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励志经典全书
10349200000053

第53章 保持身心健康(5)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认为她头脑不清楚,说瞎话,但是她的确有强烈的信心和坚定的想法,因为她是一个乐观的人。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几个星期以后,一位充满活力的女士来看我,她问我还记得她吗?我怎么会忘记她呢?她的信心使我印象深刻,我告诉她说,她看起来很好。

“啊!我当然很好,我相信我一定会很健康。”她十分快乐地说着话。这以后我又见到过她好多次,她还是很健康,气色也很好。你看,这不又是一个信心和正确的想法有益于治疗疾病的例子吗?

一个人只有采取了很多行动才能长期保持朝气蓬勃。其中一项是要从心智思想中把所有陈旧、疲弱、衰亡、没精打采和不快乐、不积极的想法彻底清除掉。有位叫做萨位。乔登的医生说,如果每人每天都能给自己来个心智上的清除,那么,我们的诊所便会减少前来应诊的人数。

记得有一次,麦尔顿先生和另外3个人在纽约共同坐一辆计程车,因为那天天气很好,所以麦尔顿上了车就对司机赞道:“今天天气真好,不是吗?”可是司机却喃喃道:“现在天气好又怎样,但天黑前会下雨的,甚至会有雪。”他还说了其他一些消极的话,可能是因为在车上的其他人都叫麦尔顿“医生”,所以那位司机便索性扭过头来,想做个免费的治疗。他说:“医生,为什么我的背一直在痛?”麦尔顿有些惊奇的样子,回答他:“哦?像你这样年龄的人应该不会有背痛的毛病的,你大概30多岁,是吧?”这位司机痛苦地回答:“对,我今年37岁。可是我不仅背痛,而且浑身都疼。因为我胃不好,所以也吃不好,我可真觉得不舒服。你认为我有什么毛病吗?”当麦尔顿告诉那位司机他是得了心理硬化症时,那位司机感到难以言传的恐慌。这个词语对他来说陌生、可怕。

“这是什么病?它有什么可怕或者神秘的症状?”他连忙问。他以前只听到血管硬化症之类的疾病,想不到心理也有硬化的时候。

麦尔顿向他解释:“你知不知道血管硬化症?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血管硬化,要知道,它是很难治的。”

“血管硬化症和心理硬化症难道有什么联系吗?”麦尔顿的解释倒把司机搞蒙了。

“当然,他们的症状应该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它们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无形的东西更不容易被发现。它比有形的更为严重。”

“而且”,麦尔顿继续对他说:“你的心理硬化症是较为严重的那种,从我坐上你的车我就注意到了。”

司机的手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他问麦尔顿:“我该怎么做呢?”

“别担心!”麦尔顿回答说,“像你这种病人并不需要医生的治疗,而是需要心理方面的医生,我正是这样的人。”最后,他说:“你最好抽时间,当然越快越好,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们可以给你相应的治疗。”

麦尔顿给了那位司机一张名片,那位司机如获至宝。

“别担心!”麦尔顿又重新说了一遍:“我们肯定帮你治好。”

后来那位司机果真得到了麦尔顿博士的治疗,他通过本书所说的定律,靠自己奋斗清除了病态的心理。

染上生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出现病态。成千上万的人自己使自己病倒,他们缺乏健康的心理状态。罪魁祸首是他们自己的心理。

解决的方法最简单不过,肯定自己,重视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散发出青春的活力。用爱代替所有的怨恨,从爱出发,战胜一切,回到爱的身边。去爱每一个人,并且努力使每一个人爱你。用积极的态度修身养性,抛去自卑,坚持信念。努力保持和培养健康的身心,走出困境。

约翰·柏吉夫人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她在拿破仑·希尔的指导下,战胜旧的自我,最终从生活的烦恼中走出来。

曾经有一个时期,紧张而单调的生活使柏吉夫人陷入高度的精神紧张之中。她整天忙碌不停,不只是身体,还有她的脑子。她的脑子一片混乱,白天无法休息,晚上失眠。她觉得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对自己和生活失去了信心。

“生活太可怕了。”她时常对自己说,“我简直喘不过气来。”

是的。她给自己的思想加了太重的包袱,以至超出了她的承载能力。

柏吉夫人的情况日渐严重,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过正常快乐的家庭生活,她的丈夫甚至也受了她的影响:她丈夫准备建一栋房子,只是柏吉夫人身心憔悴。柏吉夫人自己也清楚自己的状况给家人和生活带来了多大的麻烦,她的3个女儿不得不去和亲戚同住。刚从军中退下来准备成立一家法律事务所的丈夫不得不因此暂时放弃。

然而,她愈是想这些,就愈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她痛苦万分,觉得被烦恼彻底击垮了。

