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0400000033

第33章 苏轼诗词欣赏(7)

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

曷不劝公勤秉烛,⑤老来光景似奔轮。

【注释】

①述古:陈襄,字述古,作者的友人,时为杭州知州。周长官:指钱塘今周邠。过:走访。②铙(náo)鼓:铜制圆形打击乐器。③《南史·孔稚圭传》说,孔不乐世务,门庭之内,野草丛生,中有蛙鸣,他对别人说:“我把它当作两部鼓吹乐。”这里说庭中传来阵阵蛙鸣。④这句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⑤曷(hé)不:何不。秉烛:指秉烛夜游。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①

【题解】

熙宁六年作。诗题写僧房,羡慕佛徒生活的清简超脱。

【原文】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灯对残釭。②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注释】

①双竹:杭州广严寺有竹林,竹皆成双作对而生,故又名双竹寺。湛师:该寺的住持。②釭:灯。

宝山新开径①

【题解】

熙宁六年作。此诗描写宝山风景幽美,有如仙境。绘声绘色,比喻优美,属对精妙。

【原文】

藤梢橘刺元无路,②竹杖棕鞋不用扶。

风自远来闻笑语,水分流处见江湖。

回观佛国青螺髻,③踏遍仙人碧玉壶。④

野客归时山月上,棠梨叶战瞑禽呼。⑤

【注释】

①宝山:在杭州御厨营内第一巷,上有广严寺、宝奎图。②元:通“原”。此句化用杜甫《将赴成都草堂有作》诗:“橘刺藤梢咫尺迷”。③佛国:指宝山。青螺髻:比喻山色苍翠,山势盘旋高耸。④碧玉壶:《神仙传》说费长房进入谪居人间卖药的仙人的壶中,那壶中别有天地。这里用碧玉壶形容宝山美如仙境。⑤战:颤。暝禽:宿鸟。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①(选一)

【题解】

熙宁六年作。此诗写冬日牡丹盛开,使春光回照,霜雪羞惭。笔墨凝炼,形象鲜明。后两句在议论中暗寓讽刺之意。作者在《鸟台诗案》中说:“此诗皆讥讽当时执政大臣,以比化工,但欲出新意擘画,令小民不得暂闲也。”

【原文】

一朵妖红翠欲流,②春光回照雪霜羞。

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③

【注释】

①述古:陈襄,字述古,时为杭州知州。②翠: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和高似孙《纬略》卷十《翠粲》条解释,“翠”即鲜明之意。苏轼是用故乡四川的土语。③化工:天公,造物主。牡丹一般在初夏开花,今提前于十月开放。故言“化工”追求“新巧”,使“闲花”无暇休养生息。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①

【题解】

熙宁六年冬在杭州作。此诗赞美建溪荼,有影射现实之意。诗中用几个历史人物的不同性格来比喻不同的茶味,尤为新奇。纪昀评云:“将人比物,脱尽用事之痕,开岳人多少法门。”(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十一引)。

【原文】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

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森然可爱不可慢,②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③啜过始知真味永。

