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我修身的清单
10403000000003

第3章 卷一-目标的力量(1)

想爬山的人,才能爬到山顶。无论身处平原还是丘陵,请不要忘记山顶上的一览无余。梦想成长,不断成长,才会获得成功的人生。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无帆的船,永远飘泊难定。相反,有了目标,奇迹一定诞生。

1、公开的秘诀

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成名后,一位十分崇拜他的年轻人不远千里到他家拜访。这位年轻人刚与大师见面,立即虔诚地请教:

“大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哦……”苏格拉底沉吟了一下,没有马上回答,反而邀请年轻人参观附近的一条河。

来到河边后,他让这个年轻人陪着自己一起往河里走。

河水越来越深,几乎要埋到他们的脖子了。

突然,苏格拉底将年轻人的头用力腿进水中。年轻人拼命反抗,但是他的体力没有苏格拉底大,一切动作都无济于事。

等到年轻人不再挣扎时,苏格拉底才把他的头拉出水面。年轻人的头刚刚露出水面,就迫不及待地深深呼吸了一口气。

苏格拉底问:“在水里时,你最需要什么?”

年轻人答道:“空气。”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答案,当你的愿望就像刚才在水中需要空气那样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成功。”

思想小语:一个人的愿望,比天赋、才华和环境更有力量。你拥有极其强烈的成功欲,诚如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所说,“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吃惊的成绩来”。

2、科学家的答案

一位大科学家在电视直播节目中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节目主持人问他是不是从小就立志献身科学事业?

科学家笑了笑,坚定地摇了摇头。然后,他用平静地语气说道:“其实,小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科学。我们家在乡下,父母亲是农民,只知道做农活,几乎不管我。我长到五六岁,他们将我送到学校,一是识几个字,二是有老师看着。我在乡下念书,条件很差,教室是破旧的仓库改造的,课桌和椅子都是用破木板搭成的,我们乡下孩子野得很,既贪玩又不肯好好念书,觉得念得好不好没什么意义。有一天,从城里参观回来的代课老师告诉我们:‘孩子们,好好读书!等你们考进城里,城里的桌椅亮得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儿来!’听了老师的话,当时我大为振奋,从来不知什么叫目标的我,立即把能坐在照出人影儿的桌子旁读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最终,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城里的中学。当然,我后来才知道,所谓能照出人影儿的桌椅,不过是涂了一层光亮的油漆而已,但是,从此我由于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这习惯让我又考上了大学,并念了硕士、博士一直到了今天。”

科学家的话还未结束,台下听众的掌声雷动。最后,主持人请科学家再说一句话作一下总结,科学家顿了顿道:

“善待你心中的愿望,一个小小的愿望往往就是成功的开始。”

点评:成功,通常缘于某个愿望。也许,你开始拥有的只是一个小愿望,但这足以令你产生前进的动力,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向前走,最后鱼获满舱。

3、31位孩子的作文簿

英国教师布罗狄,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发现了尘封半个世纪的一家幼儿园31位孩子的作文簿。

最初,他只是随意地翻了翻,很快就被作文簿中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构思与设想吸引住了。特别是在“长大后我做——”这个总的题目下,孩子们大胆想象和尽心描绘,为各自的未来涂抹出了一幅幅充满幻想与浪漫色彩的精彩蓝图:

有的设想自己长大后当上一个指挥军舰的海军大臣,永远在海洋中纵横驰骋;有的设想自己长大后当上历史学家,遨游在英国各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中;有的设想自己长大后当上文学家,还有的设想自己长大后当上天文学家……特别令人惊叹的是,一个名叫戴维的盲童,确信自己将来一定能够成为英国的内阁大臣,他觉得迄今为止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当上内阁大臣,他一定要成为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

布罗狄越看越觉得非常有意思,他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念头:如果将这些作文簿再次发给这些已经成人孩子的手中,让他们回顾自己今天是否实现了当年的梦想,那肯定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说干就干,他立即在媒体上刊登了有趣的“寻人”启事。不久,朝他索求作文簿的信件一封接一封寄过来。在这些“孩子们”当中,尽管现在的身份、地位各不一样,但他们都想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于是,布罗狄把作文簿给他们一份份寄去。

过了一年多,仅仅剩下一本作文簿没人索求。正当布罗狄寻思这个人是否还活着的时候,他接到英国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件。在信中,这位教育大臣对他写道:

“那个名叫戴维的盲童就是我,我之所以不想要回那本作文簿了,主要是因为作文中描写的那个梦想一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脑子里,一时一刻也没有淡忘过。正是我时刻铭记儿时的梦想,才成就了我今天的事业。我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的30位同学和所有有过梦想的人,只要牢牢记住年轻时的梦想,成功就一定会如期而至。”