这时候,拿破仑·希尔出现了。他无异于是她的一颗救星。

拿破仑·希尔首先认真地分析她病症的原因:“现实生活让你喘不过气来,但是你应该正视它,你内心深处的自卑和对生活的妥协使你逐渐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是你不健康的心理造成了这一切。”

然后拿破仑·希尔提出了战胜这一切的方法:“建立起你的信心之船,张起你的自信之帆,勇敢地去挑战生活的风浪,最终抵达平和幸福之港。”

拿破仑·希尔最后鼓励她,不必逃避现实,越是逃避你就越会陷入其中。

柏吉夫人像是得到了佛教徒式的顿悟,终于有人能使她对自己重新找到了自信。她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她首先试着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虽然这在以前被她视为“不可能”,她的的确确毫不费力地完成了任务。她开始独立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把他们护理的舒舒服服。

后来,她渐渐地发现自己精神饱满,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开始有了食欲,睡眠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一个星期后,当柏吉夫人的父母来看柏吉夫人时,发现她一面哼着歌儿一面熨烫衣服。

她永远记住了这个教训,并对自己说:“坚持信念!迎接挑战!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她真的那样做了。从此以后,柏吉夫人强迫自己去工作,并沉迷其中。

最后,她把孩子们全部接回来,然后和丈夫一起住进那栋新房子。柏吉夫人的身体日渐健康,虽然偶尔也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但她总能微笑着告诉自己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只是调剂生活的插曲,乌云过后的太阳才是最美的,天空才是最晴的。她不再多想这些会让她烦恼的东西,而且用加倍的工作和顽强的信心去战胜它们。于是渐渐地,这些不和谐不愉快的东西竟然从她心中消失。

柏吉夫人终于恢复了身心健康,她重新从生活中找到了乐趣。

现在,她和丈夫以及3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让她对自己和美好的生活失去兴趣了,她变得快乐起来。

二 幽默的功效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生活中,你总是愿意同那些富有幽默感的人呆在一起。因为这样的人最容易接近。

幽默是对人生的自我解嘲。它是化解痛苦的良药。我们往往能从幽默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甚至从中找到信心。

“人们把自己想得太严重时,正足以显示本身的渺小。”这是大文豪王尔德曾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拿破仑·希尔非常欣赏的。

也许现在的你我都无法体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你是一个80岁以上的耄耋老者,面对人生,你肯定保持高度的幽默感。老人们有一颗睿智的心,和儿童接触时,他们往往“返老还童”,流露出儿童的天真、率直。

拿破仑·希尔每隔两个月左右都要出席一个“积极生活”大会。这个曾在美国许多地方举行过的大会,它的参加者除了拿破仑·希尔之外,还有林克列特、保罗·哈维、吉格·吉格拉、罗伯特·史北勒、诺曼·皮尔等人。

这些参加者大都是美国的伟大人物、社会名流,他们的共同点是精神上的信心和幽默。他们都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即使失败了也不丧失信心。他们保持着很强的幽默感,这种看似与生俱来的东西在出现困难的时候曾给过他们莫大的帮助。

拿破仑·希尔热衷于参加这样的聚会。每当和这些人重新聚在一起,他总会开心。他尤其欣赏林特列克,并和他结下深厚的友谊。

“保持你的童心!发现它,开掘它,注意别失去它。”他时常对每个人这么说。这是被他称作保持年轻的秘诀。

在这些大会上,林特列克经常向热情的观众发表演说,宣传他的观点。

“特别关注一下孩子,”他说;“他们时常做一些大人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天真的童心。注意别伤害他们。”

他曾经访问过一位3岁的小女孩,问她能帮母亲做些什么,小女孩说帮母亲做早餐,说她如何把面包扔进烤面包机里。结果面包烤焦了。

他问过一个小学生,问他的父亲从事什么职业,小学生说是警察。并且生动地描述了他的父亲怎样把抓到的坏人打得东倒西歪,如何带了许多珠宝首饰回来给他的母亲。

有一次,林克列特在大会上向一个小孩子提出一个假设:“假如,你是一架客机的驾驶员,你满载客人飞向夏威夷,这时,因为燃料耗尽飞机无法继续飞行,你将怎么办?”

“我先告诉大家绑好安全带,然后打开舱门跳伞。”小孩子想了一想回答道。

台下的人都忍不住笑起来。小孩子似乎受到了委屈,他拿着话筒怯怯地说:“我只是想出去买点汽油回来,然后再继续开着飞机赶往夏威夷。”

这时连林克列特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其实,我们只要保持我们的童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我们永远都不会衰老。

另外,最重要的是保持你的幽默感,笑看人生和你自己。你会发现,生活中原来隐藏着这么多的惊喜。

这样,你就度过了人生,收获了世界。

三 快乐使人健康长寿

快乐作为人健康长寿的一个必备条件,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林肯曾对人们说:“据我看来,人们都是自己想要怎么快乐,就能怎么快乐。”

