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膑兵书
10411900000034

第34章 将义(1)

【原文】

将者不可以不义,不义则不严,不严则不威,不威则卒弗死。故义者,兵之首也。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克,军不克则军无功。故仁者,兵之腹也。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手也。将者不可以不信,不信则令不行,令不行则军不槫,军不槫则无名。故信者,兵之足也。将者不可以不智胜,不智胜……则军无。故决者,兵之尾也。

【注释】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篇末亦有篇题,作“将义”。从文义看,以作“将义”为是。

卒弗死:士卒不肯效死。

名:功绩。

简文胜字及其下重文号疑是抄书者多写的,原文当作:“不可以不智,不智……”一说“不智胜”当读为“不知胜,不知胜即不智。

决:果断。

【译文】

军队的将领不可不公正,不公正就不可能严格治军,治军不严就没有威信,将领没有威信,士兵就不会拼死效命。因此,公正是统兵的首要条件,就像人必须有头一样。军队的将领不能不仁爱,将领不仁爱军队就不会有制胜的能力,军队没有制胜的能力就不能使用。因此,仁爱是统兵的中心事项,就像人必须有腹心一样。军队的将领不能不施恩德,将领不施恩德就没有威力,没有威力的将领就无法发挥全军的威力。因此,恩德是统兵的手段,就像人必须有手一样。军队的将领不能不讲信用,将领不讲信用,他的命令就无法贯彻执行,军令不能贯彻执行,军队就不能集中统一,那军队就不会有声名了。因此,信用是统兵的支点,就如同人必须有足一样。军队的将领不能没有智慧,将领没有智慧,指挥就不果断,军队就不能取胜,因此,果断是用兵的最后一项要求了。

【心得】

纵观古今,我国评论政治家、军事家的标准便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只有武功的将领只不过是一介武夫,只配去冲锋陷阵,对敌拼杀,而不能担起统兵指挥的重任,所以有一句感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显然,这里所说的难求的“将”,就是指那种智勇双全、文韬武略皆备的统兵将帅。所谓的文武双全,其内含是非常深广的,其“文”当然不是指一般的有学问,而是要有很渊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素养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地理、天文,社会等方面的学识,按古人的说法就是“经天纬地”之才。而其“武”也不单是指武艺,更主要的是英勇善战,善于把自己的军事才干用于实战,能够克敌制胜,百战不殆,也就是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然而,仅有这些才干还不足以成为杰出的将领,还必须有德,我国历来非常重视这个“德”字,有“德”之人,才能称之为贤才。而对于一个统兵将领在“德”方面的要求正是本文所论述的“义、仁、德、信、智”中的重要一项。

我国著名的兵法家,历来都十分重视这几个字,只不过提法略异而已,姜太公在《论将》一文中提出“五材”作为将领的美德,并明确回答:“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孙子(武)在其兵法的开卷首篇《始计第一》中,就明确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诸葛亮在《将材》一文中提出“将材有九”,这九项标准中,除“步、骑、猛”是军事素养方面的要求外,“仁、义、礼、智、信”五项以及最后提出的“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的大将修养,均是德方面的标准。除在《将材》一文中论述将领的品德修养外,诸葛亮还在其《将器》、《将善》、《将强》等多篇论述将领的文章中,从正反两方面深入透彻地论述将应有的品德修养,如“五强”,要求将领“高节、孝悌、信义、沉虑、力行”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要求。孙膑在这篇文章中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论述了“义、仁、德、信、智”。他把“义”比作“首”,把“仁”比作“腹”,把“德”比作“手”,把“信”比作“足”(可惜“智”一项残缺,不知其所比),他这么一比,不用再多费唇舌,便使人得出结论,这几项是一员称职的将领所不可或缺的。哪一个健全的人也不能没有头,或缺手、缺足、缺肚腹,健全的人不能缺其中的任何一项,同样的道理,合格的将领也不能少任何一项。这种比喻论证,确实言简意赅,很有说服力。

这篇文章不但比喻论证用得好,而且从反面论述其危害也用得很出色。孙膑一一指出不义、不仁、无德、不信、不智的恶果,从而反证“义、仁、德、信、智”是缺一不可的,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包括孙膑在内的著名兵法家为什么十分注重“义、仁,德、信、智”这类品德修养呢?因为这些品德修养,确实是一位杰出将领所应具备的、缺了任何一项,都会给统兵用兵带来致命的后果。但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修养的将领在统兵用兵时则显出超凡的才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公元629年,代州都督张公谨上书唐太宗,建议攻击突厥,安定北部边境,并且陈述了6条理由。太宗觉得张公瑾的奏章不无道理,便命令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率军进攻突厥。同年11月,唐太宗又下诏,任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使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吴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各路人马共有10多万,都受李世勣调度,兵分几路进攻突厥。

