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悟成功人生
10367400000038

第38章 感悟谋略智慧(1)

1.孟子智谏

春秋时期,齐宣王在位时,沉湎于声色犬马中,到处围猎。

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宣王接见了他。

宣王问孟子:“寡人听说周文王也喜欢打猎,听说他的猎苑足足围了70里,究竟有没有这件事?”

孟子回答:“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确实有这回事。”

宣王吃惊地问:“难道真有这么大吗?”

孟子答道:“确实有那么大,但是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宣王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古时候的老百姓好啊!寡人的猎苑只围了40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真是不通情达理。”

孟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70里,可是他允许百姓进去砍柴,进去捉野兔,并且还可以一起分享打来的猎物。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苑,而这个猎苑也属于人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而您呢?”

顿了一下,孟子又继续说道:“我初来贵国,胆战心惊的,生怕触犯了您的禁令,问明白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这样,不就等于设下一个方圆40里的陷阱火坑吗?人民嫌它太大,也是合情合理的啊!”

宣王听了,面有愧色。不久,那些猎苑的禁令就被撤销了。

感悟心语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充分看出孟子进谏的谋略。当我们在向别人——尤其是上司或者领导——提意见的时候,也要讲究点策略,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往往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不但意见不被采纳,还可能碰一鼻子灰。

2.智求千里马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喜欢马。他出千金高价想买一匹千里马,于是派人四处寻找。被派去的人寻找了两年,也没见到千里马的影子,国王非常失望。

有一天,一个打扫宫廷的小侍卫知道了这件事,就去见国王,说:“请让我去买好吗?我一定能买到千里马。”国王买马心切,就派他去了。

小侍卫只去3个月,便回来报告说千里马买到了。国王听了非常高兴,让小侍卫赶紧把千里马牵来看一看。小侍卫不慌不忙,把手里的包袱打开,拿出一个又脏又臭的死马头来,说这是花500金买的死千里马的头。

国王一看之后,当即大怒说:“我要的千里马是活马,你为什么给我买个死马头回来.还浪费了我500金!”说罢,要治小侍卫欺君之罪。

小侍卫不慌不忙地说道:“尊敬的大王请不要杀我,活千里马很快会有人给您送来了。”

国王问他为什么,小侍卫从容不迫地说:“大王您想,我们买死千里马头都花了500金,何况是活的千里马呢?这个消息传出去,天下人都知道您最爱千里马,那谁有千里马能不往您这里送呢?”

国王一听很有道理,于是没有治小侍卫的罪。

果然,花重金买死千里马头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人给国王送来五匹上等的千里马。

感悟心语

追求某种事物或者某个人才,并不一定要将其追到手才肯罢休,而根本的应该是从自身下工夫,自身的能力、素质、实力上去了,有些东西自然不请自来。

3.卞庄刺虎

从前,有个人叫卞庄子,以开酒店为业,生意挺红火,他还雇了一个小伙计。卞庄子为人勇武好斗,而且自己也很厉害,只身敢同老虎搏斗。

有一天,一个牧童跑来,对卞庄子说:“不好了!两只老虎正在争吃我的牛呢!你快帮帮忙把老虎赶跑吧!”

卞庄子听到后,浑身热血沸腾,好像在燃烧,马上就提着宝剑随着牧童跑到山上。到了山上,只见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正在争咬一头牛,牛拼命地挣扎着。卞庄子二话不说,拔出宝剑就要去刺杀老虎。

这时,那个随后跟来的旅馆小伙计一把拉住卞庄子说:“两只老虎正争着要吃牛,必然争抢起来,争抢起来必然互相搏斗。死的那一只肯定是小老虎。等小老虎死了以后,大老虎肯定也要受伤。到时候你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轻而易举。这样一来,你只要刺杀一只老虎,就可以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美名。”

