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处事全书
10349000000042

第42章 脚踏实地,在取舍中觅得突破(5)

从乔安娜的创业过程可以看出,准确的人生定位是成功的关键。成功绝非仅靠拼命努力就能获得,它需要与明确的人生定位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如果人生的定位方向不正确,那么错误的执著就是固执。你所爱好的并不一定是你所擅长的,所以选择事业方向时一定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将你的人生定位与自己最大的长处结合起来。

詹姆斯·布赖恩17岁的时候,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并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他演讲的主题是“受过教育的美国人的责任”,他的英语流利、典雅,雄辩有力,在场听众无不倾倒,大家都认为他将在教育行业有很大的前途。

毕业之后,布赖恩应聘到了肯塔基州的一所军校任数学教师。随后,在布赖恩任教满3年的时候,他辞了职,去费城的一所盲人学校任教,在那里待了两年。在那里他负责讲授高级文学和科学课程,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校长赞扬说:“他的才智帮助课堂里的那些急切盼望学习知识的学生开了眼界,获得了提高;他完全胜任现在的工作。”

这时,布赖恩有24岁了。虽然,他时常也会拿起笔,为报刊写些文章,这让他感到莫大的快乐,但至于将来到底做什么,他心里并没有数。他想从事编辑工作,但找不到合适机会,一直没有起步。他喜欢教书,如果命运没有给他打开别的大门,他也愿意一直教下去。就在这时候,机会出现了:缅因州首府奥古斯塔市有一份《肯纳贝克杂志》,杂志老板有意出售一半股权。布赖恩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抓住了机会,买下了这部分股权,随后举家移居奥古斯塔。从此以后直到去世,他都一直居住在这座城市。此后的一切可以证明,这正是他通往未来成功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在布赖恩的主持下,杂志表现出新的风格,受到读者的喜爱。读者欣喜地看到一份目光敏锐、切中时弊的新刊物,意识到背后的主事的人应该是位大手笔。确实,布赖恩虽然是第一次涉足这一领域,但驾轻就熟,丝毫不逊色于在其中混迹多年的老编辑。他很快就把该州共和党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成为缅因州共和党的领袖,并成为1856年第一届共和党全国大会的代表。

在主持《肯纳贝克杂志》一年之后,布赖恩又接手了《波特兰商讯》的编辑工作,这使他的影响力又扩展到了商业领域。同时做两份编辑工作,换成一般人难免应接不暇,但布赖恩体内好像蕴藏了无穷的能量,任何时候都是精神抖擞,干劲十足。28岁那年,他成为缅因州议会议员,以后又连任数届,其中还两度担任发言人。

布赖恩作为缅因州代表,在国会众议院一共供职14年之久,期间6次成为发言人,是众议院历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位发言人,受到方方面面的赞扬。布赖恩后来又作为缅因州的参议员入选,进入了国会参议院,而且也为自己赢得了显赫的名声。

詹姆斯·布赖恩的成功与名声都要归功于青年时代对人生定位的选择,这次人生定位的改变使他从教育转向了媒体,从而最后走入了政坛。如果没有这次改变,对于他自己的才能是一种埋没,对于整个国家、对于人民,都是一种损失。

选择什么样的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要想使自己更聪明,就要让自己的思路从人生的定位中表现出来。要善于分析自己的长处和弱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兴趣和能力的最佳契合点。

一个人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首先要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卡耐基说:“如果缺乏人生定位,你就不知道自己该向着什么方向前进。就好比是一次没有目标的航行,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目的地。”

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不是伟人名士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人生定位非常重要,太高的人生定位,虽然可以激励自己,但同时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也很难达到。如果定位太低,就有可能限制自己的能力,阻挡自己去获得成功,使自己的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开发。所以,正确而合理的人生定位,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如性格、个人能力、心理能力等来制定,既不能让自己的人生定位高不可攀,也不能让人生过得太过平淡,碌碌无为。

只有明确自己的定位,才能有助于在人生旅途中不断进步。人在不同的时期,人生的定位也不同。当人生定位发生偏差时,不及时修正只会离成功的目标愈来愈远。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定位,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

每个人都必须选定一个位置,把握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勇敢地走下去,这样才会有收获、有意义。好高骛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将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做事有“心机”的人懂得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去寻找事业与成功的契合点,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你问那些事业得意的人:“为什么你认为你目前的事业颇为成功?”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因为我现在从事的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补充你的精力,激发你的潜能,能给你增添信心和动力,不知不觉就引你踏上成功之途。

