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方圆全书
10349300000015

第15章 立身处世要方圆有度(4)

在一次抽查中,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清洗程度不够。在责问留学生时,该留学生反而振振有词:“洗五遍和洗七遍差不多啊!”于是老板辞退了他。后来,他又到其他很多家餐馆应聘。得到的答复都是:“你就是那位只洗五遍盘子的留学生吧,像你这种没有规则意识的人,我们不需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留学生就是因为头脑中没有规则意识,所以不遵守规则,最终被规则无情地淘汰了。

规则不是束缚人们手脚的绳索,而是让世界秩序井然的必要手段。只有人人遵守了规则,才能保证大家更好地生活。如果大家没有规则意识,都不遵守规则,都违背、破坏规则,那将是十分可怕的。

以食品行业为例,有的企业漠视、违背食品卫生标准和法规,制造注水猪肉、有毒大米、劣质奶粉等等,虽然一时能够获得暴利。但久而久之,造成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南京冠生园因为严重违背规则,用陈旧霉变的原料加工月饼,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结果80年老字号的名牌企业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破产倒闭。这就是规则对它最好的惩罚。

更为可恶的是,那些蔑视规则、破坏规则的害群之马还会殃及无辜,同时也毁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如果任其泛滥,最终还将毁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国之梦。

如何才能树立规则意识呢?就得做到承认规则、熟悉规则、遵守规则、运用规则和维护规则这几方面。下面这个故事就包括了这几个方面的意思。

有名律师买了一盒极为昂贵的雪茄,还为雪茄投保了火险。他在一个月内慢慢地把这些顶级雪茄抽完了,就要求要保险公司赔偿,理由是“雪茄在一连串的小火中受损”。

保险公司当然不愿意赔偿,理由是:“此人是以正常方式抽完雪茄。”法官在判决时表示,虽然此项申诉非常荒谬,但是既然保险公司同意承保,而且保单中没有明确指出何种“火”不在保险范围内。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赔偿投报人1.5万美元。

律师得意洋洋地将支票兑现后,保险公司马上报警将他逮捕,罪名是纵火案疑犯!因为从他自己先前的申诉和证词中,证明这名律师“蓄意烧毁已投保之财产”的罪名成立,所以判他入狱服刑24个月,并罚款美金2.4万元。

作为律师,当然熟悉规则,但他不遵守规则,反而要求索赔。“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法院先是承认规则,认为合同有效,所以让保险公司赔偿;而后,运用规则惩罚了律师,最后维护了规则。

我们看见高压电线时,谁都知道碰不得,谁也不敢去碰,而且还经常提醒别人不要去碰。对于规则,我们也要这样做,千万不要与规则较劲,千万不要去恶意运用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地有了规则意识。

优秀来自于哪里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改变和坚持我们的习惯,使良好的习惯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我们便会有效地改变我们的人生,并通向成功之路。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大烟鬼,烟抽得很凶。有一次,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凌晨两点钟时,盖蒂想抽一根烟。但身上的烟抽完了,要买只能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

烟瘾促使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准备去买烟。在出门那一瞬间,盖蒂突然停住了,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于是,盖蒂下定了决心,不去买烟了。就脱下衣服换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从此以后,保罗·盖蒂再也没有拿过香烟。

盖蒂后来的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世界顶尖富豪之一。这与他意识到了习惯的力量是分不开的。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人们的习惯也如同这“破窗理论”:如果有良好的习惯,总会自觉地抵制一些消极的情绪,坚定自己的信念;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就只会随波逐流、庸庸碌碌。

一只雌猫爱上一位英俊的青年,就向女神亚福罗迪特祈祷,请求把它变成人的样子。女神被它的真情感动,就把它变成美丽的少女。青年看到这位少女,一见钟情,两人彼此爱慕,就结婚了。