点评:任何人都会有各种梦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梦想就没有精神支柱,很难有快乐的人生。牢记梦想,牢记人生目标,美好生活等着我们。

4、大器晚成的明星

美国舞蹈巨星露茜丽·鲍尔,出生于北纽约州小镇上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位著名的演员,可惜的是,根本没有条件得到培养。

一直长到18岁,她才被送到一家舞蹈学校学习。

然而,3个月后,她母亲收到了学校措辞严厉的勒令退学信:“众所周知,我校曾经培养出许多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很著名的演员,但是我们从没见过哪个学生的天赋和才能比你的女儿还差,她不再是我校的学生了。”

此后的两年,露茜丽·鲍尔一边靠干零活谋生,一边没有放弃梦想。她利用工作的余暇,在一家业余舞蹈学校申请参加排练节目,即使没有报酬,仍旧一丝不苟,甘心情愿。

可是,祸不单行,两年后,她患上了肺炎,住院二十天以后,主治医生告诉了她一个残酷的消息:她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了,今后很可能再也不能行走了。

刚刚22岁的露茜丽·鲍尔,携带着当演员的梦想,不得不拖着病残的双腿,无奈地回家休养。

躺在床上,她不相信自己将永远倒下。

在父母的鼓励下,经过两年的痛苦磨练,经过无数次的摔倒,她先是奇迹般地站立起来,接着可以行走自如,最后能够如同正常人一样跑跳了。

然而,过了18年——整整18年,她仍然没有成为她梦想的演员。

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不断地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终于,在她已经40岁的时候,她获得了扮演一个角色的机会。这个角色对她非常合适,她成功了。后来,在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有2900人欣赏了她的表演;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有3300人欣赏了她的表演……不到10年,看过她表演的人已经超过4000万。

许多了解露茜丽·鲍尔经历的观众,他们惊讶地看到舞台上的露茜丽·鲍尔,饱经二十多年风霜病痛折磨,没有一脸沧桑,而是浑然优美的舞姿和激情四射的魅力,他们从心里崇拜这位历经困苦、大器晚成的灿烂明星。

点评:梦想是令人神往的,但要实现梦想,却有漫长的路。为了实现梦想,不仅需要激情和浪漫,更要行动和苦战。

5、自我修身的清单

富兰克林在青年时期,喜欢与人争辩,好占上风,大家处处躲避着他,不愿意和他来往。特别是有一段时间,他突然发现自己经常失去朋友,变成一位很难合群的人。

经过反思,他注意到是因为自己过于刚愎自用,一切事情都想争强好胜,以致于跟别人总是格格不入,建立不了良性的人际关系,终于导致如此糟糕的结果。

于是,在新年即将到来前的一天,当富兰克林把年度计划拟定完毕后,就坐下来,仔仔细细地替自己列了一张关于个性上所有缺陷的清单,从最致命的大缺点开始,一直到微不足道的一些小缺点,依此全部排在一起。

从此以后,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他都特别注意不断改正自己的每一个缺点,并且下定决心不再重犯。每当他彻底改掉一个缺点,就将清单上的那一项划去,直到这份清单被全部划掉。

结果,富兰克林成为美国最能赢得民众之心的人物之一,他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后来,当殖民地十三州需要法国援助时,富兰克林被派去求援。法国人对富兰克林的印象特别不错,因此他能够如愿以偿地圆满完成任务,不负众望。

最后,华盛顿卸任后,他无可争议地被推上总统的宝座。

点评: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要紧,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对自己的缺点设定一个改正目标,付出真正的行动,你的人生仍将是完美的人生。

6、心中的世界

工作后,他一直处于失意中。

临近毕业,学校推荐几位同学到一家报社应聘,结果,只有他一个人落选。那几位同学进了报社后,你追我赶,每个人的发稿量都在报社的前列,而且产生了不少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然而,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中学当教师的他,只是不断慨叹命运不垂青自己,否则,依据他平时的成绩和能力,绝对赶得上那几位同学。他抱怨生活将他推进这一块狭窄的天地,一辈子或许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一天,他带着学生们到大山深处进行春游,竟然和一位剪纸老人相遇。令他惊讶的是,这位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而且目不识丁的文盲老人,顺手取过一张纸折叠几下,拿着剪刀七上八下,一刹那间普通的废纸就变成了一幅精致的作品。他对老人的高超技艺异常惊讶,那精致的图画、优美的线条,形态自然、巧妙,既美观,又大方,将他和学生几乎看得目瞪口呆了。

他询问老人:“你一直足不出户,为什么能剪出这么精彩的图案呢?”

