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10403300000029

第29章 走吧,去世界的尽头(3)

不要预设终点,其实别人告诉你的终点什么都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点。

——题记

凌晨两点,我清醒地站在工体门外的十字路口。一场恢宏的堵车正在上演。这就是北京。

沿着堵得严严的马路朝前走着,五分钟总共路过两辆雪白的兰博基尼。这也是北京。

2012整个黏腻的夏天,我仿佛都是在醉酒中度过的。整夜畅饮,整日沉睡。无关那些跌跌撞撞的街道,也无关那些对不同的陌生人说过的一模一样的假话。

这样的时间长得不知道要怎么打发才好。就好像手里举了一整杯无法下咽的饮料,匆忙之中只能随意泼洒。

路上听着高跟鞋嗒嗒地敲在地面上,我突然想起自己当初第一次来北京面试的样子。天没亮就从学校出发,到高速路上等驶到北京的大巴。短短的两小时车程,我几乎想象了一万遍第一次面试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我想,这里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怀着一颗试探却不安的心,从四面八方拥过来。

也许也有更多的人,在这里尝试过、怀疑过、犹豫过,最终选择离开,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选择留下,不全部是坚定与决绝,而是我们没得选。

当家乡,成为一个出差短暂驻足的地方,和同事住在市中心的酒店里,像个游客那样在路边问路,像第一次来这里的人那样去逛新开张的商场,去尝试朋友介绍的美食,在海边拍照。

记得一次深夜,酒足饭饱之后前往崂山深处,同行的同事走得很快,我穿着高跟的长靴爬着接近45度的坎坷山坡,逐渐落后,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听到远处的狗吠声此起彼伏,头上的星空璀燦明亮。

在山顶的小平房里,喝着泉水煮的茶,听老青岛讲着这里的历史。听他讲对这里土地与海水的热爱。

我从未认真了解过这座自己出生的城市。也可能从未深入过,所以在2008年的夏天,在所有的劝阻与遗憾里,选择离开。

忽然意识到,回不去了。

初到北京的时候,住在公主坟附近一个三层的小楼里。从地铁站走回家,每天傍晩在路边的树上站满了乌鸦,黑压压的一大片,害怕得一步也不敢前行。

楼下的花园里有年迈的柿子树,打开窗就可以摘下新鲜成熟的柿子。

那段时间我生活里的北京,除了公司,就是楼下的菜市场和步行10分钟就可以抵达的超市。好像,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大。

那最终成了我在北京最后一段艰难却平淡的时光。

北京是个不允许你艰难却平淡下去的城市,不是吗。

两年的时间,尝试过18点、20点、0点、3点、5点下班,经过各种时刻的火车站与飞机场。有人告诉我说,在北京,只有不安定的,才是真正的漂着。

在不同的办公室里,试过不同的地沟油外卖,味道永远相同的711,终于感觉到,好吃的,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在深夜煮的一碗泡面。

我在面试的时候最无法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北京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

这是那些不愿意与你谈薪水的大拿们最喜欢出的一张感情牌。沉甸甸的,却又空荡荡的。

曾经一次的面试,听那个不惑之年的总经理跟我讲了半小时他青春的遗憾。最后他摇摇头跟我说,唉,没有办法,只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了。

只是不想死于一事无成。

一共写了三本工作笔记。从简单的抄写到现在的汇总分析,从培训资料的文字摘抄到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人身上学习到的工作方法与生活态度,我还是使用自己最擅长与习惯的方式,书写着蹒跚的成长。

在色彩丰富的笔记中,我终于看到自己日渐丰富的生活。它从两年前纤痩单调的,变成现在逐渐丰腴的。

开始学习语言与各地文化,计划旅行与生活,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以为这就是世界。

以前听一个朋友说,我不爱旅行,是因为年纪太小。

现在想起,大概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年岁渐长,逐渐更倾向于在独自沉默的行进中,自己与自己进行一段本我的对话。

