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曾国藩兵书
10411700000019

第19章 曾国藩治兵语录(5)

春秋时期,有一天晋国派了一位使者到齐国。负责的官员问齐桓公:“要怎么款待使者?”齐桓公说:“问管仲。”又有一位官员请教其他政务,齐桓公又说:“问管仲。”宫中的小丑感到不解,笑着对齐桓公说:“什么事情都去问管仲就能解决的话,那做君主的岂不是太享受了吗?”齐桓公回答说:“你这个小人物懂什么,居上位的人那么辛苦地寻找人才,就是希望得到人才而用之,自己也才可以享福。如果一个君主忘了善用人才,一个人拼命地工作,什么事都靠自己,好不容易发掘的人才,也就无事可做了。所以寡人发现管仲这个人才以后,把齐国交给他治理,就用不着辛苦了。”不久之后,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同群雄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就是靠忠义平定了天下,当他在平定河内(今河南黄河北地区)一带时,刘玄手下的大司马朱纯统率大军屯兵在洛阳城,直接威胁河内地区。光武帝刘秀对此忧心忡忡,向谋士邓禹讨教良策:“诸位将领之中,可以派谁去据守河内?”邓禹回答道:当年汉高祖刘邦派萧何据守关中,再无后顾之忧,所以才能一心经营山东,终于成就了大业。现在,河内由于有黄河可依,较为险固,人口兴旺、生活富足,北通上当、南近洛阳。寇恂文武兼备,且有驾驭众人的才能,是据守河内的最佳人选,除此之外,别无良将可派。”刘秀点头表示赞同,遂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并行使大将军的权力。随后,刘秀率军北征燕州和代州(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寇恂到任之后,向所属州县下达命令,练兵习武,砍伐淇园的竹林,造箭100万支,同时又养马二千匹,收租400万斗,运送给军队。

刘玄的大将朱纯得知刘秀已率大军北征,河内孤立无援,认为有机可乘,便派将军苏茂和副将贾强领军3万,渡河进攻寇恂。寇恂探知敌情,立即领兵迎战,并召令各地方州县发兵。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秀,听说河内城遇袭:心中惴惴。过没几天接到寇恂的战报,得知河内固若金汤,朱兵败逃。刘秀看过战报后高兴地说:“我就知道寇恂是值得信任的。”众部将闻讯,纷纷前来贺功,借此奉上尊号,于是,刘秀就在公元25年称帝建立东汉王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诸部过程中,同劲敌泰赤乌部作战。在战乱中,成吉思汗的宝马坐骑被敌将哲别一箭射死。泰赤鸟部被打败后,哲别被俘,他对成吉思汗说:“我就是那天射死你宝马坐骑的人。”成吉思汗的部将一听,纷纷拔刀欲杀哲别,却被成吉思汗制止。哲别对成吉思汗说:“现在,如果大汗杀了我,只不过溅污手掌般大的一块土地。倘若能饶恕我,我将为可汗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成言思汗听后,亲自为其松绑,留在自己身边做一名十夫长。哲别降附成吉思汗后,果真拼死效力,冲锋陷阵,异常英勇,屡立战功,不久便升迁为万户长。

元末群雄争战时,方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和他的部将康茂才,分水、旱两路进犯至太平城下。朱元璋亲自率兵抵御,命令大将徐达等出奇兵在他的背后,陈野先中了埋伏而被活捉。朱元璋没杀他,反而放了他。陈野先说:“饶我不死有何用?”朱元璋说:“当今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得胜,人家就归附你;失败,你就归附人家。你们既然以豪杰自居,难道不晓得放你活命的道理吗?”陈野先说:“想让我全军都投降?这事易如反掌。”于是,写信招降他的部下。第二天,陈野先的部队都过来投降。然而,陈野先之所以写信招降,是因他本以为他的部下未必会听从,故而此举表面上是招降,实际上是想以此手段激怒部下,不料他的兵众真的遵命投降了,陈野先对自己的失策十分懊悔。后来听说朱元璋将要攻打安庆,私下对自己的老部下说:“你们去攻打安庆,不要卖死力,等我脱离朱元璋,再回到咱们的山寨,与元兵会合。”朱元璋察觉他的阴谋,把他召来,说:“人各有志,你投靠元人,还是跟我朱元璋,悉听尊便,勉强不得。”说完,就把陈野先放回去。

之后,朱元璋调各路大军进攻安庆,陈野先和元将福寿合兵,与朱元璋的军队战于秦淮二市。明军战斗失利,陈野先乘胜追击,路经葛仙乡,乡里民兵首领卢德茂派壮士50人出来迎接。陈野先没想到卢德茂会打自己的主意,一时不察,竟被卢德茂的士兵杀死。

陈野先死后,他的儿子陈兆先又聚集残兵屯驻在方山之上。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率领诸将沿集庆一路攻破陈兆先军营,不但赦免了陈兆先,而且还重用他,挑选降兵勇敢善战者五百人放在陈兆先的麾下。但这五百人不知道朱元璋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内心惴惴不安。朱元璋看出了他们的疑虑,有一天夜里,让他们进来为自己护卫,环绕而寝,并把原来的旧部摒退到门外,只留冯国用一人侍奉在卧榻旁。朱元璋解下铠甲,一觉睡到天亮。那些心怀疑虑的人才放下心来,从此都愿意为朱元璋效力卖命。