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④。

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翠忄广。⑤

体轻虽复强浮沉,性滞偏工呕酸冷。

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⑥

葵花玉革奈不易致,⑦道路幽险隔云岭。

谁知使者来自西,开缄磊落收百饼。

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

米比糠团凤友小龙,⑧奴隶日注臣双井。⑨

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⑩

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

【注释】

①钱安道:无锡人,名岂页,曾经反对王安石新法。当时在秀州监酒税。建茶:即建州(州治在今福建福州市)的建溪荼,都是乔木而非草茶。②慢:简慢,冷落。③雪花、雨脚:都是茶名。④汲黯:汉代人,武帝时为东海郡太守,后召为九卿,敢于面折廷诤。他说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武帝生气,脸变色而罢朝,对人说:“汲黯真是太戆了!”(《汉书·汲黯传》)宽饶:汉代人盖宽饶,为司隶校尉,性刚猛,常触犯皇帝,后自刎北阙下。时人郑昌状告他:“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⑤《品荼要录》说:“陆羽号为知茶;然所知者,皆今之所谓草茶。盖草茶味短而淡,故尝恐去膏;建茶力厚而甘,故惟欲去膏。”⑥张禹:《汉书·张禹传》载:“张禹罢相家居,永始、元延之间,日食、地震尤数。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成帝以示禹,禹曰:‘春秋日食、地震,或为诸侯相杀,或夷狄侵中国,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上由此不疑王氏。《赞》曰:禹以儒宗,居宰相位,其醖藉可也。然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骨鲠:喻正直。⑦革夸:一种方形的贡茶。玉状其色,葵花为其上镂刻花纹。⑧枇糠:鄙视,视之如米比糠。米比糠,原指瘪谷和米糠。团凤、小龙:两种名贵的贡品团茶,大者八饼重一斤,小者二十饼重一斤。大者即团凤,小者即小龙。友:视为朋友。⑨奴隶:视为奴隶。日注、双井:草茶名品。欧阳修《归田录》载:两浙草荼之品,以日注为第一。自景佑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日注:日注岭,在会稽县(今浙江绍兴)。臣:以其为臣。⑩权:权贵。幸:幸臣、宠臣。生瘿:《三国志》载:贾逵在弘农,与典农校尉争吵,公事不得办理,发愤生瘿。瘿(yǐng):颈部的瘤子。据《乌台诗案》,此诗“草茶”二句,讥世之小人,乍得权用,不知上下之分,若不谄媚妖邪,即须顽犷狠劣。又“体轻”二句云云,亦以讥世之小人,体轻浮而性滞泥也。又“其间”二句云云,亦以讥世之小人,如张禹虽有学问,细行谨防,终非骨鲠之臣。又“收藏爱惜”四句,以讥世之小人,有以好茶钻贵要者,闻此诗当大怒也。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题解】

熙宁六年除夕作。是年十一月,作者奉命往常州、润州等地赈济,至次年五月事毕返杭。此诗写在常州城外野宿的情景。作者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自己穷愁辛苦的感叹、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诗中渗透了一种孤寂怅惘的感情色彩。但从结尾两句看,作者并未被穷愁压倒,而是希望身体强健,有所作为。

【原文】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亻氏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①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②直恐终身走道涂。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③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④

【注释】

①这句用白居易《除夜》:“病眼少眠非守岁”句。②徂:往,过去。这句说三年已过去。作者于熙宁四年冬任杭州通判,到此时已过三个除夕。③桃符:旧俗过年时以新桃符换旧桃符(用桃木板画二神像装在门扇上),以压邪祈福。后来不用木,以纸代。④屠苏:旧历正月初一喝屠苏酒,也是我国旧俗。按例是年最小者先喝,年最长者后喝。

刁同年草堂

【题解】

熙宁六年作。诗中写春末夏初游览於潜县令刁铸草堂的情景。写得清新活泼,“青山”“流水”一联尤流美有情韵。

【原文】

不用长竿矫绣衣,①南园北第两参差。

青山有约长当户,流水无情自入池。

岁久酴醵浑欲合,春来杨柳不胜垂。

主人不用匆匆去,②正是红梅着子时。

【注释】

①《晋书·阮咸传》:阮咸与叔父阮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灿目。阮咸用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犊鼻,即短裤、围裙。②主人:指刁铸,本年即罢任离去,故作者有挽留之意。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①

【题解】

熙宁七年春作。诗写游鹤林、招隐二寺之乐。颈联写瀑泉,一静一动,意象明净、活泼。

【原文】

花时腊酒照人光,②归路春风洒面凉。

刘氏宅边霜竹老,③戴公山下野桃香。④

岩头匹练兼天净,⑤泉底真珠溅客忙。⑥

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⑦

【注释】

①柳子玉:名谨,吴人,能诗,善草书,时在杭州。景纯:刁约,字景纯,宣州人,时已致仕,筑室润州(今江苏镇江),号藏春坞。鹤林、招隐:都是润州的着名寺院,分别座落在黄鹤山和招隐山上。②腊酒:冬天里酿制的酒。③刘氏宅:刘裕故居,今江苏丹徒县。④戴公山:即招隐山。因南朝隐士戴颙隐居于山中,故名。⑤此句化用谢胱名句“澄江净如练”和杜甫《野望》诗“远水兼天静”。⑥此句化用杜甫《大历二年春白帝城放船》诗“奔泉溅水沫”。⑦宋人何蘧《春渚纪闻》载:其家藏苏轼此诗墨迹,苏轼自注:“昔有善笛者,能为穿云裂石之声。”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①(选二)

