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佳选择与放弃
10367600000042

第42章 激流勇退,扬弃缺点与不足(6)

要想探究中国人的内心奥秘,只需问他们一句“你快乐吗”就足够了。国人讲究快乐是现代的事。过去的人太习惯于忆苦思甜。哪个敢奢谈快乐,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然而细想,人生短暂,哪个人不想快快乐乐地活上一世,潇潇洒洒走一回?视快乐为首要的精神享受我以为是天经地义,也是无可非议的。伪道学们也许会因此闹得天翻地覆——然而这却是他们存在的快乐。凡事牵扯到快乐的授受上,人又何必那么认真计较呢?当然,寻找快乐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择手段、不分美丑、无视正义与邪恶。快乐同样需要一个客观标准,一个道德尺度。

然而生活什么时候给过一个人单纯的快乐呢?命运总会把人推入连绵不断的放弃与选择上来:事业的追求是快乐的,可为着一种体制的需要,你不得不走上另一个不适的岗位;享受爱情是快乐的,可为着生存的需要你又不得不褪化成为了生儿育女永远奔波劳碌的角色:游戏人生是快乐的,可为着行事做人的标准,你又不得不循规蹈矩以求公众的认可;活着是快乐的,可为着一种自然的法则,你又不得不痛苦无奈地面对死亡!

那么,人生就没有快乐而言了吗?也不是的。真正会生活的人总会从烦恼重重的人生中享受到他们所需要的快乐!

快乐在生活中,在人乱事繁杂的夹缝里,快乐无处不在,它只看你有没有一双聪慧的眼睛!人活着,只有快乐,只有快乐地去生活、去从事工作,才会拥有一个健康活泼的生命,才会让生命充实丰盈、焕发出光彩!

人生车速快与慢

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名词,意思是物体从空中落下时,其速度会越来越快。其实人生也有一个加速度的阶段,那就是青年和中年。

人在童年和少年的时候,生活的节奏是缓慢的、平稳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必去想明天应该做什么,将来应该去做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由父母、老师和社会为我们安排好了。我们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所以我们无忧无虑。

这段时光是短暂的,然而对当时的我们却感觉那么漫长。45分钟的课好像半个世纪,一个学期好像要过去一生。可是,一旦我们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人生的车轮就突然开始了加速度,而我们没有丝毫心理准备。我们手忙脚乱,我们心慌意乱,我们眼花缭乱。我们人生的这部车子,过去有教练也就是父母、老师坐在旁边。而现在,车子里只有我们自己,而且是车轮飞转。我们无法使车子停下来,因为停下来就意味着被社会淘汰,被后面冲过来的车子碾得粉碎。我们盯着前面的目标,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向前飞驰。一路坎坷,一路风雨,既要防止撞倒别人,又要防止被别人所撞。工作、事业、晋升,老婆、孩子、家庭,这辆车子越载越重,越重越快,搞得你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你觉得自己快要倒下了,可你还告诫自己一定挺住。然而你已经尽了全力了,可周围还是抱怨和不满;你已经小心翼翼了,可还是免不了要被别人所伤害。等到你跌跌撞撞总该喘口气的时候,等到你的车子可以慢下来的时候,你却惊讶地发现,青年已过去了,中年过去了,如今已是老年了。

的确,人生的加速度是在老年的时候才有所缓解的,以至越来越慢,直至彻底地慢下来,想想该有多可悲,难道我们一生注定就要如此奔波吗?不,我们应该改变自己。

我们的车子是应该向着我们的目标飞驰。可是沿途也有美丽的风光供我们欣赏啊。我们还可以不时地点点刹车,使车速时快时慢。我们还可以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听听音乐,唱唱歌曲。我们还可以向超过我们的车子友好而又潇洒地挥挥手,向停在路边的车子问一声要不要帮忙?

