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是老子政治思想的基础。老子从道的宇宙观出发,认为天得了道,天就会澄清;地得了道,地就会安宁;侯王得了道,就会成为主宰天下的君长。而“道常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能妄自乱动,要遵守事物的规律,这样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了。统治者若能遵守这一游戏规则,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运作。所以,老子一再告诫统治者:“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也。”这是老子在动荡的社会转型潮流中对社会的理性思考。他从考察宇宙的形成入手,剖析其发展规律,最后落脚到用这种规律来说明应该怎样为人,怎样为国。
老子以他敏锐的思想,洞察了文明的阴暗面,他在抨击当时社会的虚伪残暴方面比同时代任何思想家都更深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充分关注,他重视人的自然本性,反对违背人的自然本性去进行种种异化活动。为了协调人们的行为,拯救那个江河日下的社会,老子将“形而上的道”转化为现实社会中的“德”来建设。“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和作用,“万物尊道而贵德”,“德”构成了人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准则,其模式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
老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是关尹(环满),而最著名的继承者是庄子。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蒙(今河南商丘附近,有说在今山东蒙阴县)人。在蒙作过短时间的漆园吏,他还有打草鞋的技术,并时常以此为副业,以补家用。庄子留给后人的著作是《庄子》,但是否出自其手存疑。但庄子的学问高深在当时是有名的。楚威王曾派使者带千金请他出来为相,他却笑着对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看来他是个自由自在惯了的人,所以他的文章写起来汪洋放纵,光怪陆离,不易捉摸。
庄子非常佩服老子,但他留下的文字比老子多多了。《庄子》共33篇,10万多字。他喜欢用滑稽突兀的文气来表达他的思想,风格幽默,想象丰富,尤其喜欢用寓言故事来宣传道家哲理。他以200多则寓言,把深奥的哲理变成了浪漫色彩四溢的文学篇章。但深入到他的思想深处,就会发现,实际上他是以放纵来掩盖其对前途完全绝望的悲观情绪,是一种颓废社会思潮的反映。他已经没有了老子那种“无为无不为”的坚韧与进取的韬略心计。
在世界观方面,庄子继承老子关于“道”是世界万物之本的思想,但他进而认为,人通过修养可以得“道”,达到“无他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我同一”的境界。这就把老子的“道”,由客观的、独立的、精神的东西,发展成了主观的、精神的东西了。
庄子还把老子的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引向了相对主义,进而走向不可知论。其最著名的论点就是“庄周梦为蝴蝶”。在他看来,自己究竟是生是死,是梦是醒,是庄周还是蝴蝶,谁也判断不清楚。
作为一位遨游思想太空的旅游家,庄子提出了著名的“逍遥游”论,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完全自由的遨游,其实质是想求得精神上的自我解脱。这在充满对抗的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也是不能实现的。他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他是个聪明的木匠,其技术名声可以与鲁班匹敌。据说他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并且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跻身“士”的阶层。但他很快放弃了儒家信仰,并成为激烈的反对者,进而创立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在他周围有许多崇拜者,成为其弟子,他们大多来源于下层社会的小手工业者和农民,并以手工业者特有的相互关系,结成了一个严密的团体,有严格的组织,这对后世的“行会”、“行帮”组织不能说没有示范影响。
墨家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书不是墨子自己写的,而是弟子们记录墨子言行的集录,共存53篇。墨家学派的思想体现了下层人民善良的心地。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他既反对“大攻小,强攻弱”的兼并战争,又反对强凌弱、富辱贫、贵傲贱的阶级压迫。著名的有墨子与鲁班斗法的故事,体现了小生产者厌恶战争、要求平等、希望安居乐业的愿望。墨家学派还保持了劳动群众重视劳动,主张“节用”、“节葬”的优良传统,认为“不与其劳,获其实”是不仁不义的行为,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浪费。墨子还主张“尚贤”、“尚同”。“尚贤”就是要求打破“骨肉之亲无故富贵”的世卿世禄制,将政权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做到“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墨子·尚贤》)。“尚同”则是要求人们与统治者同是非,“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墨子·尚同》)。可见“和平、平等、博爱、节俭”是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了使这一思想得以实现和贯彻,墨子否定了天命,但保存了尊天事鬼的宗教外衣。他的上天和鬼神都不是欺压老百姓的,而是监督天子和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公平的,可见其用心良苦。“三尺头上有神明”就成了老百姓警示权力犯罪的经典文化。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祖上原是宋国贵族,因内讧逃难到鲁国。其父亲叔梁纥64岁时与颜家少女“野合”生下他,指小山名为丘。孔子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他热衷于“儒”者(丧葬乐队)的吹吹打打。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且身高有力,是个标准的武士。曾作过季氏的家臣,任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看管牛羊的“乘田”等小官。中年后,进入鲁国上层,任中都宰和司寇等职。因与国君相处不融洽,去职后主要从事教育。但他念念不忘当官,周游列国,到处游说,不为当权者赏识,晚年后又回到鲁国。他的后半生大部分时光都打发在与学生的讨论中了。他把经年郁积于心中的悲观情绪与政见在课堂上抒发出来,臧否人物,评论时事,很有自己的见地。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论语》也不是孔子所著,而是他的弟子们将其言论整理而成,其宗旨是协调社会人伦关系。由于其思想精辟深刻,宣扬王道政治,故被后人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是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思想构成了儒家学派早期的思想主体。
作为政治家,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仁”从人从二,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孔子给它下了两个最主要的定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要求作为一个仁者,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就是仁的极致,甚至可以称为“圣”了。孔子还认为统治者要做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孔子主张“爱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的伦理思想是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
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就是“复礼”。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社会处在动荡之中,一切都在变革,孔子看不惯,“觚不觚,觚哉觚哉”就是他心灵的感叹。所以他一生以维护周天子的统一天下和重建文武周公的事业为己任。他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历史进行分析,认为三代的制度是一脉相承的、一贯的,并可以世代不变地延续下去。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必须恢复周天子的权威,结束诸侯、大夫、陪臣僭越擅权的局面,要恢复周礼的统治秩序,使君臣父子“正名”,各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正名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定,统治的稳定。统治者要想“正名”,光靠政治手段的“政”、“刑”是不能完全奏效的,还必须要“以德治国”。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的一生都致力于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三天没梦到周公,他就惶惶然,说要死了。
