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0900000051

第51章 “孙子兵法”精华解读(4)

战争事关人民生死、国家存亡,因此在决定要不要开战,如何开战这些生死攸关的问题时,一定要首先在代表“社稷”的宗庙内召开最高军事决策会议。成大事者必三思而后行,举大兵者当先计而后动。只有首先在庙堂上将要不要开战的利害权衡好,将如何开战的策略谋划好,才可增加行动的预见性,避免作战的盲目性。因此,《管子·七法》说:“凡攻伐之为道也,计密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计未定而出兵,是则战之自毁也。”《尉缭子·战威》也认为:“刑未加,兵未接,而所以夺敌者五:一曰庙胜之论。”孙子是兵家权谋派,以长计善谋为特色,自然更是强调“庙算”中先计而后行、先算胜后算的重要性。孙子这个重要思想的正确性,一再为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实践所证明。1941年12月17日,日军以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矶为指挥,以第3、40师团和独立第9旅团为基干,配以炮兵、工兵、战车和舰艇部队约七万余人,对长沙发动了第三次进攻。由于日军以全力倾注太平洋战争,不仅阿南所部已抽调出一部兵力,而且自第二次长沙会战后,武器弹药均未得到补充,在兵员减少、粮食短缺的情况下,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的阿南,指挥日军一味冒险深入,结果陷入国民党军第9战区反包围之中。第9战区指挥官经周密计议后,采用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将日军诱至长沙附近后四面包围,并切断其后路。日军依靠空军援助,经过十余天苦战,虽然最后突围,但损失惨重。

第二,多算胜少算。

孙子在如何“庙算”中,提出了“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的重要运筹思想。何谓多算?何谓少算?何谓无算?从孙子兵法《计篇》的内容看,“算”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计算,即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条件权衡,看谁的优势多。在这里,孙子提出了“经之以五事”,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全面比较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校之以七计”,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军事条件,具体权衡交战双方制胜优势。“经之以五事”与“校之以七计”,实际上是从宏观战略层面来进行多侧面的胜负决算。二是谋算,即根据双方的综合实力与具体条件来谋划制定作战方案。《计篇》后半部分讲的“因利而制权”、“诡道”十二术以及“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术总则,都是讲的具体作战方略、战术的谋算。在“庙算”中只有把战略上的计算与战术上的谋算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周全的“多算”。只考虑某一层面或某一侧面,则为“少算”。不加筹划,一意孤行,那就是“无算”了。多算胜少算,无算则一点取胜的希望都没有。孙子的这一重要“庙算”思想的正确性,也为以后的战争实践所一再证明。例如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命令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发兵25万,北伐中原。大军临发之前,他召集诸将从战略与战术两个方面商讨北伐之计。常遇春说:“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我们兵力有余,应该直捣元都,以我百战百胜之兵,对付其久逸之卒,可以很快取胜。元都已克,我们乘胜长驱,其余各地就会建瓴而下了。”朱元璋全面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后说:“元都建立百年之久,城守一定很坚固。如依你言,悬师深入,就会受阻于坚守之下,粮饷运输供应不上,敌援兵从四面集来,对我们不利。我们应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继攻河南,断其羽翼,再拔潼关而守之,据其门户。这样天下形势被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其势孤援绝,不战可以克服。元都既克,我们再挥兵向西,则山西、陕西、甘肃可席卷而下。”徐达等出兵后依计而行,步步深入,顺利地完成了北伐任务。

第三,得算多胜得算少。

对战争胜负的预测,从主要依赖庙堂占卜到依靠庙堂决算,这是古代军事观的一大进步。孙子认为开战之前,可以决胜于庙堂,而庙堂决胜又基于“五事”,“七计”等综合实力、军力的比较与切合实际、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谋划。在这诸多因素的比较中,考量得算的多少,“胜负见矣”。对此,孙武的后人孙膑发挥说:“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他也把“庙算”中得到计算筹码的多少作为能否开战、能否获胜的依据。当然得算的多少并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战争的发展,得算多可以转化为得算少,得算少也可以转化为得算多。毛泽东同志在其着名的《论持久战》中,全面分析了中国与日本在大国与小国、弱国与强国、战争的进步与退步、国际上多助与寡助等方面的各自优势与劣势,有力批判了亡国论与速胜论。据此,毛泽东认为,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毛泽东把事物辩证转化的思想带进了得算多少的动态比较,从而进一步深化与推进了孙子的庙算思想。