卞庄子认为小伙计说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就躲在一旁等着。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因为怎样分食一头牛的问题互相搏斗起来,大老虎被小老虎咬伤了,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了。这时卞庄子拿起宝剑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一举两得,获得了刺杀双虎的美名。

感悟心语

要想成功,除了自身具备优秀的品质之外,还不能蛮干,单凭自己一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懂得借力,随机应变。

4.鹿之谋

春秋时期,有个人叫管仲,很有才能。他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后来,只剩下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了。齐若要成为中原霸主就得征服楚国。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而担任相国的管仲却连连摇头。他激动地对大将军们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必然两败俱伤。战争将用完齐国辛辛苦苦积蓄下的粮草,更何况,战争打起来,齐楚两国几万人民将成为尸骨!”

大将军们哑口无言,管仲却不慌不忙,带领许多人看人炼铜去了。

一天,管仲派一百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用很少的钱就可以买一头。

管仲派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齐商人开始购鹿,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楚成王和大臣闻知此事后,非常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十年前卫国的国王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正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好坐得天下。

管仲却把鹿的价钱又提到四十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千斤粮食相同,不再种田,纷纷制作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

一年的时间内,楚地粮食荒芜,铜币却堆成了山。

楚人想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仲早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

这么一来,楚军人饥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集合各路诸侯大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楚成王内外交困,只得求和,同意称臣。

管仲不动一刀,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为东周列国赢得了一个安定的时期。

感悟心语

去捕鹿就没时间种地了,土地荒芜了,就没有粮食,没有了粮食,军队就失去了战斗力,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因果关系,管仲正是利用这种联系,一步步地制服敌人的。

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认清矛盾分清主次,按客观规律办事。

5.伍子胥过昭关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吴国首席谋臣伍子胥,原为楚国人。因为楚平王无道,杀了他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并且悬赏捉拿他,伍子胥仓皇逃离楚国,欲投奔吴国。

从楚国到吴国,必须经过昭关,当时昭关上查缉甚严,关口还悬挂了伍子胥的画像。因为他长得身高一丈,腰大十围,眉广一尺,目光如电,如此显著且特殊的目标,实在很难蒙混过去。

忧心如焚的伍子胥,躲在朋友东皋公家苦思计策,通宵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不觉东方已经发白。天亮后,东皋公看到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30岁还不到的他,经过一夜的折腾煎熬,头发和胡须都已经变成了白色,看来像个五、六十岁的老翁。

初时伍子胥为此痛哭流涕,但也因此定下了过昭关的妙计,并且顺利地骗过了昭关守将,踏上往吴国的路途。

伍子胥过昭关不久,在路上遇一位姓左名诚的小吏,左诚因曾跟随伍家父子射猎,所以认得伍子胥。左诚大惊说:“朝廷追拿你甚严甚紧,你如何过关的呢?”

伍子胥说:“楚平王追拿我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颗‘夜光之珠’,但这颗宝物已落人他人之手,我刚才已禀报过昭关守将,蒙他释放,我现在就是要去寻回这颗‘夜光之珠’。”

左诚不相信地说:“楚王有令,谁要放了你,就满门抄斩,所以,现在请你和我先回昭关,向守将问明原委,才能放了你。”

伍子胥心想,若跟他回去,不就是自投罗网,前功尽弃了吗?于是灵机一动地骗左诚说:“若是见到守将,我就说‘夜光之珠’已经交给你,而你把它吞到肚子里,到时候看你如何向楚平王说明,我虽难逃一死,但楚平王若要剖开你的肚子寻找‘夜光之珠’,你恐怕有口也难辩了!”

