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诸葛亮兵书
10411500000002

第2章 将苑(1)

本章综述

《将苑》,也称《新书》或《心书》,是中国古代论将用兵的专著。全书共50篇,分兵权、逐恶、知人性、将材、将器、将弊、将志、将善、将刚、将骄吝、将强、出师、择材、智用、不阵、将诫、戒备、习练、军蠹、腹心、谨候、机形、重刑、善将、审因、兵势、胜败、假权、哀死、三宾、后应、便利、应机、揣能、轻战、地势、情势、击势、整师、厉士、自勉、战道、和人、察情、将情、威令、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约五千言。

“将苑”篇主要论述为将的原则。诸葛亮认为,将帅临战既有大智大勇的才华竞比,又有战场上奇谋异计的巧妙博奕。我们所看到的不再是战争的战栗与恐怖,而是对于血雨腥风的一份智慧性解读。以史为鉴,足以知道智慧的成功运用,必须以实力作为后盾与保障,只有辨忠贤、用忠勇、退奸佞、纳善言、严法令、明赏罚,才可以知己知战,百战不殆。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能否合理分析与巧妙处理战场上的各种可变因素,关键在于“知人性”。能知人性,则善于识别敌人之机诈与谋术,从而有利于识别假象,防患于未然。战机乍现,勇猛出击,势如迅雷,其速之快必使敌不及掩耳。战机消隐,任凭你千方百计,万般挑逗,我如山岳,巍然不动。这样,以我之有知对敌之无知,以我之有备对敌之无备,必然将战场上我方存在的隐患消弭于无形,以保持我方的全胜之势。

一兵权

【原文】

夫兵之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注释】

司命:民间相传为灶神,在此指主宰和灵魂。

威势:威力和权势。

随所遇而施之:随所遇之不同情势来区别择用,意即能随机灵活运用。

【译文】

兵权是用来对军队发号施令,以及巩固主将威势的。如果将领能掌握兵权,就能自如地指挥全军,他的军队势必如虎添翼,无所拘束,不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能灵活应变。如果将领丧失了兵权和威势,就会像离开江河湖海的鱼龙,想要求得在海洋中自在悠然的气势,在波涛中纵横奔腾,又如何能够呢?【心得】

诸葛亮在《将苑》开篇之始就指出兵权的重要性。他认为战争的胜利需要靠全军将士的密切配合,而要兵士听从指挥,军队步调一致,将帅就必须掌握兵权,否则将如“鱼龙脱于江湖”,难以施展才能。换言之,勇猛善战、足智多谋的将领,如没有统领千军万马的兵权,就无法自如地指挥部队,部下也难以准确地执行命令。倘使统帅不能操控军中将士,军队的混乱也就不言而喻。试问一支混乱的军队又怎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这正是诸葛亮置兵权于首要地位的原因。

北宋年间,君王为牵制将帅的权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次将帅出征,都必须按照皇帝亲自绘制的阵图布阵。例如宋太祖、宋太宗每每御驾亲征,大抵都会自定阵图,指挥各地的战事。太祖和太宗出身统帅,领兵征战勉强还能应付,但宋真宗以下的几个皇帝,生长于深宫,根本不懂军事。皇帝自定阵图,其目的只为限制将帅的权力。当时将帅作战多请示朝廷,而群臣对此往往争论不绝。此外,主帅必须与钤辖、都监等聚议,以决定军队的作战策略,然而也是“人人各出意见,议论不一”,以致往往坐失良机。不仅如此,西北边的将帅一年还要被轮换三、五任,以限制其权力,而“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结果,致使士兵缺乏训练,作战时“上下不相附,指令不如意”,所以在与西夏的作战中,往往以败战告终。

更有甚者,在公元1140年,金朝违背和宋朝的协定,挥兵大举侵犯南宋。岳飞奉命北上,所向披靡,大破金军的“铁浮图”和“拐子马”。正当抗金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却因为害怕岳飞收复中原后,迎回徽宗与自己争位,于是不仅利用宰相秦桧处处牵制岳飞,还以一天12道金牌催促岳飞回京,致使10年抗金的成果毁于一旦。

身为三军统帅的岳飞处处受到昏君的牵制,无法自如地指挥军队,无论对岳飞或宋朝江山来说,都是一种悲哀。完全不懂军情的宋高宗,为了一己之私去干预军队的指挥,不仅使得一代名将岳飞惨死于风波亭,也葬送了宋朝的大好江山。

