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0900000035

第35章 孙子谋略人生(34)

清发水,楚军继续在混乱中争相渡河,忽然,一只木船因载人过多而翻倒在河心,随着一阵呼叫,水面上又漂起了若干头颅……

河以东二里许的一个土岗上,出现了几名吴军的斥候,他们观察了片刻,便消失了。不一会儿,阖闾、伍子胥、夫概出现在土岗上。

“这群楚军残兵刚开始渡河。”阖闾道,“机不可失,得赶快挥军追剿,务必在河东岸将其斩尽杀绝!”

“不可!”夫概制止道。

“为何不可?”阖闾问。

“困兽犹斗,何况人乎?”夫概答道:“现在出击,敌军意识到自己不免一死,就必定拼尽全力与我军搏斗,这会给我军带来重大损失。”

“你以为何时出击为好?”阖闾又问。

“兵法有云:‘半济而击。’”夫概说,“应当让大约半数的楚军先过河,这样,过了河的士卒知道自己已经幸免于死,就会丧失斗志而不顾后渡者;正在河中的士卒就会羡慕已经过河的人,而不顾最后面的人;未渡河的士卒则怨恨已经过河的人抛弃了他们。这样,楚军就便分为三截,而斗志均已丧尽。”

阖闾惊喜地对伍子胥说:“寡人有这样的胞弟,何患郢都不破?”

伍子胥暗忖道:半济而击分明是孙武兵法里提到的,夫概只不过是恰当地运用到了实战上而已,阖闾怎么就赞美起这位胞弟来了?但既然国君发了话,臣子就不能不应声,于是言不由衷地答道:“对对,此乃大王之幸!”

雨小了,阖闾吩咐斥候在这里守望,之后与伍子胥、夫概回营中暂歇。

清发水,渡到西岸的楚兵还不到五分之一,他们有的忘形狂叫,有的拍手跳醚,有的跪地拜谢苍天,有的干脆仰面躺在湿漉漉的河岸上……水里的楚兵拼命划船,撑木筏,游水……东岸的楚兵仍旧争吵詈骂,推搡扑打,乱作一团……

水面上漂浮起越来越多的尸体,随河水缓缓往南流去。

吴军主营地,孙武着指挥士卒将一根根砍伐来的树干装上战车……

再说沈尹戍到了方城之后,立即按照原来的计划,在那里抽调了两万名将士,火速向准汭进发。队伍赶到息邑的时候,便得知了囊瓦贸然抢渡汉水的消息,当时沈尹戍正在捧着刚刚剖开的竹筒吃米饭,他失神地站起来,下巴不住地打颤,忽然将竹筒猛力摔在地上,狠声骂道:“囊瓦老贼误国!”

众将急忙围上来,询问究竟,沈尹戍长吁短叹了一阵之后,颓然说道:“郢都危矣,淮浦去不成了,立即南下,火速进军,务必抢在吴军之前赶到郢都。”

于是,这支楚军在沈尹戍的率领下改道向南疾行……

沈尹戍离开囊瓦北去方城之际,孙武就派出斥候跟踪侦察,因此对这位左司马的动向了如指掌。现在,正当孙武准备袭击清发水楚军残兵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沈尹戍挥军南下的消息。

这一消息本是在预料之中的,但此刻仍然在孙武心头掀起了巨波狂澜。他清楚地知道,一旦沈尹戍抢先赶回郢都,那么他必定森严壁垒,坚守城池,想诱他出城几乎是不可能的。囊瓦之所以中计,是因为他性贪而愚钝,对他可以把玩于掌心,任意驱使。沈尹戍却不会轻易中计,此人不但清廉耿介,且有雄才大略,堪称人臣中的佼佼者。

那么,楚军坚守郢都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呢?

孙武想到这里,感到浑身一阵冰冷,那后果恐怕要超出任何想像:吴军若攻城,则旷日持久而毫无成就,乃至消耗殆尽;若尽弃前功而返身回军,则楚国各地之军必定群起而阻之。不论怎样,这支悬军深入的队伍都只能葬身于异国他乡。还有,越国那边,见吴军西征不归,免不了又要趁火打劫,举兵进犯,打进姑苏城也说不定。这就是说,如果沈尹戍抢先一步,我方则不但有灭军之灾,而且也有灭国之祸!

必须在沈尹戍的队伍返回郢都的半路上截击歼灭,否则,吴国全盘皆输!