是的,想怎么快乐就怎么快乐。只要你能以积极的态度处世,看待世上的一切变化,那么,快乐将永远伴随你。

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唱道:“我要快乐,但是除非能使你快乐,不然我就不会快乐。”

“快乐是从别人眼中得到的。”你使别人感到快乐的同时,你自己也就享受了快乐。

柯莱儿·钟斯是奥克荷马市立大学宗教系一位教授的夫人。她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他们刚刚结婚,住在一个小镇里。他们是一对老夫妇的邻居。他们的邻居没有亲人,也没有儿女。老太太身体不好,老头子照顾她。有一年圣诞节,柯莱儿·钟斯太太跟丈夫一起装饰圣诞树。对每个人来说圣诞节应该是快乐和热闹的。然而他们能感觉到,他们的邻家却十分冷清和凄凉。她心血来潮,也替那对老夫妇装饰了一棵。当他们把那棵圣诞树送到邻家,老太太哭了,老泪纵横。

老太太是喜极而泣,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圣诞树了。

从老太太的眼泪里,柯莱儿·钟斯感受到了快乐。他们的快乐在于使别人得到了快乐。

当然,如果你能不奢求,不苛求,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生活,你也会从中感受到无限快乐。这便是一种“知足者常乐”的心境。即使你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可我什么也没失去呀!你同样能体会到快乐。因为生活虽不偏爱你,却也不会抛弃你。

我们有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有时会因为某个家庭成员的苛求而使整个家庭失去和谐。

有一次我问我们“PMA,成功之道”班级的一个大约20岁的青年:“你有什么问题吗?”

他如实跟我说了。他说这星期他打算离家了,因为他和他母亲闹僵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母亲和儿子属于两代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待生活的诸般问题,难免会产生分歧甚至对抗。

我对他说:“首先你的态度是不对的。因为她毕竟是你的母亲,你应该学会尊敬她。”我首先对他提出批评。

“而且,你的母亲肯定不会像你们年青人,整天都有新鲜的想法。你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她想一想。把你们的位置颠倒一下,想一想假如你是母亲,又会怎么做。假如你能坚持这样做下来,你的母亲难道不会快乐吗?”

“另外,假如你努力这样做了,我想你母亲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苛求你。她对你发表意见,你应该高兴地接受下来。说不定她会受你的感染,这样你们的僵局就会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消解。”

“我必须每天这样做?”学生问,“可我心里还是没底。”

“你必须这样,这是你的功课。”我告诉他:“别担心,只要你努力就行了。”

一星期以后,那个青年高兴地答复了我。

“我决定不走啦!”他高兴地说。

我知道这一个星期以来他是怎么做的。我高兴地看到在他身上发生的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于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去衡量别人,这样做是很没道理的。

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和对事物善恶的评定标准,我们评价一个人或者事物时,心中早有了自己的尺子。然而人与人是有区别的,有时甚至会截然不同。我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标准苛求他人。

问题是许多人都认识不到这一点。特别是大多数家长同子女之间。

一个大机构的总裁在电话中约好同拿破仑·希尔见面。他向拿破仑·希尔倾诉他的苦恼。

“我在工作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他说,“在公司里我经常得到上司的嘉奖和下属的尊敬。人人都羡慕我,他们把我当成一个事业和家庭都成功的人。”

“然而没有人理解我,甚至我的孩子。他们看不到我成功背后的苦恼。”

“我把工作之余的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孩子身上。我把所能给予的东西全部给了他们。我总是小心地保护他们,对他们的关怀无微不至。他们从来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他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

“我也希望他们长大后能成为像我这样的人,希望他们年轻有为、飞黄腾达。我试着要求他们,却都脱离了我的设想。”

其实这位先生根本用不着这么苦恼。假如他在给予自己孩子物质财富的同时,同样也给予他们精神财富,多与他们心理沟通,使他们感觉到他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使他们在依赖他的同时信赖他,他们的关系就会好多了。

我想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一定很多。人们之间关系的冷漠在于缺乏经常而有效的沟通,很多人做事时只考虑自己满不满足,快不快乐,而不能为他人着想。他们缺乏从别人的快乐中获取快乐的能力。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往往如此: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使别人得到快乐,作为回报,他们也得到了快乐。因此,这些人每时每刻都被快乐包围着,他们生活在快乐之海。他们的富有在于拥有永恒的快乐,同时也拥有了永恒的价值。他们生活于快乐之海,并且永远也不会将它们失去。

他们懂得怎么去得到快乐和享受快乐。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吗?

他们从来都很知足,因为他们拥有快乐。

永恒的爱使他们正直、善良、得人

他们从不憎恨生活,因为他们心中有爱。尊敬。

他们愿意付出,从不奢求回报。

他们只渴望那些于人于己有意义的东西,并且视此为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他们健康、快乐,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