孙子关于庙算决胜的思想,不仅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推崇,而且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要制定正确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就不能不遵循先算胜后算、多算胜少算、得算多胜得算少的基本运算法则。以一个企业来说,只有算在敌先,才能比竞争对手有超前一着的市场开拓与产品开发战略;只有多谋多算,才能正确估量分析竞争各方的优势与劣势,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只有懂得事物转化的辩证法,促成竞争双方优势与劣势的转化,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得算更多,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竞争策略时,全面而正确地运用孙子的庙算法则,这是关系到企业竞争胜负、值得企业家花大力气去抓的一件头等大事。

作战第二

知兵之将

其用战也胜①,久则钝兵挫锐②,攻城则力屈③,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④,则诸侯乘其弊⑤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⑥,粮不三载⑦;取用于国,因⑤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⑨司命⑩,国家安危之主也。

(《作战篇》)

【注释】

①用战也胜:用兵作战宜速胜。②钝兵挫锐:军队疲惫,锐气挫伤。③力屈:力量耗尽。④殚(dān丹)货:经济枯竭。⑤弊:疲困、危机。⑥籍:征集兵员。⑦载:运载、运送。⑧因:依靠。⑨生命:民众。⑩司命:古星名,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主:主宰。

【译文】

用庞大的军队作战,要求速胜,久拖则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尽力量,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财政经济发生困难。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济枯竭,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而攻之,到那时即使有智者也不能挽回危局了。因此,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用兵久拖而有利于国家者,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不能完全懂得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懂得用兵的好处。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一再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秣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军队的食用就可以充足了。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不宜久拖。

所以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解读】

“庙算”既定,将帅将挥兵出征。因而《计篇》之后就是《作战篇》。领兵作战,关键在将帅。孙子将《作战篇》最后落脚处放在“知兵之将”上;并把“知兵之将”的责任,提高到“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的高度,确实很有见地。当然“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的提法,用现在的观点看,忽略了士卒与民众的决定性作用,带有英雄史观的色彩。

领兵作战,必须有知兵之将。那么,何谓“知兵之将”呢?毫无疑问,“知兵之将”从自身素质讲,应该具备良将五德,但这还不够。从指挥作战的角度看,“知兵之将”还应懂得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从而自觉地把握“四知”,按照冷兵器时代作战的客观规律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一,要知爱民为本。

赢得战争的根本在得道、得人心,但两军交战又必然会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生民之司命”的“知兵之将”,就必须懂得在战争中爱护民众,尽可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以赢得人心。秦末时,楚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就为关中王。诸将没有认为先入关是有利的。惟独项羽愿同刘邦西进入关。怀王的谋臣分析说:“项羽为人,性情急躁而凶悍,又好使狡诈害人,他先前攻打襄城,城破后没留一个活口;他所经过之处,没有不残杀毁灭的。前陈涉和项梁都遭失败,不如变更方法,派遣一位宽厚长者,持仁义而西进,告谕秦地父兄以宽容爱民之道。秦地父兄苦于秦政很久了,如今真能得到一位宽厚长者,爱抚民众而不施加暴虐,是可以攻下秦地的。项羽是一个暴躁凶悍的人,无法担当此任,不可派他去。只有沛公(刘邦),胸怀宽厚长者的气度,可以信赖。”以后西进作战的过程,果然如谋臣分析的那样。项羽暴虐,虽打了不少胜仗,但也失去许多人心。而刘邦宽厚德民,与秦人约法三章,奠定了以后一统天下的基础。

