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10420000000022

第22章 经济局势与政府行为知多少——你一定要懂的宏观经济学(2)

而对于世界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来说,少量地增发纸币,同样可以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聚集财富,把世界各国的财富慢慢聚集到它们国内。当然,这种做法如果不加限制,就会导致政府信用降低、货币制度崩溃,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不乏先例。

通货膨胀率:衡量货币贬值的程度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其中基期就是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做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通货膨胀水平。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了。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由于物价是一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一般而言,通货膨胀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定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人们会因通货膨胀而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把手中持有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从而导致汇价下跌。按照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时,则该国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相对另一国货币在减少,该国货币汇率就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例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日元和前联邦德国马克汇率十分坚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很低。而英国和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经常高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故这两国货币的汇率一下处于跌势。

影响通货膨胀率变化的三个重要指标如下。

1.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2.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衡量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3.零售物价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RPI)是指以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价格指数。美国商务部每个月对全国范围的零售商品抽样调查,包括家具、电器、超级市场售卖品、医药等,不过各种服务业消费则不包括在内。

许多外汇市场分析人员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个人消费增加,便会导致零售物价上升,该指标持续地上升,将可能带来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令政府收紧货币供应,利率趋升为该国货币带来利好的支持。因此,该指数向好,理论上亦利好于该国货币。

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杠杆

据初步统计,我国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的企业倒闭?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倒闭,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经济大环境因素、企业自身的结构、市场优胜劣汰等诸多原因。但有一条原因不能否认,那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

金融体系完整的国家都有中央银行,广义上说,中央银行就是政府的银行,在特殊时期采取必要措施,来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英国的中央银行是英格兰银行,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日本的中央银行是日本银行,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在宗旨、职能、业务等方面和一般的商业银行有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带有管理和被管理性质的特殊关系。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在国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有三样制胜“法宝”: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率

作为追求最大利益的银行家,明白存款是有需即付的,只要顾客来提取自己的存款,银行必须在第一时间支付,这就需要银行有足够的储备,来满足这种需求。银行需要具备的这些储备就叫做存款准备金。那么存款准备金的数额是多大呢?

如果所有的存款在同一时间必须全部付清,那么准备金的数额就要等于存款的总量;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而且,在同一天之内,总有一些人存款另一些人取款,这两类交易的数额常常互相抵消。对于银行家来说,以准备金形式持有的资金是无利可图的,它们躺在银行的保险柜里连利息都赚不到,于是早期的银行家们就想到,把顾客的存款借贷出去。把大部分货币存款借贷出去赚取利息,而留下小部分货币存款作为现金准备金应付顾客的支取。这样银行家的利润在开始单纯地收取手续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借贷的利息,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那么,商业银行留取准备金的数额应该占存款总额的多大比重呢?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来制定。

各国的金融法规都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把自己吸纳的存款的一部分存到中央银行,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如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流通中的货币会成倍缩减,因为商业银行交到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多了,可供自身支配的资金便少了,因而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就会减少,相应地,企业在银行的存款会更少,于是在整个社会上就会出现“存款—贷款”的级级递减,导致社会货币总量的大幅降低。就像我们在调试音响的过程中,如果降低功放机的功率,输出的音量就会减小,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中央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调低,流通中的货币量就会成倍增加。

2.再贴现率

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货币时,常常把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以取得贷款,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贴现。

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扮演的是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商业银行在囊中羞涩、资金周转困难时,就需要向中央银行求借。这种借贷和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的性质一样,也需要有所付出。于是商业银行就如法炮制,把从企业那里得来的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再转让给中央银行,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再贴现。而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也是有条件的,要在票据原价的基础上打折,这个折扣率就是再贴现率。很明显,中央银行如果对再贴现率做出改动,就相当于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抑制或鼓励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积极,同时,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地收缩或膨胀。

贴现率是一个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本概念,它解决了未来的经济活动在今天如何评价的问题。所谓的贴现率,是指未来的款项折合为现值的利率。