【题解】

熙宁七年(1074)作。这两首诗借咏退圃与远楼,抒发退隐之情。纪昀评前一首:“句句皆含‘退’意,竟不说破,又是一格。”(《纪批苏诗》卷十一)

【原文】

退③圃

百丈休牵上濑船,②一钩归钓缩头鳊。③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④

远楼

西山烟雨卷疏帘,北户星河落短檐。

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陶潜。⑤

【注释】

①洞霄宫:在杭州余杭县西十八里天极山大涤洞前,为祷雨祈福之所,旧名天柱观。监守宫观是宋王朝为佚老优贤而设的祠禄之官,王安石当政时以此安置异议者。俞康直当时为洞霄宫的七名监官之一。郎中:官职名。②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③缩头鳊:鱼名,以肥美着称。④苏轼自注:“俗说,黄杨一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⑤地偏心远:陶潜《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游鹤林招隐二首

【题解】

熙宁七年春作。鹤林寺、招隐寺均在今江苏丹徒县。此诗咏二寺周围景物环境,纯用白描,春色满纸又曲径通幽,风格颇似唐人韦应物诗,又有东坡风味。

【原文】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睡余柳花堕,目眩山樱然。①

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烟。

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

风轻花自落,日薄山半阴。

涧草谁复识?闻香杳难寻。

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

【注释】

①然:通“燃”。

无锡道中赋水车①

【题解】

熙宁七年赴常州、润州赈灾,五月路经无锡作。这是宋代较早咏水车的诗作,题材新颖,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心。诗中写水车,由飞转到静止,连用新奇活泼的比喻和准确精当的叠字。后半篇更驰骋想象与幻想,奇逸高妙。【原文】

翻翻联联衔尾鸦,②荦荦确确蜕骨蛇。③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插稻芽。

洞庭五月欲飞沙,④鼍鸣窟中如打衙。⑤

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⑥

【注释】

①水车:即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三国时马钧创制。宋代农民种水稻多用水车引水灌溉。②翻:飞动貌。③荦荦(luò)确确:形容骨节突露瘦硬。④洞庭:指太湖的洞庭山。飞沙:意谓久旱不雨,尘土飞扬。⑤鼍(tuō):一种脊椎类大爬虫,形似鳄鱼,俗称猪婆龙,穴居江岸边,传说大旱则鸣。打衙:衙门击鼓。⑥阿香:据《搜神后记》,她是推雷车的女神。这句意谓水车引水不如下雨。如果天公见怜,唤雷神推雷车行雨就好了。

虎丘寺①

【题解】

熙宁七年游苏州时作。诗写虎丘寺景色,自白日、傍晚到月夜,移步换形,境界多变。结尾写见渔樵而生归田之思。“铁花”、“杀气”一联,状物尤为逼真精警。【原文】

入门无平田,石路细穿岭。

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

湛卢谁复见,②秋水光耿耿。

铁花绣岩壁,③杀气噤蛙黾。④

幽幽生公堂,左右立顽矿。

当年或未信,异类服精猛。⑤

胡为百岁后,仙鬼互驰骋。

窈然留清诗,读者为悲哽。⑥

东轩有佳致,⑦云水丽千顷。

熙熙览生物,春意破凄冷。

我来属无事,暖日相与永。

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

坐见渔樵还,新月溪上影。

悟彼良自咍,⑧归田行可请。

【注释】

①虎丘寺:在今苏州阊门外。②湛卢:越王宝剑,后献吴王,传说此剑跃入虎丘寺潭井中,故名之为剑池。③铁花:虎丘寺中有铁花岩,在剑池之侧。④叫黾(měng):金线蛙。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⑤生公:指南朝刘宋高僧竺道生。他在虎丘讲经,没有人听信,便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顽矿:指顽石。“异类”句指作为异类的精猛石头信服了生公佛法。⑥仙:指清远道士。他与沈恭子同游虎丘寺,有诗,历论商、周及唐近两千年事,颜真卿为之刻石。鬼:指幽独君。有诗云:“青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李道昌为刺史,奏其事。陆龟蒙、皮日休《松陵唱和》诗都提及幽独君。⑦佳致:虎丘寺中的一个轩厅,在池堂东面。⑧咍(hāi):笑。