清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在位时,他战功卓著,兼辖正黄、镶黄两旗。努尔哈赤死后,继位登基。为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积极招降汉宫汉民。皇太极为了招降明朝著名将领祖大寿,派人先将祖大寿的儿子及其他亲属接入清营,百般体贴照顾。当时,祖大寿统兵驻守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西南),皇太极围城百余天,派明降将张弘漠等人前去劝降祖大寿,祖大寿内无粮单,外无救兵,决定诈降清军。皇太极表示:“凡大凌河所降明朝将吏城民,清军不得杀戮,有违此盟者,天必谴之。”为使祖大寿能与妻子相聚,让他率20余人返回锦州。但祖大寿又统率明军与皇太极兵戎相见。

皇太极对祖大寿的家属仍以礼相待,并致书祖大寿说:“至于去留,终不相强。将军虽屡与我兵相角,众将团聚尔,朕绝不以此介意。将军勿自疑。”直到1640年,皇太极指挥清军,击败明朝增援锦州城的明军,又招降了名将洪承畴,祖大寿“战守计穷”,只好献城降清。皇太极大喜过望,立即召见祖大寿,对他抚慰道:“你违约与我,是为了明主,为了你的妻子和宗室。我经常与内院诸臣谈及,祖大寿必不能死,以后再降,我也绝不加诛。往事已毕,今后能竭力相助就行了。”并令祖大寿隶属正黄旗,授总兵职。此后,祖大寿忠心侍清,成为皇太极手下一员得力战将。由于他熟知明朝军事,对皇太极入关灭明、统一全国,贡献颇多。可以说,诸多的历史经验启发曾国藩,使他深切认识到忠义对战争获取胜利的重要性。

九以和为贵

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败国亡家丧身,皆猜忌之所致。诗称:不忮不求,何用不藏?忮求二端,盖妄妇穿窬兼而有之者也。

凡两军相处,统将有一分龃龉,则营哨必有三分,兵夫必有六七分。故欲求和衷共济,自统将先办一副平怒之心始。人之好名,谁不如我?同打仗不可讥人之退缩,同行路不可疑人之骚扰。处处严于治己,而薄于责人,则唇舌自省矣。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故古诗花未全花月未圆之句,君子以为知道。故余治兵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悚惧者,其后常得大胜。当志得意满之候,各路云集,狃于屡胜,将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

【注释】

不忮不求:忮:忌恨、陷害。求:贪。

穿窬:指穿壁越墙进入别人家里窃取财物。穿:穿壁。窬:逾墙。

龃龉:本义指牙齿参差不齐,比喻为意见不合。

昃:太阳偏西。

狃:因袭、拘泥,习以为常,习惯而不以为意。

矜慢:骄傲、自满、怠慢。

【译文】

祸机的引发,没有比猜忌更严重的,这是从古到今的通病。败国亡家丧身,都是由猜忌所引起的。《诗经》中说:“不猜忌不贪婪,有什么事做不好呢?”猜忌和贪婪,同时具备了妾妇和盗贼都有的特点。

两军相处,若是统帅有一分不合,那么营官和哨官之间必定有三分不合,士兵与夫役之间则必定有六、七分不合。所以要和衷共济,统帅必须先有平和宽恕之心。人都喜欢好名声,世界上又有谁例外?所以一起打仗,不可讥笑别人退缩;一起走路,不时怀疑别人会骚扰自己。处处严于约束自己,宽以待人,就不会有口舌之争了。

太阳升至正中,就会向西偏,月亮圆满了,就会开始亏缺,因此君子认为古诗中花未全开月未圆”一句,包涵了丰富的哲理性。所以,自从我治军以来,每当对胜败狐疑不定、战战兢兢,全军上下不安的时候,后来常常获得大胜。而当我志得意满之时,各路大军云集,对打胜仗已习以为常,将士们都骄傲自满,结果往往遭到意外的失败。

【心得】

在这几段语录中,曾国藩指出,军队内部必须保持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上下级之间、将领之间、将帅与兵士之间都应和睦相处。

要和睦相处,首先做将帅的必须宽容,应以和为贵,以赢得下属的信任。

“贵和”、“重人”是古圣先贤所推崇的治国根本。“贵和”就是以和为贵,在和谐中求得和平,从而使天下太平。“重人”就是以人民为贵,尊重人民的意志,让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正是“重人”思想的直接体现。

所谓和,即同心同德。同心同德是成语,源于《尚书》。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牧野召开誓师会,他在会上宣读誓辞中有这样几句话:“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我)有乱臣(善于治乱的臣子)十人,同心同德。”正因为此,周灭了殷。

