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401400000058

第58章 旅游中的饮食文化(5)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嗅香品评法,是以嗅感酒香为主的评酒方法;掺释品酒法,是对风格、风味不易分辨的酒品中掺入水和饮料进行稀释后,再进行品评的方法。评酒的方法很多,不同的酒品采取不同的品评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品评描述酒品的风味、风格。

另外,评酒时对评酒室的温度、湿度、噪音、照度、反射率等均有指数要求,各种酒品还有最佳的品评温度,同一类酒的酒样品评还有酒度上先低后高、香气上先淡后浓、滋味上先干后甜、酒色上先浅后深的顺序讲究。

对白酒的风格品评描述也主要从色、香、味、体几个方面进行。换言之,酒品的风格就是指酒品的色、香、味、体作用于人的感官,并给人留下的综合印象。不同酒品,有其不同的风格;同样的酒品,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色。酒液中的自然色泽主要来源于酿制酒品的原料,酿制时应尽量保持原料的本色。自然的色彩会给人以新鲜、纯美、朴实、自然的感觉,在语言描述上称之为正色。因为酒品一般在正常光线下观察带有亮光,所以色和泽是同时感观于人的视觉的。好的酒液像水晶体一样高度透明,优良的酒品都具有澄清透明的液相。不同的酒品色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情调。良好的酒色能充分表现出酒品的内在品质和特性,给人以美好的感觉。只有色泽纯正的酒品才是上乘佳品。

香。酒的香气一般都以浓郁清雅为佳品。《成都古今记》中对酒香的赞美有“馨香达于林外”之说,证明酒香在古代就已经成为人们评价酒品的一项指标了。酒品的香气非常复杂,不同的酒品香气各不相同,同一种酒品的香气也会出现各种变化,人们一般习惯对酒香的程度和特点进行评价。表示各类不同酒品的香气有各自不同的术语,表示酒品香气程度的有无香气、似无香气、微有香气、香气不足、浮香、清雅、细腻、纯正、浓郁协调、完满、芳香等词语;描写酒香释放情况的词语有暴力、放香、喷香、入口香、回香、余香、绵长等;描述有不正常气味用异气、臭气、焦煳气、金属气、腐败气、酸气、霉气等。

味。酒的味感是关系酒品优劣的最重要的品评标准。古今中外的名酒佳酿都具备优美的味道,令饮者赞叹不已、长饮不厌,甚至产生偏爱。一般说来,酸、甜、苦、涩(微涩)对于不同的酒品来说均属正常味道。酸味酒给人以醇厚、干洌、清爽、干净的感觉;甜味给人以舒适、滋润、圆正、纯美丰满、浓郁的感觉;苦味在一些酒品中也并非劣的;适量的涩味对于一些特定酒品可以提高品质。酒品中的辛辣味是不受欢迎的,给人以冲头、刺鼻等不良感觉。咸味也不是酒品的正常口味,常因生产中工艺处理不当而产生。怪味也称异味,是酒品中不应出现的气味,产生原因很复杂,一般表现为油味、糠味、糟味等。

酒类中的各种产品都含有不同比重的酒精,但各类酒品都要求消除酒精味道。只有酒中的各种味感的相互配合,酒味协调、酒质肥硕、酒体柔美的酒品才能称得上是美味佳酿。

体。酒体是品评酒品的一个项目,是对酒品的色泽、香气、口味的综合评价,但不等于酒的风格。酒品的色、香、味溶解在水和酒精中,并和挥发物质、固态物质混合在一起构成了酒品的整体。评价酒品的“体”常用精美醇和、酒体完满、酒体优雅、酒体甘温、酒体娇嫩、酒体瘦弱、酒体粗劣等词语进行评述。

酒品的风格是对包括酒品的色、香、味、体的全面品质的评价。同一类酒中的每个品种之间都存在差别,每种酒的独特风格应是稳定的、定型的。各种名贵的酒品无一不是以上乘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而受到广大饮者的喜爱的。品评酒品风格使用突出、显著、明显、不突出、不明显、一般等词语进行评价。

(3)中国葡萄酒及其品评

一般说来,在中国古代,葡萄酒并不是主要的酒类品种。但在一些地区,如现在的新疆,葡萄酒则基本上是主要的酒类品种。我国的葡萄酒究竟起源于何时,这一直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有作者认为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有了葡萄酒,根据是1980年在河南省发掘的一个商代后期的古墓中,发现了一个密闭的铜卣,经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铜卣中的酒为葡萄酒(见《酿酒》1987年第5期)。至于当时酿酒所采用的葡萄是人工栽培的还是野生的尚不清楚。关于葡萄酒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中。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史记·大宛列传》)。大宛是古西域的一个国家,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这一例史料充分说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从邻国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技术。东汉时,葡萄酒仍非常珍贵,据《太平御览》卷972引《续汉书》云: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刺史,足以证明当时葡萄酒的稀罕。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比黄酒酿造过程要简单,但是由于葡萄原料的生产有季节性,终究不如谷物原料那么方便,因此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并未大面积推广。汉代虽然曾引入了葡萄及葡萄酒生产技术,但却未使之传播开来。汉代之后,中原地区大概就不再种植葡萄。一些边远地区时常以贡酒的方式向后来的历代皇室进贡葡萄酒。隋唐之际,中原地区对葡萄酒已是一无所知了。

