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1100000041

第41章 势在必争(7)

第三,规划了建立霸业的战略和政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建立霸业的思想。儒家思想认为,尧、舜、禹三代是以王道治天下,这是儒家政治的最高层次。三代以下,霸道渐兴,其特点是注重实力、武力、权力。诸葛亮之所以提出要建立霸业,是因为他十分清楚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中央集权瓦解的时代,一个地方实力派争夺地盘的时代,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一个只能谋求局部统一、再进一步实现全国统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能取得局部统一,在政治上具有权力,军事上具有武力,‘经济上具有实力,就是实现了霸业。曹操起家最早,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兴屯田以实军资,军事上拥有雄兵数十万,可谓早就成就了霸业。孙权已历江东三世,政治上已根深蒂固,经济上“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军事上“兵精粮多,将士用命”,“异人辐辏,猛士如林”,也可谓霸业已成。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要成就霸业,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具体的政略和策略。“隆中对”对此是这样规划的:跨有荆、益,利用荆州、益州的人力、物力建立雄厚的经济军事基础。安抚荆州、益州南方的少数民族,稳定南中,开发南方,同时内修政理,建立稳固的统治。对外与孙权结好,建立孙、刘联盟,共同抗拒曹操。可以说,这是刘备建立霸业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的策略。

第四,提出了“兴复汉室”的长远任务。前面我们曾说过,诸葛亮的“兴复汉室”,不是要兴复桓、灵之世的汉室,而是要兴复光武帝时期那样强大、统一、安定的兴盛之世。兴复汉室最实质的内容是恢复统一,所以,兴复汉室既是号召天下的口号,也是诸葛亮追求的最终目标。正因为它是个长远目标,所以诸葛亮在谈到这点时并未详细规划,他只是说待“天下有变”,从荆州、关中两路出兵夹击中原,灭掉曹魏。天下有变的具体内容是指什么?诸葛亮也不可能说得很具体。况且,即使是真的两路夹击中原成功,也还有与孙吴的关系问题,再下一步如何谋求全国统一,更是难以具体预见。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英明的君主,这些君主手下有更多的谋臣智士,或君主向臣下问策,或臣下主动献计,便产生了数不清的策论文章。在这数不清的策论文章中,像“隆中对”这样的文采飞扬、结构规整、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具有深刻预见性的佳作,却寥若晨星。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智者。

“隆中对”是古代政论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第一,预见性。

关心未来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尤其是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发展前景如何?未来命运如何?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所以,汉末三国时,人们尤喜爱预测未来。官渡之战前,袁绍临出征前,他手下的谋臣沮授就把宗族之人召在一起,把自己的资财积蓄分给他们说:“夫势在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宗人不明白沮授为何如此伤感,有人就说:“曹公兵马不敌,君何惧焉!”沮授却说:“以曹兖州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我虽克公孙(指公孙瓒),众实疲弊,而将骄主忲,军之破败,在此举也。”沮授在袁强曹弱的情况下,却预见到了袁绍的破败,比起他的宗人来,可谓有预见性。颍川人荀彧,在董卓之乱时辞官回乡,对家乡父老说:“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而乡里人多恋家怀土,对荀彧的预见半信半疑。正巧,颍川人韩馥作了冀州刺史,急需人才,派人前来请荀彧。而家乡的族人由于怀土,也不相信荀彧的预见,许多人都没随荀彧走,错过了逃离灾祸的机会。后来,董卓派部将李傕等人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颍川、陈留而还。乡人留者多见杀略”。荀彧与那些未走的乡人相比,可谓有先见之明。

毫无疑问,沮授、荀彧都是那个时代的智者,他们预见的准确证明了他们的眼光。但沮授所预见,是官渡之战袁绍的败局;荀彧所预见,是家乡要遭兵乱的前途。比起诸葛亮对天下三分的预见,他们所说之事要小得多。从袁绍出兵到官渡失败,时间不到一年;从董卓进京到董卓身亡,也就三年多。而从诸葛亮“隆中对”的提出,到刘备建立蜀汉,天下三分定局,这中间经历了十多年。也就是说,沮授、荀彧所预见的是一二年之内的事,而“隆中对”所预见的是十多年以后的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中,天下大势的发展基本上按“隆中对”所预见的趋势进行。“隆中对”所预见之事之大,预见时间之长,预见结果之准,在当时的确找不出第二个。

