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1100000019

第19章 联吴抗曹(7)

且是时(即赤壁之战时)刘表之长子琦尚在江夏,破曹后,备即表琦为荆州刺史,权未尝有异词,以荆州本琦地也。时又南征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皆降。琦死,群下推备为荆州牧。备即遣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其租赋,以供军实,又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在南郡。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遣将分驻,惟备所指挥,初不关白孙氏,以本非权地,故备不必白权,权亦不来阻备也。迨其后三分之势已定,吴人追思赤壁之役,实藉吴兵力,遂谓荆州应为吴有,而备据之,始有借荆州之说。抑思合力拒曹时,备固有资于权,权不亦有资于备乎?权是时但自救危亡,岂早有取荆州之志乎?羽之对鲁肃曰:“乌林之役,左将军寝不脱介,戮力破曹,岂得徒劳无一块土!”此不易之论也。其后吴蜀争三郡,旋即议和,以湘水为界,分长沙、江夏、桂阳属吴,南郡、零陵、武陵属蜀,最为平允。而吴君臣伺羽之北伐,袭荆州而有之,反捏一借荆州之说,以见其取所应得。此则吴君臣之狡词诡说,而借荆州之名遂流传至今,并为一谈,牢不可破,转似其曲在蜀者,此耳食之论也。

赵翼这番议论甚有理据。赤壁之战后,孙权取得江夏、南郡,刘备取得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实际上,孙吴从曹操手中夺得的荆州土地,仅限南郡,江夏郡也是刘备集团主动让出的。第三次重分荆州,孙权不但保有江夏,还得到了长沙和桂阳。以南郡一郡换得三郡,孙权还有什么理由不与刘备言和呢?

三分荆州,两个含义,都体现了诸葛亮、刘备的聪明才智。

曹、孙、刘三家瓜分荆州,体现了诸葛亮的英明预见性。

孙、刘三次重分荆州,体现了诸葛亮在实现“隆中对”第二个战略计划时,他与刘备对同盟者孙吴巧妙、灵活、高超的斗争艺术。

对于孙、刘两家来说,荆州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得之地。

一次又一次地重分荆州,意味着两家利益的一次又一次地调整。

三次重分荆州,对于孙吴来说,仍有许多不满意之处;但对刘备来说,却是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他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有了一块向益州发展的根据地。

三次重分荆州,对刘备来说是一场三幕喜剧,而这喜剧的导演就是诸葛亮。

自从结识诸葛亮以来,刘备的政治生涯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不再是盲目地四处闯荡,而是有着一步一步切实可行的战略;他不再被失败的梦魇所缠绕,而是经常品尝着胜利的甜果;他不再是一块被军阀争战的潮水冲来冲去的碎石,而是一块根深蒂固的小洲。刘表政权中降曹派没有把他排挤出荆州,曹操的几十万大兵没有把他驱赶出荆州,孙吴的明争暗夺也没有使他失去荆州。而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诸葛亮“隆中对”的指导。

诸葛亮帮助刘备根植于荆州。

诸葛亮与荆州有着不解之缘。

荆州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想当初,诸葛亮迫于战火沦为异乡游客时,荆州以它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使他结束了辗转流离的游子生活。

荆州是诸葛亮成长的第二摇篮。诸葛亮十五岁来到荆州,三十四岁时离开荆州,在这里整整度过二十个春秋。在这二十年中,有十年是在隆中隐居,而这十年正是他的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这里的人杰地灵,给了他知识,给了他智慧,也给了他出仕的机缘。

荆州是诸葛亮政治、军事生涯的起步之地。在这里,他遇到了理想中的明主,做出了一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决择。

然而,上述诸种原因,只能从思想感情上揭示诸葛亮与荆州的关系,还远远不能说明诸葛亮与荆州更深层次的“缘分”。这里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集团所制定的建立霸业、恢复汉室、实现统一、拯救生民的政略和战略方针。然而,要达到这个远大的政治目标,就得首先实现跨有荆州、益州的战略计划,以实行两路出击夹攻中原的战略。而跨有荆、益,首先的前提是据有荆州,只有占领了荆州,才能溯江西上进入益州,也才能使西进巴蜀获得坚实的战略依托。对于诸葛亮所辅佐的刘备集团来说,没有荆州,便不能实现跨有荆、益的计划,便不能对中原进行钳形夹击,自然也无法实现最终的政治理想。

这才是诸葛亮乃至刘备集团看重荆州的最深层的原因。

诸葛亮在荆州的二十年,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从兴平二年(195)到建安十二年(207),是他借寓荆州和隐居隆中的时期。从建安十二年(207)到建安十四年(209),是他辅佐刘备在荆州寻求立足的时期。从建安十四年(209)到建安十九年(214)诸葛亮奉刘备之命率兵入川止,是他协助刘备治理荆州的时期。

