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亲子教育道理故事全集
10355900000041

第41章 学会坚强愈挫愈勇(5)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变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爱心提醒:我们的翅膀也同样常会被折断,也同样地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上帝偏爱她,让她洗厕所

现今,日本国民中广为传颂着一个动人的小故事: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她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

洗厕所!说实话没人爱干,何况她一个细皮嫩肉、喜爱洁净,且从未干过粗活的小姑娘。洗厕所时在视觉上、嗅觉上以及体力上都会使她难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使她忍受不了。当她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马"造反",翻江倒海。那滋味,她长这么大也没尝过。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高,且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

她当然明白"光洁如新"的含义是什么,她当然更知道自己不适应洗厕所这一工作,真的难以实现"光洁如新"这一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恼之中,也哭过鼻子。这时,她面临着这人生第一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知难而退?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想起了自己初来时曾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

正在此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她面前,他帮她摆脱了困惑、苦恼,帮她迈好这人生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她认清了人生路该如何走。但他并没有用空洞理论去说教,只是亲自做个样子给她看了一遍。

首先,他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竟然毫不勉强。实际行动胜过千言万语,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她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此新马桶中的水是不脏的,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

同时,他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一束关注的、鼓励的目光,这已经够了,因为她早已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震颤。她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

"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的、振奋的人;从此,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那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厕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从此,她很漂亮地迈好了人生第一步;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开始了她的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历程。

几十年光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野田圣子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表现为她强烈的敬业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这一点就是她成功但并不神秘的奥秘之所在。

爱心提醒: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话看来真对!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都证实了这一规律。由此,可以说--上帝偏爱她,让她洗厕所。

一个男孩的疑问

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皇家学会上做完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后,乘船取道地中海回国。

甲板上,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妈妈,这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母亲一时语塞,求助的目光正巧遇上了在一旁饶有兴味地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海水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关于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当时在科学界只有这么一种解释。但不知为什么,拉曼在告别了那一对母子后,总对自己的解释心存疑惑。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久久萦系于拉曼的心。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小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展中最大的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拉曼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并很快发现了疑点,进而彻底推翻了先前的结论,提出了新的科学的解释,他的发现被后人称为"拉曼效应"。

爱心提醒:在科学发展史上,每项新的发现或创造,都是用问号抽出的丝、引出的线,问号是黎明的曙光,是暗夜的指南,科学就是循着一个个疑问,不断地发展和超越。

卑微不可战胜

曾读过一则民间故事,说是从前,在澜沧江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许多年来,寨子里的百姓一直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吉祥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寨子里突然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力大无比,脾气暴戾,每天要吃掉两只羊,每三天要吃掉一头牛,而且只要稍不如意就拔树毁屋,寨子里的百姓苦不堪言。

在巨人的折腾下,不几年工夫,苍翠的山岗都光秃了,碧绿的田野都荒芜了,原先那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富饶而美丽的景象,再也见不到了。百姓们对这个巨人恨之入骨,连做梦都想将他除掉。可是,整个寨子谁都不是巨人的对手,只好年复一年地忍受着巨人的欺辱和折磨。

后来,寨子里来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是个智者,曾帮助山那边的百姓制服了一个经常危害百姓的妖精。寨子里的百姓悄悄找到这位僧人,希望他能帮助大家制服巨人,除去这个祸害。

僧人爽快地答应了乡亲们的请求,他带上寨子里的几位长者来到巨人栖息的山洞,心平气和地对巨人说:"人们都说你力大无比,本领高强,可是我不相信,你能不能露一手让我看看?"巨人一听便大声吼道:"你竟敢不相信我的能力,那我就露一手让你瞧瞧。"巨人于是走向一棵大树,稍一用力,大树便被连根拔起;巨人又走向一块巨石,双手轻轻一擎,几吨重的巨石便被举过头顶,他随手一抛,地上便砸出一个一丈多深的大坑。就在巨人正得意洋洋的时候,一头大象突然走了过来,于是巨人伸手一抓,然后又向外轻松地一摔,一头活生生的大象瞬间便被摔得血肉模糊。

看到巨人竟有如此蛮力,僧人不免也大吃了一惊,但他很快便镇静下来,故意装出一副轻蔑的表情走到巨人跟前,对巨人说:"你虽然力大无穷,但却战胜不了一只小小的蚂蚁。如果不信,咱俩可以打赌。不过得有一个条件,如果你赌输了,你要远远地离开这个地方,并且永远不许再踏进这个地方半步;如果是我输了,那我就让寨子里的百姓除了按惯例每年给你送四百只羊外,再加一百头牛。"巨人听了觉得非常可笑,便轻蔑地说:"赌就赌。说话算话。为防止双方反悔,我们一同到天神面前去订下誓约。"巨人心想:我能一把拔起一棵大树,一脚踹翻一间房子,一拳砸扁一头大象,怎么可能战胜不了一只小小的蚂蚁?巨人马上拉起僧人来到天神庙中,当着天神的面儿订立了誓约。

随后,僧人捉来了一只蚂蚁,小心翼翼地交给了巨人。巨人双手接过蚂蚁就狠狠地往地上一摔,结果蚂蚁不但安然无恙。而且还继续在地上欢快地爬来爬去。巨人恼羞成怒,又抬起他毛茸茸的大脚,对着蚂蚁使劲儿地踩了下去,结果蚂蚁又从他宽大的脚趾间爬了出来。巨人用尽了各种办法,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却依旧奈何不了这只小小的蚂蚁。

巨人输了,只好无可奈何地仰天长叹一声,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寨子。

在巨人眼里,蚂蚁不过是一种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生命,他甚至根本就不曾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就是这么一个与那些飘荡的尘埃没有多少区别的、卑微而又弱小的生命,却毫不费力地击败了他这个力大无穷的巨人。

巨人当然不会明白:卑微的生命,也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和潜能。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鲜活的事例。东南沿海有一个小岛,由于一直未受过台风的袭击,岛上巨树接天,灌木成林,绿草如茵,景色非常迷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可就在不久前,一场罕见的台风却突然席卷了整个小岛。台风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参天大树有的已经被连根拔起,有的已经被拦腰折断,甚至连那些用钢筋水泥浇铸的旅游设施,也被肆虐的台风弄得一片狼藉,但那些矮小的灌木和柔弱的小草却安然无恙,依旧是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横扫千钧的台风,轻易地摧毁了那些高大挺拔的大树,但却奈何不了那些卑微而弱小的灌木和小草。

其实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小小的蚂蚁也好,小草小灌木也好,它们都是卑微的、弱小的,但就是这种司空见惯的,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卑微与弱小,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反倒显出了一种巨大的力量。

爱心提醒:许多人平时都会犯这种错误:人只对高贵和强大崇拜有加,而对卑微和弱小不屑一顾。其实,每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高贵和强大反而往往会成为一种致命的"短处",而卑微和弱小呢,反而常常能够成为保障自己得以平安生存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