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姜太公兵书
10411600000024

第24章 犬韬篇(1)

本韬综述

本韬着重论述了操练、编选步兵及车骑兵的基本战术。一共分10篇,全部都是太公与武王的对话。前5篇讲教练之法,后5篇讲编选事项。

若要采取全面行动,就必须在预定的期限内,将所有的兵力集结起来。因为时间就是战机,时间就是胜利,必须“移书”为据,“立表”为准,以保确凿无误。为保证集结,大将宜先定战地、战日,然后颁布命令,将士们约定日期,攻城围邑,届时各部队都集合在约定的地方,并按到达的先后顺序,先到者给予适当的奖励,迟到者格杀勿论,依此法行令,无论远近,部众都会按时集合。任何分治的物件,都必须有统一的法规,才可能在必要时将它们集中起来,否则各行其事,既不能分别管理,也不能统一领导。

临敌作战的关键,是抓住战机。太公说:“敌人所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形未得可击,奔走可击,不戒可击,将离士卒可击,涉长路可击,济水可击,不暇可击,阻难狭路可击,乱行可击,心怖可击。”能够抓住以上良机,就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临敌作战时,步兵与车骑,应当收放自如。太公说:“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轮流更换战斗、轮流休息,敌人车骑虽向我大举进攻,我如坚守阵地、迅速猛攻、射歼其人马,便可将敌人击败。同时,我方必须另派一部分将士强弩防备后方。

一分合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数处,将欲期会合战,约誓赏罚,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大将设营而阵,立表辕门,清道而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三军俱至,并力合战。”

【注释】

合战:会合各部兵力与敌作战。

约誓:宣布事前先制定好的盟约。约,盟约。誓,古代告诫将士的言辞。

檄书: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晓谕、征讨的文书。

漏刻:古代的计时器,按漏水的刻数记时。

立表辕门:立表,古代立木为表,用观察日影移动的方法来记时。辕门,军门、营门。

校:校对、比较。

合战:集中兵力作战。合,集中。

【译文】

武王同太公说:“国君统兵出征,三军分驻数地,要想按期集合军队与敌交战,誓师颁发命令,宣布赏罚条例,应该怎么办?”

太公回答说:“用兵的法则,由于三军众多,必然有分散和集中的变化。主将首先要确定作战的地点和日期,然后用紧急文书下达各部将吏:约定围攻的城邑及各部会合的地区、作战日期、到达时间。然后主将设营布阵,在辕门立下木表,以观测日影,肃清道路,计时等候各部将士到来。将士到达的时间,要核对其先后,先到者有赏,误期迟到的斩首示众。这样,不论远近,所有部众都会按期赶来会集,三军就能集中力量与敌交战了。”

【心得】

这篇讲述的是“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的规律特点。怎样才能将分驻各地的部队迅速集合起来,这必须按法纪的规章办事,做到坚决、严厉、准确,并用重赏严刑加以监督。

其中,最重要的是集合的时间,因为时间就是战机,时间就是胜利,必须“移书”为据,“立表”为准,以保确凿无误。

任何分治的物件,都必须有统一的法规,才可能在必要时将它们集中起来,否则各行其事,既不能分别管理,也不能统合领导。

军队有铁的纪律,才能令行禁止。有战斗力。所谓“兵当先严纪律,设谋制胜在后”,就是这个意思。在我国历史上,宋代的岳家军、明代的戚家军,都是由于赏罚严明,才不畏强敌,勇敢善战的。戚继光从自己的治军经验中提出,赏罚要合乎情理。情理者,众人之心声也。就是说,要奖励的人必须是群众所喜爱、佩服的,要惩罚的人也必须是群众所痛恨、厌恶的;善恶分清,功过分清,才能赏罚严明;或赏或罚,都需要先把道理讲清,使大家知道受赏受罚的原因,就会使众人真正受到教育而不会产生怨恨之心。

吴王阖闾时,孙武来到吴国。阖闾读了他的著作,很是钦佩。问道:“可以试试练兵的方法让我看看吗?”孙武说:“可以。”又问:“你的练兵方法可以适用于妇女吗?”孙武说:“可以。”。

于是阖闾挑出宫中美女180人,交给孙武。孙武把她们编成两队,派阖闾的两个最宠爱的姬妾,分任队长,每人都持着戟,站成了队。孙武先对她们说:“你们都知道心、左右手和背的位置吗?”她们都说“知道”。孙武说:“心在前,左手在左,右手在右,背在后。大家都明白吗?”她们都说“明白”。孙武部署已定,设下了执行军法用的斧钺,“即三令五申之”。然后击鼓使她们向右。

宫女们却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孙武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这次应由将帅负责。”于是“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宫女们复大笑”。

孙武说:“部署已经明确,解释也已透彻,这次仍旧不照办,那就是士兵不听指挥的问题了,队长应受军法处分!”