二逐恶

【原文】

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注释】

害:祸患、弊端。

结党:集合小团体。

谮:诬陷、中伤。

冠带:帽子和衣带。

虚夸妖术,诡言神道:虚夸,胡乱夸耀。诡言,怪诞的言论。

动:运用言语扰乱、迷惑。

伺候:等待、观察。

阴结:私下勾结。

奸伪悖德:虚伪奸诈、败坏德行者。

【译文】

军队和国家容易出现的弊端,主要有5种:一是集结成党营私勾结、毁谤诬陷忠孝贤良;二是衣着极尽奢华、奇异,不遵循常理;三是虚夸邪术,四处散布荒诞的方术;四是一心打探是非,暗地里以此来迷惑众人;五是窥伺成败得失,私下勾结敌人。这就是所说的虚伪奸诈、败坏德行的小人,要疏远而不可亲近他们。

【心得】

攘外必先安内,国家实力的衰弱和军队战斗力的丧失往往从其内部开始。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魏国大将、新城太守孟达在金城、新城、上庸三处起兵,以策应蜀军。魏将司马懿得到密报后,他左思右虑:是奉天子命亲拒蜀兵,还是先擒孟达。他凭多年的征战经验敏锐地想到,内不安,外患不能除。如不消灭孟达,必然造成内外夹攻,惨遭失败的局面。于是选择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率军日夜兼程去攻打孟达。孟达战败而死,为魏军在前线抗击蜀军入侵解除后顾之忧。诸葛亮看到孟达已死,魏国军民又团结一致,再加上军事要地街亭失守,不得不退回汉中。

在此,诸葛亮明确地指出危害国家和军队的5种弊端,即:结党陷害忠良,使国家丧失栋梁之才;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对事关国家存亡的大事漠不关心;迷信和传播邪术,使民众失去判断力;搬弄是非、迷惑众人,从而动摇军心;勾结敌人,陷国家于危险境地。如果不彻底根除这五种弊端,将会对国家带来巨大损害。因此,诸葛亮认为,国家要兴旺,军队要强大,首先要除去弊端,正本清源。

崇祯元年,以忠贞爱国、英勇善战著称的袁崇焕受到重用,奉命收拾一败涂地的关外战局。当时,后金军队节节胜利,明军早已兵疲将弱,无力扭转战局。但清太宗皇太极想尽快结束双方的对峙,于是决定利用崇祯皇帝多疑的性格除掉明朝这员大将。由于后金大军避开明军重兵把守的宁锦防线,从蒙古绕道奔袭北京,从山海关以西长城的缺口处驰入关内,一路势如破竹,夺下众多边城。袁崇焕听说后金大军已杀入关内,心急如焚,率军星夜回援,在北京城下拼死血战3个时辰,杀后金兵上千。谁知此时城里正盛传遥言,说袁崇焕私通后金,将敌人引到城下,意欲图谋不轨等等,种种传言引起了崇祯对袁崇焕的怀疑。

皇太极听到消息后,决定再次利用崇祯的疑心,而置袁崇焕于死地。他派出看管敌方俘虏的2名将领,在靠近被俘的明朝管马太监杨春的牢房耳语道:“今天撤兵是大汗的计策。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以马上成功。”太监杨春假装睡着,却将两个人的对话牢牢记住。过了两天,杨春竟从严密的看守中逃脱,跑回宫去将此事当面密告崇祯。崇祯联想到袁崇焕秘密与后金和议的谣言,对此一情报毫不怀疑,于是下令将袁召入宫内逮捕,终致自毁长城。

袁崇焕之死,表面上是皇太极利用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生性多疑的特点来传播谣言,甚至利用太监传递假情报,使其“离间计”得以成功。但究其根本,乃崇祯宠信宦官,听信谣言而杀害忠良,以致于被皇太极玩弄于股掌之上,尚不自悟。这就是皇太极的“离间计”能如此轻易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原因吧!

三知人性

【原文】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注释】

温良:温和善良。

间:夹杂。

辞辩:言辞论辩。

【译文】

要辨识一个人的品性,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善和恶固然差之千里,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外显的表情相貌也总不一致。有的人外表温良忠厚,行为却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恭敬敬,内心却满怀险恶;有的人外表威武凶猛,内心却胆怯懦弱;有的人办事看起来尽心尽力,实际上却心怀鬼胎。

考察和辨识一个人的人品有以下7种方法:一是询问他对是非的判别,来观察他的志向是否纯洁;二是用言辞论辩考问他,借以观察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向他咨询计谋,借此观察他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四是告诉他祸患和困难,借以观察他是否勇敢坚韧;五是用酒灌醉他,借以观察他的真实品性是否表里如一;六是用财物利诱他,借以察看他是否清正廉洁;七是限定时间要求他完成某一件事情,借以察看他是否遵守信用。

【心得】

“任人唯贤”是取得胜利的基础。诸葛亮在此指出,任用将领,必须先考察其人品。人的外表和内在可能存在着种种差异,例如有人表面诚实善良,内心却轻薄浮躁;有人看似谦逊敦厚,实则骄傲自大;有人表现得忠诚可靠,其实并不值得信任。因此在对人委以重任时,必须从各个角度多加考察,了解其真实的人格、操守和勇气等,这样才不致于酿成大错。

那么,怎样辨察识别一个人的人的实际水平呢?

