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亲子教育道理故事全集
10355900000020

第20章 换个角度看事物(5)

葛藤本是产于我国江南的一种豆科藤本植物,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地生长着。一个偶然的机会,葛藤传到了美国。谁也没想到,这个"外来客"一踏上美国的土地,便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当时美国科学家正为水土流失一筹莫展,没想到葛藤的到来很快使这一问题得以根治……

薇甘菊原本是生长在美洲的一种植物,尽管它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随风播种,但千百年来却始终没有成为"大家族"。然而,自从薇甘菊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后,仅10年时间,就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植物王国的霸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原来葛藤和薇甘菊在原生地都有许多天敌。就拿薇甘菊来说,在原生地的生态环境中就有天敌上百种。它与它们互相依赖,又相互制约,灭亡不了,也壮大不了。直到它们换了生长环境,少了天敌制约,才得以迅速蔓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异地效应"。

其实,不光植物,在人类社会也一直存在着"异地效应"。如战国时期的苏秦,他在自己国家里所得到的只有嘲讽,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缺点和弱点,而对他的优点视而不见。当苏秦争取机会的时候,将他的缺点放大的人们自然不会让他如愿以偿;当苏秦与人们竞争的时候,对他的弱点了如指掌的人们会竭尽全力阻止他达到目的。而当苏秦来到赵国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在赵国没有熟人,在赵国人眼里,一开始便认为苏秦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说客,一个充满治国谋略的政治家,一个身佩宝剑、勇武兼备的男子汉。因此苏秦能以赵国为基础,一举而佩戴六国相印,从而把自己的事业推向顶峰。这正是俗话所说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中国的软件王子求伯君发展的经历,也是"异地效应"突出的例子。求伯君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四通公司工作。那时四通公司的生意正红火,生产的打字机供不应求。求伯君却在公司领导层踌躇满志的时候,看到了暗藏的危机。他预测不久电脑便会取代功能单一的打字机,便一次又一次建议公司投资开发"WPS文字处理系统"。可公司的权威们却认为开发电脑文字处理系统等于是砸自己的饭碗。求伯君从来自国外的信息了解到,此时外国正在加紧对中文文字处理的研究,以期占领中国广阔的文字处理软件市场,因此求伯君非常着急。然而,在四通这个专家众多、资深位高之人如云的公司里,求伯君可谓人微言轻,没有人把他深谋远虑的建议当一回事。他本想利用公司的电脑搞这项软件的开发,却不断有人向总经理告他的黑状。在这样的环境里,求伯君的电脑才能根本得不到发挥。

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求伯君认识了香港金山电脑公司的老板。两人谈起有关"WPS文字处理系统"的开发问题,没想到英雄所见略同。金山电脑公司的老板知道他在四通的处境后,便竭力请他到自己公司工作,并答应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方便。于是求伯君辞去了四通公司的工作,来到金山电脑公司,一心一意从事"WPS文字处理系统"的研究。一年后,他的文字处理系统开发成功,很快便挤垮了四通中文打字机,占领了中国文字处理软件的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发的"WPS文字处理系统",一举打破了西方国家企图垄断中国文字处理软件市场的美梦……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求伯君贪图四通公司的较好待遇,而不愿"跳槽"到香港金山电脑公司的话,他在电脑方面的才能恐怕会在许多"天敌"的制约下,水远也发挥不出来。

植物因为没有了"天敌"的制约而迅速蔓延,人才也是一样。如果你认为在你工作的环境中,因为思想观念、机制、人们的嫉妒等原因,限制了你的发展,那么你不妨像苏秦、求伯君那样换个环境试试。

爱心提醒:适应生存的环境,是一种活法。在生产力低下的昨天,这一活法被绝大多数的人认同和接受。寻找能使自己得以发展的环境,也是一种活法。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这一活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重视实现人生价值的现代人所实践,并品尝到了"螃蟹"的鲜美。

学会放弃

放弃,有时候是一种明智的抉择,虽然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灌输的多是不轻言放弃的人生态度。因为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而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的炫人耳目的精彩,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慧。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电脑王国的国王,稳居世界首富的宝座,就是因为他懂得放弃。他在读到大三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学位而一头扎进他所酷爱的电脑世界,弹奏出人生的精彩乐章。如果他循规蹈矩地把书念下去,创业的大好机遇也许就会稍纵即逝了。

