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10408300000024

第24章 放松精神,与血糖和平共处(1)

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特点

1无明显症状前不重视

专家指出,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没有重视糖尿病的治疗和其他问题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其他的疾病去医院检查被怀疑患有糖尿病的,因为糖尿病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并不对它重视,就算有的明明知道自己患糖尿病了,但感觉一点不适也没有,就放之任之了。这种不重视疾病的态度非常可怕,早期如果不重视,到晚期再重视就来不及了。

2放大疾病对自己的影响常常遇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患病后思想负担很重,思虑重重,想法很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不是积极想办法治疗,而是整日考虑治不好怎么办?或者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患了严重的并发症,并认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前途以及家庭会从此发生变故等。

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不利于疾病痊愈,而且还容易使病情加重。

3认为糖尿病无药可医

一些人患糖尿病后由于急于求成,到处寻医问糖尿病精神心理疗法药,希望找到灵丹妙药,能够一蹴而就。其结果是钱花了不少,而病情却得不到控制,于是悲观失望,认为糖尿病无药可医。这种消极的态度,只会让病情更加严重。其实糖尿病就算不能完全痊愈,也是有办法控制的。只要有信心,完全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并长寿。

4敏感,易发火

有的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精神紧张,易动肝火,容易发怒,对周围和环境感到烦躁。常会因生活中一点小事而发火,遇有不顺心或工作学习稍不如意就马上缺乏自制力和耐心。这种患者在临床上常常不能按医嘱而系统治疗。一旦病情反复,不是责怪医者无能,就是埋怨家属照顾不周,所以病情总是反复无常,常因这种烦躁的心境而加重。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抑郁抑郁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但糖尿病抑郁易被忽视,只有病情严重,甚至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时才被发现。有报道,糖尿病患者有60%~75%伴有抑郁情绪,其中10%~35%为重度抑郁。

抑郁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沉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不仅会使血糖升高,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加速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不利。反之,血糖控制不好,病情加重,又会导致患者精神痛苦、悲观等,加重他们的抑郁症状,甚至会去自残和自杀。

因此,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一般抑郁症表现基本相同。

家人或自己如果发现如下症状,应警惕。

(1)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一般晨重夕轻。

(2)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

(3)活动减少,动作缓慢,兴趣丧失,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喜独处。

(4)常有焦虑、无能无用内疚感。

(5)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早醒为典型表现。

(6)多有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

(7)对生活丧失信心,有自杀意念或行为。

(8)性欲明显减退。

有上述3项或3项以上症状表现者,必须引起重视,最好及时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学习

初患糖尿病时,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需要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的认识过程。在从恐惧、怀疑到逐渐接受现实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会走一些弯路。比如,血糖的控制问题,有些患者一旦遇到低了或高了,就惊慌失措,采取过度的治疗措施进行处理;饮食的控制问题,一旦患上糖尿病,就什么也不敢吃,结果引发低血糖等。

因此,对于初诊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学习,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消除恐惧。

糖尿病患者要明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找到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是糖尿病能被控制好,只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注意饮食、多运动,改掉不良生活习惯,该服药就服药,该注射胰岛素就注射胰岛素,并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病情就会得到较好的控制,并能跟健康人一样长寿。

转移注意力,不要将心思全放在疾病上

有些患者在确诊患糖尿病之后,精神特别紧张,每天总想着自己的病,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恼和忧愁之中。长此以往,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服药也难以见效。其实,糖尿病患者应该多转移一下自己对疾病的注意力,将心思多放在别的事情上。这样对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糖尿病患者应多与人交流,多参加有益的活动,比如有空约朋友一起去钓鱼、下棋等,尽量丰富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心情保持舒畅、愉快,解除对疾病的紧张与烦恼,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也可以与同样患糖尿病的患者交往,一起探讨控制糖尿病的经验、体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让自己永远保持乐观、安宁的心

一个人心情和情绪的好坏,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变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人在高兴、愉快、喜悦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称心如意,即使患病也易于治愈。相反,人在悲哀的时候,总是伤心流泪,感到心灰意冷,悲观绝望,看世界的一切都是灰暗色,此种心境容易患病,而患病后也难于治疗,甚至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怡悦开怀,心情舒畅,情思如意,然后配合服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其实,糖尿病患者应该觉得自己庆幸,最起码患糖尿病要比患其他许多疾病良性得多,只要好好治疗,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做到,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完全可以享受正常的人生。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不仅对控制糖尿病有好处,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或许,因为患了糖尿病,因为坚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使患者避免患其他严重的疾病。这完全可能,因为糖尿病病友的生活方式就是现在提倡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习惯,不要嫌麻烦

有的患者患病时间长了,对疾病重视的程度越来越淡漠,觉得长期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按时服药,还要监测尿糖、血糖等很麻烦。慢慢地,饮食控制不严格,自我监测也不认真,药不按时吃,血糖也不查,甚至又像没得糖尿病时一样,一切顺其自然不管不顾,这样只能导致血糖的波动或升高,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要知道自己所患的病是没办法治愈的,但只要坚持做这些“麻烦”的事,就能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不做这些事,病情一恶化,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负担。其实,把这些“麻烦事”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也就不觉得麻烦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习惯。

消除心理障碍步走腹式呼吸

呼吸有着惊人的康复力量。瑜伽师发现,呼吸练习能改变他们的心灵状态,它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对人的生理机制起着镇定和舒缓的作用,对消除糖尿病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帮助。

准备呼吸

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前注意,必须彻底打开窗户,将房间的浊气散出,让新鲜的空气进来。准备好垫子,穿上舒适、透气性好的衣服,最好是空腹。

如果坐在椅子上练习的话,椅子要坐满,身体的上下半身成90°角;大腿与小腿也是90°角;两手自然垂下后,双掌置于腹部前协助肚子的胀与缩。

开始呼吸

(1)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2)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吸吐时尽量放慢,心情放轻松,心思只专注在吸与吐之间。

(3)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4)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5)身体尚好的患者,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患者,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