三个时期,诸葛亮依次具有三种身分:布衣平民、谋士、军师中郎将。

布衣诸葛亮,心怀一颗拯时济世之心,静静地等待着时机。

谋士诸葛亮,以他的智慧和谋略,导演出三分荆州的活剧。

身为军师中郎将的诸葛亮,在协助刘备治理荆州的过程中,表现出政治家的杰出才干。

从建安十四年到建安十九年,诸葛亮治理荆州整整五年。在这五年中,他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网罗荆州人才。

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势力和地盘经过了多次变化。刘表在世时,刘备的势力主要局限于新野、樊城。刘表死后,刘备转而据有江夏郡。赤壁之战后,刘备一下子占领了荆州南部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地盘最大时又领有南郡。第三次重分荆州后,仍占有荆州的三个郡。总的看来,刘备在荆州的地盘呈从小到大的趋势。随着地盘的扩大,需要管理的行政地区不断增加,对管理行政机构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据史书记载,刘备在荆州期间,归附刘备集团的荆州人士有如下诸人:

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郡人。刘表在世时,黄忠任中郎将,与刘表的侄子刘磐一起守卫长沙攸县。曹操占领荆州后,黄忠“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长沙郡,黄忠便加入了刘备集团。

庞统,字士元,荆州襄阳人。庞统早先在襄阳,号为凤雏,与诸葛亮齐名。庞统虽是荆州人,却和孙吴士人关系密切。所以周瑜领南郡太守时,任庞统为功曹。后来,刘备领有南郡,庞统便加入了刘备集团。

马良,字季常,荆州襄阳人。其弟马谡,字幼常。二人在刘备领荆州刺史时,加入刘备集团,任荆州从事。

陈震,字孝起,荆州南阳人。他也是在刘备领荆州刺史时被任为荆州从事的。

廖立,字公渊,荆州武陵人。刘备任荆州刺史时,廖立被辟为荆州从事,不到三十岁时,又被提为长沙太守。

蒋琬,字公琰,荆州零陵人。史载他“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可见蒋琬也是刘备取得江南四郡后被任为荆州书佐的。

邓方,字孔山,荆州南郡人。“以荆州从事随先主人蜀”。显然邓方也是刘备领荆州刺史后被任为荆州从事的。

张存,字处仁,荆州南阳人。“以荆州从事随先主人蜀”。

殷观,字孔休,荆州人。刘备领荆州刺史时,殷观任州主簿别驾从事,曾出谋拒绝孙权与刘备共同伐蜀的要求。

习祯,字文祥,荆州襄阳人。“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他是随刘备入蜀的荆州之士,刘备在荆州时便得到任用。

郝普,字子太,荆州义阳人。刘备西征巴蜀,将郝普留在荆州任零陵太守。

潘濬,字承明,荆州武陵人。潘濬二十岁左右时随荆州大学者宋忠受学,不到三十岁便被刘表任为部江夏从事。刘备领荆州,以潘濬为治中从事。刘备入蜀,潘濬留下来助关羽管理州事。

上述十二个人,都是刘备在领荆州刺史期间参加刘备集团的荆州人士。然而,仅仅说明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并没有从上述诸人的事例中发现他们的出仕与诸葛亮的关系。事实上,上述诸人的参加刘备集团,绝大多数都是诸葛亮努力的结果。我们举几例来说明这种关系。

刘备占领江南四郡,诸葛亮被任为军师中郎将,督统零陵、桂阳、长沙三郡。黄忠在赤壁之战以前,曾属于曹操的长沙太守韩玄,守卫长沙攸县。应当说,黄忠的“委质”刘备,当与诸葛亮有关。廖立是武陵郡人,武陵与零陵比邻,而且廖立的才干确是被诸葛亮所发现和欣赏的。诸葛亮曾评价廖立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因此,廖立任荆州从事和长沙太守,都是诸葛亮提拔的结果。零陵人蒋琬,其家乡正处于诸葛亮统辖之下。蒋琬后来是蜀汉名相,他的才干深受诸葛亮的赏识。据记载,蒋琬随刘备入蜀之后,被任为广都(治今四川成都东南)县长。蒋琬对自己大材小用感到委屈,终日饮酒,不理县事。有一次,刘备外出巡察,突然来到广都县,见蒋琬不理众事,醉酒熏熏,不由得勃然大怒,要对他治罪。诸葛亮听说后,忙为蒋琬求情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这才赦免了他。此虽为刘备入蜀以后的事,但通过此事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蒋琬的器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蒋琬走出零陵湘乡,出任荆州书佐应是诸葛亮:擎荐人才的结果。荆州武陵人潘濬,是蒋琬的姨弟,他在蒋琬的家乡湘乡任过县令,他出来任荆州治中从事,当与其姨兄蒋琬同时。