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崔琦的成功也是因为他们勇于放弃。杨振宁于1943年赴美留学,受"物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科学理论"观念的影响,他立志搞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于是,经由费米教授安排,他跟有美国氢弹之父之誉的泰勒博士做理论研究,并成为艾里逊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成为艾里逊实验室流行的一则笑话的主人公:"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不得不正视自己:动手能力比别人差!在泰勒博士的关怀下,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杨振宁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打算,毅然把主攻方向调整到理论物理研究上,从而踏上了物理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假如他一条道走到黑,恐怕"杨振宁"至今还是一个藉藉无名之辈。而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划完成,而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为他赢得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也就为他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爱心提醒: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慧心创意巧

晚清有一位和尚画家,法名叫竹禅。他云游到北京,被召到宫里作画。一天,一位宦官向宫内画家宣布:"这里有一张五尺宣纸,慈禧太后要画一幅九尺高的观世音菩萨站像,谁来接旨?"那些画家按常规思维,认为在五尺宣纸上画九尺高的观音菩萨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无人敢接旨。而竹禅想了一下说:"我来接!"他磨墨展纸,一挥而就。大家一看,无不惊叹。原来竹禅采用了创造思维:他画的观音和大家常画的并无多大差异,只是把观音画成了弯腰在拾净水瓶中的柳枝,如果直起腰来则正合九尺。慈禧看罢,连连称赞。

宋代画院招考画工,用"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考生一接到题目,几乎都不假思索,提笔作画,一时完成。大部分考生采用了常规思维:有的画达官显贵,有的画文人仕女,这些人物均骑着马穿梭于花丛之中,主考官阅卷时大摇其头,只有一幅画吸引了他。这幅画整个画面上不见一朵花儿,只见一匹骏马扬鬃缓步走来,几只蝴蝶围绕着触地轻抬的马蹄飞舞追逐,踏花的马蹄沾有的芳香之气竟然引来了蝴蝶。绘画本是诉之于视觉的艺术,而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嗅觉形象(花香)通过画面表现出来,是相当困难的。而这个画工竟然做到了,真可谓妙手回春。

爱心提醒:人们要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必须拿起创造思维这个武器,彻底破除并挣脱束缚手脚的常规思维,寻求奇异的思维效果。

超脱羁绊

《空战在朝鲜》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掌故:东北老航校毕业生组成的志愿军空军第四师10团28大队召开誓师大会,队长李汉对着队员喊:"有决心没有?""有!"队员的回答气势如排山倒海。李汉接着吼道:"有孬种没有?""有!"声音洪亮整齐,礼堂内轰地爆发出笑声。其实,这完全是思维定势在作祟!一旦你"着"了思维定势的"道儿",任你是多么有学问的人也要栽跟头。若不信,请看:

即便智慧如苏东坡也难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苏东坡一"叹郦元之简",一"笑李渤之陋",进而提出关于石钟山得名的新说,但并没有跳出"声"说的窠臼,因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合实际的。直到明清时人们才逼近了事实的真相,原来该山是以"形"得名,《石钟山志》如是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原来如此!

还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也需要走出定势思维才能读懂。二战前夕一列火车上,突然没有了灯光,同在一节车厢内的法国军官、德国军官、年轻漂亮小姐、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四个人之间听到一声亲吻,随之是一记耳光,这引发了四个人心目中的不同评价:老妇人钦佩小姐;小姐感到非常纳闷;德国军官感到委屈;法国军官则很得意。事实的真相如何呢?原来是法国军官很响亮地自吻手背随即掴了德国军官一记耳光。是法国军官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势策划了这场闹剧。所以老妇人饮佩小姐:有节操,不轻易让人占便宜!小姐感到纳闷:竟然会有男人吻那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德国军官感到委屈:我又没有做出什么荒唐的举动,怎么打我的耳光呢?奥妙就是这样的。

说到底,思维定势就是用习惯的观念去考察事物,那往往会一条道儿走到黑;有时,我们的思维拐一个弯,把面对的问题做些"分解","烫山芋"将不再烫人。真的,"分解"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矮个子的山田本一能在马拉松赛跑中反败为胜且屡建奇功,这"分解"的智慧自是功不可没。

爱心提醒:人生旅途漫漫,我们将会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若想化难为易,就必须不断冲破思维定势,妙用"分解"的智慧,去披荆斩棘,拥抱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