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10411100000025

第25章 避免沉重的工作压力(1)

在这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上班族们除了要承担繁重的科研责任,还要面对学历、职称这些激烈的社会竞争。繁忙的工作让他们身体疲惫的同时,也使心灵憔悴。如果这时再没有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除了心理感觉不舒服以外,一些身体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心理疾病”不可小视

心理专家认为:“以前的传统医学模式只考虑生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而现在则要考虑生物、心理和社会综合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人的疾病中有一类就是有心理因素参与并起主导作用的疾病,心理学上称为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癌症、消化性溃疡病等。”

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紧张压力下的人,不仅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还可以导致生理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引发某些躯体疾病。专家分析,压力首先会让人紧张,在心理上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抑郁、焦虑、烦躁及无助等,在生理上则会引起血压、心率及内分泌等一系列变化,严重的还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下降,最终导致一些心身疾病。

不要被工作压力压倒

心理问题是亚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妥善处理会发展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心理问题又是诱发亚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心理调节对于解决亚健康问题有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一份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精神病的发病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032%上升到现在的155%。这与现代都市人对节奏快、压力大的竞争生活缺乏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卫生知识匮乏有关。一项对社会精英的调查显示:社会精英精神病的发病率达到了347%,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

这与社会精英的工作和精神压力明显大于普通人群的原因有关。

除了精神疾病,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也属于精神卫生的关注范围。

社会精英亚健康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精神疲劳、注意力分散、遇事紧张、烦躁、抑郁等等。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精英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忙于应付各种社会问题和事业上的矛盾,工作压力大,长期得不到缓解。从而诱发情绪紧张,持续一段时间后,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了解你自己的工作压力

压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日前,国内着名的市场调查机构对公司上班族进行了一次工作压力调查。调研结果显示,411%的上班族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上班族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上班族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工作压力加剧

本次调查通过快速压力问卷,对上班族目前的工作压力大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工作压力较大的人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411%。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环境中,使得目前相当一部分的上班族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这使得压力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也使人们进一步关心,到底压力会给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已经精疲力竭

工作压力大小体现着工作带给上班族的紧张感大小。一般来讲,过度或长期的紧张感会引起上班族的心理疲劳。它是一种包含身体、情绪、人际状况等多方面的综合反应。调查采用专门的心理学测评工具“枯竭量表”,对上班族的心理疲劳程度进行评估。

疲劳程度共分为五个等级,等级一意味着目前的状态良好,未出现心理疲劳;等级二代表着目前状态还可以,心理疲劳尚不明显;等级三说明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心理疲劳,如果不加注意,很有可能会被工作搞得精疲力竭;等级四为明显地出现了心理疲劳,目前已经被工作搞得精疲力竭;等级五则处于危险等级,它意味着目前心理疲劳非常严重,说明你的身心健康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

在管理学上,当一位职员的心理疲劳程度达到等级三的时候,说明这位职员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疲劳症状,需要对工作压力的问题予以注意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心理疲劳程度在等级三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了614%,也就是说,近2/3的公司上班族正在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理疲劳的症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四类心理疲劳表现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公司上班族中,处于前四位的心理疲劳表现依次是:容易疲倦,缺乏精力;与家人或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容易忘事;容易忧虑、发愁。

压力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人际关系、工作效率以及情绪四个方面:

“容易疲倦、缺乏精力”是心理疲劳在身体上的典型表现,当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压力下时,往往会出现这种症状。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已经有52%的人出现这种症状。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主要的身体表现,如容易生病(如头疼、感冒)(227%)和脸色不好(207%)。

此外,心理疲劳还体现在人际交往上,如与家人或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383%)、处理个人事务的时间越来越少(如寄贺卡)(258%)、不愿与人接触(181%),以及爱讥讽、对人失去好感(154%)。

另外,心理疲劳还体现在工作效率下降上,如容易忘事(364%)、难以专注于工作(248%)、做事费力(125%)。

心理疲劳同时也体现在个人的情绪上,如忧愁(308%)、难以快乐(275%),容易急躁、发脾气(265%),无法跟自己开玩笑(217%)。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认为,目前在上班族群体中,心理疲劳主要体现在缺乏精力、人际沟通减少、容易忘事,以及情绪低落。当你的同事或者你的下属员工出现这些症状时,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关注一下他或者她背后所肩负的压力。当你自己出现这些情况时,也试着去正视自己面临的压力,试着去放松自己,比如与自己开个玩笑。