有一个小伙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从小这个班、那个班的没少给他报名,但钱花了不少,他却什么也没有学到。高考的时候,连大专的分数线也不够。

随着他分数的逐年递减,父母的期望值越来越小。由于高考落榜,父母只好又花钱把他送到一所民办学校学习外语。可是,几年下来,他的进步很小,经常逃课,听见老师讲课就心烦。混到毕业,连本校的毕业证书都没能拿到。

在家里无所事事地混了一段时间,父母又托人给他找了家公司上班。公司做的是机电设备业务。有一次,一个客户打电话问他某某型号的泵重量是多少。他不知道,便问一位同行。同行支吾着说:“我也不知道。”他又问另一位同行,得到的回答也是“没注意过”。同行异口同声的“不知道”引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他怎么也想不通,那些干了多年的同行怎么会不知道。于是,他找来一些有关泵的资料,并实地到厂家去考察,把各种型号的泵的重量、性能等等都记录下来。很快,他成了这个行业的精英。

他的兴趣由设备扩展到技术术语,再由技术术语扩展到外语。渐渐地,他的外语水平和技术知识在公司里无人能及。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拿到了硕士学位,目前正在读博士。

他的父母感到很奇怪,从小为他下了那么大的工夫,花了那么多钱,他却连大专都没能考上。最后,他却一边上班,一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考上研究生!

拿破仑·希尔曾说:“做你感兴趣的事,如果你兴趣够浓的话,那么你几乎是所向无敌的。”因为从事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你就能释放出超越自我的力量。人的创造力往往是在人的兴趣激发下爆发出来的。

在温哥华,罗宾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经济学家,她在一家金融机构担任很高的职位。她有两个孩子和一个温暖的家庭。但她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中总感觉自己好像还缺少些什么,生活并不是很完美。当她16岁时,她第一次上舞蹈课,她就满怀激情地想要成为一名舞蹈家,虽然她不时地学习舞蹈,做一些半专业化的表演,但并没有显示出在舞蹈方面的天赋。而在商务方面她却驾轻就熟。她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创立了成功的事业。

“我父亲曾教导我说,要做就要做你能做得好的,如果你不能把某件事做得很好,就不要做。虽然我对跳舞有热情,但我没有成为伟大舞蹈家的天赋。我常常在心里进行着无法形容的取与舍的矛盾,无法决定是否要继续跳下去。”

考虑到父母的教导,同时也顺应了社会对她的需要,罗宾压制住自己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和工作中去。可是她没有放弃在一个完整的舞剧中创作和表演的梦想,尽管她总是说服自己是因为没有时间、能力、创造力和资金来使这件事成为现实。

有次,她无意中从卫生间的镜子里看到了令她吃惊的一幕:自己仅有32岁,但是看上去却像个老妇人,也许再也不能在舞台上跳舞。她在心里忽然有一种想实现自己梦想的强烈冲动。就在那时,她下了决心去练习舞蹈,搞一次表演,即使人们笑话她,即使她一个人在只有空荡座椅的剧场上跳舞,她也要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罗宾的生活从那一天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决定按时下班,然后去做她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跳舞。“我第一次不顾一切地坐上出租车去上舞蹈课时,心情非常紧张。因为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加班,而是按时下班。但是有了第一次这样做的勇气之后,第二次下决心就容易得多了,以后就越来越容易了。”

激情和承诺总能使好的事情发生。罗宾下定决心后没几天,一个朋友给她看了一篇有关安德韦·梅伊斯的报道。安德韦·梅伊斯是一个来自洛杉矶的舞蹈动作设计师和表演家,他在白岩石附近开班教课。罗宾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鼓起勇气给他打了电话。“简直像魔术一般,我们见了面,而且一拍即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们共同努力实现我的梦想。”

在他们的业余时间,罗宾和安德韦共同编写了剧本《不要打破玻璃》,一个关于一个妇女在舞台上和生活中步步妥协的音乐喜剧。他们编排了每个舞蹈段落,自己演主角,并安排了许多演员和舞蹈家扮演其他的角色,罗宾认为安德韦·梅伊斯就是自己最需要的老师和伙伴,“他知道怎样增强我的力量,通过高超的摄影技术,变换光线和拍摄角度使我看起来更好,他知道作为一名舞蹈者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

罗宾发现她不必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放弃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一直以为,如果我做一些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事情,就很难顾及其他事情了,比如孩子或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他工作的参与,反而使我的工作效率更高了,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大的成绩。我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更大的信心和自我意识,和孩子们在一起也更有乐趣和更加自然。孩子们和我一起参加到演出中,卖票,调度灯光,他们也觉得非常快乐。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也更丰富多彩了。