有一天,亚福罗迪特想试探猫在变成人形后性格有没有改变,就在房间里放进一只老鼠。这时,猫忘记自己已经是人,就从床上跳下来,敏捷地捉住那只老鼠,放进嘴里吃掉。女神看了大叹一声,便将它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根据资料显示,人类90%的行为都出自习惯的支配,习惯决定了人们如何做事,为什么?因为习惯具有力量,具有惯性。警察看谁都像小偷,老师看谁都像学生,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在泰国,驯象人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们绑在水泥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就不再挣扎,一直到长成了大象。这时候,大象完全能够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它们习惯了。所以,一截细细的链子,居然就能拴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习惯的束缚,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和行为所形成的。因此,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我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及文学家富兰克林,是北美土地上第一个世界伟人。人们把他称为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科学的丰碑、“美国之父”等等。

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就是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习惯”的重要。富兰克林22岁时,他为自己制定了13项做人的原则,他每天以此来对照自己,促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13项原则是:自制、慎言、秩序、坚定、节俭、勤勉、诚实、公正、宽容、平静、整洁、忠贞。这13项原则是富兰克林成为一世伟人的关键,他一生始终不渝地坚持着,成就了他伟大而辉煌的一生。

“我们被锁链束缚,却从来不知道钥匙在自己手中。”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成功的方法也数不胜数,但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优秀的习惯。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来源于一些优秀的习惯:勤奋、好学、坚韧、诚信、责任感等等。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只要我们去有意识地改变和坚持我们的习惯,使良好的习惯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我们便会有效地改变我们的人生,进而通向成功之路。

养成习惯的过程当然是艰苦的,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将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因此,短时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根据西方人文科学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培养平均需要21天左右,这就是说,只要能吃得了21天的苦,就能得到的一辈子的甜,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交易!

做一个有精神的人

一个人要成功,首先就得做一个有精神的人,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心中就有了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这是做事成功的最佳保证。

在毛泽东之前,中国对西方列强的斗争从来没有成功过,有的只是悲剧性的英雄。只有毛泽东真正扭转了乾坤,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命运。即使同时与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前苏联斗争,对方也照样栽在毛泽东手下。

美国在朝鲜和中国直接较量,输了;在越南间接跟中国较量,又输了;煽动很多国家,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与中国较量,结果二十多年下来,中国不但没垮,反而成了核大国,让美国人坐立不安。

难道毛泽东是神仙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毛泽东最有骨气、最有血性,最具精神的。毛泽东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就是因为中国人有了那种不信邪、不服输、不怕事的精神,所以就拥有了无穷的信心、勇气与智慧。

因为有了精神,毛泽东从打江山到建设新中国,一切全靠自己,白手起家、反败为胜、以弱胜强,创造了一个个的人间奇迹。无论是美国还是前苏联都拿毛泽东毫无办法,打不赢,吓不倒,骗不过,困不住。让他们头痛不已。

一个人如果丧失了灵魂,不过是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就成了一盘散沙。一个人要成功,首先就得做一个具有精神的人,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心中就有了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这是做事成功的最佳保证。

金丝猴最珍贵的部位是那条毛茸可爱的尾巴,过去猎人用药箭来射杀它。但每当金丝猴中了毒箭之后,据说会立即咬断金色尾巴投掷于荒山大江之中。类似的还有麝,它在被人追逐到无路可走时,也会自己撕裂腹下麝香投岩而死。它们都是宁死也不把最美好的东西当做牺牲品。

对于人来说,也有自己最美的、宁死也不能放弃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精神的含义其实很广,包括尊严、人格、气节等等。一个人假如丢弃了这些东西,不仅同伴会鄙视他,就连敌人也会看不起他,那还能叫做人吗?

很多年前的美国,一群逃难的流亡者面对好心人送来的饭食,连一句谢谢都来不及说就狼吞虎咽。只有一个年轻人除外,他对好心人说:“我不能平白吃您的东西,你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干吗?”