所谓和,现今理解为共识基础上的团结一致,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面和心不和,心不往一处想,任何事情都难于办成。高明的统帅为战胜敌国,常用反间计等破坏敌国上下左右之间的团结,造成可乘之隙,《韩非子·十过》中说的秦穆公攻破戎王的故事就是如此。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发现由余是个能臣,认为敌国的能臣就是秦国的祸害,问内史廖如何办?廖说:“可以给他们送去一些歌女,必然造成他们不和。他们内部不和,就有办法了。”于是,穆公派廖给戎王送去了歌女,戎王很是喜欢,每天饮酒听歌。由余劝谏,戎王不听,结果矛盾加深,君臣不和,由余便离开戎王到秦国去了。穆公于是派兵攻打戎王,一战而胜。

心和为要,这是君主治国的关键,也是领导者搞好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工作的关键一环。领导者之间、上下级之间、群众之间,都要提倡心和,提倡团结合作,互谅共进,这样,再大的困难,再苦的环境都能战胜。

“贵和”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思想,也是一种政治谋略思想。哲学意义上的“和”是讲求“和谐”,即在矛盾斗争中求得统一、一致。虽然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但矛盾中的统一,又是事物发展变化所必需的环境,离开统一的矛盾斗争,只会把事物推向极端,从而导致事物有机体的破坏,也自然会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美学意义上的“和”是以协调为美,这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命题,儒家把中和之美当作一种审美理想,认为要做到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孔子还主张“美”与“善”的统一和谐、“尽美”与“尽善”的统一和谐,这“和谐”明显地表现在以和为美。而作为政治思想的“和”,即要求统治者把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治国的最高理想,尽可能以宽缓的政策来促成这个环境的形成;同时也要求被统治者以服从统治为本分,不要以反抗来打破“和平”的环境。不仅如此,“和”还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军事思想的最高准则。文艺创作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一致,并以此作为文艺创作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军事行为,也以此为准则而强调军事斗争、用兵作战只是手段,是促成和平局面形成的手段,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人总是将施行仁政与征讨相对立,把仁德凌驾于军事之上。

儒家思想中的“和”在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要求人民心甘情愿地服从统治,是一种不讲任何原则的“和”。这种不讲原则的“和”在当代就发展成为一种畸形的模式,那就是“和和气气”,政策不讲原则,工作不讲原则,从而导致营私舞弊,互相包庇,彼此袒护;在执法方面就表现出以个人意志为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在“贵和”基础上的“重人”,就是强调人为努力的效果,重视人民的力量。荀子从历史的观点提出“人定胜天”的主张,这无疑是对封建迷信思想的反叛,它强调人为努力的作用,这是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所证实的。

中国历代统治者,凡英明君主都很重视人民的力量,唐太宗就曾以水与舟的关系来比喻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贵和”与“重人”是统一的,贵和必然重人,只有重人才能真正达到“和”的目的。

十虚怀若谷

【原文】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注释】

人我:人与人之间,与人交往。

平:心平气和。

庶几:这样。

【译文】

胸襟宽阔广大,必须从平淡这两个字下工夫。与人交往,要有平常之心;对于功名,要看得淡。这样,胸怀就会日渐开阔。

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都要有好的老师、好的朋友与好的榜样。

【心得】

在这里,曾国藩指出:作为军中将领,如果一味贪功,一心只想个人升官发财,如何能让士卒效力呢?所以,行军打仗之际,固然必须追求胜利,但同时应该把“功劳”二字看得淡然一些。

诸葛亮也主张身为将领者应当胸怀宽阔,不要一味追名逐利。他认为,为将者有必须遵守的法则,如果不遵守法则,必然会有危险,甚至覆军败亡。他把主要法则归纳为十五条,其中第六条是能容忍,忍受耻辱。照今天的理解,就是要豁达大度,不要为了一件小事斤斤计较而坏了大事。

自古以来,凡成大器者必然具有豁达大度的胸怀。这里举一个历来为人所称道的故事为例:

东周列国时期的楚国国君楚庄王,在打败叛军之后开了一个隆重的庆功大会,大小军官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为了给大家助兴,庄王让自己的宠妃许姬为在座的每位军官斟酒致敬。突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这时,离许妃最近的一位小军官乘机骚扰许妃。许姬心中十分着恼,却又不便发作,她在情急之下心生一计,顺手将这位军官的帽缨揪了下来,然后挣脱开奔回到庄王身边,告了这位军官一状。

正当许姬幸灾乐祸地准备看那个无礼军官被送上断头台,以泄心中怒气时,却忽然听到楚庄王说:“请大家把帽缨都摘了,大庆之时,不必衣冠齐整,今晚让我们喝个痛快!”

很快蜡烛又点上了,一群没有帽缨的武士们狂喝痛饮……不久后,在一次战役中,庄王被困,生命危急,舍身相救的,正是当时那位曾对许姬无礼的军官。

一个高居万人之上,握有生杀大权的君王竟能如此宽容大度,着实让人感到吃惊。他不仅能为江山社稷容忍手下的小军官侮辱自己的宠妃而不予追究,而且还能想办法让这名小军官彻底铲除心中的疑惧。对如此豁达的君王,他能不以死相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