第二年春天,李靖率领3000骑兵从马邑出发,趁夜袭击定襄,取得了胜利,李世勣率军进兵云中,也大败突厥兵。后来,李靖在阴山又击败突厥颉利可汗。颉利可汗战败后,带着几万残兵逃往铁山,派部将执思失力入朝请罪,并请求归附大唐。唐太宗很高兴,派唐俭等一干人前去抚慰,同时命令李靖带着人马去迎接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表面上已经臣服于大唐,实际上另有打算,他想等草青马肥之时,伺机逃入漠北。李靖受命后,立即率唐军出发,在白道同李世勣会合。李靖分析了颉利的心态后,对李世勣说:“颉利虽说吃了败仗,但手中还有大批人马,如果他逃到道路艰难偏远的碛北,就难于追击了。如今皇上派我去迎接他,他一定认为我军不会进攻他。如果我们挑选1万精锐骑兵,强行军赶赴颉利所在的阴山,出其不意地袭击突厥兵,一定会擒住他。”李靖又将这个计划告诉给了张公瑾,张公瑾对此十分不解,说:“皇上已经下诏同意颉利归降了,唐俭又已经到了颉利的牙帐,我们如果发兵攻打,恐怕不太合适吧?”李靖回答道:“这正如同当年韩信出其不意攻取齐地一样。”

当夜,李靖便亲率1万精锐骑兵向阴山进发,李世勣带领大军相随。李靖到了阴山,同一些突厥兵遭遇,李靖很快将他们击败,并将俘虏充军。而此时,唐俭已抵达阴山并同颉利见了面,颉利见太宗派人前来抚慰他,便完全丧失了戒备。李靖率领人马悄悄逼近颉利的营帐,他派部将苏定方带领200骑兵为先锋,趁着大雾,向颉利大帐靠拢,直到离颉利大帐只有7里地的地方时才被突厥骑兵发现。颉利惊闻唐军来袭,慌忙骑上马逃跑。李靖的大队人马很快也赶到了,将突厥兵打得溃不成军,唐俭趁乱脱险而归。

颉利逃走后,准备率残部奔漠北去,但李世勣早已率领大军于碛北等待了。颉利来到碛北,却无法通过,他的部将纷纷投降,唐军不战而胜。从此,从阴山到大漠的广阔地域都归唐朝所有。

公元619年,晋北割据势力刘武周率军攻克并州,其部将宋金刚又率部攻陷晋州,夺取龙门,进逼绛州。唐高祖李渊闻讯,立即命令李世民统领关中的所有人马,渡过黄河,在柏壁一带同来金刚的人马相对峙。

唐军的诸将都请求立即同宋金刚决一死战,李世民却认为,宋金刚军精兵猛将云集,目前士气正旺。但他们是孤军深入,补给困难,军用辎重全靠就地抢掠。如果立即同宋金刚决战,反而正中他的下怀。因此李世民主张先养精蓄锐,不急于出战,使敌人的锋芒受挫。此外,分出一部分唐军去进攻敌人的腹地汾、隰两县。这样的话,宋金刚不出多久便会因为粮草殆尽、腹地受攻而撤军,到那时候再进攻,必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年4月,宋金刚果然被迫撤军。李世民见时机已到,立即指挥唐军迫击。追到高壁岭时,总管刘弘基劝李世民说:“您率领大军追击敌人,到了这里,已经可算立了大功了。现在士兵们已经很疲劳,应当就地休息整顿,等粮草集结好,然后再继续追击敌人也来得及。”李世民说:“功业难于建立,却容易丢弃,良机难于得到,却容易失去。如今宋金刚被迫逃走,军心涣散,我们应当乘此良机击溃敌人。如果停止,宋金刚有了喘息整顿的机会,就会重新制定计谋,做好充分准备,那里就无法顺利进攻了。”唐军于是继续追敌。

唐军追上了宋金刚军,李世民指挥军士勇猛杀敌,将宋金刚军杀得一败涂地。刘武周、宋金刚在兵败后,都逃往突厥那里去了。此时,唐军的粮草也已基本上用光,李世民已有两天没有沾食,军中只剩下一只羊,李世民便同士兵们一起分而食之。

安史之乱期间,郭子仪收复了长安后,又奉命东进攻打洛阳。洛阳守将安禄山之长子安庆绪闻讯,连忙派部将庄严、张通儒领兵15万大军迎战。两军在新店遭遇了。新店之地地势险要,山高岭峻。叛军占据了有利地形,依山扎营,居高临下,而唐军则处境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