很多书要读,很多事要做,才有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不能为鸡毛蒜皮去悲伤春秋。

这些努力的源泉,大概就是2011年那个巳经不能再黑暗的国庆节吧。那时间清脆得像一段竹子,被拦腰截断。

每个人成长,大概都需要那么一个鲜血淋漓的仪式。

这世上有一种活法,就是把自己拆开了揉碎了,再修修补补地站起来。

如果生活巳经坠入谷底,无论往哪个方向奔跑,都会是更好的世界。

尽管充满了无望与失落。

我们一起经历的惊心动魄与歇斯底里,化成了时间里的疤,疼痛又美丽。

几天前看到一篇文章里说:女人放弃漂亮衣服的两个原因,一、价格不合适。二、不合身。男人放弃一个优秀的女人也一样。

曾经我是一个愿意为了挚爱的裙子去拼命减肥的人,会因为喜欢一双鞋子而买回并不合适的尺码的人。

也许是因为如此的习惯,一段不合时宜并令人身心倶疲的感情,在拖沓数年后,在心里彻底坍塌于去年夏天某个炎热深夜里的离家出走。

我沿着三环走了好远的路,手机里的联系人反反复复找了七八遍,竟没有一个可以打出去的电话。

长长的暴走之后,汗水和泪水把心都榨干了。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活在一种多么不堪无望的模式里。

打破与尝试,抗拒与摆脱。大概是最该寻求的方向。

于是现在,那些华美的遇见和错过,就如同是淘宝收藏夹里不愿删除的亮丽照片,时不时地用来浏览试穿,却不能“购买”。

因为资历与智慧的“付不起”,或者性格与处境的“不合身”。

当你看着自己穿着越来越短的裙子与越来越高的鞋跟,那些曾经的期望是不是还看得到。

如果,我来北京不是为了你,你来北京也不是为了我,那为什么要因为无法琢磨的未来,去放弃曾有的坚持。

“真正的友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相反那些虚假的情谊总会每分每秒地挂在嘴上。”

自从离开青岛这几年,过去一起长大的朋友陆陆续续留学或者移民,一年或许才能见到一次面。平时的联系亦是少得可怜。

可如你所想,真实的感情从不以对话与联络的多少来衡量,两人之间云淡风轻的默契就是最直接的共鸣。

爱情友情都是如此。

在这座人心凉薄的城市,嘴巴上的千回百转柔情蜜意,比不上一言不发却真刀实枪的关怀。

所以要不遗余力地在时光里遇见你,还有你们。

什么会在记忆里保留的时间最长?文字?图像?还是味道?

年初的时候参加过科学松鼠会的一个活动,关于记忆与味道的话题讨论。好像听他们讲着那些记忆中的味道,千千万万的思绪可以被拉扯得非常遥远。

如果一段记忆中被植入了特殊的气味,当味道再次出现,模糊的记忆也会被擦得格外清晰。

电影《第一次》里,诗乔在第一次和他接吻之后给他吃一块水果糖。

这样他每当吃到这样糖果的时候,总能回忆起当初的甜蜜。

最喜欢的一句广告文案是王品台塑牛排的那句“只款待最心爱的人”。记得在杂志里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抄在了笔记本的第一页。

台湾品牌的温情路线,总是轻易地在柔软心间狼狼捏上一把。

之前午休的时候在办公室看《黑镜》,那阵子有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吃楼下711的好炖。现在每每闻到711里飘出的味道,黑镜里那些压抑的镜头总是清晰地浮现。

如果与两个人分别品尝相同的食物,记忆在时光里的褶皱,会不会引发错乱的联想。

用味道串联起的记忆,将无关的人紧紧捆绑。

害怕是一种味道,生活也一样。我依赖于周末房间里浓浓的84消毒水的味道,它是安全的味道。

我用了那么长的时间才能有勇气面对一个人的漆黑房间。好像只有被无尽的不安全感挤压到窒息,才能被迫大口呼吸。如同浸入水底。

不然,又能怎样呢。

当我们混在上海

金国栋

昨天晩上与朋友吃饭,后面位置上有一个女孩,抱怨着工作上的事情,惹她的同事是个外地人,于是她便在餐厅大骂,我本来就不喜欢外地人,实在搞不懂他们的思路!外地人真心是脑子被枪打了。

我,这个来自浙江的外地人,就坐在她背后,不过,我并没有生气。从小的时候就来上海,读书,工作,我爱这座城市。我不是对这些谩骂免疫了,也不是对躺枪麻木了,而是,上海民众深入骨髓的自傲,也是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我不推崇自傲,但是我欣赏自傲带来的自重,遵守秩序,不到万不得巳,总是讲究脸面。至于外地人不受待见,也是文化,我也是那句话,实在接受不了,可以离开。当然,这话也可以对上海人说,如果你实在接受不了那么多外地人入侵上海,你也可以离开,没有任何人,可以限制任何人的自由。