还须注意,上述诸人中有一类人加入刘备集团,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是诸葛亮的亲友。例如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诸葛亮的姐夫。因此,庞统不但与诸葛亮是朋友,还有一层亲戚关系。庞统的弟弟庞林,娶的是襄阳城南习祯的妹妹,由于这层关系,诸葛亮与习祯也属于亲戚关系。马良和马谡是亲兄弟,刘备领荆州时,两人均为荆州从事。建安十九年,诸葛亮奉命人川支援刘备,马良留在荆州。他曾给诸葛亮写信说:“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闲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在这封信中,马良建议诸葛亮辅佐刘备,选拔英才,施行仁政,实行教化,移风易俗,表示自己愿意像钟子期理解伯牙鼓琴那样,理解支持诸葛亮。可见马良与诸葛亮关系之密切。裴松之对此评论说:马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正因为这种亲戚朋友关系,诸葛亮在劝他们出来为刘备集团效力时,就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诸葛亮在治理荆州时,为刘备集团网罗人才的苦心,还可以通过刘巴之事显示出来。

刘巴,字子初,是零陵烝阳(治今湖南邵东东南)人,少年时便知名于荆州。刘表任荆州刺史时,多次请刘巴出来做官,都被拒绝。曹操出兵征讨荆州,刘备率众南走,荆楚士人多从之,而刘巴却北降曹操。曹操任刘巴为自己的掾属,赤壁之战前夕,让他过江南下,招纳长沙、零陵、桂阳等郡投降。赤壁之战,曹操吃了败仗,退回北方,无力再顾江南。刘备占领江南四郡后,刘巴见无法完成使命,又不得北返,便准备南下交州,再取道北还。当时,诸葛亮正督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屯驻在临烝(治今湖南衡阳)。刘巴临下交州之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乘危历险,到值思义之民,自与之众,承天之心,顺物之性,非余身谋所能劝动。若道穷数尽,将托命于沧海,不复顾荆州矣。

刘巴这封信,是向诸葛亮表示,既然无法完成曹操所给劝降使命,自己也不想在荆州留下去了。

诸葛亮深感刘巴是个人才,眼下治理荆州,急需人才,怎能让他远去!于是便离开临烝,追上刘巴,劝他加入刘备集团。诸葛亮说:“刘将军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荆州之人莫不望风归德,足以反映出天命所在和人心所向。足下不归顺刘将军,还要到哪里去呢?”刘巴不想归顺刘备,但见诸葛亮远道追来,一片诚心,便婉言谢绝道:“我是受曹公之命招降四郡,既然不能完成使命,就应当回去。先生何出劝降之言?”他没有接受诸葛亮的劝告,离开了荆州。

诸葛亮劝刘巴归顺虽未成功,但他为留住人才亲自追赶,表现出他求才的急切与真诚。刘巴婉言谢绝而诸葛亮并不执意强留,又表现出他对刘巴选择的理解与尊重。

诸葛亮在荆州所网罗的人才有各种类型:有的在当时就起过重大作用,如黄忠、庞统、郝普、殷观等。有的在当时作用不太显着,但日后却成为蜀汉政权中的重要人物,如蒋琬、向朗、马良、陈震等。也有的当时起重要作用,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廖立、马谡等。这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用人取其所长、不拘一格和从长远处着眼的风范。

第二,参与荆州的人事安排。

刘备占领荆州四郡,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这是一个权力很大的职位。胡三省在解释军师中郎将一职时说:“军师,亦古将军号。曹操初置军师祭酒,而备置军师中郎将,皆以一时军事创置官名也。然军师祭酒止决军谋,中郎将则有兵权。”荆州在当时是个用武之地,北有曹操重兵威胁,东有孙吴明争暗夺,因此,荆州的人事安排,必须考虑政治和军事的全面部署。诸葛亮这个既决军谋又有兵权的军师中郎将,不可能不参与荆州的人事安排。

诸葛亮治理荆州期间,协助刘备对荆州的人事做了如下安排:

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扎江北。

张飞为宜都(治今湖北枝城)太守、征虏将军,后又转在南郡。

赵云领桂阳太守、偏将军。

廖立为长沙太守。

郝普为零陵太守。

向朗督秭归(治今湖北秭归)、夷道(治今湖北夷都)、巫县(治今重庆巫山北)、夷陵四县军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