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处事全书
10349000000053

第53章 脚踏实地,在取舍中觅得突破(16)

2.有人请你代其完成工作时,如你的同事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往你身上推,此类情况,都应拒绝。因为,形形色色的人们在社会舞台上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既然承担了某种社会责任或契约,就应该承担,要么放弃。如果当他们不能完成任务时,你为他们去分担责任,那你是明帮而暗害他们,因为那样做束缚了他们的自信心,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性。

做事要量力而行,对自己做不到的事,要向对方说明情况,不要勉为其难。

不放过任何细节

细节并不等于琐碎,而是一些可以以小见大的具体环节,因此其往往能成为成败的关键。在别人的眼光看不到或易忽视的地方用心,才是真正的高手。

在企业中,公司老板或业务员要出差,便会安排秘书去买车票,这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人对工作的不同态度及其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大概测定一下今后工作的前途。有这样两位秘书,一位将车票买来,就那么一大把地交上去,杂乱无章,易丢失,不易查清时刻;另一位却将车票装进一个大信封,并且在信封上写明列车车次、号位及启程、到达时刻。后一位秘书是个细心人,虽然她只做了几个细节处,却使人省事不少。按照命令去买车票,这只是“一个平常人”的工作,但是一个做事有“心机”的人,一定会想到该做什么,要怎么做,才会令人更满意、更方便,这也就是用心,注意小节的问题了。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如果能把小事办好,大事也就会自然顺利发展。”这与“每一个工作都是由许多细节所组成的”不谋而合。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经营企业的秘诀是从不放过任何细节。

王永庆以木材起家,因塑胶而发迹。他早年的木材生意,都是向林务局的林场标购原木,简单加工后,再转售出去。那些待标售的原木,为了避免因干燥龟裂,全都浸泡在大池里面。

当时大部分的原木都浸泡在水里面,光用竹竿评估数量,经常造成很大的差距,因而标购水池的原木风险很大,“赌”的味道很浓。

有一回,王永庆向林场投标原木,出乎同业意料之外,王永庆所报的价格虽然高出别人甚多,可是还因购得那一池原木,赚了不少钱。同业都大惑不解,到底他用什么方法,能够把原木的数量算得那么准确。

原来王永庆在招标截止的前一天晚上,悄悄地跳入水池中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把水池里原木的数量点得一清二楚,所以,第二天他非但能报出合理的价格,而且还赚了一笔。

其实,人若潜入浸泡原木的水池中是极为危险的,但王永庆为了查明原木的实际价值,不惜亲自冒险。人们不禁感叹:“王永庆追根究底的功夫,真让人敬佩,这是王永庆经营企业最成功之处。”

工作上的这种细心,所需的另一点就是亲切感,一点人情味,一种替别人着想的心情。“若是我的话,就想这么做”,这就是亲切感。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也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现代商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了。大笔的金钱投入下去,往往只为了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就可能将这些利润完全吞噬掉。

就拿上海的地铁为例。上海的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知道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

1.转弯。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不会直接通到室外,而二号线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一个转弯大大减少了地铁站台和外部的热量交换,从而减轻了空调的压力,使得一号线的电费大大小于二号线。

2.三级台阶。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不是和地面齐平的,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要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不要小看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它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与之相较地铁二号线曾发生过雨天被淹的惨剧。

3.地铁一号线每一个站台的楼梯、柱子的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大大减少了设计时候的绘图费用。从德国进口的车子的照明程度得到了精确的测量,当车厢壁上没有悬挂任何东西的时候,其亮度是相当舒适的。而目前由于大量张贴了广告,使得车厢内的照明偏暗。

小小一个地铁就又如此多的细节需要掌握,那么学习和引入一种制度呢?又有多少细节需要掌握,又有多少人真正努力去研究和思考这些细节呢?

细心的工作态度,是对一件工作重视的态度,对再细小的事也不掉以轻心,专注地去做。注意小节所做出来的工作一定能抓住人心,虽然在当时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但久而久之,这种工作态度形成习惯后,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

做事有“心机”的人,往往会在细心处练功夫。

从小事做起

比尔·盖茨说:“你不要认为为了一分钱与别人讨价还价是一件丑事,也不要认为小商小贩没什么出息。金钱需要一分一厘积攒,而人生经验也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在你成为富翁的那一天,你已成了一位人生经验十分丰富的人。”

有一名13岁女孩,她曾经替人照看婴儿以赚取零用钱,留意到家务繁重的婴儿母亲经常要上街购买纸尿片。于是她灵机一动,决定创办打电话送纸尿片公司,只收取15%的服务费,便会送上纸尿片、婴儿药物或小件的玩具等东西。他最初给附近的家庭服务,很快便受到左邻右舍的欢迎,于是印了一些卡片四处分送。结果业务迅速发展,生意奇佳,她又只能在课余用单车送货,于是他用每小时6美元的薪金雇用了一些大学生帮助他。现在她已经是一家颇有规模的婴儿用品公司总裁了。

尿布能做出与汽车同样大的产业,打火机能拥有与彩电同样大的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的人一想到做生意,搞产品,想到的就是大项目,高科技。其实,赚钱不在于产品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市场,是否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对于那些想创业的人来说,资金少,商业关系不多,销售网络没有建立,首先就搞需要大资金、高技术的产品,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倒不如先从一些小项目、小产品人手,既容易操作,又同样能赚钱,甚至也能赚大钱。

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个小职员名叫阿基勃特,每次远行住旅馆时,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后,说:“竟有员工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一个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都在他之上的,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开始时最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试着做些小事情。通过做这些小事,经验积累了,信心增强了,日后才能干些大的事情。所以一开始,选择的目标最好有短、平、快的特点,完成起来花时不多、投资不大,一旦失败打击也不太大。比如说,想开一家大的出版公司,不妨先开一家小书店,投资额不过几万元,就当是一次尝试。等到越做越大,人缘、社会关系、商业信用、实践经营经验逐步得到增长,就能干大的了。一句话,制定好的目标,一定要有条不紊地去实现,要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首先追求力所能及的目标。

那种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小至个人,大到一个公司、企业,它们的成功发展,正是来源于平凡工作中的积累。公司需要的是能够在平凡中成长的人,所以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能够把平凡工作做得很好的人,才是能够发挥实力的人。因此不要看轻任何一项工作,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的,当你认真对待了解每一件事,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成功的机遇也会接踵而来。

号称“东方犹太人”的温州商人的财富,是靠汗水一点点积攒出来的。东北人好面子,觉得几分钱的小利赚着也没意思。可是温州人不同,只要有利,他们就走货,不管是多小的买卖,在温州人眼里都是大生意。

有人说:北方人是小钱不爱赚,大钱赚不来;而南方人是什么钱都能赚,什么苦都能吃。虽然有点过激,但事实上真正靠做生意发家的,南方人要比北方人多得多。“先做小事,先赚小钱”,这句话许多年轻人都不爱听,因为哪个年轻人不是雄心万丈,一踏入社会就想“做大事,赚大钱”呢?

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做小事,赚小钱”的人。要知道,连小事也做不好,连小钱也不愿意赚或赚不来的人,别人是不会相信你能做大事、赚大钱的。如果你抱着这种只想“做大事,赚大钱”的心态投资做生意,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很高。

要想成功,赶快从你身边的小事做起吧!等你赚到了小钱才能赚到大钱。这也是做事的一条“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