孙武将地图取出,铺放在案桌上,观看着,搜寻着,思谋着……

斥候来报:楚军已有半数渡过了清发水。

孙武发出了突袭的命令,吴军将士飞步急进……

当夫概率军赶到河边时,楚军兵将一齐发出绝望的骇叫,其声直如闷雷一般,乃至吴军将士都为之一惊。叫声过后,楚兵立即变成了一群没头没脑、任人宰割的牲畜:跳入河中的,沿河边逃窜的,跪地求饶的,匍匐在地抖成一团的……吴兵蜂拥而上,轮戈挥刀,奋力砍杀,霎时间,一个个失去生命的躯体訇然倒地,岸畔上血浆四溅,河水由碧绿变作淡红,进而变作深红……

忽然,楚兵人群中爆发出一声虎啸般的喊叫:“楚军弟兄们,我们也是铁铮铮的汉子,岂能甘做刀俎下的鱼肉?都给我操起家伙,跟吴国人拼了!”

就像流离失所的狼群里有了挺身而出的新头狼,楚兵顿然间振奋起来,不多时,积压在一起的楚军便疏散开来,河岸上出现了两军对杀混战的场面……

阖闾、孙武、伍子胥在河东土坡上观战,伍子胥说:“至多再用半个时辰,这股残军就能被我军吃掉。”

孙武心里却想着堵截沈尹戍之军的事,接言道:“时不我待,必须尽快结束此战。”

“尽快结束?什么意思?”伍子胥问。

“稍候便知。”孙武答道:一面向站在土坡下的缪不识使了个眼色。

缪不识一转身,跑了。

这时,雨已经停了,太阳隐约地出现在灰蒙蒙的云层中,须臾,云层裂开一道缝隙,灿烂的阳光笔直地射向大地。

忽然,吴军阵地上錞于急促地敲响,连阖闾和伍子胥都惊呆了。原来吴军鸣金收兵的信号有两种:在一般情况下是慢敲,急敲则是紧急收兵。

正在厮杀的吴兵赶紧转身,向东飞跑,离开了河岸。

楚军原本是逃命不成才奋起反抗的,并没有反过来追杀吴兵的意念,他们听到吴军的收兵信号,又见吴兵匆忙离阵,一时弄不清究竟,又不敢过河,于是,他们几乎全保留着原来的姿势愣在了那里……

就在这时,缪不识带领的一千名将士在离楚军五十步远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他们是匍匐而进来到这里的),刹那间,弓弦齐鸣,箭矢流如飞蝗,密密麻麻地射向河岸,楚兵接二连三地倒下了,紧接着,第二批箭矢射了出来……

弩弓手分成三组,轮番射箭,三箭一轮,每人接连射出九支箭以后,进军鼓敲响了,刚才退下来的吴军再一次冲到河岸,所剩无几的楚军再也没有还手之力了,转眼之间,吴军就将他们清理掉了。

伍子胥对孙武佩服得五体投地,说道“孙将军用兵真是做到了出其不意呀!”

“是啊!”阖闾说,“连寡人事先都没猜出来!”

“这样做一是为了减少我军伤亡,二是为了缩短作战时间。”孙武道。

“对对,一石二鸟!”阖闾笑道。

“孙将军这一招,兵法里好像没有写到哇!”伍子胥说。

“写到了!”孙武道,一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今天的战法就是‘奇’。”

“哦!”伍子胥道,“下面的话是:‘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一个‘奇’字,能衍生出多少战法呢?”

“成功的战法尽管无穷无尽,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两条却是任何战法都必须遵守的。”阖闾说。

“大王说的是!”孙武道。

蘧延带领已渡过清发水的四五千楚兵,继续向西撤退,来到雍澨地区时,已经人困马乏。看看苍茫的暮色,知道不能再赶路了,蘧延只得命将士们扎营起炊。

夕阳如血,照耀着潮湿的大地,草木散发出清香与霉臭相混杂的气味儿;西风一阵阵吹来,伴随着嗖嗖飒飒的响声;远处,偶尔传来豺狼的嚎叫……

旷野里升了一道道炊烟,无精打采的楚兵们头脑空空如也,只剩下两个念想:一是饱饱地吃一顿,二是美美地睡一觉。他们也害怕吴兵追赶到这里,但吴兵也是人,也要吃饭,也要睡觉,况且他们在清发水东岸已经打了胜仗,该歇一口气了!