孔子还相信天命。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季氏》)认为人在天命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但孔子对鬼神却持存疑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敬鬼神而远之”,“不知生焉知死”。这种态度可能与他的政治立场有关。在他看来,在天上就是“上帝之命”,在人间就是周天子之命,至于鬼神则不是正宗,敬而远之也就可以了,而对于怪力乱神就不值一提。这种思想对后世文人影响颇大,使他们在赶考的旅途中可放心大胆地投宿破庙烂寺之中。
作为教育家,孔子的影响更大。他推广私学,对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他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具有平等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他强调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在学习态度上,强调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学习方法上,他提出“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举一反三”。在教学方法上,主修“因材施教”等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法。
孔子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六经”为主,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书都经过他收集、整理删定或改编成为教材。他说:“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史记·滑稽列传》)可见,他把“六经”当作从教治国的重要工具。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思、子张、颜氏、孟氏、漆雕、仲良氏、孙氏、乐正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孟氏之儒,其代表人物是孟轲(公元前371~公元前289年)。
孟轲,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小时候孟母为使他受到好环境的影响教育曾三迁居所,断机杼以教子。长大后他曾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的门下,可以说他是通过子思继承孔子学说的,他的言论又被他的弟子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将孔子的“仁”学推及于政治,提出了“仁政”思想。“仁政”的基础和终极目的是要使“民有恒产”,即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房前屋后种有桑树,家中养有鸡、狗、猪等家畜,吃得饱,穿得暖,50岁以上者能穿上丝绸衣服,70岁以上者能吃上肉,遇到灾荒,不至于饿死。
由于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衰微了,所以在孟子的脑海中产生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无论哪一国的国王,只要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就可以取周天子而代之,成为全国的共主。这种“民贵”思想在后来封建专制走向顶峰的明代,是被删除在正统思想之外的。
“仁政”是孟子的核心思想,其哲学基础则是建立在“性善说”上的。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就是“四端”。“四端”继续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是为“四德”(《孟子·告子上》)。
法家学派。法家学派是当时一种激进的改革派思潮,其代表人物在战国早期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后期有韩非。
韩非(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韩国人,后投奔秦国,他是能言善辩的诸子百家中唯一的特例,因为他有些口吃。但他的思想锋芒毕露,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著述集中在《韩非子》一书中。法家思想的很多方面是与儒家对立的,比如法家反对儒家的“克己复礼”、“法先王”的保守思想,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今变化的现状是合理的,韩非为此说了个著名的故事《守株待兔》,认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法家对儒家的“仁政”也不以为然,主张君主专制。韩非综合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等思想,认为要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法”、“术”、“势”缺一不可。“法”指制度法令,“术”指国君操纵臣下的手段,“势”指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将三者结合起来,就能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
法家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儒家孟子的“性善论”。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有欲望就不能不追求,大家都片面追求自己的欲望就不能不发生争斗,发生争斗就使社会秩序紊乱。法家据此认为,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是建筑在利害矛盾的基础上的。民众不可能心悦诚服地被统治,人性与礼仪也总是相违背的,要使民众循规蹈矩,只有用暴力加以压迫。韩非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韩非子·显学》)
韩非的思想深得后来的秦王的赏识,但他命运不济,当他从韩国到秦国后,遭到同是法家的老同学李斯的妒忌而被杀害。
法家帮助秦国统一了天下,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基础,所以法家的理论也就成了历代统治者手中的利器之一。尽管汉代以后儒家“礼治”成为独尊,但事实上,统治者是双刃在握,儒、法交替,对子民是恩威并用。
阴阳家学派。这个学派以“阴阳五行”观念为基础,夹杂一些宗教、巫术和迷信,用以解释他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和神学的思想体系。
“阴阳五行”观念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产生。“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甘誓》中。甘誓是发生在公元前2196年的一件事,当时夏启称帝,有扈氏不服,夏启就征讨有扈氏,在甘地誓师,发表讲话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无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这里提到了“五行”,却未作任何解释。最早解释“五行”的是箕子(约公元前1173~公元前1080年),他的著作被收在《尚书·洪范》中。按箕子的解释:“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甜。”可见“五行”就是五种物质,水的作用是滋润和向下,火的特征是燃烧和向上,木的特征是可以弯曲也可以伸直,金的特征是可以顺从也可以变化(通过冶炼加工),土的特征是可以种植和收获庄稼,这五种物质还分别具有咸、苦、酸、辣、甜五味。“五行”说是中国最古老的物质构成的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春秋时期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哲学意义,但阴阳家们则把它神化了。
至于“阴阳”说,正式见诸于文字是在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国语·周语》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就是中国最早关于“阴阳”与“气”的观念,这个观念后来被《老子》和《易传》继承和发展。本来作为一种世界运动规律来看待的“阴阳”、“气”,但到了阴阳家手里,又被神学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