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马歇尔
10362700000012

第12章 秣马厉兵(2)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对援助英国的态度及发挥的作用,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但马歇尔的慷慨也掩盖了一个通常被人们所忽略的事实,在1940年的6~7月间,从战略方面考虑,马歇尔是很不愿意将武器装备送往英国的,他的举动,是出于一种大势所趋的无奈,而不是心甘情愿的激情。

在1940年夏天那些闹哄哄的日子里,与那些公开采取的战备措施相比较,美国的军事战略则在沿着一条人们看不见的战线进行新的审查和调整。就美国军事领袖们来说,他们比普通的公众更紧张,因为公众对军备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社会舆论、国会态度的转变为重振军备提供了条件,但是要把得到的拨款变成军队和武器装备,需要时间。而且,这样的事实也不容忽视,行政当局采取的这些热热闹闹的措施,还是很有节制的。美国尚未参战,和平经济只有一小部分转入到了战时生产。国会通过的拨款计划,还有待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如果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继续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甚或英国也退出战争,那计划不仅会付诸实施,而且会大量地扩充军备。但如果英国能够顶住希特勒对英伦三岛的空中攻势和海上运输路线的潜艇攻击,那么,国会会对美国自己的军备扩充持非常节制的态度,宁愿把武器多卖给英国,让英国在战场上去同德国人拼。鉴于这些考虑,法国沦陷后军方对形势的估计比较保守。

1940年5月22日,陆军战略计划人员向参谋长马歇尔报告了他们对战争形势的分析和看法。法国抵抗的崩溃和德国的胜利,会加速日本、意大利同德国的联合行动,英国的抵抗和英、法舰队的未来仍然是一个未知数。美国在南美、在远东、在欧洲都面临着挑战,美国不可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美国应该收缩战线,减少义务,全力以赴保卫西半球。同一天,在有罗斯福、斯达克和副国务卿韦尔斯参加的会议上,马歇尔向他们介绍了战略计划人员的看法,韦尔斯表示完全同意。关于以大宗作战物资援助英国的问题,马歇尔指出:美国自己战备不足,而英国的前途又悬而未决,这样,将大宗作战物资运往英国,就可能落入德国人之手,对美国非常不利。马歇尔对英国的抵抗前途十分的担忧,德国人已经有决心有能力对英国的港口、海军基地、军事工业进行强有力的轰炸,在海上实行大规模的潜艇攻击战,破坏英国的海上运输线。在德国的战略轰炸和潜艇攻击下,英国就会遭到极大损失,食品和作战物资运不进来,随之德国就会在英伦三岛登陆。

马歇尔向罗斯福建议,请他考虑以下军事战略方针:

1.在太平洋采取纯粹的防御态势;

2.不承担为盟国提供作战物资的义务;

3.为了对付可能的紧急情况,迅速动员国家的武装力量,以保卫西半球。马特洛夫和斯内尔:《联合作战战略计划:1941~1942》,华盛顿,1970年,第17~19页。

罗斯福对战争发展前景的估计要乐观得多。他不相信希特勒能够按照自己提出来的条件实现欧洲的和平。他明确表示:美国的武装力量不必从最坏处考虑,英国政府和不列颠诸岛能够顶住,英国海军可以守住英吉利海峡,而空军则能击退德国的轰炸。因此,对英国的帮助不能削弱,只能加强。马特洛夫和斯内尔:《联合作战战略计划:1941~1942》,华盛顿,1970年,第14页。

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罗斯福的乐观估计是对的。但这也不可能推导说,马歇尔对英国的抵抗前途漠不关心。站在他职业的角度上考虑,他的主要责任是为罗斯福总统提供各种战略方面的参考和选择,在当时背景下,各种形势和发展捉摸不定,尤其是英国的前途捉摸不定,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确保美国的安全,在战备上采取一条谨慎的路线,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随着德国入侵英国的可能性逐渐减小,英国的抵抗慢慢巩固,马歇尔对英国的前途也充满了信心,对英援助不存在任何疑虑。但两国之间争夺武器装备的事是常存在的。马歇尔积极支持英、美两国的参谋人员加强联系,互通情报,共同研究和讨论一旦美国直接参战以后,两国将采取的共同战略问题。这导致了1941年1~3月英、美军参谋在华盛顿所举行的“ABC会谈”。会议最后通过的“ABC-1”文件指出:因为德国在轴心国中起控制作用,又因大西洋和欧洲地区是决定性战场,美国的主要军事努力将放在那里,在其他战场的军事行动,应以有利于那种努力为条件。如果美国参战时,日本加入轴心国对美作战,美国将在远东和太平洋采取战略防御态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先欧后亚”战略原则。雅各布森和史密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策和战略:文献和评论选编》,牛津、纽约,1979年,第141页。