一席话吓得左诚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

眼见左诚中计,伍子胥又说:“为了保全你我俩人的性命,你不妨做个顺水人情,放我一马。放了我,你最多无功;不放我,你可能性命难保,岂不是自找麻烦,自寻死路!”左诚无奈,只好放了伍子胥。

感悟心语

伍子胥虚构无中生有的“夜光之珠”,用怀璧其罪计吓左诚,就是无中生有的计策——把没有的说成有,凭空捏造。

往昔“无中生有”大多指的是“无风起浪,惹是生非”或“造谣生事,兴风作浪”,纯粹是一种惟恐天下不乱的心理。但是从计谋或计策的观点看“无中生有”,则是所谓“创造力的发挥”,它的意义是积极的、正面的,它的用途是至多的,无限的。

6.二桃杀三士

齐景公在位时,晏婴担任相国,同朝共事的还有被称之为“齐邦三杰”的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这三人都异常勇猛。有一次,齐景公到晋国去,古冶子同行。在渡黄河时,景公把自己心爱的良驹拴在船头上。船到河心,一只很大的甲鱼突然从水面上伸出头来,一口咬住马,拖下江中。古冶子持剑入水,劈波斩浪,追赶着大甲鱼,一直漂流出去九里之遥,才终于斩了甲鱼,夺回良马。景公因此奖赏给古冶子五辆车,列为“五乘之宾”。

田开疆非常勇猛,有个叫徐子的诸侯不向齐国屈服,也不承认齐侯的盟主地位,齐景公令田开疆率兵去攻打。田开疆与徐子的军队在蒲隧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田开疆冲锋在前,斩了徐子的大将赢爽,俘虏了徐子的甲士500多人。徐子大为惊恐,慌忙向齐景公屈服。齐景公也将田开疆列为“五乘之宾”。

公孙捷长相凶猛,力大无穷。齐景公与他一同到桐山去打猎,忽然山中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那虎咆哮径向齐景公扑去。只见公孙捷赤手冲上前,只一拳,就把猛虎给打死了,救了齐景公一命。齐景公也将他列为“五乘之宾”。于是公孙捷就与田开疆、古冶子结为兄弟。三人团结一致,仰仗其功劳和神勇,常口出狂言,十分傲慢无礼。

齐国大臣陈无宇到处散发钱物,收买人心,暗中准备篡夺齐国的统治权,陈无宇与田开疆等三人结成一伙,晏婴觉察到陈无宇他们的阴谋深感忧虑。他几次都想杀掉这几个人,又怕齐景公不同意,不但除不掉这三个人反而还会引起他们的戒备,使乱子来得更快。

一天,鲁昭公带着其相国叔孙若到齐国来访问。晏婴陪同齐景公一起设宴招待鲁国君臣。“齐邦三杰”带剑立于堂前。酒至半酣,晏子对齐景公说:“园里的金桃熟了,可以摘来尝一尝鲜,为两位国君祈祷福寿。”景公同意了,晏子又说:“金桃十分难得,我亲自去监视摘桃。”晏子拿了桃园钥匙走了。齐景公对鲁昭公说:“先王在世时,有一个从东海来的人把一枚很大的桃核贡献给先王,说是‘万寿金桃’的桃核,是海外度紫山所产,又叫‘蟠桃’。先王命人将它种在地里,过了30多年,桃树虽然长得无比茂盛,但不开花。后来开了花,却没结果实,直到今年才结了几个桃子,我非常爱惜这些桃子,所以就把桃园的门锁上,今天君侯光临我国,我不敢独自享用,特取来与你们一道分享。”

鲁昭公拱手称谢,一会儿,晏子将果盘献上,只见盘中放着六枚桃子,每个都像碗一样大,红得似火一样,香气扑鼻,珍奇无比。晏子奉命用玉杯斟酒敬献给鲁侯,侍者献上一枚金桃,鲁侯饮了酒,取桃而吃,只觉得甜美无比,夸赞不已。接着,齐景公也喝了一杯酒,吃了一个桃子。

景公说:“这种桃子是难得之物。叔孙若大夫贤名远播四海,应该吃一个桃子。”

叔孙若谦虚地说:“我的德行,及不上晏子,这桃子该让晏子吃才对。”

齐景公说:“既然叔孙大夫推让,就同晏子各吃一枚桃子吧!”叔孙若和晏子跪着各吃了一个桃子、喝了一杯酒。

晏子说:“盘里还有二枚桃子,大臣中谁功劳最大,谁就可以吃这二枚桃子。”景公同意了晏子的主张,让各大臣自己述说自己的功劳,由晏子来论功行赏。公孙捷第一个站出来说:“当年我跟随主公一道在桐山打猎,力诛猛虎,这功劳够得上吃桃子吗?”