到唐太宗时,又重新从西域引入葡萄。据《南部新书》丙卷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此后一个时期,葡萄酒在内地有较大的影响力,从高昌学来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酿法在唐代可能延续了较长的历史时期,以致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如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刘禹锡也曾做诗云:“我本是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白居易、李白等都有吟葡萄酒的诗。当时的胡人在长安还开设酒店,销售西域的葡萄酒。到元代,又是一个葡萄酒兴盛的时代,元朝统治者对葡萄酒非常喜爱,规定祭祀太庙必须用葡萄酒,并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宫中建造葡萄酒室,但其生产主要还是集中在新疆一带,在山西太原一带虽然也有过大规模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局面,甚至在江苏的南京还开辟葡萄园,可汉民族对葡萄酒的生产技术基本上是不得要领的。从历史上看,内地的葡萄酒一直是断断续续维持下来的。

由于蒸馏技术的发展,元朝开始生产葡萄烧酒(白兰地brandy),《饮膳正要》对此有记载。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西域的葡萄烧酒。

葡萄酒的品尝也是一门学问,品尝葡萄酒不要用豪华有色的酒杯,有专用的品酒杯最好,一种被称为郁金香型的品酒杯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葡萄酒品尝用杯。没有专用杯,用一般无色玻璃杯,只要干净而透明就行。倒酒不应太满,只倒入酒杯深度的1/3就可以了。

品评葡萄酒,首先把葡萄酒从瓶中倒入酒杯,用手轻端杯座,将酒杯中的酒上下左右轻摇并转动,看酒是否挂杯。好的葡萄酒,特别是甜的白葡萄酒,一定会挂杯。然后再从三个方面进行品评,即所谓的“一观其色,二嗅其香,三尝其味”。

观色。将盛有葡萄酒的杯子举至齐眼高观察酒体颜色。优质高档葡萄酒都应具有相对稳定的颜色,葡萄酒的色度通常直接影响酒的结构、丰满度和后味。一般来说,白葡萄酒呈浅禾秆黄色,澄清透明;干红葡萄酒呈深宝石红色,澄清近乎透明;干桃红葡萄酒呈玫瑰红色,澄清透明。

闻香。这是判定酒质优劣最明显、最可靠的方法,我们只需要闻一下便能辨其优劣。品评葡萄酒的香气,可将酒杯轻轻转动,使杯内酒沿杯壁旋转,这样可增加香气浓度,有助于嗅尝。优质干白葡萄酒香气比较浓,表现为清香怡人的果香而不能有任何异味;优质干红葡萄酒的香气表现为酒香和陈酿香,而无任何不愉快的气味。特别指出的是,劣质葡萄酒闻起来都有一股不可消除的令人不愉快的“发馊味”,这股“馊味”是酒中的杀菌剂二氧化硫的气味。劣质酒因使用霉烂、变质的葡萄原料,或者为了防止酒的变质,而被迫加大了二氧化硫的用量。

品味。将酒杯举起,杯口放在唇之间,压住下唇,头部稍向后仰,把酒轻轻地吸入口中,使酒均匀地分布在舌头表面,然后将葡萄酒控制在口腔前部,并品尝大约10秒钟后咽下,在停留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觉一般并不一致,而是逐渐变化。每次品尝应以半口左右为宜。

品酒的温度也很重要。白葡萄酒一般在10~14度时品尝较合适,而红葡萄酒则宜在更高的温度下品尝。

另外,如果同时品尝几种葡萄酒,则要讲究品尝顺序,先品尝“果香型”或称“轻型”的葡萄酒,后品尝所谓“复杂型”或“重型”的葡萄酒;先品尝干葡萄酒,再品尝甜葡萄酒;先品尝白葡萄酒,再品尝红葡萄酒。

3.饮酒的风俗文化

(1)祭祀礼仪中的酒俗

在我国古代,酒最早是被视为神圣的物质,主要用于庄严的祭祀天地、神鬼、祖先的宗教活动仪式中。“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周王朝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力很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后来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

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以及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为吃“豆腐饭”,这就是葬礼期间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数民族则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在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丧家则要设酒宴招待吊者。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死者入葬后,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上坟,必带酒肉。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位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

(2)节庆时令酒俗

在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中国人都有相应的饮酒风俗,人们欢聚畅饮,借酒交流感情,借酒融洽天伦,共同庆祝节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程式的时令节庆酒俗,其中最有特色的节日酒俗有如下八种。

春节屠苏酒。从东汉开始,人们就有了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的习俗,寓意吉祥、康宁、长寿。“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水兑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芳香,故采花以贡樽”。饮屠苏酒或花椒酒都是很有讲究的,必须按先用后长的顺序饮用,“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宋代王安石《元旦》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是描写了此习俗。

中和节宜春酒。中和节又称春社日,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宋人有诗云:“社出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清代陈梦雷纂的《古今图书集成·酒部》也有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清明酒。在清明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清明》诗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反映了清明时节人们对酒的趋求。“清明酒”后来成了民间不可或缺的时令酒。

端午节菖蒲酒、雄黄酒。在端午节,人们为了避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为了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最为普遍及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和雄黄酒。据文献记载,唐代即有饮菖蒲酒习俗。唐人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从唐代到清代的不少医学古籍书中,均载有此酒的配方及服法。菖蒲酒不仅是民间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明代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也有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人们不再用雄黄兑制酒饮用了。

中秋节桂花酒。在中秋节,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反映比较多。《说林》记载:“八月黍成,可为酎酒。”《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到了清代,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