罗宾与安德韦会面的七个月后,《不要打破玻璃》在温哥华的首演便取得了成功。人们的反映非常好,罗宾和安德韦决定延长演出,此剧在白岩石上演。“人们都能把生活中的自己和此故事联系起来。有许多人发现自己有很多美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有许多人也想创造一个机会来发现他们自己拥有的魅力和才能——这个舞剧使人们思索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在现有的生活中还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在办公室和舞台上,罗宾继续着自己的两个职业。她成为了英国哥伦比亚保险公司——加拿大最大的机构的总裁和总经理。作为她自己公司的总裁,她是一位深受欢迎的企业顾问和发言人;同时,罗宾仍然找出时间制作、编写、演出了四部舞剧,进行她自己热爱的舞蹈事业。

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梦想,有“心机”人为了它的奋斗一生,拼搏一生,无怨无悔。罗宾意识到自己梦想有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的时候,内心非常矛盾和痛苦,她心灵深处的呼唤终于使她下定决心,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她的努力与坚持实现了她多年来的梦想,使她的生活更加快乐。

在一个平静的夜晚,诚恳地问问自己,“什么是我的兴趣之所在?”有了答案后,你需要随时把握住它,你的人生会因此有了方向感。

至于那些自认为目前事业“不顺遂”的人又如何呢?他们觉得自己是恶劣环境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愿望和需求都未获满足,而他们也无法使心中的愿望变成事实。他们的期望和需求,与他们实际所能完成的两者间的鸿沟,变成了挫败的来源,而这种挫败感,又会转变成一种幻灭和讥讽。

做事就是这样,如果是对你不感兴趣的事情,你做起来就会被动,有抵触情绪。所以,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的时候,就得多点“心机”,选准自己想做的事。

做事要有梦想

一个做事有“心机”的人,做起事来有火一般的热情,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并敢于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约翰·坦普登的高中时代是在田纳西州的温彻斯特度过的。他内心里经常梦想着有朝一日要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首脑。虽然这只是他17岁时的梦想,也是他人生设计的萌芽。

进入耶鲁大学后不久,约翰·坦普登的兴趣就从经营一般企业转移到研究评断公司财务之上。大学二年级时,她的父母由于生活拮据而无法再继续供他念书,迫使他陷入不知该休学就业还是该半工半读的窘状。要作这个决定非常困难,但因为约翰有自己的梦想,因此他最后做出了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毕业。他做到了,不但每学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利用奖学金及一份兼差工作解决了学费与伙食费的问题。三年后,他除获得经济学士的学位外,同时还获得著名的路德奖学金,并取得全国优等生俱乐部耶鲁分会会长的头衔,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毕业。以后的两年,他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此行对于他将来从事财务经营有很大的影响。

约翰回到美国后,便与一名田纳西女子结婚。随后,他前往纽约,正式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起步是一家颇具规模的证券公司,他在公司里的职务是投资咨询部办事员。

不久,朋友告诉他有一家公司正在征聘年轻上进的财务经理。这家公司的名称是“国家地理勘察公司”,是一家石油勘探公司。约翰听说之后,便前往应聘,因为他认为这家公司可让他进一步学到许多有关财务经营方面的东西,于是他就进了这家公司,一干就是四年。四年之后,虽然这家公司业务非常稳定,而且他的表现也不错,但是他觉得能学的也学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怀念起老本行了。于是,一咬牙,他又回到早先的那家证券公司工作,并等待机会。最后,机会终于被他等到了,一名资深职员即将退休,这个人拥有八个相当有实力的客户,欲以5000美元出让。

这对约翰来说是相当大的赌注,5000美元相当于他的全部财产,若此举失败,他将会变得一贫如洗。而且,这些客户顶下来以后,能不能留住还是问题。这时约翰再一次面对重大选择。最后,他一心想自立门户的雄心战胜一切,他接下了这八名客户,并且立即前往拜访,十分坦率而且诚挚地向他们说明自己的理想与设计,客户们都被他的热情与直率所感动,都表示愿意考察一段时间。当时,约翰才28岁。

两年的岁月很快就过去了,约翰几乎每天都在为员工薪金及管理费用忙得焦头烂额。有时候,他连自己的薪金都拿不出来。两年期间。公司便是在这种拮据的情形下惨淡经营,虽然如此,公司要求的服务品质并没有降低,反而愈来愈高。熬到第三年,终于苦尽甘来,公司业务开始蒸蒸日上,客户也有显著增加,约翰自己创业的梦想终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