人生的方向是一致的,但人生的终点却不同。无论我们的车子在人生的路上走了多远,关键还要看自己是否快乐。从这一点来说,物理学中的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同样适合我们的人生。

忍让之度

我们知道,有句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忍让也同样如此,若是没有了一定的度,则只是怯懦、软弱的表现,只会使骄傲的人更骄傲,嚣张的人更嚣张。

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当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合意的事时,应该有忍让精神,即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需要我们忍的时候很多很多,如困难、贫苦、误解、诘难、嫉妒、打击、挫折、荣耀、富贵、欲望、诱惑、金钱、名誉、权势、诽谤、浮躁、美色等等。

《孟子·告子下》中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几千年前即有贤圣如是告白于天下众生。现代社会虽在调整发展,但作为一名现代人,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立于天地之间,是否更需要忍常人所无法忍受的一些艰辛与磨难?

人立身处世的优秀品质并非天生而成,这些品质只有靠后天不断地培养与修炼方能拥有。学会忍耐,忍让固然重要,但更要分清可忍与不可忍之事。不问缘由地一忍了之,无原则地一忍再忍,不是智者之举,只能表现出你的懦弱与愚蠢,有时更会害人害己。

忍,有一定的限度。当生存受到威胁时,势必不能坐以待毙;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你亦不能让自己也让别人一味地忍,不然不仅是让敌人的气焰更嚣张,更是一种助纣为虐的行为和思想。

忍让有度。忍有大小之分。一己之私利与~国之存亡,孰大孰小应分清。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十年寒窗之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扬名天下,是为小忍。

勾践三年卧薪尝胆,像奴隶一样打柴、养猪为的是有朝一日复兴吴国,重振国威,当为大忍。

忍有轻重之分。声名与气节,其别形同泾渭般分明。

昔日韩信蒙受胯下之辱,忍受别人的讥笑与侮辱,只为了他日得一功名,拜将封侯,乃是忍之轻也。

西汉苏武忠贞不屈,忍受十数年的塞外流放,不为荣华富贵、威胁利诱所动,只为了不辱使命,不失气节,方能名传千古,此之为忍之重也。

忍亦有可忍与不可忍之分,权势之争者可忍,祸国殃民者不可忍。

战国时,陈轸与张仪同时效力于秦国,张仪嫉妒陈轸被秦王重用,便编造谗言毁坏陈轸的声誉,为的是排挤陈轸,自己得到皇帝的宠幸,而陈轸却能机智巧妙地击破谗言,保全性命,同时亦未以牙还牙地对付张仪,稳定了秦国社会的安定祥和,这是因为陈轸深明权势之争难免,是可忍之事,故能忍。

东周末年,卫庄公对其小儿子州吁喜爱有加,以至溺爱得任其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大夫石厝亦有一子石厚,其性情酷似州吁。卫庄公死后,州吁企图篡夺王位,于是两人设计杀了州吁的兄长卫桓公。石厚虽为己之子,州吁虽贵为皇子,但深晓大义的石厝不能忍受此等祸国殃民之辈横行于世,遂设计诛杀了两人。石厝能大义灭亲,果断做出处置忤臣逆子的决定,即因此事乃不可忍之事,故行之。

忍让之度,即在于道义、伦理、法律之规是否能容。

有度之忍,是因其心无私无畏,其忍方可强而有力。用忍让的精神去面对世界,自然能心胸开阔,豁达开朗;忍让有度,方为智者本色。

学会摆脱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野马,长鬃飘飘,骏逸而健壮。那里同时生活着一种吸血蝙蝠,被称作野马的天敌。这种个头不大的吸血鬼非常难缠,一旦叮上野马,便如沥青粘身,非得吸饱喝足方肯离去。如果光是吸血,而让野马没什么感觉,或许还不会有事。大概它一边吸一边还叫野马痛痒难忍、钻心刺骨,弄得野马摇头甩尾,左旋右转,但是,无论怎样狂奔乱跳也不能把它甩掉,野马遂变得暴怒异常,愈加跑跳不停,弄得大伤元气,甚至力竭身亡。其实,赶走吸血蝙蝠并不难,只要打个滚就能使它松口,只要找棵树就能把它蹭掉,只要跳进水里就能把它淹死或赶跑,不过,野马的大脑尚欠发达,不会想得到这么多办法。没有这些办法也不要紧,因为据专家研究,这种蝙蝠的吸血量并不大,也没有其他致命的危害,只要忍耐片刻,舍一点血给它,这事也就结了。可是,遗憾得很,野马连这一点也不懂。