第二,科学性。

我们说“隆中对”的科学性,主要也是说它对天下大势预见的科学性。何谓科学?科学就是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就是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实事求是。衡量一个预见是否科学,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预见的结果要与事实发展的结果吻合,即人们通常说的“准”。另一个是提出预见的根据是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是令人信服的。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所预见的事物与事实发展结果不符,即使把预见的依据说得天花乱坠,也谈不上科学性。如果所预见结果虽准,但没有客观依据,或依据不令人信服,就难免有“瞎猫碰死耗子”之嫌。像这样不科学的预见在古籍记载中也很多。

三国末期,曹魏大将邓艾受命征伐蜀汉。他梦见自己坐在山上,山上还有流水。梦醒之后便把此梦告诉殄虏护军爰邵。爰邵说:“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蹇》繇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往必克蜀,殆不还乎!”爰邵的预见是很准的,邓艾征蜀,一直打到成都,刘禅亲率众臣面缚舆榇诣军投降。邓艾果然建立灭蜀大功。但另一将领钟会密告邓艾图谋叛乱,结果魏帝下诏将邓艾逮捕,用囚车押回京城,在半路被杀死。但爰邵预见这个结果的根据是邓艾的一个梦和《周易》卦辞。爰邵的理论是:《周易》中《蹇卦》的卦形是?瘙椘,下面三爻?瘙楁是单卦《艮》,代表山,上面三爻?瘙椾是单卦《坎》,代表水。邓艾梦见山上有水,正合《蹇卦》。而《蹇卦》卦词是利在西南,往而有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邓艾征蜀,是往西南方向走,征蜀毕回军,是向东北方向走,所以爰邵预见邓艾征蜀是往而有功,归不生还。我们没有理由怀疑邓艾之死,因为历史记载得那样明明白白。但我们有理由怀疑爰邵的理论甚至这件事的本身。因为《周易》卦词、邓艾之梦与邓艾之死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爰邵预见邓艾之死这件事,是不是人们根据邓艾之死附会的呢?

“隆中对”的预见也很“准”。诸葛亮预见天下将要分成三极,预见到刘备要成为三极之一。果然,刘备从一个兵只有几千,地没有一块的客居荆州之人发展起来了,先在赤壁与孙吴联手把曹操打败,使三分具有雏形。接着又据有荆州,向益州发展,最后建立蜀汉,使三分定局。这一切都是按照“隆中对”所预料的那样一步步变为现实的。“隆中对”预见的实现,当然和诸葛亮、刘备等人的努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隆中对”借以预见的依据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知道,个人的努力具有主观色彩,个人努力只有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成功。“隆中对”预见天下三分,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曹操、孙权是当时天下的两强,曹操拥数十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天时;孙权立国三世,据江东之险,占有地利。二者一时谁也吃不掉谁。这是非常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的。毫无疑问,曹操是当时天下的最强者,孙吴想灭掉他是不可能的。当时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曹操,但统一天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当曹操一点一点地将黄河流域基本统一,欲向南发展时,孙吴已经历三世而称强于江东了。史书上曾经记载这样一件事:

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与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这件事发生在建安十八年,已是“隆中对”提出后的第六年,孙、曹谁也吞并不了谁的形势依然如此。基于这样一个认识,诸葛亮进一步认为:两强对峙,也有他们一时无法顾及的地方,这就是荆、益二州。两强各占天时、地利,也有他们未占的条件,即人和。而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恰恰占了人和。因此,刘备完全有可能成为与曹、孙鼎足而立的第三强。“隆中对”关于天下三分的预见是准确的,其预见所凭的依据,乃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隆中对”的预见性是有科学根据的。

第三,系统性。

“隆中对”不是一般的策论文章,它是一个需要实践的、可操作的战略计划。建安十二年,刘备见到诸葛亮后,劈头就提出一个严峻问题:“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力量弱小、屡遭失败的刘备,怎样才能战胜实力雄厚、已握朝廷权柄的曹操?这的确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更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一个系统的、有步骤的战略计划。

“隆中对”就是回答刘备这个问题的。“隆中对”就是一个系统的、有步骤的战略计划。

总的看来,申明大义、兴复汉室、实现统一是一个大系统,它包含三个子系统:如何对待曹操,如何对待孙吴,如何对待自己。“隆中对”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几个系统展开的。