吴王阖闾正在台上观看操练,见要杀他两个爱姬了,大吃一惊,急忙派人下来传话,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我没有这两个爱姬饭都吃不下的,请不要杀她们吧!”孙武答道:“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当即把两个队长斩首示众,依次派第二个人分任队长。于是又击鼓操练,宫女们不论向左、向右、前进、后退、跪下、起立,全都服从命令,而且严肃认真,毫无嘻笑喧哗的声音了。

孙武便向阖闾报告道;“兵已经练好了,请大王检阅。这两队士兵,尽可任意指挥,即使叫她们到水里火里去也不会抗命了。”阖闾苦笑道;“行了,你休息休息吧,我不想检阅了。”孙武有些不满,说;“您只欣赏我的理论,却不支持我实行!”阖闾到底还是拜他为将。

二武锋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骁骑,驰阵选锋,见可则击之。如何则可击?”

太公曰:“夫欲击者,当审察敌人十四变,变见则击之,敌人必败。”

武王曰:“十四变可得闻乎?”

太公曰:“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形未得可击;奔走可击;不戒可击;疲劳可击;将离士卒可击;涉长路可击;济水可击;不暇可击;阻难狭路可击;乱行可击;心怖可击。”

【注释】

驰阵选锋:指冲锋陷阵的锐士。

变:变故,指对敌不利的情况。

新集:刚刚集中起来.

不戒:疏于警戒。

不暇:忙乱不整,张惶不安。

心怖:军心恐怖,张惶不安。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大凡用兵的原则,必须装备威武的战车,骁勇的骑兵,以及冲锋陷阵的勇士,发现敌人有可乘之机,就迅速发起攻击。但是,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发起攻击呢?”

太公回答说:“要想攻击敌人,应当观察审视敌人14种变化情况。这14种变化的情况出现了,就立即发起攻击,敌人必败。”

武王又问:“14种对敌不利的情况是哪些呢?”

太公说:“敌人刚集众时可以攻击;人马饥饿,尚未吃饱时可以攻击;天气对敌不利时可以攻击;地形对敌不利时可以攻击;敌人奔走赶路时可以攻击;敌人毫无戒备时可以攻击;敌人疲劳时可以攻击;将帅离开部队时可以攻击;长途跋涉时可以攻击;敌军渡河时可以攻击;敌军忙乱时可以攻击;通过隘路险阻时可以攻击;行列散乱时可以攻击;军心惊恐时可以攻击。”

【心得】

本篇论述战场上最有利于攻击敌人的14种战机。

姜太公认为,这14种战机都从“审察敌人”而来。所谓“审察敌人”,就是用观察、探测等方法了解敌之天时、地利、人和等种种情况的变化,摸清敌人的动向和处境状态,掌握敌人最不利的时机,然后迅速地抓住这个时机,向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

有利的战机,并不仅仅是我方独立自觉的优势。有利的战机还源自于敌方,对敌人不利的战机,就是对我方有利的战机。胜利的战机,要从敌我双方去寻找。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三练士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奈何?”

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阵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拔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土’;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赘婿人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心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服习,不可不察也。”

【注释】

练士:挑选士卒。练:通拣,挑选、选择。

卒:古时百人称卒。这里泛指军中一种有组织的单位。

奇表:体态奇异。

接武:接踵,一个接一个地。武,足迹。

拔距:古代运动习武的游戏,类似今之拔河。这里形容臂力过人。

伸钩:把弯钩伸直,形容力大。

强梁:强横、凶暴。

腧高绝远:越高山、走远路。

轻足善走者:脚轻,善于奔跑之人。

赘婿:男战败被虏又被招为婿的人。

励钝:激励不努力的人。

胥靡:刑徒囚犯。

幸:封建时代指受帝王的宠爱叫幸。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挑选和组编士兵的方法为何?”

太公回答说:“把军中有胆量、不怕死的士兵编为一队,取名‘冒刃之士’;把有锐气、强壮和凶猛的士兵编为一队,取名‘陷阵之士’;把动作奇特、善用长剑,在队列中步伐稳健的,编为一队,取名‘勇锐之士’;有臂力过人,能伸钩破敌人阵脚、凶猛强悍、捣敌金鼓、拔敌旌旗的,编为一队,取名‘勇力之士’;把能攀山越岭,长于跋涉、脚轻善走的编为一队,取名‘寇兵之士’;把在君主面前因过失势,想重新建立功勋的,编为一队,取名‘死斗之士’;有阵亡将帅的子弟想为父母兄弟报仇的,编为一队,取名‘敢死之士’;有曾被敌招赘、俘虏,希望扬名遮丑的,编为一队,取名‘励钝之士’;有贫穷愤激,要求扬眉吐气的,编为一队,取名‘必死之士’;有被释放的罪犯,要洗刷其耻辱的,编为一队,取名‘幸用之士’;有才艺超人,能任重致远的,编为一队,取名‘待命之士’。这就是军队挑选士兵、组编队伍的方法,不可不详加考虑啊!”

