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白话黄帝内经
10414100000094

第94章 经脉(1)

气有余的实证,为在本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上发热而肿;气不足的虚证,为恶寒战栗,且难以回复温暖。

本篇要点

一、强调经脉在诊断和治疗上的重要作用。

二、详细叙述了十二经脉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发病证候和治疗原则。

三、列举五阴经气绝的特征和预后。

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部了解经脉的起始循行情况。黄帝说:经脉用来决断疾病的预后,处治许多疾病,调节虚实,医者必须通晓。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脘部,向下联络大肠,回绕沿着胃下口到胃上口,上贯膈膜,连属肺脏,再从气管、喉咙横走腋下,沿上臂内侧下行,走在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直下至肘内,然后顺着前臂内侧,经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动脉处,行至鱼,沿手鱼边缘,出拇指尖端;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走食指内侧尖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证,为肺部膨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痛,严重的可见两手交叉按于胸部,视物模糊不清,这是臂厥病。本经所主的肺脏发生病变,可见咳嗽,呼吸迫促,喘声粗急,心中烦乱,胸部满闷,臑臂部内侧前缘疼痛厥冷,或掌心发热。本经气盛有余,可发生肩背疼痛,畏风寒,汗出等中风症,小便次数多而量少。本经气虚,可发生肩背疼痛,气短,小便颜色变得不正常。以上这些病证,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尖端,沿食指的上缘,通过拇指、食指岐骨间的合谷穴,上入腕上两筋凹陷处,沿前臂上方至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出肩峰前缘,上出于大椎穴上,再向前入缺盆,联络肺,下膈,连属大肠;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走颈部,通过颊部,入下齿龈,回转绕至上唇,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夹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证,为牙齿疼痛,颈部肿大。本腑所主的津液发生病变,可出现眼睛发黄,口中发干,鼻流清涕或出血,喉中肿痛,肩前及上臂作痛,食指疼痛不能运动。气有余的实证,为在本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上发热而肿;气不足的虚证,为恶寒战栗,且难以回复温暖。这些病证,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气虚,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由此上行,左右相交于鼻梁凹陷处,缠束旁侧的足太阳经脉,至目下睛明穴,由此下行,沿鼻外侧,入上齿龈,复出环绕口唇,相交于任脉的承浆穴,退转沿腮下后方出大迎穴,沿耳下颊车上行至耳前,过足少阳经的客主人穴,沿发际至额颅部;它的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下膈膜,连属胃腑,联络与本经相表里的脾脏;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下走乳内侧,再向下夹脐,入毛际两旁的气冲部;另一支脉,从胃下口走腹内,下至气冲部与前直行的经脉会合,再由此下行,经大腿前方至髀关,直抵伏兔穴,下入膝盖中,沿胫骨前外侧至足背,入中趾内侧;又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分出,下行到足中趾的外侧;又一支脉,从足背斜出足厥阴的外侧,走入足大趾,直出大趾尖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证,有发寒颤抖,好呻吟,频频打呵欠,额部暗黑,病发时厌恶见人和火光,听到木的声响就会惊怕,心跳不安,喜欢关闭门窗独居室内等症状,甚至会登高唱歌,脱掉衣服乱跑,且有肠鸣腹胀,这叫“骨干厥”。

由本腑所主的血发生病变,会出现因高热以致发狂抽搐,温病,汗自出,鼻流清涕或衄血,口唇生疮疹,颈肿,喉肿闭塞,因水停而腹肿大,膝盖部肿痛,沿胸侧、乳部、伏兔、足胫外缘、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屈伸。本经气盛,胸腹部都发热,胃热盛则消谷而易于饥饿,小便色黄;本经气不足则胸腹部感觉发冷,如胃中有寒,可发生胀满。这些病证,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气虚,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尖端,沿大趾内侧赤白肉分界处,经过大趾本节后的圆骨,上行至足内踝的前方,再上行入小腿肚内,沿胫骨后方,交出足厥阴之前,再向上行,经过膝、大腿内侧的前缘,入腹内,属脾络胃,再上穿过横膈膜,夹行咽喉,连舌根,散于舌下;它的支脉,从胃腑分出,上膈膜,注于心中,与手少阴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证,为舌根运动不柔和,食后就呕吐,胃脘部疼痛,腹胀,多嗳气,如果解了大便或转矢气后,就觉得轻松如病减去一样,全身感觉沉重。本经所主的脾脏发生病变,会出现舌根疼痛,身体不能动摇,饮食不下,心烦,心下掣引作痛,大便稀薄或下痢,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卧,勉强站立时,则大腿、膝内侧肿痛厥冷,足大趾不能活动。这些病证,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再从心中出而联属于心系,下过膈膜,联络小肠;它的支脉,从心与他脏相联系的脉络上夹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相联系;直行的脉,又从心与他脏相联系的脉络上行至肺向下,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的后缘,行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下行肘内,沿臂内侧后缘达掌后小指侧高骨端,入手掌内后缘,沿小指内侧至尖端,与手太阳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所发生的病证,为咽喉干燥,心痛,渴欲饮水,这是臂间经气厥逆的现象。本经所主的心脏发生病变,会出现眼睛发黄,胁肋胀满疼痛,上臂膊和小臂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或掌心热痛。这些病证,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的尖端,沿手外侧上至腕,过腕后小指侧高骨,直向上沿前臂骨的下缘,出肘后内侧两筋中间,再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相交于两肩之上,入缺盆,联络心,沿咽、食道下穿膈膜至胃,再向下连属于小肠;它的支脉,从缺盆沿颈上颊,至眼外角,转入耳内;又一支脉,从颊部别出走入眼眶下而达鼻部,再至眼内角,斜行络于颧骨部,与足太阳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而发生的病证,为咽喉疼痛,颔部肿,头项难以转侧回顾,肩痛如拔,臂痛如折。本经所主的液发生的病变,会出现耳聋,眼睛发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后缘疼痛。这些病证,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气虚,人迎脉反小于寸口脉。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内角,上行额部,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头顶到耳上角;直行的脉则从头顶入内络脑,复出下行项部,沿着肩胛骨内侧夹行于脊柱两旁,到达腰部,沿着脊旁肌肉深层行走,联络与本经相表里的肾脏,连属膀胱;又一支脉,从腰部夹脊下行,通过臀部,直入腘窝中;还有一支脉,从左右肩胛骨内分而下行,贯穿肩胛,夹行于脊内,过髀枢,沿着大腿外后侧向下行,与前一支脉会合于腘窝中,由此再向下,经过小腿肚,外出踝骨的后方,沿小趾本节后的圆骨至小趾外侧尖端,与足少阴经相接。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发生的病证,为气上冲而头痛,眼球疼痛像脱出似的,项部疼痛似拔,脊背疼痛,腰痛似折,大腿不能屈伸,腘窝部似扎缚,小腿肚疼痛如裂,这叫做踝厥病。本经所主的筋发生病变,会出现痔疮,疟疾,狂病,癫病,囟门部及项部疼痛,眼睛发黄,流泪,鼻流清涕或出血,项、背、腰、尻、腘、骨干及脚部都疼痛,足小趾不能活动。这些病证,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本经气盛,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气虚,人迎反小于寸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