏牌。他的母亲静静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你到底还打不打牌?上帝给你的就是这样一副牌,如果你不想放弃,就请打好你手中的牌。”

母亲朴素的话语激励了艾森豪威尔,从此以后,无论从军还是从政,他都会常常用“打好手中的牌”来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终于打出了漂亮的人生牌局。

的确,“上天”有时很偏心,在发牌的时候,给个别人的是一副春风得意的牌,给大多数人的是普普通通的牌,还会给少数人很差的牌。培根就说过一句话:一个贵族的身份,抵得上一个普通人干20年。

牌的好坏我们不能选择,但怎么打牌却完全是自己说了算的。如果我们幸运地拿到了一副好牌,我们一定要争取去赢,而且还是要认认真真地去出牌,避免阴沟里翻船;如果我们拿了一手普普通通的牌,那么我们就要想方设法,争取打赢这一局;如果我们摊上了一副糟得不能再糟的牌,我们也要尽可能找出一两张精彩的牌,使结局变得相对好一些,这样能够让大家明白自己已经尽力了,而且自己也不会为此后悔。

有一位历经沧桑的商人也说过:“人生就像打牌,每个人都分到一手非接受不可的牌,靠牌好打赢的人没有什么可骄傲的,而只有那些将差牌打赢的人才值得我们学习。”

周婷婷是中国第一位聋人研究生,但谁知道,她生下来48天后,就得到了一手很差的牌:双耳全聋。为了将这手差牌打好,其父亲周弘开始了艰辛的教女历程。为了让婷婷说话,父亲抱着饼干桶,“不说不给吃”,一遍又一遍重复“饼干”,硬着心肠任她哭喊,整整40分钟后,婷婷终于吐出石破天惊的两个类似字音——“布单”。正常孩子能轻而易举地叫出“哥哥”的“哥”字,而婷婷吐出这个音整整用了三年时间。

父女俩就是这样努力地一张张出牌,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结局——超过了很多本来有着一手好牌的人。16岁的周婷婷就读辽宁师范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又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研究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拿着差牌的人,不是在努力将牌打好,而是在抱怨自己为什么命苦,拿了这样烂的牌。要么埋怨父母没有能力,要么愤慨社会不公平,要么憎恨老板不看重自己等等。他们就是没有想到怎样打好手中已经有的牌,比如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勤快做事等等。

人生牌局的游戏规则就是,每个人都被分到一副非接受不可的牌,无论这副牌好与不好,你都必须打下去,不允许换牌、推出,更没有逃跑的可能。所以,拿到差牌而又怨天尤人的人,肯定终将碌碌无为、平庸一生。

人生如打牌,既然发牌权不在你手里,那么,你能做的只有用你手里的牌打下去,并努力打好,除此之外,你没有任何选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19世纪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这是一本讲述她如何改变自己悲惨命运的自传。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人们:残疾人只要刻苦,也一样能成为有作为的人。

人的许多条件在客观上是不能改变的,比如相貌、家庭、身高等等,这些就好比手中拿到的牌。出身名门、玉树临风、智力超群,当然是一手好牌,取胜的机会也大得多。但是,如果因此沾沾自喜而不思上进,也会输掉牌局。

而出身寒门、天生残疾、智力平平的人,如果能通过刻苦、认真、踏实、坚强这些因素将牌打好,是肯定能够最终取胜的。而且更值得人佩服与尊敬,自我发展的前景更光明。因为一手差牌尚能打好,那么如果哪天拿到一手好牌就更不用说了。

弱者顺从命运,强者改变命运。在人生的漫漫路途上,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手中的牌,不管好坏,都要相信:最终的胜利,不在于牌,而在于自己!

人生最大的本钱

不管你有多么成功,有多少财富,如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都是不值得的。圣经上说:“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

某网站为了调查当今“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就搞了一次民意测验:在健康、家庭、智慧、财富、权力、美丽等东西中,在你心中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共有近万人参与了本次调查,调查结果是,在最被人们看重的价值中,获得支持率最高的5项依次是:健康、家庭、智慧、快乐、爱情,有87%的人把“健康”排在了首位。

由此可见,健康是最重要的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前进而有所变化。“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一切”,“有了钱而没有健康,相当于什么都没有”,“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些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毛泽东十分关心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观念,认为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跳跳蹦蹦”、“学生要有娱乐、游戏、打球、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等等。当然,毛泽东提出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论断最为著名,至今还是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其实,健康的身体应该说是做一切事情的本钱。健康是l,金钱、事业、权力、名气等都是l后面的0;如果没有了l,再多的0还是等于零。即使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或高官厚禄,事业发达;或貌如天仙,多才多艺;如果是体弱多病,终日离不开药物,这样的人生岂不也是黯淡无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拿生命开玩笑,不能以牺牲健康来换取金钱、地位,即使因为忙事业,也不要以“睡得比狗还晚,起得比鸡还早”为荣。很多英年早逝的科学家让我们心痛的同时,也为我们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提了个醒。

现在,很多大老板开始明白,生意场上的激烈的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精力透支也很厉害,又没有经常去做体检,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所以有了“身体不健康,再多的钱也没用”的共识。所以,一些老板一改过去的请客送礼的习惯,改为邀请客户到保健中心接受体检,到健身中心去加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