【心得】

本篇讲述如何根据士卒的特点,挑选和编制队伍的方法。

以刻板的模式来看待和要求军人,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军人也是人,也必然有人的复杂性。带兵的人不应该反感甚至害怕这种复杂性,以为军人的头脑越简单越好。姜太公具体分析了14种不同性格、思想、心态和从军目的的人,认为只要因势利导,使用得当,就能发挥这些人的积极性和战斗作用,这是极为明智的观点。

一支具有活力的军队,不能单由一种模式的人组成,任何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也是这样,一个社会更是如此。

因此,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必须要根据人才个体的特点,考虑人才群体的协调状况。只有根据互补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才群体结构,才可能发挥其最佳功能。

魏武帝曾下诏书说:“进取之士,不一定都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未必能够进取。陈平难道是德行敦厚之人,苏秦难道是守信之人吗?然而,陈平安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帮助弱小的燕国强大起来。这是用人所长的缘故。”

唐太宗是封建帝王中最善于用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22年(公元627年~649年),这个时期的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较快,社会秩序也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贞观之治”。能出现如此的盛世,这与唐太宗能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有关。魏征敢于犯上直谏,常常谏议治国施政的得失,指责唐太宗的过错,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向唐太宗先后陈谏200多件事,唐太宗总是把他当作一面镜子,言听计从,让他做了多年的谏议大夫。房玄龄、杜如晦沉智善谋,审时度势,善于处理内政,唐太宗就同时任用他们二人为宰相。李靖熟读兵法、精通韬略,善于统兵征战,唐太宗就让其统率大军,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

唐太宗不仅能用人所长,而且还引导臣下僚属们正确地评价人物,多看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有一天,他宴请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冑、王珪等六位大臣。当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太宗对王珪说:“你善于识别和评价人才,今天不妨对在座的房玄龄等人评论一番,说说你和他们相比,有什么突出的长处。”王珪评论说:“要论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我不如玄龄;要论犯颜切谏,生怕您赶不上尧、舜,我不如魏征;要论文武兼备、出入将相,我不如李靖;要论敷奏详明、办事公平,我不如温彦博;要论处繁理剧,长于决断,我不如戴冑。至于在激浊扬清、疾恶如仇这方面,我和他们五位比起来,也有一己之长。”房玄龄等人都觉得王珪的评论恰如其分。太宗也完全赞同王珪的看法,勉励大家要虚心向别人的长处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领导者在任用人才时必须注意此要点,应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因其有缺陷而苛求人才,这样才能人适其用、人尽其才。舍长以就短,必然导致事业的失败。

现代社会,分工日趋复杂,人才不可能成为各方面都专精的全才,作为一名领导者更要注意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

四教战

【原文】

武王问太公说:“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领三军,必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

武王曰:“善哉!”

【注释】

教战:教育训练部队打战。

申:表明。

三令:再三或反复地宣布命令。

操兵起居:操兵,使用兵器。起居,指操练各种动作,如坐、站、进、退、分、合、解、结。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我想集合全军官兵,教他们熟习教育训练部队打仗的技术,有什么方法呢?”

太公回答说:“凡是统率三军,必须用金鼓来指挥,才能使士卒步伐一致、队列整齐。将领必须先明确告诉官兵,再三申明军令,然后操练他们进、退、行、止等各种动作,要按旌旗的指挥变化。所以训练军队时,先进行单人教练,单人教练学成了,再十人合练;十人学成,再百人合练;百人学成,再千人合练;千人学成,再万人合练;万人学成,再三军合练大军作战的方法。各项教练都完成了,就可以会集成百万大军,组成强大的军队,立威于天下。”

武王说:“好啊!”

【心得】

本篇讲述训练军队的方法。原则是要循序渐近、由简到繁,由单兵到合成,从个人、小队伍练起,逐步扩大,以至于万人、百万人的大军,都可以训练出来,形成强大的部队,立威于天下。

这个办法很好,既训练了战士,也训练了指挥。能指挥一人,才能指挥十人;能指挥十人,才能指挥千人;能指挥千人,才能指挥万人;能指挥万人,才能指挥百万大军。士兵训练出来了,将官也训练出来了。所以练兵,实际上也是练官,练兵与练官是分不开的。

教学相长,一切教与学的关系都是如此。

五均兵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