晏子说:“啊!你拳打猛虎,保护了主公的安全,就像一双手托着天不让它塌下来一样伟大。这样大的功劳,当然应喝一杯酒,吃一枚桃子。”

说着递给了公孙捷一杯酒、一枚桃子。公孙捷喝了酒和吃了桃子,退回原位站立。

这时,古冶子一跃而出,说:“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我当年曾在黄河斩杀妖鱼,使主公转危为安,这样的功劳够得上吃桃子吗?”晏子听说,赶快赐予古冶子一杯酒、一枚桃子。

古冶子正喝酒吃桃的时候,只见田开疆用手提起长衣的前摆,一步跳了出来,大声地说道:“我曾经奉命讨伐徐子,斩杀徐子的著名大将,并俘获了500多甲士,使徐子屈服于齐,也震慑了各国诸侯,使他们都赶紧推举我们主公为盟主,这样的功劳难道还够不上吃桃子吗?

晏子对齐景公说:“田开疆的功劳比公孙捷和古冶子的功劳大很多倍,但遗憾的是没有桃子了,只好赏酒一杯,等明年有了桃子再赏赐给他一枚吧!”

景公也对田开疆说:“你的功劳最大,只可惜你说晚了,现在没有桃子了,唉!”

开疆按着剑柄怒吼道:“斩鱼打虎,都是小事,这样的人尚且吃到了桃子,而我跋涉千里之外,血战疆场,反而吃不到桃子,我在两国君臣面前受到这样大的羞辱,会被千秋万代的人所耻笑,怎么还有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呢?”说完,拔剑自刎而死。

公孙捷大吃一惊,也拔出宝剑说道:“我们功劳小的吃到桃子,田君功劳大反而没吃到桃子。我们去争吃桃子而不能想到让给田君,已经是不廉洁了,如今见田君死而又不能跟着死,那就更显得不勇敢仗义了。”说完也自刎而死。

古冶子见状大吼道:“我们三人像亲兄弟一样,发誓同生共死,现在他们两人都已死了,我有何面目一个人活下去呢?”说完也自刎而死。齐景公赶忙派人劝阻,可已来不及了。晏婴摸透了“齐邦三杰”心理上的缺陷,巧妙地利用矛盾,使三勇士一朝覆亡。

感悟心语

论武功,晏婴远不是“齐邦三杰”的对手,然而他却凭借两枚桃子令三勇士一朝覆亡,可见智谋比勇武更胜一筹。

我们在为人处事当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做一个“聪明人”,而不能感情冲动意气用事,这样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

7.针锋相对

春秋时,晋国实力雄厚,晋平公意图雄霸中原,打算从弱小的齐国下手,于是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假借访问之名一探虚实。齐景公不敢怠慢,便大摆酒宴,热隋款待这位晋国使者。

宴会过程中,齐景公满面堆笑,频频向范昭劝酒。范昭见自己受到如此的厚待,露出得意的神色。范昭对齐景公说:“请把君王的酒杯借我用一用。”齐景公马上吩咐左右侍从:“把我的酒杯斟满,为上国使者敬酒。”范昭端起齐景公的酒杯一饮而尽,得意洋洋地扫视着齐国群臣。

齐国的上大夫晏子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心中暗想,你身为臣子竟然用我国君的酒杯,这是对君王不敬小视我齐国啊!想到这里,晏子便对侍从说:“撤掉这个酒杯,再给君王换一个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