我记得2010年我接受过一家沪上杂志的采访,让我以一个外地人的身份,谈论一下对上海人的看法。我说,上海人,也有素质高的。结果这句话被砍掉了。那时候我年轻气盛,但是我到现在,仍旧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上海人就可以真的理直气壮地说,有些外地人的素质还是可以的。一好像外地人首先是素质低下,凶残,罪恶的代名词。

我所承受来自上海的最高的赞赏是,你像是一个上海人。我哭笑不得。也有好多上海的朋友好心劝我,让我学说上海话。我知道,会说上海话在上海能带来太多便利了,出门办事,两个人用上海话对上信号了,总是更热情,体贴,友善地互助,展现上海人该有的品貌,但是如果是一方用着普通话,首先你就是低人一等了,再如果笨手笨脚,词不达意,或者不能迅速领悟精神,你就完蛋了。而说实话,外地人,面对这样的文化,首先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再面对听不懂的上海话,那深入骨髓的高人一等的气势,完全就歇菜了。我见到过很多努力学习上海话的外地朋友,但是对不起,再高超的模仿,你终于也会被识破的,而且滥竽充数,更遭上海人唾弃。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与室友去便利店买东西,店员一定是与你说上海话的,你用普通话接,还是上海话,直到你说,对不起,我听不懂上海话,才羞羞答答地亮出一句普通话来。我也反对扼杀沪语,我也反对禁止沪语,但是我也希望将来有一天,当一个上海人抛出上海话信号后,接到的是一个普通话回馈,他也能够运用普通话去与人沟通。我有一个朋友,他始终都是用上海话与我交流的,很多时候我听不懂,他会说两遍,三遍。他谈恋爱,在谈及两个人的抗衡的时候,会说,喏,我是上海人,她是外地人,她找我也算是高攀了。当然,只是恋爱,如果他真的娶了一个外地女孩,我相信,他全家都会脸面丢尽的。我相信,在我们的友谊中,他是上海人也会被他当作自己的筹码。我并不十分反感,我向来交友不问门第,不管出身。但是从上海人看过来,不是这样的。我再举一个例子,大一的时候我去一个上海朋友家里看球,他妈妈就问他,这个朋友牢靠吗。他说,牢靠的。我才被允许带到家里。我想,如果我是一个上海人,就不会有这样的对话。我不是抱怨,我前面就说了,这种群体属性是很好的,因为每个人首先为自己的上海人身份骄傲,然后也会为这个身份的荣誉发挥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这座城市,守时,排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随处可见的。

我爱上海,无可救药,我也感谢这座城市的包容,至少,我可以居住在这里,虽然我自己也知道,我并没有被欢迎,也没有被接受,虽然很多次走在长长的延安西路上,看车流不息,我会突然觉得孤独,但是我愿意把我青春最美的年华洒在上海这座城市。

虽然我常看到很多言论,滚回去吧,把我们的城市还给我们,或者是,那些在地铁里乱扔垃圾的硬盘去死好吗,或者是,过年了真好,街上干干净净的,上海终于属于上海人了这些话。但是我仍旧死皮赖脸地待在这座城市,如果不是外地人非结婚不得购房,我突然也很想购置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生而为上海人,很洋气,很幸福,很幸运,我也常常与妈妈说,如果我生在上海,就不用缴纳房粗了,就不用吃饭那么多开销了。妈妈说,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就把你的孩子生在上海。这是你能决定的。但是你看看你身边的那群朋友,如果你在上海,可能会有另外的一群,可是现在的这些,你舍得丢弃吗。还有你在家乡的十几年生活,你觉得都是灰白的吗?我突然觉得,他们很精彩。这种思念家乡的惆伥,是我最宝贵的情怀。

我无意抨击,也无意谄媚。我始终还是要谢谢上海的,这座城市巳经给我足够多了,被人骂一句,算是我缴纳的税款吧。有时候我也会陪同外地的朋友骂骂上海,人生好像就是这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立场,骂来骂去,终于还是一团和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