第二,要知用兵之害。

将帅指挥庞大的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如果久拖不胜,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国家财力枯竭,诸侯也会乘机而攻之,造成外困内患的危急形势。因此,作为“国家安危之主”的“知兵之将”,如果“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兵为双刃凶器,可伤敌也可伤己,只有懂得在一定条件下利害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才能防患于未然,确定正确的作战方略。公元1643年4月,满清多罗豫郡王多铎见清兵连年征战,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认为应该暂停战争,让人民休养生息,为清统一中国奠定雄厚物质基础。于是他向清太宗皇太极建议说:“自古以来,凡是用兵打仗,都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自恃自己力量强大,违背正义原则四处征伐,上天也不会保佑他。我分析观察天下形势,似乎应该暂停用兵为好。我们把主要精力用到解决国内问题上,特别是要把发展农业作为当务之急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这样老百姓才能丰衣足食,国家也才能有支持长期战争之需的雄厚物质基础。”多铎这一富有战略远见的建议实施后,很快收到了显着成效。

第三,要知取敌之利。

如何妥善解决战争消耗与后方补给困难的矛盾,孙子完整地提出了“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的后勤保障方略。其基本思想是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国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供给,另一方面尽可能在敌国就地解决粮秣、兵器,善待和使用俘虏,以“取敌之利”。这样,就能借助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使自己强大起来。皇太极统一中国之前就曾在休养生息、壮大自己的同时,巧妙地“因粮于敌”,“取敌之利”。公元1633年6月,皇太极询问诸王大臣,攻伐明军、察哈尔、朝鲜三者,以谁为先?礼部尚书萨哈璘说:“应该以宽仁对待朝鲜,防守对待察哈尔,专门征伐明军。因为缓攻明军,它就会日益巩固而不可战胜。应该在今年秋天庄稼刚熟而进兵,借敌之粮资助我军,下步进兵更有基础。到时我留少量兵力,防守察哈尔,先派骑兵往来袭扰明军,再选精兵自一片石入山海关,切断北京四路,根据地形,占据粮足之地,乘机出击,二三年内,大功就可告成。”皇太极依计而行,很快使自己“胜而益强”。

第四,要知“兵贵胜,不贵久”。

用兵越久,消耗越多;取胜越速,消耗越少。因此减少战争消耗的理想办法,自然是速战速决。为了取得速胜,“宁速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李贽:《孙子参同卷二》)例如,两汉之际,更始将领朱鲔据守洛阳,趁刘秀大军北征而河内空虚的机会,派部将苏茂、贾强领兵进攻温县。檄文传到河内,寇恂马上集结部众,急驱迎战,并传令下属各县火速发兵,到温县城下会师。军吏们全都劝阻说:“眼下洛阳大军渡过巩河,前后不绝,我们应该等到各县军队到齐,并做好充分准备后,才能够出战。”寇恂说:“温县是本郡的屏障,如果温县陷落,那郡城就守不住了。”于是率部和敌军交战,恰好冯异派兵赶来救援,各县的军队也及时赶到。寇恂命部众在城上呐喊,大呼“刘秀大军来了”。苏茂的部众听到后,阵列躁动。寇恂乘势进去,大破敌军。

孙子关于“知兵之将”应该在作战中把握“四知”的论述,对今天从事商战的企业家同样有启示作用。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搏杀中,同样要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企业家不知以爱民为本,不知用兵之害,不知取敌之利,不知“兵贵胜,不贵久”,而一味横冲直撞,一意盲目扩张,最后也会因“钝兵挫锐,屈力殚货”,而陷入一蹶不振的困境。一度财大气粗的中国某集团公司,曾以其先进的电脑产品获得声誉。后来公司决策者头脑发热,搞了某种药物新产品,又不顾财力制约把巨额资金投入房地产。结果资金搁死在房地产上,新产品的市场又打不开,原来兴旺的企业一下子跌入了面临破产危机的低谷。从这个集团决策者的失败教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商战中的企业家能否成为“知兵之将”,确实是维系着企业安危的关键所在。

谋攻第三

不战而屈人之兵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①,破国次之②;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③。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④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谋攻篇》)

【注释】

①全:保全、全胜。上:上策。②破:击破、打垮。③军、旅、卒、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旧说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人为伍。春秋以后,各诸侯国军队编制不完全一样。④善之善者:高明中最高明的,好中最好的。

【译文】

指导战争的原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为上策,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百战百胜,还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解读】

两军交战,进攻是主要手段,因此孙子在《作战篇》后研究《谋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