我们前面说过,商业银行需要增加贷款或者现金吃紧时,需要一部分货币,这时它们就把自己银行拥有的一部分商业票据交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按照一定的比率扣除一部分钱后兑换为现金。这样商业银行就可以把票据换为现金或者充当存款准备金,扩大自己的放款数量。而这个折扣率就称为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自己拥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了货币投放,也就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再贴现额的高低,并且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进而影响再贴现的整体规模。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再贴现成本的高低,如果再贴现率提高,那么再贴现成本就随之增加,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影响到再贴现需求;另一方面,再贴现率的变动,是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反映。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实现某种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额度,就会提高再贴现率,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借贷款数量;而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会降低再贴现率,把商业银行手中的债券吸收过来实行贴现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社会的消费和投资,实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3.公开市场业务

在平时对货币政策做宏观调控时,中央银行使用最多的是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有价证券,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活动。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时,会向出卖者支付货币,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而中央银行在卖出有价证券时,就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优点是对经济的震动小,因而中央银行可以经常运用它对经济进行微调,而且操作过程灵活方便。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联储90%的货币吞吐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的,其他很多国家也都采用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能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保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动性的公开市场业务以改变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为目的;保卫性的公开市场业务则以抵消影响货币基数的其他因素的变动为目的。比如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是美国财政部和政府机构证券,特别是美国国库券。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强等明显的优越性。于是各国政府的货币操作手段逐渐出现趋同趋势,都逐渐向依赖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靠近。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想要有效地发挥作用,还受一些条件的限制,只有满足了这些重要的前提,公开市场业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只“大手”,不断地校正着国家经济的方向,对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对货币政策作深入的了解。

通常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和扩张性两种。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凯恩斯乘数:一家公司的玻璃打破后

一场暴风雨过后,一家百货公司的玻璃被刮破了。

百货公司拿出5000元将玻璃修好。装修公司把玻璃重新装好后,得到了5000元,拿出了4000元为公司添置了一台电脑,其余1000元作为流动资金存入了银行。电脑公司卖出这台电脑后得到4000元,用3200元买了一辆摩托车,剩下800元存入银行。摩托车行的老板得到3200元后,用2650元买了一套时装,将640元存入银行。最后,各个公司得到的收入之和远远超出5000元这个数字。百货公司玻璃被刮坏而引发的一系列投资增长就是乘数效应。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指的是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意指最初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

所谓乘数,是指这样一个系数,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就可得到此投资变动量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假设投资增加了100亿元,若这个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3,如果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是4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4。

为什么乘数会大于1呢?比如某政府增加100亿元用来购买投资品,那么此100亿元就会以工资、利润、利息等形式流入此投资品的生产者手中,国民收入从而增加了100亿元,这100亿元就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这100亿元转化为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的形式,流入了为制造此投资品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口袋,因此,投资增加100亿元,第一轮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100亿元。随着得到这些资本的人将开始第二轮投资、第三轮投资,经济的增长就会以大于1的乘数增长。

乘数效应也叫凯恩斯乘数,事实上,在凯恩斯之前,就有人提出过乘数原理的思想和概念,但是凯恩斯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为西方国家从“大萧条”中走出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甚至有人将其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认为20世纪两个最伟大的公式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本公式和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基本公式。凯恩斯乘数理论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在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得到重视,一度成为美国大萧条后“经济拉动”的原动力。

最初被用于宏观经济调控的乘数效应在后来的发展中也不仅仅限于宏观调控中了。在管理中,同样存在着乘数效应。管理者都希望管理能达到乘数效应。比如,一个促进销售计划的实施,管理者希望这个计划的效果可以成倍地增加,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的策略配套实施,乘数效应很难实现。又如,激励政策,管理者采取了诸如结果激励方法或者过程激励方法,但最好的结果可能只是对某些具体的行为产生效果,而持续的激励或者自发的激励效果却不可能实现。