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401400000021

第21章 古代旅游习俗与旅游文艺创作(1)

旅游,对一个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来说,往往使之陷入一个两难境地。出游,意味着旅途之难,求生之难;不游,则是困厄之难,生存之难。人们因之害怕旅游又不得不游。久而久之,形成了“重游”的习俗文化。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交流,其结果是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旅游的繁荣和内涵的升位,与之适应,旅游文化含量也在积淀。旅游中产生的文化艺术创作就是最直接的表现。

一、古代旅游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农耕民族文化中的大陆文化,但中国的旅游史却很悠久。由于是安土重迁,故特别重视旅游过程的本身。经过长期流传,沉淀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习俗文化。

中国传统旅游习俗文化的核心就是“重游”,始终把出门旅游看作是人生中的大事。也难怪,古代交通不便,行路艰难,农耕民族的交通工具又十分落后,山高水深的旅途无不充满着危险,所以从一开始就有了“日暮途且远,游子悲故乡”的的游情结。即使到了商业经济发达的盛唐,人们都还在感叹“行路难”。这一切都从旅游的自然环境之难、社会环境之难、身体生理病痛之难反映出惧怕旅游的心理之难,故有“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之说。可见,重游实为的游引起的。旅游的艰险与儒家的仁孝思想结合,就形成了“重游”观念。这样一来,长期养成的观念、习俗就逐渐发展成一种旅游程式,有的还体现为礼俗,反映到旅游文化中来,成为传统的旅游习俗文化。中国古代旅游习俗主要有如下几种。

1.卜行与祖道

古人视出门旅游和旅行为人生非同一般的大事,所以特别想预知是否可行,并希望旅途中能得到神灵的庇佑。早在先秦时代,以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往往采用流行的、最慎重的占卜方法来判断出行的吉凶。我们所知道的《易经》,作为一部卜筮书,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与旅游占卜有关的,这类复卦有46个,占64卦的73%;有关旅游的爻辞约97条,约占384爻的25%。如“君子有攸往”、“利有攸往”、“惕出”、“不可涉大川”等等。人们能否出行,是要经过占卜后慎重考虑的。《左传》也记载说:“先王卜征……祥习则行。”唐代杜牧《寄远人诗》:“终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真实地记录了古人重视旅游而有过卜行的习俗。这种文化遗存到今天还有反映,如有人出行前,抛钱币看好“彩头”等。

还有一种变相的卜行,就是“择日”。因为占卜的或然性使得结果不好把握,而有的出行又是必须要进行的,于是人们很聪明地将占卜与“五行”结合,与“天干地支”结合起来,确定出门的日期,这样的好处是便于自己预见和计划出行,不好处则是使自己的行动受到约束。小说《红楼梦》第一回中有这么个情节:贾雨村还是一介穷儒时,曾住在甄士隐家附近山庙中读书,准备进京赶考,但经济拮据,很是发愁。一个月夜,过来与甄士隐闲聊,饮酒间,甄得知其窘境,便慷慨拿出白银50两及冬衣两套,让他择十九日佳日买船进京赶考。第二天,甄士隐想起应再给贾雨村写封推荐信,派仆人送去。仆人回转说,贾老爷已于天亮时启程走了,并让庙里人告诉甄员外,读书人不讲什么黄道日、黑道日,凡事总讲个事理,所以就先启程了,来不及告辞。只好日后再谢了,云云。可见,古人对待“择日”是常采取实用主义态度的。

除了占卜、择日外,古人还希望一路上能得到神灵保佑,所以从先秦时期起,古人出游前,就要先祭祀路神,认为不这样,路上就不得平安。这就形成了送行祭道的习俗,称之为“祖道”,并成为官方规定的“五祀”之一。按《礼记·祭法》记载:“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日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其中的行,就是“行神”,即路神,又叫“祖神”。祖者,徂也。王利器在《五经要义》中注释曰:“祖道,行祭,为道路祈也。”在《诗经》中就有“韩侯出祖,清酒百壶”的描述。《左氏传》有:“襄公将适楚,梦周公祖而遣之。”《吴越春秋》有:“与大夫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阵固陵”这些都是描述古人祭路神之事。

至于祖神究竟是谁,有三种说法:

一说是黄帝的妻子嫘祖。此说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唐朝王瓘在《轩辕本纪》中也用此说,曰“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

二说是黄帝的儿子累祖。《前汉书》就持此说,据颜师古注释说,昔黄帝之子累祖,好远游而死于道,故后人以为行神也。《宋书·礼志》注引崔实《四民月令》说:“祖,道神也。黄帝之子曰累祖,好远游,死于道,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