当然,明天吴兵还会追到这里来的,但那时楚军已经开拔了,没有危险了,因为从这里往西南渡过汉水,再往南走五十里路,就是郢都,到了郢都,即使吴兵也同时赶到,都城的楚军也会出来接应的。

被安全感缠绕着的人,最容易陷入松弛状态,此时的楚兵正是这样:有的倒在新扎起的帐篷里,有的扯起绳子凉衣裳,有的在草丛中捉拿秋虫,有的望着天空发愣,有的哼唱着小曲,他们都在等待着开饭的号角吹响,唯有炊事兵在忙着烧火,因柴草潮湿,炉灶里火小烟大,呛得周围的人咳嗽不止……

却说孙武指挥吴军解决了清发水东岸的楚兵后,便集中起楚兵原有的船只和木筏,又将吴兵自己砍伐的树干捆绑成木筏,三军井然有序而动作迅捷地渡过河去。然后紧步向西追赶楚兵。为了使队伍没有声息,孙武让步卒衔枚先行,兵车远远跟在后边……

吴军的行进速度比楚军快,就在楚军的饭做到半熟的时候,吴军已经到达楚军以东一里远的地方,埋伏下来。一道道歪斜着飘向东方的浓烟掩护了他们,楚军没有发现这股虎视眈眈的敌人。

夫概按捺不住了,就想发起攻击,但他克制住了自己。柏举一战,他袭击蘧射援军,伯嚭向阖闾进谏,为他立头功,阖闾很高兴,伍子胥也同意,孙武却坚决反对,理由是:其一,夫概未经奏请而擅自行动,犯有无视君命将命之过;其二,夫概并未给楚军以重创,如果不是主力军及时赶到,吴军必定要承受严重的损失。孙武的态度,居然使阖闾几个瞠目结舌,无言以对。那一刻,夫概窥见了孙武的性格,也称出了他的分量。现在,他不敢造次了,于是凑到孙武身边,低声建议道:“孙将军,现在楚营浓烟弥漫,正好可以用做掩护,冲阵是最佳时机。”

“你说得很有道理。”孙武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还有更好的时机。”

“更好的时机?”夫概迷惑地问。

“饭熟的时候。”孙武笑道。

夫概立即明白了:“将军是说,让我军吃一顿现成饭?”

“正是。”孙武道。

“高明!”夫概打心眼儿里佩服孙武的思谋。

楚军营地的烟渐渐小了,淡了,又过了一会儿,秋风送来了阵阵米饭的香气,惹得吴军将士们馋涎欲滴。

呜呜呜……呜呜呜……那边的号角吹晌了。

“击鼓!”孙武发出了斩钉截铁的命令。

咚咚的战鼓骤然响起,吴军仿佛从天而降,个个振臂高呼,直扑楚营。

楚军一来猝不及防,二来已经领教过吴军之猛勇,个个不战自怯,于是营地上大呼小叫,东奔西窜,乱成一团……

薳延本想整顿队伍抵挡吴军,无奈吴军来得太突然,而自己手下这批人马原是囊瓦和父亲蘧射的部下,临时凑在一处,调度不灵,更兼士卒畏敌如虎,因而吼叫良久而无一从者,无奈之际,便驾着战车向北逃遁。

两军接仗的时候,楚兵早已跑了不少,现在,剩下的士卒不见了主帅,也各自仓皇逃命……

孙武下令鸣金收兵。夫概问:“为何不追击楚军?”

孙武道:“这是一群乌合之众,已经对我军没有任何威胁了,追之耗时劳力,不合算;况且,我军还没吃晚饭呢!”

“孙将军虑事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夫概称赞道。

吴军占领了楚军营地,阖闾吩咐士卒和下级将官先开饭,饥肠辘辘的吴兵喜笑颜开,他们掀开锅盖,分食着楚军做好的香喷喷的米饭……

晚上,雍澨吴军主营帐中,阖闾设宴款待蔡昭侯、唐成公及三国群臣,庆祝吴军入楚后一连串的胜利。酒是从楚军那里缴获来的,鹿肉是自己田猎得来并驯养的,所获银、铜酒具不多,为了表示一视同仁,阖闾跟群臣都用截开的粗竹筒喝酒。帐子里雾气缭绕,香味四溢,菜肴中葱姜、花椒、大料、桂皮一类佐料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味道太淡,因为队伍里始终缺盐,大家都明白,却都不愿意说出来。千里兴师,在敌国的腹地,能举行这样的宴会,品尝这样的野味,已经是绝大的奢侈了。