工作压力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在太短的时间有太多事情要做”和“不得不迫使自己跟上新科技或本领域的发展”并列位于首要工作压力来源的位置,其出现的频次均值都为392;处于第三位的是“担心未来的工作或业绩”,均值为383;“要长时间地工作”处于第四位,均值为380。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这四方面在平均值均接近了“较多出现”的水平。

“在太短的时间有太多事情要做”属于工作负荷方面的压力来源,处于第四位的“要长时间地工作”也属于这方面的压力来源。它一方面说明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对于企业的时间效率要求甚高,一方面也暗示了企业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另外,“不得不迫使自己跟上新科技或本领域的发展”、“担心未来的工作或业绩”是职业发展给上班族带来的压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进则退。

这种无法回避的现实时时刻刻提醒着上班族们不能懈怠,然而这种对知识更新的紧迫感也不可避免地给上班族造成了压力。同样,职业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上班族造成压力。

正确面对和解决压力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上班族工作压力大,极易造成心理压抑和心理疾病。如果在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及时调整心态,走出心理困境,就可避免悲剧的发生。心理专家强调,面对工作压力,心理调节的核心内容就是善待压力。善待压力,就要在生活中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承认压力存在的客观性

万事如意,一帆风顺是我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但是压力在人的一生中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压力、没有逆境的人生是不可能的。

只有承认了压力存在的客观必然,才能做好抗压的心理准备。

提高承受压力(抗压)的能力

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性格,对待事情,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这样当压力到来时,就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应激反应;其次要有一个坚定的意志品质,坦荡胸怀、豁达心境,凡事不钻牛角尖;再次要不断领悟自然与人的客观规律,努力去认识这些规律,并认识规律的不可改变性,人的认知和态度却可以改变,只要适应规律、把握规律,就能变压力为动力,从逆境走向成功,不会被规律压跨;最后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上班族面临事业、学术、婚姻、住房、医疗、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在这些关系个人利益的问题中,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取决于人们健康平和的心态和技巧,前者需要性格养成和认知领悟,后者则可以从书籍和社会学校中获得。

学会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试

上班族的心理危机很容易在工作上、事业上铸成严重错误或给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不幸。所以对于上班族来讲,要警惕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不断进行自我调整,那么心理调试时要注意什么原则呢?

面对社会竞争务必量力而行

“凡事得过且过”显得消极悲观,“万事必要完美”却又难度颇大,关键是要有个“度”。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社会竞争是无穷尽的,对自己的时间、精力及综合素质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和估计,凡事尽力而为,保持一定的弹性,否则超负荷的运作必将导致疲于奔命,结果将会是积劳成疾,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壮志未酬身先衰。

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事业与家庭并非不相容,很多名人就处理得很好。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可谓是日理万机,可家庭还是搞得井井有条。故不可认为自己事业上出了名就可以少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应该了解,无论在外是多么重要的社会角色,在家庭中仍是普通一员,有责任担负起家庭成员的义务。而且家庭会带给你生活中的乐趣,绝非事业上的成功可以媲美的,同时家庭的幸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压力给你带来的心理疾患。

要注意调整心态

人活在世上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紧张刺激或矛盾冲突,尤其是工作压力带来的紧张和痛苦。面对这些刺激和冲突,除努力使自己保持豁达、宽容之心外,还要将内心的失衡加以调整。调整的方式一是通过努力工作,积极生活促进心理平衡;二是通过暂时脱离不良环境(如外出学习或旅游),开展体育活动等来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缓解内心矛盾冲突的目的。

要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如果在工作上碰到不顺心的事,不要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社会的前进,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坚强的毅力和个性,才能经受住各种挫折与磨难。所以,应该积极培养自己健全的个性,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奋发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使其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阴影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

在充满竞争的都市里,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压力。

可是,压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变为动力,就看自己如何去面对。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人在其中不进则退,所以当遇到压力时,明智的办法是采取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也不让自己陷入其中,可以通过看看书、涂涂画、听听音乐等,让心情慢慢放松下来,再重新去面对。到这时往往就会发现压力其实也没那么大。

有些人总喜欢把别人的压力放在自己身上。比如,看到别人升职、发财,就总会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不是自己呢?其实只要自己尽了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得了,有些东西是急不来也想不来的。与其让自己无谓地烦恼,不如想一些开心的事,多学一些知识,让生活充满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