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在新疆经过较全面的田野调查,从对各种不同对象的访谈中,从挨家挨户的问卷中,我们首先对新疆维汉关系在互动中认同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汉族入疆,如果从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算起,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维吾尔族的起源虽然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但维吾尔族的形成则是从唐武宗会昌五年(840年)回鹘西迁开始,一直到十二世纪初,元朝统一中国,现新疆大部分地区属察合台汗国领地,回鹘被蒙古人称为“畏吾儿”或“畏兀儿”,自称“维吾尔”(很有意思的是“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历经三百余年。从此以后,新疆的维汉两族一直在互动中整合,在整合中认同。
法国著名的人类学社会学家埃来尔·杜尔克姆(EmileDurkheim)对社会的整合曾有过一个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社会的整合,也即秩序问题,即众多个人如何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如何达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共识?主题是社会团结问题。而社会团结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一致、结合的关系。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1页。
由此观之,维汉关系整合和认同的主题就是民族团结。那么,新疆维汉民族团结的现状如何呢?
建国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以维汉团结为核心的民族团结不断发展和加强,特别是1982年新疆召开了第一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并规定每年5月为民族团结宣传月,首创中国民族团结表彰的新模式。18年来,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民族团结作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常抓不懈,自1982年开始,于1987、1995、2000年召开了四次全区性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加上1990年国家民委和1988年、1994年、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8年来新疆共表彰民族团结的先进集体636个,先进个人1062名。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政法处提供的资料表明,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中,受国务院表彰的先进个人138人中,维族41人,占总数的29.71%,汉族50人占36.23%;受国家民委表彰的114人中,维族47人,占总数的41.22%,汉族35人,占30.70%。
1997年新疆颁发了新党办(1997)34号文件,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活动的管理办法》,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评选标准、评选办法、表彰形式、管理办法及奖惩办法等都作了规定,并规定县级单位每两年召开一次,地、州及厅局级单位每三年召开一次,自治区每五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这样,使新疆民族团结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为新疆民族团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制度环境。
在民族互动的整合和认同之中,新疆的民族团结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我们在乌市的考察中看到了历届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材料,如有为抢救群众的财产勇扑烈火而英勇牺牲的塔城地区额敏县农民汗·木拉提同志;有艰苦创业,为发展新疆石油事业而勇于奉献的独山子石油化工厂高级工程师王继谔同志;有为维护自治区首府的稳定,与歹徒搏斗而英勇献身的木拉提同志;有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勇斗歹徒壮烈牺牲的派出所民警赛尔江同志;有认真调解民事纠纷、维护民族团结的麦盖提县调解治保主任吾斯满·卡德尔同志;有保卫边疆、全心全意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的新疆军区某部政委丁德福同志;有30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抚养汉族残疾孤女的维吾尔族妇女阿依木汗;有冒着生命危险和巨大财产损失,全力救助上百名被暴风雪围困的采矿工人的哈萨克牧民阿不旦;有为抢救160名落难汉族民工而自身蒙受损失数百头牲畜的哈萨克牧民切买尔和吐尔逊;有近四十年来真情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被群众誉为“白衣圣人”的吴登云同志;有既当书记又当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万杰同志;有舍身抢救落水少数民族儿童的甘肃籍民工杜养富同志等等,不胜枚举,其中尤其令人感动的是维族与汉族“血浓于水”的民族情和民族爱,真是令万流景仰。
1.维族对汉族的情与爱
在新疆的民族互动整合的认同中,维族对汉族充满了人间最宝贵的情与爱。
个案1:十年如一日:乌拉音·赛普赡养汉族老人李业才
乌拉音·赛普是鄯善县工商局火车站分局局长。这位维吾尔族干部十年如一日赡养一位叫李业才的汉族老人的感人事迹,在2000年12月召开的新疆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上传为佳话。故事发生在1989年10月:
1989年10月,寒流骤袭,吐哈盆地的气温急剧下降,冬天来了。
一天早晨,素有早起习惯的乌拉音拉开院门,准备去锻炼身体。突然,他发现门外躺着一个裹一团破烂棉絮的人,乌拉音一惊:这么冷的天,莫非有人冻死在了路边?他急忙跑到跟前,拉开棉絮大喊:“喂,你醒醒,你醒醒!”
棉絮中的人睁开惺忪的眼睛,坐了起来。乌拉音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仔细一瞧,这不是给乡亲们打土块的那位老人吗?于是关切地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躺在这儿?怎么不回家去住?”
老人说自己无家可归,平时是给谁家打工,就住在谁家。如今没活干了,谁愿意让一位流浪汉住到自己家去呢?乌拉音听了,立即找到老人最后一次打工的那家人,要求给老人安排个住处。可是,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被“咣”一声关在了门外。
乌拉音坐在办公室上班,看着寒风掠起的沙土,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了老人那发抖的身体,那无望的目光。天冷了,天冷了。乌拉音念叨着,再这样下去,老人就会冻死的呀!