庄子说:“考察一个人可以让他到远处任职,来观察他的忠诚;让他在身旁,观察他是否谨慎而有礼;让他做繁杂之事,观察他的办事能力;突然提出难题,观察他的机敏;仓促约会,观察他是否讲信用;与众人中混杂相处,观察他为人处事的方法与神态。”

《吕氏春秋》上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通达时是否骄矜失礼,显贵时是否举荐贤人,富有时对关心他的人持何种态度,听其言则观其行是否相一致。与他接近则观察他的爱好,与他交游就观察他的言行,穷困时他所不喜欢的是哪些,贫贱时他不屑于哪些事,喜悦时能否坚持操守,享乐时验证一下有没有怪僻,愤怒时能否控制情绪的发泄,哀伤时有没有仁人之心,困苦时能否安贫守志。”

正因为诸葛亮深知“知人性”的7种方法,蜀汉立国后政权才得以巩固,并能长期与魏、吴两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雄志忠雅的蒋琬、雅性廉素且家不积财的费袆、秉心公亮的董允、老而益笃的陈震、以器业知名于世的郭攸之、心存汉室并智勇足备的姜维、忠心款亮且忧公如家的杨洪、坚贞简亮的邓芝、忠勇严整的王平、少有名行的射援、守节不回的吕凯、公亮志业的李恢,这些德才兼备、品行纯正之士,都是经过诸葛亮多次考察后选拔出来的,他们也同时成为蜀汉政权的中坚力量。

在三国故事里,还有一个诸葛亮锦囊伏叛将的故事。诸葛亮在五丈原临终之际,对杨仪说:“魏延必有异志。”并且交给杨仪一个锦囊,嘱咐他:“如果魏延造反,临阵之时方可打开,自然会有斩杀魏延的方法。”诸葛亮死后第二天,魏延当夜做了一个头长双角的怪梦,赵直明知是凶兆,但又不敢明言,只好说是“变化腾飞之象”,魏延就以为自己必将飞黄腾达,顿生反心。接着,费袆又用兵权来试探魏延,魏延果然不听诸葛亮之遗命,率兵烧毁栈道,拦住了杨仪、姜维的退路,并且上书后主诬告杨仪造反。在杨仪、姜维率兵从小道逃走后,又率兵围困南郑,并扬言要先取汉中,再攻西川,自立霸业。守城的杨仪、姜维打开武侯留下的锦囊,依计挑衅魏延,嚣张跋扈的魏延在阵前目中无人,狂叫三声“谁敢杀我”,结果终于被受诸葛亮遗命而潜伏在自己身边的马岱斩杀于当场。

诸葛亮生前就已经看出魏延平日居功自傲,蜀军的将领们都忍让着他。而且魏延平时常常满腹牢骚、口出怨言,之所以不敢反叛,只是惧怕自己而已。如果自己归天,让一直看不惯魏延所作所为的杨仪统领全军,魏延必定会造反。因此,已完全考察清楚魏延本性的诸葛亮,才会在自己死前预先定下了斩伏魏延的锦囊妙计。

军队的将帅,是国君的重要辅助,如果不确实地考察一个军人的品行而胡乱任用,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诸葛亮善于考察人的品行的谋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四将材

【原文】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注释】

苟免:以不正当的手段求幸免。

莫测:无法揣测,使人难以了解或理解。

多端:各种变化的情况。

赏不逾时:及时行赏,以收激励之效。

刑不择贵:一律依法用刑,不因地位的尊卑而有所不同。

【译文】

将帅依其才干,大致可分成几种类型:用道德来教导士兵,用法令来整治部队,并能体恤下属的饥饿寒冷、勤劳辛苦,这种将领称为仁将;做事不图眼前避灾自保,不受名利诱惑,能舍生取义,这种将领称作义将;地位显贵而不骄横,取得胜利却不居功自傲,有才能却又谦和地对待下属,性格刚强又能够忍让,这种将领称为礼将;战术变化奇妙莫测,能应付各种情况,将祸事转变为好事,并在危急关头取得胜利,这种将领叫做智将;对勇往直前的人进行丰厚的奖赏,对退缩的人采用严厉的刑罚,且能及时行赏,又不论地位的尊卑,一律依法用刑,这种将领称作信将;脚步轻快胜过战马,气势豪迈压倒众人,善于安定疆场,擅长使用剑戟,这种将领可以叫做步将;身手矫健,能登高涉险,骑马射箭就像飞一般,进攻时一马当先,撤退时勇敢断后,这样的将领是骑将;气概威慑三军,有盖世的豪气,不轻视小战役,又勇于投身大战役,这样的将领是猛将;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反思自己的不足,接纳建议虚怀若谷,性格宽厚而又刚毅,行动勇敢而又足智多谋,这样的将领乃是大将。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