1941年初,罗斯福总统提出的“租借法案”在国会以及全国各地展开讨论。反对派援引两个理由:一是该项法案增加了美国卷入战争的危险,一是它赋予总统的权力大得可怕。反对派还提出,认为进一步援助英国,一旦德国获胜,美国自己反而国防空虚。马歇尔作为美国陆军的主要领导人要在国会面前接受调查和作证。马歇尔是讲求实效的人,他支持了“租借法案”。

尽管马歇尔处事冷静,但时常有被弄得心烦意乱的地方,尤其是在罗斯福总统的面前,被总司令的耍手腕弄得不知所措。他觉得他已经向罗斯福表明,不能用牺牲美国武装力量的办法来援助英国,但他发现罗斯福对英国人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甚至把指定给美国武装部队的物资也送给英国人。一天,他被罗斯福召到白宫,要他拨给英国人一批B-17型“空中堡垒”飞机。这是美国刚生产出来的一批重型轰炸机,数量很有限,马歇尔已将其全部交付给了陆军航空队,英国人原来订购了一批,后来又不要了。罗斯福要他把飞机拨给英国,马歇尔硬撅撅地顶了回去,说那办不到。罗斯福向马歇尔做了一个鬼脸,谈话结束了。在回陆军部的路上史汀生向马歇尔祝贺,说他给总统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课。而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更是对马歇尔感激不已,说他“救了航空兵的命”。

罗斯福满怀支持英国的热情,决心要把这批飞机弄到手。他老谋深算,诡计多端,隔了一天又冒出一个新主意,他向马歇尔建议,由航空兵派一定数量的轰炸机去英国进行实战条件下的试验。显而易见,在那种时刻,再也找不到比在实战条件下更理想的试验场所了。

马歇尔对罗斯福的真正用意心中有数,深感不安,对是否接受总统的建议拿不定主意。经过一番苦苦的思索,他最后只得对罗斯福说,他建议把飞机转让给英国人,否则罗斯福还会想出其他点子来达到其目的。

苏德战争爆发后,西方大多数的军事问题专家估计,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之内,希特勒的装甲车就会把前苏联军队碾得粉碎。斯大林在30年代所进行的大清洗,使红军的元气大伤。但马歇尔对俄国抵抗前景的估计却比一般人要乐观得多,他认为前苏联有取之不尽的人力物力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可供与敌人周旋,如果红军实施战略撤退,采取沙皇军队一度诱使拿破仑深入的办法,红军就可以赢得时间,组织抵抗。

对于租借法是不是也应该运用于前苏联的问题上,马歇尔抱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德国对前苏联的入侵,减轻了英国所受的压力,同时也减轻了美国所受的压力,前苏联将德军拖得越久,对英、美就越有利;另一方面,前苏联要求援助,前苏联缺少武器装备,缺少美元,这对美国的扩军备战来说,又不是一个好消息。在不断绝美国陆军和航空兵供应的情况下,维持对英国的援助已经够紧张的了。如果把前苏联也包括在租借法内,那对扩充军备计划又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当然,是否对前苏联实施租借法,这完全是美国总统做决定的事情。马歇尔似乎对哈里·霍普金斯有一些抱怨,认为霍普金斯与苏联人交上了朋友,常常代表俄国人说话,并且总嫌美国提供的帮助太少,或是不及时,这使马歇尔不胜其烦。

三、全速前进

马歇尔在华盛顿的官邸,是一幢坐落在波托马克河边的漂亮的两层小洋楼。二楼宽阔的阳台,终年阳光普照,马歇尔喜欢坐在这里用餐、喝咖啡或是同凯瑟琳聊天,欣赏波托马克河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

马歇尔生活和工作很有规律,每天6:30起床,骑一会儿马,然后是早餐,7:30赶到办公室,9点钟处理完各种文件,然后开始与下属官员讨论研究问题,接见来访者。在工作时,马歇尔最不能容忍那些在他门口躲躲闪闪想进去又不敢进去的人,为此,他在门上张贴了一个告示:“不管里面干什么,打开门,就请讲。”

一天,马歇尔的秘书史密斯打开办公室的门,见马歇尔正忙不过来,马上就退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