次韵沈长官三首①(选一)

【题解】

熙宁七年在吴江县作。诗中抒写思归杭州之意。诗人用方言俗字“饱”和“肥”分别状写帆与水,新颖、奇警、生动。【原文】

造物知吾久念归,似怜衰病不相违。

风来震泽帆初饱,②雨入松江水渐肥。③

【注释】

①沈长官:其人不详。②震泽:太湖名。③松江:在吴郡南四十五里,南与太湖接。吴江县在江滨,垂虹桥跨其上。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①

【题解】

作于熙宁七年。诗中痛悼同乡诗僧文长老的逝世,深情动人。对仗灵活流动,用典妥贴入微。【原文】

初惊鹤瘦不可识,②旋觉云归无处寻。③

三过门间老病死,④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⑤

【注释】

①永乐文长老:秀水县永乐乡报本禅院长老,作者的同乡。②鹤瘦:形容文长老病瘦如鹤。③云归:谓文长老辞世如云归去无迹。④从熙宁五年至今,作者先后三次过访,文长老由老、病到死。⑤圆泽:唐袁郊《甘泽谣》载:唐洛阳惠林寺僧圆泽与李源友善。临死告诉李源,他将授生为王氏子,相约后十二年中秋月夜在杭州天竺寺外相见。后来李源如约赴杭’,只听见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歌中有“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之句。这里作者用圆泽比拟文长老,希望他能长生,他们还能相见。而歌中词句,正切合文长老身份。

僧惠勤初罢僧职①

【题解】

熙宁七年(1074)六月,作者回杭州后作。诗中安慰惠勤罢僧职,称赞他有鹤骨仙风,生活清贫而诗风清新,最后表示信服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原文】

轩轩青田鹤,②郁郁在樊笼。③

既为物所縻,④遂与吾辈同。

今来始谢去,万事一笑空。

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蒙:

清风入齿牙,出语如风松。

霜髭茁病骨,⑤饥坐听午钟。

“非诗能穷人,穷者诗乃工”。

此语信不妄,吾闻诸醉翁。⑥

【注释】

①惠勤:见前《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注。②轩轩:自得、出群的样子。③郁郁:沉闷之态。这里以鹤在笼中喻惠勤担任着僧职。④縻,羁绊。⑤霜髭:白胡须。茁:萌出。⑥诸:之于。醉翁:欧阳修的自号。欧阳修《梅圣俞诗序》说:“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

游灵隐高峰塔①

【题解】

熙宁七年秋在杭州作。诗中描写灵隐寺后北高峰景色,并表达对贫穷老病的聋道人的同情。全篇直起直收,诗句清畅,意蕴甚深。【原文】

言游高峰塔,②蓐食治野装。③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

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来人,久便云水乡。④,

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

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

渐闻钟磬音,飞鸟皆下翔。

入门空有无,云海浩茫茫。

惟见聋道人,老病时绝粮。

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⑤

心知不复来,欲归更旁徨。

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⑥

【注释】

①北高峰塔:在灵隐寺后,北高峰山上,唐天宝中建,高七层。②言:句首语助辞。③蓐食:饱食、早食。④便:适宜,安适。⑤穴:穿孔。藜床:木榻。《三国志·管宁传》载:管宁常坐的木榻用了五十余年,那榻被他的膝头磨穿了洞。⑥这是作者留赠布匹时说的话。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①

【题解】

此为熙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题在青牛岭石壁上的诗,在对幽静山景和耳聋老僧的描写中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写得洒脱,结得缥缈。【原文】

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袅袅十里香。②

朝行曳杖青牛岭,崖泉咽咽千山静。

君勿笑老僧,耳聋唤不闻,百年俱是可怜人。

明朝且复城中去,白云却在题诗处。

【注释】

①青牛岭:在新城县西七十里南新乡,旧名宝福山,上有多福寺。②袅袅:香烟缭绕之状。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①

【题解】

熙宁七年,作者因察看蝗灾,过於潜,八月二十七日游西菩寺,作此二诗。诗中抒写纵情山水、排遣政治失意之感。【原文】

推挤不去已三年,②鱼鸟依然笑我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