读完这个故事,让人不由得想到两个字:“摆脱”。生存竞争,谁也不能把对手全都消灭;漫漫征程,谁也无力将坎坷全都踏平。学会摆脱,在许多时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对于野马而言,狂蹦乱跳是它摆脱痛苦的惟一办法,此法不能奏效时便找不到别的摆脱之道,因而使自己成了悲剧的主角。野马善跑,善跑者不一定善思,这是它与生俱来的局限。但是,人也不可以盲目乐观。想想自己有时候被一只蚊子弄得狼狈不堪的样子,就知道我们比野马其实强不了多少。

人一出世,就开始同摆脱打交道:摆脱摇篮,摆脱爬行,摆脱乳齿,摆脱童声,然后才能一点点长大。长大后,需要摆脱的东西就更多,而且几乎一人一个样,剪不断,理还乱,叫你奇痒难忍、奇痛难消。更要命的是你必须独立面对,谁也帮不了你。

摆脱需要力量,你跑得快,才能摆脱追赶。非洲草原有一种猎豹,速度奇快,常以羚羊为食。但它的耐力不行,最高速度只能维持100米左右。而健壮的羚羊在这个距离内比它跑得还快,且耐力更强。当猎豹风驰电掣般发起攻击时,羚羊同样风驰电掣般逃避,只要100米内不被抓住,就能成功摆脱厄运。

摆脱需要智慧,你方法得当,才能摆脱纠缠。如果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摆脱的目的,反而弄得纠缠不清。有一次,拳王泰森与霍利菲尔德对阵,老霍采取纠缠战术,一旦距离对泰森有利,立即“合理”地将对方搂住。搂得泰森火冒三丈,无法摆脱,情急之下,一口把老霍的耳朵咬下一块,痛得老霍满台蹦高。这下子,摆脱是摆脱了,泰森也受到了严厉处罚,非常得不偿失。

摆脱需要意志,你挺得住,才能摆脱困境。张学良年轻时,曾经吸毒。深受其害后,决心戒毒,但当时没有什么好方法,只有挺过毒瘾发作时难以忍受的折磨,才可能慢慢恢复正常。于是,他命人把自己五花大绑在床上,牢固得丝毫也不能动弹。他又严令卫士荷枪实弹把住门口,不管他难受得如何嘶喊号叫,任何人不许动他,违者格杀勿论。靠着这近乎残忍的举措,他硬是咬紧牙关,挺过了那种翻江倒海、撕心裂肺的痛苦,终于戒毒成功。

摆脱需要心态平和。有故事说,二僧同行,遇一河须涉水而过。恰有一女子也要过河,却因害怕而不敢下水。一僧袖手,另一僧则把女子背过了河。到达对岸,女子致谢离去,二僧继续前行。走了很远以后,袖手之僧还在批评出家人不该背女人云云。背者说,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放不下呢?放不下,即不能摆脱也。

如果上述手段都不能奏效,还有最后一个法宝——忍耐。如果野马懂得忍耐,在蹦跳无效后静下心来,索性咬着牙让蝙蝠吸饱后自己飞走,那就不仅不会丧命,而且可以毫无妨碍地继续自己的驰骋。忍耐也有两种:一种无碍大局,这种忍耐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另一种伤及身心以至生命,一般人则难以承受。这后一种忍耐,是韩信的钻胯求脱身,是司马迁的忍辱著《史记》,是诸葛亮的空城退魏兵,需要一种气度、一种胆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