好心人一听,大为震动,就将年轻人留自己的庄园里干活,还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年轻人。他对女儿是这样说的:“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那种精神。”20年后,这个年轻人超额完成了老丈人的预期目标,成了亿万富翁,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人如果没有一点儿精神,就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奋斗的目标,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有的人之所以烦恼横生,之所以对人生困惑茫然,并不是因为没有财富、才华以及健康,而是因为缺乏了一点精神。

加德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名医生。他认为,在美国死于癌症的病人中,75%的病人是被吓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

加德纳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死囚躺在一张床上,并告诉他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手术刀的刀背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下,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它向床下的一个容器里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那个死囚就这样被吓死了。

加德纳的这个实验结果告诉世人的就是:精神才是生命的支柱,一旦从精神上摧垮一个人,生命也就变形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因为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粗茶淡饭就可以了。但要活得精彩,就必须要有铮铮铁骨、堂堂正正、百折不挠的精神。

活到老与学到老

人的记忆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流逝和不断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就相当于是“加油”、“充电”。

赫特是美国的国会议员,他中学毕业之后,在一家杂货店里当店员。有一次,一个摸骨师在摸完了赫特的头以后,告诉他说:“你有一副很好的头骨,但一定要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这对你今后大有好处。”

这番话激发了赫特的信心和信念。他开始认真看书,认真学习。从书中,赫特知道了种种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学习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这为他日后在议会中的工作奠立了良好的基础。

原以为一生只能在杂货店当学徒的赫特,最终成为了国会议员,原因不是摸骨师预测出了他的命运,而是他有着爱学习的好习惯。

犹太人刚懂事时,母亲就会将蜂蜜抹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就是让孩子从小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里有智慧。在聪明的犹太人眼里,只有智慧是永远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偷不走的。而获取智慧的方法,就是学习。

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呢?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谋生、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所以,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一直要坚持学习。“知足者常乐”是一种美德,但是在学习上,则要做到永不满足,学无止境。

在这方面,中国封建时代的康熙皇帝,他嗜书好学、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康熙从小就手不释卷、书不离身。亲政后,日理万机,依然读书不止。他经常说:“读一卷书即有一卷之益,读一日书即有一日之益。”而且,康熙年龄越大,越是喜欢读书。这位吃羊肉长大的满族皇帝,比历代任何一位汉族皇帝都精通汉文化,经、史、子、集、诗、书、音、律,无不精通。

对于西方科学,他的求知欲甚至比现代人还强烈。对天文、历法、地理、物理、化学、医学等各种学科都孜孜不倦地钻研。所以康熙是学贯中西、百科全书式的皇帝第一人。

为什么要提倡“活到老,学到老”呢?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人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怎么能学完呢?何况个人用十几年所接受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

人的记忆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流逝和不断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就相当于是·t加油”、是“充电”。

很多人这样自我安慰:“现在晚了”、“学了也没用了”……有着这种漠视学习心态的人,只能将时间消磨在闲聊、麻将、电视上面,难怪他们一事无成。

罗马政治家柯图80岁时,决定开始学习希腊文;加拿大前最高法院院长威廉爵士在90岁高龄时说:“有许多最好的东西,还在等待我去学习。”宋美龄是60多岁后才开始学习国画的;鲁迅先生在临死前一个小时还在写文章;至于80岁拿硕士文凭,90岁拿博士文凭的新闻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对比一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呢?

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在夫人去世后,与从事科技史研究的80多岁的鲁桂珍结婚,李约瑟在婚礼上致辞说:“两个80多岁的老人站在一起,似乎有点滑稽。但是,我的座右铭是:就是迟了,做也比不做强。”

在学习方面,李约瑟也是这个态度。他37岁那年才开始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54岁那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一卷,到90岁那年,共出版了15卷。他因此成了中国科技史的著名学者。

一万个叹息抵不上一次真正的行动,过去学习差、底子薄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即刻开始学习,而且坚持下去,活到老就要学到老。

相信自己很重要

自己是不是最棒的并不重要,但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只有这样,今后才有可能成为最棒的。

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