阖闾格外高兴,不断地劝酒,不断地引导出新的话题,宴会上君喜臣悦,你敬我让,谈古论今,笑语盈盈……

“入楚以来,我军所获最大的胜利当数柏举大战。”阖闾说,“这一战,大将军的部署可谓丝丝入扣,在座的各位都看到了战场上的景象,现在可以听听我军幕后的动作,大将军,你来给大家说说吧。”

“其实也没有多少话好说的。”孙武道,“战前,大王曾向我问计,我回答了八个字:‘卑而骄之,利而诱之。’这两句话是根据对手的为人提出来的。囊瓦高居令尹之位,是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在朝廷中呼风唤雨,不可一世。对这样的人,要唤起他的骄气是很容易的,骄则轻敌,轻敌则寡谋,我军三战三败,助长囊瓦的气焰,诱敌深入,正是‘卑而骄之’计策的成功;同时。囊瓦又是个生性贪婪的人,贪欲旺盛使人丧失思考力,于是我便‘利而诱之’,向楚营派出奸细,谎称在三隘发现了银矿……”

“这个计策大将军早就想到了。”缪不识插言道,“出师前,大将军命我去盖山银矿弄了三件开矿士卒的号衣和几快银矿石,我当时不明白这些东西跟伐楚有什么干系,不料想在柏举一战中竟派上了用场。”“派去的奸细是专门以谎言诳敌的,我在兵法中称其为‘死间’,意思是,一旦他们败露了,必死无疑。”孙武继续说下去,“囊瓦虽然愚蠢,但他身边一定有明白人,奸细身上不能出现任何细节的纰漏,所以我让他们穿上开矿士卒的号衣,后来听说,囊瓦在近侍的提醒下,果然检查了号衣,并在夹缝里发现了矿屑,才完全相信了。”

营帐里立即响起一片嘁嘁喳喳的声音,人们都笑了,用简短的话语互相交换着对此计的钦佩之情。

“把楚军引过汉水以后,我军使用了接连败退的战法,目的是把楚军引到柏举这片开阔地。”孙武接着说,人们立刻静了下来,“但按照以往的常规战法,在开阔地对阵,双方的伤亡都可能很大,必须设计特殊的战法。其一,我军连续败阵,最容易造成伤亡,所以我让五千名善奔之士与敌兵接仗,这些士卒,我称之为‘利趾’,在国内训练的时候,我让他们跟着战车奔跑,因此他们个个快捷如飞。其二,在当今的战场上,兵车如同军队的脊梁,每辆兵车都率领着七十二个士卒,要想重创敌兵,首先要破坏其兵车,因此我的奸细还有一项使命,就是劝说囊瓦集中兵车追击我军,这位奸细做得很出色。其三,长距离奔跑,人的耐力毕竟不如马,因此我让这些利趾之士轻装上阵,同时在地面上设置了少量路障,有石头、树干,这些路障挡不住人,却能使兵车减低速度;路障不能太多,多了会引起敌军的怀疑。其三,最后一道路障是横向摆放的大石头,刚好容得下兵车通过,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一部分敌军通过,与后面的兵车脱节,一部分兵车在石头上撞倒撞翻,还有一部分互相碰撞,造成混乱场面,这时候,让善搏之士出阵,这类士卒我称之为‘多力’,一他们每个人都能掀翻一两辎重战车,敌军每辆战车上之有三人,而我方的多力之士数倍于敌,敌军安能不败?”

孙武的一席话,使众人敬佩不已,齐声称赞大将军用兵鬼神莫测且环环入扣,纵横捭阖而首尾相顾云云。

伍子胥道:“孙将军在兵法中说:用兵如恒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将军在柏举之战的谋划中,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

阖闾问:“那两名奸细有勇有智,功不可没,他们如今何在?”

孙武答道:“他们一个叫季良,一个叫蒙雨,原是臣身边的侍卫,现在臣已将二人提拔为上士了。”

“传二人进帐!”阖闾道。

须臾,季良和蒙雨进来了,跪地请安。

阖闾说:“听大将军说,你们二人深入虎穴,为柏举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寡人特邀你二人与众臣一起欢饮。”

两个一齐拱手:“谢大王!”

“赐酒!”阖闾吩咐侍从。

满满的两竹筒酒送到来二人面前,二人接过,一饮而尽。侍从们又拿来两块羊皮,让他们坐下。

阖闾说:“回国后寡人还要嘉奖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