他再也坐不住了,抓起衣服“噔噔噔”地下了楼,乡民政办找了,没办法。派出所跑了,爱莫能助。此时,在无奈的情况下,乌拉音的心中冒出了这样的念头:“人命关天,就让老人住到我家里去吧!”
中午,乌拉音给妻子阿依吐拉讲起了这件事。他说:“如果老人再无去处,这个冬天他肯定是过不去的,就让他住到我们家来吧。过了这个冬天,再让他走好吗?”善良的阿依吐拉点头答应了,乌拉音高兴得一下子跳起来,对着妻子的额头一个轻轻地吻。
夫妻俩很快腾出一间小屋,修火墙、架炉子。阿依吐拉翻出崭新的被褥。当热气在房子中生起来的时候,乌拉音也从门外带进瑟瑟发抖的老人。看着跳跃的火苗,摸摸柔软的被褥,老汉不相信地转动着眼睛,突然,他一下子跪在地上,连声说:“好人呐,好人呐!”慌得乌拉音和阿依吐拉连忙将他扶了起来。
这天夜里,老人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耳边响着乌拉音的话:“您就在这儿住一个冬天吧!”他仍然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明明白白我的心
“乌拉音家住进了汉族老汉,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这年头,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样的事没有?等着瞧吧,有他乌拉音好受的!”
“想出风头也不是这样的出法,他莫非脑子有毛病?”
人言如潮,我自坦然。对这一切,乌拉音和妻子阿依吐拉只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不管,老人就会冻死在街头,这怎么也讲不过去。
得知这个消息,乌拉音年迈的父亲赛甫·艾沙老人赶着毛驴车来了,阿依吐拉的母亲艾尼甫汗也来了。他们想来看看年轻的儿子、女儿到底怎么了。乌拉音一席话,老人们默然了。赛甫·艾沙这位曾作过教师的老人只留下了一句话:“孩子,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好事就应该干下去!”
老人的鼓励,更坚定了乌拉音的信心。
看着老人身上破烂的衣服,第三天,乌拉音和阿依吐拉一起来到商店,扯好了布,又将老人带到裁缝店,给他做了一套中山装。穿上合体的新衣,老人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乌拉音收养一位汉族老人的事在四乡八邻传开后,有人找上门来了。
这天,在大街上,迎面来了两位小伙子拦住了乌拉音。
“听说你收养了一位汉族老人?”他们问。
“对呀。”乌拉音边打量他们,边回答。
“他给了你什么好处?”
“没给什么好处。”
“那你为什么要收养他?”语气变了,咄咄逼人。
“我不收留,他会冻死、饿死!”乌拉音回答得理直气壮。
“冻死、饿死个老汉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我们本民族的人,也值得你大惊小怪。”
“你说什么?你再敢说一遍!”共产党员乌拉音火了,他一下子抓住了其中的一人,瞪着他喊了起来:“你听着,在我的眼里我们各民族都是一家人!”
来人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欢乐的一家人
转眼冬去春来,天渐渐地热了。看着泛出绿色的树苗,住在乌拉音家的老人愁眉紧锁。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乌拉音和阿依吐拉的眼睛。在这个冬天里,乌拉音知道了老人的一切。
老人叫李业才,其实他才仅仅47岁,早年曾在西藏阿里守边卫国,转业后安置到木垒,曾务过农、下煤矿打过工。当他不幸得了严重的风湿病,无力劳作时,他的妻子又带三个孩子离他而去。生活,似乎注定这位相貌比实际年龄老10多岁的人只有孤身漂泊一生了。
乌拉音失眠了,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突然,他爬了起来,拉起阿依吐拉说:“我真的睡不着,我一闭上眼,就会觉得老李在街头要饭,冻得缩成一团,怎么办?”阿依吐拉默默无语,她知道丈夫善良的性格是怎么也不愿看见这样的事情出现。沉默半天,她轻轻地说:“要不,就让老李一直住在我们这吧。”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此刻乌拉音自己已有两个孩子,又有三个老人需要照料,要是再加上一个疾恹恹的老李,经济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就大得多了。此后的几天里,小两口的心头一直困扰着这个问题。几经商讨,他们决定:不提让老人走的事,一切顺其自然。
说实在的,李业才此时已真正喜欢上了乌拉音一家人。许多年受别人白眼的他感受到了什么叫善良。饱经沧桑的人知道什么叫幸福,他最怕的也是失去这别人看似平常的幸福。