对曹操,“隆中对”始终将他视为势不两立的敌人。“隆中对”的提出,一开始就是以反对“奸臣窃命”为前提的,这个“窃命”的“奸臣”,就是指曹操。诸葛亮提出不可与曹操争锋,不是不反对他,而是说在自己力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不要与他硬拼,首先要壮大自己的力量。在“隆中对”的最后,诸葛亮说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让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目标还是指向曹操。

对孙吴则不可与之为敌,而是要把他作为共同反对曹操的盟友。在这三百多字的策论中,诸葛亮曾两次说到孙吴“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外结好孙权”,可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对自己,就是要逐步壮大自己的力量,使其能与曹操抗衡。如何壮大自己的力量呢?先要据有荆州使自己有立足点,再进一步占领益州以使脚跟稳固,然后与荆、益地区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在统治区内实行开明的经济和政治政策,发展生产,使自己的势力强大起来。

总之,“隆中对”是一个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任务;既有战略规划,又有实施步骤;既有内政外交,又有民族政策的全面系统计划。

第四,策略性。

战略和策略是一对分不开的孪生兄弟。战略是目标,策略是实现目标的手段。“隆中对”这个整体战略计划中,处处体现着策略:“兴复汉室”是战略目标,也是号召天下,争取人心的政治策略。暂时不与曹操争锋,不与孙吴为敌,进攻目标指向荆州、益州,体现着避实就虚的策略。外结好孙吴,建立孙刘联盟,体现着联弱抗强的策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体现着稳定后方专力对敌的策略。内修政理,体现着自强自立以抗衡强曹的策略。跨有荆、益,体现着钳形夹攻中原的策略。

第五,思想性。

“隆中对”有一个熠熠生辉的思想,就是注重“人谋”,积极进取。刘备见到诸葛亮以前,事业上屡受挫折。他初失意于安喜县,又受挤于平原县,复失徐州于吕布,再败兵于曹操,落得个一事无成,寄人篱下。他见到诸葛亮后所说的那番话,既表示自己寻求成功的急切,又流露出几分对至今功业未成的无奈。

然而诸葛亮却不这么看。他在“隆中对”一开始就以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为例子,说明“人谋”的重要性。曹操出身宦官,袁绍世代公卿;曹操将少粮缺,袁绍兵多粮足。但曹操最终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就是因为曹操足智多谋,善于捕捉战机,坚毅果敢,发挥“人谋”的作用。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分析了刘备可以发挥“人谋”作用的有利因素:第一是“帝室之胄”,汉室的后代兴复汉室名正言顺,号召力强。第二是“信义着于四海”,比起“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曹操,在人民群众中影响要好得多。第三是“思贤若渴”,这样就会延揽天下英才共成霸业。诸葛亮的这些分析,不仅对逆境中的刘备是个极大的鼓舞,也表现出诸葛亮注重“人谋”,谋求变弱为强,要从失败中崛起,最终战胜强曹的积极进取精神。

以上五个特点表明,“隆中对”是表现诸葛亮见识、谋略、智慧、毅力、风范的不朽杰作。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隆中对”也有其比较严重的缺陷,这就是“跨有荆、益”的计划。

自从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成都,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后,这个局面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先是孙吴索要荆州,接着发生了孙吴出兵荆州南三郡之事,刘备、孙权剑拔弩张。虽然刘备作出了重大让步,使荆州危机暂时缓解,但到建安二十四年,荆州便落到孙吴之手。蜀汉“跨有荆、益”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五年便宣告破产。

正如三分天下的实现证明“隆中对”思想中所包含的科学性一样,“跨有荆、益”的失败也说明了“隆中对”计划中所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跨有荆、益”的不合理因素在什么地方?

从地理形势上看,荆州和益州的联系远不如荆州和扬州那样紧密。益州处于长江上游,荆州处于长江中游,扬州处于长江下游,表面上看,长江像条玉带,连起了益、荆、扬三颗明珠。但实际上,益州是处在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荆州、扬州则处在第三阶梯上。益州四塞险固,山峦屏障,它的西面是邛崃山、大雪山,南面有大娄山、乌蒙山,北面横亘着秦岭、大巴山,东面耸立着巫山。四面的山犹如高耸入云的围墙,把四川盆地环抱起来,在古代交通不便时隔断了它与外界的联系。而荆州与扬州同处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之上,两地之间没有天然屏障相隔,一条长江,把两州天然地联在一起。

《隋书·地理志》说,荆州的“风俗物产,颇同扬州”。这说明,由于荆州与扬州之间密切的地理关系,二州形成了经济和文化上的紧密联系。

对两个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交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