老人微笑地说:“这不奇怪呀,因为我心里有啊,心里有个精彩的世界,自然在手上表现出来啦。”

他幡然醒悟,面对这位老人,他原来总以为只有走进精彩的世界,才能踏上成功之路,却不料如果暗淡了心灵,即使面对再精彩的生活,自己也是无动于衷。

于是,他回去后,一边努力教课,一边努力创作,一篇篇文章接二连三地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而且,他采访剪纸老人的纪实作品获得社会大奖。

后来,他通过一番拼搏又考上了研究生,以后成为一所科研部门的骨干,其名气和成就远远超出那几位当初让他羡慕不已的同学。

当他的学生询问人生成败的原因时,他送了一句话:

“一些人拥有精彩的心灵,所以成功;一些人拥有暗淡的心灵,所以失败。”

点评: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拥有快乐的心态,就会让一个人事半功倍、心想事成。不要对所处环境耿耿于怀,更不要“想不开”、“想不通”,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真正的主宰是自己的内心。

7、命运拐了个弯

几年前,他得了极其严重的溃疡病,仅仅可以进一些流质的食物。家里请来附近地区最有名望的大夫,但都无济于事。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不可救药了,纷纷劝他们家还不如料理后事算了。

为此,他整日忧愁满腹,惶惶不可终日。有一天,他忽然想到自己与其坐在家里等死,反不如乘船周游世界。于是,一切忧愁立即消失。为防万一,他还买了一副棺材放在轮船上,一旦死去,就让运输公司将自己的尸体拖运归家。

坐在船上的第一天,他就觉得自己的病情好了一大半,什么东西也敢吃了。渐渐地,他感到胃口大开,不需要再吃药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和常人一样喝酒、抽烟,甚至没有人觉得他是一个病人了。

几年之后,等到他周游世界各地之后,他的病情已经不治而愈。

再过几年,他将自己的周游日记整理成书,很快畅销一空。

临死前,他已经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旅行家。

点评:能够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智者。心理学家戴尔有一句惊世名言:人类似乎是唯一能使自己变得神经不正常的动物,因为他们否认自己首先是动物的事实。一个人感觉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的时候,就退一步,这时候,他会发现,海阔天空。

8、为了一句话

罗杰·罗尔斯,既是纽约第五十三州长,又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于纽约名声最坏的大沙头贫民窟,在那儿生长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是许多不良的习气,他们逃学、打架,不少人乃至踏上偷窃、吸毒的不归之路,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

当然,罗杰·罗尔斯却是一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那天,在记者招待会上,与会记者向刚刚就职的罗杰·罗尔斯提了一个共同问题:“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

罗杰·罗尔斯面对几百名记者,他对自己的奋斗历史没提一字,仅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通过进一步了解,才明白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当时,皮尔·保罗是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最初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都是穷孩子,整日无所事事,一点也不和老师合作,不仅旷课、斗殴,甚至砸破烂教室的黑板,胆大者还与老师公然作对。其中,罗杰·罗尔斯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典型,有一次,皮尔·保罗对罗杰·罗尔斯说,我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将来能当上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而此次,皮尔·保罗先生居然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真是超过他的想象。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这句话。

从此以后,纽约州州长如同一面旗帜,他不再让衣服沾满泥土,他不再说话时夹满污言秽语,他开始昂首阔步走路。很快,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四十年间,他一直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现在,他真的成了州长。

从他的就职演说中,可以读到这么一段话: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良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点评:大凡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没有人不可以免费获得,最终变为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9、小卒过河

他曾经是一个农村孩子,现在,是一所高等学府的副教授。

然而,很久以来,他只要回想起高考落榜后那一段迷茫的日子,仍旧感到害怕。真的,如果没有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特别是和父亲没有下完的那盘棋,他一定和不少同龄人一样,还在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刨自家的三亩二分地。

那年七月,获悉落榜的噩耗后,他蒙在被子里大哭。即便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他依然觉得似在数九寒冬。尤其每听别人说谁谁又考上什么大学时,他颤抖的心更是一阵阵的痉挛,怨恨和自责一起涌上了心头,不停地拷问世界:“难道老天注定我一辈子就是跳不出山沟?”

同窗、好友陆纷纷踏上远方的征程,一些落榜的同学也都选择了复读,只有他仍闷在屋里,独自咀嚼失败的苦果。一些老师来信让他复读一年,一些亲朋也来家相劝再试一次,父母也是同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