三说是共工之子修。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祀典》中认为:“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揽,故祀以为祖神。”也有人认为祖神的父亲共工在尧时被看作是四凶之一,在舜时被流放到幽州。而修本人则是个浪荡子弟、败家子,为什么汉代人将其奉为路神?而且同为汉代,又并存一个黄帝之子累祖也是路神?看来汉代人的思维怪怪的。不过,汉代对祖道仪式还是很重视的。如《汉书·李广利传》记载:“李广利将兵击匈奴,丞相为祖道。”

卜行与祖道,反映的是人与神灵的关系,是远古时期自然崇拜在旅游旅行中的痕迹。到后来,这种仪式仅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人们的关注更多地转向了人与人的情感方面。

2.离筵与唱离散曲

出行之前,亲朋好友为之设宴送行,这种送行宴,古代叫做离筵。实际是通过设宴作一次友好的聚集,因为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共叙情谊。在《敦煌曲子词·张淮深变文》中就有“尚书远送郊外,拜表离筵”的记载。离筵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在送别的离筵上,人们除了谆谆相告,借酒话别外,情深之至,还会借助音乐长歌当诉,通过唱离散曲来表达对出行游子的思念。由于古时旅途艰辛,游子前途难卜,所以离散曲往往带有忧伤的色彩,意味深远。“劝君更尽一杯,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一曲经典的离散曲。“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句唐诗也描绘了当时唱离散曲的旅游送别仪式。其实唱离散曲的习俗早在唐以前就有了。在《汉书·王式传》中有“歌骊驹”的记载,《大戴礼记》也有“骊驹歌”的记载,这是人们在离别欲去时常常唱的一种诗歌。到了汉代,唱离散曲已成风俗,当时著名的曲调有《折杨柳》。此俗形成后一直延续下来,因为它最能直接倾诉离别相思之情。如梁简文帝《折杨柳诗》所云:“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诗言志,歌抒情,一曲离散送别歌留下千古深情与记忆。唱离散曲有时也并不拘泥于场合,像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在登舟启程时友人唱起了离散曲,情景几多潇洒,几多深情!一扫离别的忧伤,这只有在开放、大气、雄浑的唐代,在“千里不留行”的游侠李白眼里才能见到。

唱离散曲习俗大概在知识阶层更流行,但它很能反映时代的旅游风俗人情,也为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绚丽的一笔,王维《送别》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变成了千古绝唱的送别曲《阳关三叠》,近代则有李叔同的《送别》,一样拨动着游子的心弦。

3.送行与饯饮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是出门旅游的人对相送的亲朋好友劝留步的常用语,说明中国的送行习俗由来已久。《毛诗》中有记载:“我送舅氏至渭阳。”古人送别,情意至诚至深,如屈原在《楚辞》中就有动情的描绘,“余交手兮连行,送美人兮南浦”,手拉着手啊,真是难舍难分。古人送行虽不至千里,但十里八里是常有的,有的往往会送一天的路程。

送行不仅仅是陪着走走,有时还有很隆重的仪式。如柳宗元《送河东薛存义序》就记载说:“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于江之浒。”朋友启程已去远,不但要去追,还要带上酒和肉,追上后作临别痛饮。这种情意的表达,也许只有古人才做得到。也正因为如此,送行中饯饮的习俗自然形成了。

饯饮,亦叫饯行,是送行即将结束时,亲朋好友在路边或凉亭内为游子举行的一种敬酒道别仪式。历代文献中有不少描写旅游饯饮习俗的作品。如《诗经》中云:“出宿于涕,饮饯于祢。”《国语》中载:“晋侯赠饯如公。”《人物志》云:“袁绍辟郑元,及去,饯之。”唐诗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临别饯饮的意义在于饮家乡水(酒),在感情上加强游子的家乡观念,同时借酒浇愁,倾诉离别思念,而且还有饮酒壮胆,以壮行色的作用。

情意绵长的送行,总送下去无尽头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人们约定俗成,以一定的地方作为送行的驻足点,送的与被送的,到了这地方,心领神会,就扬镳告别了。这种送别分手的地方一般选在长亭、短亭,或城郊边界,或码头桥边。如《诗经》中有“燕燕于飞……远送于野”,就是在郊野分手。有的分手地方因送行人多,渐渐出了名,甚至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专门指代词。如唐宋时期的灞桥(在今西安)和劳劳亭(在今江苏江宁)就很有名。据《天宝遗事》载:“长安东灞陵有桥,迎来送往皆至此,人呼为消魂桥。”李白著名诗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不仅写出了送别之愁,送别之无奈,更写出了送别的场景之真切,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李白对劳劳亭的送别场景也有精湛的描写:“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

中华民族是个热情、好客、重情意的民族,所以送行的习俗一直在旅游文化中有很突出的表现,至今犹如一杯陈年醇酿,陶醉着天涯游子。而一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勾起多少送别人的惆怅。

4.诀别

离别,在古人眼里是“生离死别”,可见出行与死等量齐观,非同小可,其痛楚是深刻的,故将旅行告别称为诀别。诀别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又是直观的现实行为。为了使诀别增强感受的氛围,在日后更能唤起游子对这种感受的回忆,古人俗成了不少诀别的程式与内容。主要有:

折柳。这是较古老,也最大众化的诀别方式。亲朋好友与游子道别分手时,往往在渡头、路旁凉亭、水井边,折柳相赠,以寄托相互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如《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中……汉人送客至桥,折柳赠别。”折柳的寓意有二,一是柳与“留”谐音,表达一种留情,让游子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记住家乡的留别之情;二是柳树生命力强,寓意游子无论到何方都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折柳的习俗很早就存在,《诗经·小雅》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句。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关于折柳赠送游子的诗词佳作。如梁元帝《折杨柳》:“同心宜同折,故人怀故乡。”杨慎《折杨柳诗》:“芳菲随处满,杨柳最多情。染作春衣色,吹为玉笛声。如何千里别,只赠一枝行。”

赠言与赋诗。古代文人墨客还喜欢在诀别时以激励之言、抒情诗词相赠,既显得清高,又能表达感情。如《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去周,而老子送之,曰:我闻富贵者送之以财,仁者送之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晏子》中亦有:“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如赠人以言。”赋诗赠别的更是数不胜数。如钱起《送僧归日本》的“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写出了送者对远去朋友的惦念心情;张籍《送新罗使》的“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则写出了远去游人对中国的眷念;贾岛与高丽使者的合作《过海联句》“沙鸟浮还没,山云断复连(高丽使)。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贾岛)”,是奇妙的唱和之作。赠诗是高雅之举,所以,除了送行者以诗相赠之外,也还有游子向相送者索诗的。如《左传》载:“郑六卿饯韩宣子于郊,宣子曰,二三子请赋诗。”

赠物。这是最大众化,也是最古老的旅行诀别内容。赠物有不同情况,一种是赠钱,因为外出旅行,什么都需要花费,除了正常能预算的开支盘缠外,还有许多想不到的需要用钱的地方。俗话说“穷家富路”,于是亲朋好友在送别时,往往馈赠以钱,以使游子路上宽余。第二种情况是游子不缺钱,或者相送者认为送钱俗气,诀别主要是情感的永久留念,于是送以能睹物思人的东西。这类东西不在于其是否名贵,只在其是赠送者随身或用或佩带之物,或具有特殊意义和寓意之物。如《诗经》所载“杂佩以赠之”,“赠之以芍药”。所谓杂佩,即常佩在身之物,如佩刀、剑、马鞭、扇子、玉挂件之类。芍药,一名“可离”,古人视之为“离草”,象征着离别的意义。如《左传》载“士会将归晋,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策,就是马鞭。由于所赠之物往往不是很贵重的,于是也有游子主动索赠的。如《晋书·王猛传》载:“王猛将行,谓慕容垂曰:当今远别,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垂脱佩刀以赠之。”总之,古人的诀别赠物习俗,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传统的人情美。

执手与涕泣。握手礼在中国早已有之,但不是在见面之时,而是在诀别时的“执手”。这种握手诀别的形式在古代颇为流行,从先秦时代就有记载,如《诗经》中的“掺执子之手兮”。古人重感情,离别时,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悲莫悲兮生别离”(《楚辞》),难免就会潸然泪下,如《三国志·宗用传》“宗豫聘吴,孙权捉豫手涕泣而别”。而且古人这种涕泣还不完全是一种程式的表现。《诗经》曰:“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游子已诀别远去,望不见背影了,这厢送行者还“涕泣如雨”,确实是内心真情的宣泄。

5.期约与报平安

期约与报平安也是中国古代旅游习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期约是在分别之时,游子先向家人亲朋约定返程或见面的时间,特别是外出经商,对时间既能控制又很难把握,先有期约在前,好让亲友放心,到时要排除干扰赶回家。这实际是游子对家人增添了一份责任心。其他出门履行某项事物的游子,也都有个大致的归程约定。

报平安则是游子在外,为免家中亲友惦念,向家人寄回报平安的书信。古代交通、邮传不发达,报平安的书信更多是通过在外的同乡、朋友,或路过家乡的其他游子带回,所以特别珍贵。一封报平安的书信,既是家人朋友殷切盼望的,也是能给家人朋友带来惊喜与欣慰的最好礼物。唐人岑参有诗云“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送窦渐入京》),贾岛的诗“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送褚山人归日本》),都表现出对远去友人来信的渴望。而张乔的诗“东风未回日,音信杳难期”(《送宾贡金夷吾奉使归本国》),徐照的诗“离别一百日,无书直至今”,则道出了人们盼望游子书信的心焦与无奈。从《汉乐府》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如何。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中,可以看出两地传书,其情也真,其意也浓。

报平安书信在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子中,更是成为了一种习俗与文化现象,他们往往通过互通平安书信慰藉旅居的孤独。如卢照邻《长安古意》“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就是生动的写照。

6.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