其实,在乌拉音和阿依吐拉的心中,已真正把老李当成了一家人。他们给老李添置了锅碗瓢盆,准备好了灶具,也给他换了一处大一点的房子。乌拉音厨房的门也从不上锁,面粉、清油、大米、肉等等日常生活用品,随老李用多少,拿多少。有时买回新鲜的菜和肉,阿依吐拉就直接给老李送过去,更多的时候,是阿依吐拉做好了饭,直接送到老李的房间。
时光如梭,乌拉音的两个孩子帕尔哈提、帕力旦都渐渐长大。随后,他们最小的女儿也出生了。李业才住进乌拉音家的时候,帕尔哈提才4岁,帕力旦不到3岁,蹒跚学步的两个小家伙,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位衣着、长相都不一样的“爷爷”,一点都不怯生。日子久了,他们都喜欢到李业才住的小屋中去,爷爷长、爷爷短地叫个不停。家里做好吃的,帕力旦总是未等饭做好,就大声喊;“快给爷爷送去,快给爷爷送去。”
李业才不会忘记,那是1996年的春天,刚满10岁的帕力旦中午下课回家后,看到爸爸、妈妈上班都没有回家,立即挽起袖子说:“爷爷,来,我给你做饭。”接着,她手脚麻利地切菜、切肉。很快,一锅维吾尔族群众传统的“汤饭”做好了。李业才端着饭碗,眼泪“扑嗒、扑嗒”地直往碗里掉。从此,只要一有空闲,帕力旦就会给这位汉族爷爷做自己的拿手“好饭”,拉条子、揪片子、焖抓饭,而已长成小伙子的帕尔哈提则帮老李打扫房子,跟老李练练毛笔字等,那股亲热劲,谁也不会认为是两家人。
儿子、女儿和孙子的行动也感染了乌拉音的父母和岳母。老人们只要一来到乌拉音家,就要到老李住的房子去看看,聊聊天,拉拉家常。
1998年夏天,乌拉音和阿依吐拉得到了一个去内地疗养的机会。对两个从没出过新疆的年轻人来讲,他们多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呀!然而,乌拉音却想:“我们走了,老李怎么办呢?他真想把这名额让给别人。
赛甫·艾沙老人和艾尼甫汗老人来了,他们对乌拉音夫妇说:“你们放心走吧,老李的生活有我们关照呢!”
乌拉音和阿依吐拉去内地了,不到两天,赛甫·艾沙老人和老伴一起赶着毛驴车,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给李业才送来了一袋面粉,拉着这位70多岁老人粗糙如树皮的手,李业才失声痛哭起来。艾尼甫汗老人则是每隔几天,就提着篮子,给李业才送来亲手烤的馕。短短一个月,老人家就来了三次。
现在,李业才已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家庭,两个民族组成一家人,也成了七克台乡民族团结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
浓情暖人心
李业才住进乌拉音家的第一个春天,腰疼病犯得很厉害。
那是一个晚上,帕力旦给李爷爷送晚饭时,发现老人躺在床上,动也不动,痛苦地呻吟着。帕力旦关切地问:“李爷爷,你怎么了?”李业才哼了半天,才吐出两个字“病了”。乌拉音听了,赶忙和阿依吐拉一起来到李业才的房间,看着他难受的样子,他们决定:立即送老李去医院。
天完全黑了,戈壁滩上的风从院中掠过,发出呜呜的响声,就是去最近的卫生所,也有2里地,孩子怎么办?看着只有三四岁的帕尔哈提和帕力旦,乌拉音夫妇犹豫着;“要不就明天吧。然而,老李的呻吟声越来越大,乌拉音终于下了决心:现在就走!阿依吐拉将孩子们抱到炕上,对年龄稍大的帕尔哈提说:“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妹妹,爸爸妈妈一会儿就回来,好吗?”帕尔哈提懂事地点了点头。随后,乌拉音和阿依吐拉扶起了李业才,消失在夜风里。
输液、观察,整整忙了半夜,老李终于在病床上睡着了。乌拉音和阿依吐拉才想起家中的孩子,他们一路小跑回到家,打开门的时候,他们眼前出现这样一幕:帕尔哈提蜷坐在炕角,妹妹帕力旦靠在哥哥的身上,睡得正香。好不容易叫醒他们,帕尔哈提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说;“妈妈我怕。”阿依吐拉拍着孩子的背,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
既然让老李住到了家里,就要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乌拉音对阿依吐拉常常说的一句话。
春节到了,这是汉族传统的节日。看着单位的职工忙着准备年货。乌拉音想到了李业才。他也忙碌起来,采购鸡、鸭、鱼,准备新衣、鞭炮。同事们都觉得奇怪:“乌拉音,你的年货也搞得蛮象一回事的嘛。”乌拉音笑笑:“怎么,就许你们过年,不许我过年?”
除夕,当乌拉音和阿依吐拉带着孩子,把充足的年货送到老李房间的时候,久已不知道过年滋味的李业才哭了,哭过了,他又笑了,看着哭哭笑笑的李爷爷,帕尔哈提扑闪着大眼睛问:“爷爷,你怎么啦?”李业才手抹着眼角说:“爷爷是高兴的,碰到你的爸爸妈妈,是爷爷十辈子修来的福气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